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INA
转载:TINA的随笔
网络文章的煽风点火,
导致父母们的疯狂焦虑
前段时间,网上有篇文章“在中国,反抗应试教育的人,是真蠢”,极具煽动性,被热传而且被很多父母赞同。 
作者以不屑的口气写到,作为普通家庭的父母平等地与孩子相处尊重孩子,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让孩子快乐地成长,就是寒门养贵子,是在愚蠢地反对应试教育,只有家境富有的孩子才有资格被平等对待。普通家庭没有金钱基础,再谈对孩子的快乐教育,就是自不量力。那是富有人家的孩子才可以享有的。唯一的出路是拼命督促孩子刻苦读书,拼命赚钱,否则别无他路。
这里有逻辑性吗?
应试教育=痛苦教育?
努力奋斗=不快乐? 
快乐教育=不用学习=好吃懒做?
成功的人生必须牺牲快乐童年?
关注孩子的内心需求,孩子就不努力了?
也就意味着他必定学习不行,注定未来无法成功,生活不幸福?
这种荒唐可笑的逻辑无法赞同。
这篇文章纯粹是在用偷换概念的方式误导家长。作者的观点完全违背了人性的基本需求。作者要么就是不懂得最基本的人性,要么就是为了获取流量昧着良心而写。
网络上这类文章很多也很有市场,为了吸引流量而贩卖焦虑,真的是在煽风点火。在这股简单粗暴的力量之下, 这些年中国的父母们陷入一种疯狂的焦虑状态,拼命让孩子上校外补习班,参加各种竞赛,给孩子施加极大的精神压力。
至于孩子快乐不快乐,家长们根本视而不见。孩子们的成长过程经历着很多的痛苦与煎熬。有些青春期的孩子看见父母都不愿意多说一句话,亲子关系极差。这是父母对孩子身心的极大摧残与制约。 
这几天朋友圈里热传的的一篇文章写到:超半数中学生极度讨厌父母!
幸福的人生,
必须牺牲快乐的童年?
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要获得幸福,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是幸福的。很多父母说我现在不顾一切地督促孩子刻苦学习,都是为他好。目标是要让他考上名校有一份好工作,否则就无法拥有幸福的生活。
父母以为孩子考上名校拥有体面的工作,就有了幸福的生活。在这种思维下,父母对孩子的最迫切要求就是考入名校努力赚钱,觉得孩子的学习成绩才是头等大事。
父母督促孩子每天几乎花费所有的时间在学习上,剥夺了孩子所有的娱乐时间。这些父母督促孩子进行各种课外补习与才艺训练。孩子是否擅长,是否喜欢都不重要,根本不会顾及孩子的内心需求。
一个人是否考入名校就会感受到幸福?答案显而易见是否定的。
否则,为何有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员工,却每天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为何每年都会发生名校的孩子自杀身亡?有的毕业于名校或者身居高位,却过得痛苦不堪,无法找到生活的意义? 
幸福从何而来?金钱、名望或是成就感?什么样的人最可能成为人生赢家?
81年前,始于1938年哈佛开展了史上持续最漫长的成人发展研究,时任哈佛大学卫生系系主任的阿列.博克(Arlie Bock)教授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选择了数百位研究对象,跟踪他们从青少年到人生终结,探寻幸福人生之谜,寻找成功的前提条件。
这就是著名的“格兰特研究(The Grant Study)",研究名字缘于最初的赞助者,如今,这项研究已经持续了整整81年,花费超过2000万美金。
主持这项研究整整32年的心理学家乔治.维兰特(Geoge Vailant)是哈佛这项研究的第三任主持者,他把这项研究总结成书《Triumphs of Experience: The Men of the Harvard Grant Study》。
最初这项研究选择了268名当年正在哈佛就读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此后又并入了456个来自波士顿贫民区,平均智商大概95左右的青少年。
这项研究对幸福成功人生的标准十分苛刻。乔治.维兰特说,幸福成功人生必须符合十项标准:十项标准里有两项跟收入有关,四项和身心健康有关,四项和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有关。
包括:收入水平居于前25%。必须80岁后仍身体健康、心智清明;60-75岁之间仍与孩子关系紧密;65-75岁间除了妻子儿女外仍有其他社会支持等;60-85岁间拥有良好的婚姻关系。
这批人可谓史上被研究的最透彻的一群“小白鼠”,研究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
如下数据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受母亲关爱的人,平均工资比不受母亲关爱的人高出8.7万美金。
来自温馨家庭的人,平均工资比来自不和睦家庭的人高出6.6万美金。
有着温馨童年的人,一半达到了“最佳成人发展”。而经历童年最坏的人,只有八分之一达到同样的最佳发展水平。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什么呢:当童年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时,人生繁盛的几率就会显著提升。
研究发现,哈佛学生与穷孩子的成功诀窍并无区别,也无论你出身在哪个阶层。真正能影响“幸福人生”的,是如下因素:
有温暖的童年,擅长运动,自己不酗酒不吸烟,保持健康体重,拥有良好关系的能力。
如果一个人童年得到过爱与温暖,长大后就更容易交到朋友,也更容易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他的处事方式也更有亲和力,于是他就更容易事业成功并得到高的收入。
童年和父母交流顺畅的孩子,他们从父母那里能够感受到足够的爱,从而相信爱懂得爱,人生自然而然地向着光明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更有勇气面对未知的世界。面对挫折,他不会退缩不会放弃,大大提高他人生繁盛的机会。
如想了解有关这项研究的更多内容,请看TED有关的演讲视频,听哈佛第四任主持人精神病学家Robert Waldinger为你讲述这个实验的过程,揭开幸福的真相。
