图片来源:红旗七系
近日,一则“24岁北航博士侯涛刚毕业后受聘211高校副教授”的新闻冲上热搜,瞬间引起网友热议。
引起热议的原因显而易见,一般来说,18岁为进入大学的年龄,经过大学四年的学习后,22岁大学毕业,若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硕士3年,博士最少3年,即28岁博士毕业。而侯涛刚出生于1996年,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0届博士毕业生,8月毕业后,9月即入职北京交通大学担任副教授。那么,这位年轻的博士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接下来,就让留学君带大家去看一看~
获奖无数 · 学术论文被新华文摘转载
根据媒体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理工学院博士生班方面方面介绍:侯涛刚系北航博士研究生十佳、五四奖章、北航年度人物-创新表率之星、宝钢教育奖优秀学生奖获得者。侯涛刚在高博班在读期间发表一作论文9篇,成果被中国青年报、IEEE SPECTRUM等多家媒体报道。侯涛刚还曾创办ISET智慧农业科技及北航机器人协会,获北京市优秀创业团队。
201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党委公众号发布文章表示博士研究生侯涛刚学术论文被国内权威期刊《新华文摘》作为封面要目全文转载。
侯涛刚的学术论文《软体机器人前沿技术及应用热点》指出,软体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由部分软体到全软体、由有拖缆到无拖缆的转变。其在工业易碎物品抓取、狭窄空间探测及野外勘探、抗险救灾、医疗辅助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使用价值,但在材料、加工、自主控制等方面,软体机器人技术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并面临着挑战。文章通过分析软体机器人的发展历程,聚焦其在材料运用、驱动方式、应用前景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展望了软体机器人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推荐阅读:
坚持 · 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精神
2020年1月18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工作部主办的公众号“微言航语”刊登了一篇对侯涛刚的人物专访。文章中的人物简介一栏概括了侯涛刚的学术生涯,据悉,侯涛刚在大一时获得保研资格,大学三年学术成绩综合排名8/227,日本筑波大学全奖交换留学生。排名第一获得北航研究生十佳(博士)荣誉称号。直博3年期间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7篇(封面2篇),所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共计申请专利11项,并被北航永久保留展览。
同时,侯涛刚还是ISET机器人辅助智慧农业科技创始人,带领团队设计的机器人辅助智慧农业生产流水线系统已经在顺义花卉生产基地投入试运行,并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北京赛区)三等奖。北航启先杯全校性机器人竞赛创始人。他曾作为北航2019级研究生开学典礼老生代表发言,并获得高等理工学院优秀发展导师,北航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并且,侯涛刚与日本筑波大学及麻省理工大学的合作研究成果被机器人机构学顶级期刊《Mechanism and Machine Theory》录用。与流体所的合作研究成果被机器人与AI领域排名第一的顶级会议ICRA2019录用,成果获得《IEEE SPECTRUM》、《中国青年报》、北京头条、北航官网等多家国内外媒体报道。
针对如何更高效的学习,侯涛刚在专访中表示:可以多与学长学姐交流,获取有用的学习资料,并对症下药;或是和同学们互相监督,共同进步。在学习过程中,自律、自信和坚持是侯涛刚认为较重要的品质。此外,侯涛刚表示:学术研究中最重要的精神是坚持。科研是一条漫长的道路,有的人可能天资聪颖,所以他们走得很快,但有的人苦苦追寻,不得其解。但最后走在前面的一定是坚持自我,不懈努力的人。如果能一直坚持自己的道路不放弃,总是会成功的。此外,还有变通的精神,这与坚持并不矛盾。
推荐阅读:
看完了学霸的故事,留学君相信大家都有所感悟。就像侯涛刚所说的,如果能一直坚持自己的道路不放弃,总是会成功的。大家只要能确定自己想走的道路,并在这条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总会有看到曙光的一天。
“Dare and the world always yields. If it beats you sometimes, dare it again and again and it will succumb.”
留学君与各位共勉。
来源:澎湃新闻、中国新闻网、微言航语、红旗七系,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

记者:戴晨
监制:
李璨
责任编辑:刘薇禛平
扫描二维码
关注
【留学事务所】
微信公众平台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留学杂志↓↓↓
联系我们
读者热线:400-803-1977
商务合作WeChat:zuiyaojing
关注留学行业最新消息
客观深入报道行业事件
提供有价值的优质服务
想你所想 为你而来
入驻光明网、网易、腾讯、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各大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