这个著名的科学研究早已证明,一个人是否幸福是否成功,与他的童年是否被尊重被关爱息息相关。
这是对上述那篇煽风点火文章的强有力的批驳与讽刺。
在父母要求高而亲子关系紧张的家庭中,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对孩子缺少最基本的接纳与尊重。他们一辈子也没有真正认识自己的孩子到底是个怎样的人,从来没有真正理解过孩子的喜怒哀乐。
孩子的内心情感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得不到互动和情感滋养。孩子的内心和父母早已隔绝了。
当孩子的内心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注时,孩子的内心感受是缺失的,这是用其他的人生成功无法填补的黑洞,并可能会伴随孩子的一生,甚至日夜吞噬他的内心。
为考入名校,
孩子就不得不痛苦地学习?
中国的很多父母,在中国传统糟粕文化的影响之下,依然会把孩子的学业放在首要地位来考虑,期望孩子出人头地。至于孩子是否感到快乐,父母并不关心。
那么是不是必须牺牲孩子的快乐童年,经历多年痛苦的学习模式,才能考入名校?
答案依然是否定的。
那么,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够考入名校?我身边有很多孩子都在名校读书。据我的观察,他们绝大多数考入名校不是因为他们比别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比别人更加的努力更加的拼搏。他们为了准备考试,比别的孩子刷了更多的题,背了更多的单词,付出了更多的汗水与辛苦。

父母们看到这里,也许会说:”看看!我做的没错嘛。只有督促孩子更多地刷题才有可能考入名校!

这是极端错误的思维,大量刷题只是表面现象。
“努力学习”和“痛苦被迫学习”可以说是完全相反的事情,但是很多人搞混淆了。被逼迫去刷的题,事倍功半,甚至有可能是负的。
如果父母一门心思督促孩子刻苦努力,甚至毫不犹豫地彻底剥夺属于孩子玩耍娱乐的时间,全部用于没完没了的刷题之中,而孩子迫于压力疲于奔命,学习效率自然低下,当考试成绩不佳时再被父母批评指责,孩子体会到的学习生活就只有没完没了的做题,令人厌恶又枯燥,别无其他。
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少,成绩越来越差,孩子长期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不断受挫,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与鼓励,甚至还要时常遭受来自父母的批评斥责等无穷压力时,孩子就会把学习与痛苦无奈联系在一起,渐渐地失去学习的动力与兴趣。
而长期持续的这种状态会进一步导致他的自我价值感的无法满足,形成心理伤害,这时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就是萎靡不振,或沉迷于游戏,或抑郁寡欢,对读书完全提不起兴趣。他的学习成绩怎么可能会好呢?
要想让孩子成绩优异,关键在于激发出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
父母最焦虑的是孩子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其实没有哪位孩子天生不爱学习。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什么都想探索学习弄个明白。
只不过在学习课本知识的过程中,孩子由于种种原因放弃了对学习的期待,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与激情。
在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的过程中,父母一般都充当了不光彩的角色,父母持续性的批评指责就是令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的最为根本的原因。
作为学生,必定要认真努力学习并应试。学习过程也许非常辛苦,但这里的辛苦绝不应是痛苦,学习本身应该是快乐的。
当孩子认为学习是有趣的,他所学所追求的是自己的梦想,孩子再辛苦也不会觉得辛苦,更不会觉得痛苦。他会觉得每天的学习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每天都会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让孩子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苦地付出,不断进步,获得内心的成就感。这才是真正的快乐教育。
父母全身心地欣赏孩子信任孩子,是激发孩子内在动力的最佳方式。
这不是我的最新发现,这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佛大学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博士提出,并在50年前就用科学实验验证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人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赞美和鼓励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奇迹。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期望能产生奇迹。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孩子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是最有效的灵丹妙药。当父母们觉得黔驴技穷的时候,很大可能性是对心理学的知识缺乏了解。
这是多年前就被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发现并被无数次验证过的科学理论,为何我们中国的父母不相信?不直接拿来用?反而要盲人摸象自己探索?
我记得有位清华教授笑称中国人是诗意的中国人,很容易相信各种传言各种不着调的宣传……就是不相信科学。
再来看看美国的小学女教师玛瓦柯林斯的真实故事吧。
从上世纪60年代直到2008年退休,在长达50年的时间内,她在芝加哥黑人居住区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她创造了一大奇迹:在一个教育水平很差的地区,让班上每一个“混世魔王”都转变成了勤奋好学的学生,并且让他们中的每一个学生都考上了大学。注意,是所有学生而不是部分。
玛瓦坚信: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成功的潜力。玛瓦知道,成人公开表达对孩子的爱,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有多么重要。
还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怪兽实验”,揭示出父母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多么重要。
实验中,爱荷华大学的温德尔.约翰逊(Wendell Johnson)博士选了22名孤儿,其中有几个孩子口吃。
约翰逊对口吃的孩子采用积极疗法,当他们发音流畅或做事出色时,都会赞许他们。给孩子充分的爱和尊重,并让他们有自由的空间,去做他们有兴趣的事情。
而那些不口吃的孩子们被迫接受了消极疗法。规则繁多约束重重,孩子们的言谈举止被苛责被挑剔,出现细微错误就被反复责备。
实验的结果,被尊重与爱的孩子,口吃全部好转,其他方面也有明显进步。被苛责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甚至恶化为伴随一生的心理障碍。
孩子真的是一种神奇的生物,你给他一点爱,他就会回报给你巨大的爱,远远地超出你的想象。
孩子天生就想让父母高兴,父母就是孩子的整个世界。父母的认同在孩子的心目中永远是最重要不可替代的。每一位孩子都愿意付出不懈的努力以达到父母的期望,从而获得父母的认可与欣赏。
当孩子获得父母的信任赞美时,他会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
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尊重,在爱与温暖的亲密关系里,孩子自然而然会发展出自尊自律的特质,大大提高他人生繁盛的机会。
建立了融洽的亲子关系的家庭,孩子的学习状态是快乐的,求知欲旺盛。孩子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效率,在其内在动力推动下,自然比父母强迫下的被动学习高多了。
当孩子发自内心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时,孩子的学习状态怎么可能不好?孩子的成绩怎么可能倒数?孩子怎么会觉得学习是痛苦的?很多时候孩子的自我期望都会高过父母在其身上寄托的希望,从而顺利完成学业。
家庭教育中建立融洽的亲子关系永远是第一位的。父母和孩子建立的人际互动模式,也会是孩子未来与他人相处的社会模式。
孩子幸福的童年记忆,将会成为他将来抵御生活挫折的最为坚强的堡垒。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大家常说目标是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什么是优秀?标准是什么?
在很多中国父母的传统观念中,一个人“优秀”指的是他学业优异,工作体面。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标准。
我觉得可以定义一个人的只有他的内在,不是成绩不是工作。一个优秀的人指的是他拥有强大的内心世界。自律,谦和,宽容,坚韧,这些都符合我认为的“优秀”的个人品质。拥有这样内在品质的人,我相信他的生活过得不会差,他有能力照顾好自己,也有能力照顾好家人。
而期待孩子发展出这些美好的特质,需要父母运用自己的智慧,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的基础。
大呆早已远远超越了20多年前我对他的期望,成为一个谦和而宽容,自律而坚韧,有趣又热爱生活的阳光大男孩。
身边也总有不少父母来找我咨询。大家的问题与烦恼千篇一律:“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不够努力没什么上进心,做事拖拖拉拉,怎么办?”。可是从来不曾有人问过我:“我的孩子好像不快乐不开心,怎么办?”
我的回答同出一辙:“那就是你们父母做的不好导致的结果啊,你们与孩子相处的模式存在很大的问题”。
结果呢,很少有父母意识到是自己的问题而做出改变,生活一如既往。孩子依然是萎靡不振的状态,父母依然是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对此,我很失望,我觉得我的分享纯粹是浪费时间而已,之后我基本上就婉拒了所有亲朋好友对育儿经验的分享请求。
可是,前不久有一位年轻而睿智的爸爸让我转变了想法。他在读了我的文章之后,曾写下一段话,令我非常感慨。
这位有着三位孩子的爸爸虽年轻却很有智慧,他一直在思考在学习。他的留言让我意识到我的分享是值得的,总会有父母受我的影响。当他彷徨不安不知所措时,我的分享也许会多少带给他一点点启发,这就够了。这样的想法激励着我分享更多。
我了解到,总会有人能够明白我在说些什么。
注:本文中有关哈佛“格兰特研究(The Grant Study)"的内容,来源于“科学松鼠会”
相关阅读:

作者:TINA,原载:TINA的随笔。本文经授权转载,版权归属作者/原载媒体。


喜欢本文?欢迎关注/置顶/点赞/加入留学家长公益交流社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