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儿童背诗,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传统。时至今日,甚至在海外,依然有很多华人父母和华文教师规定小孩背诗。只不过,孩子们懵懵懂懂,有多少能够不用父母师长督促,自告奋勇要背诗呢?记得我小时候,同龄的小朋友们都把背诗当作苦差事,而我,却竟然自动自发、乐此不疲!那是为什么呢?都要感谢我的外公……
我人生初始的记忆之一,就是三、四岁时,坐在外公膝上,看外公练书法。外公的小楷是那么灵秀风雅,每个字都像有自己的生命,也像一幅又一幅小小的图案,看得幼年的我入迷,就会指着逐一问:这是什么?于是,外公把他笔下的字一一念给我听。就这样,我识字比一般孩童提早了不少。
作者与外公在大学毕业典礼日
外公勤练书法,经常默写唐诗。我最早会背的几首唐诗,都是看着外公写在宣纸上的小楷,一字一字记下来的。外公从未指定我背任何一首诗,只是教我怎么读出他笔下的诗句。押韵的诗句让我很容易琅琅上口,不需要懂得其中意义,就迷上了那韵律本身以及外公笔下字体的美感,而兴高采烈跑去背诵给母亲听。
母亲非常惊喜。她在一所高中教书,白天总把学龄前的我寄放在外婆家。她没想到我仅仅由于爱看外公写毛笔字,就自然而然学会背了那么多首诗!
外公不但精于书法,也擅长绘画。他的艺术天赋据说是来自母系家族的遗传。外公写回忆录时特别提到他的外婆尤王培蕴是一位乡里闻名的画家,别号倚琴老人,所绘工笔花鸟流传甚广,只可惜战乱流失,一张也未能惠存!外公文中的感叹令我格外感谢自己的幸运,因为外公的花鸟画多少有一些保留至今。虽然外公时常赠画给众多朋友,但他移民美国时携带了两幅旧作,之后一直没送给外人。于是,除了他后来的作品以外,连我早在学前稚龄就在外婆家看惯了的那两幅优美花鸟画,如今都留下了扫描电子版随时可看,其中一幅也成了我的珍藏。
外公总会在画作上题诗,有些是古人的名句,有些是他自己的作品。诗与画相得益彰,使得我在尚未入学,根本不知王维是谁的时候,就直观体会到了何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开始读书之后,更逐渐深入其中意境...
外公的诗与画,使我早早就直观体会到了何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因为外公画笔下的墨竹,每一撇尖梢竹叶都像在翩翩起舞,所以我不用看课本注释,就直觉领略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怎样的清风雅趣...
因为外公画笔下的紫藤,每一串淡紫花蕾都像在幽幽细诉,所以我不用去扬州故里,就恍如看见了“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是怎样的烟花春景...
所谓潜移默化,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莫过于外公给我的诗书启蒙。长大以后回想起来,悟出了爱美既是人类的天性,孩童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与其用抽象的言语教导他们背诗,实在不如用生动的字画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导致他们主动学习。
外公一枝妙笔下的诗情画意,是我童年最美的记忆。正因为如此,少女时代移民到美国以后,虽在大学校园内研读英美文学,但对中文从未忘情。我越来越想把自己心爱的诗词译成英文,好让不懂中文的人群分享,并且认定了要配图,尽可能复制外公引领我踏入诗词殿堂的唯美体验。
只可惜,这个心愿完成得何其太迟!
在我刚开始有能力英译中文诗词时,母亲患癌早逝。我心情太低落,做什么都提不起劲。当时不自知,本身性格的一大缺陷在于心情一旦陷入低潮,就看不见周遭的一切。我只顾自己哀悼亡母,殊不知老年丧女的外公外婆更需要安慰!当舅舅提议要我把外公手书的一付春联兼家训译为英文时,我无情无绪,竟推说一时想不出要怎么翻译,以后再慢慢想!
后来,我终于把那付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译成了同样对仗的英文(Keep your kindness as the most precious treasure to enjoy for a whole lifetime; regard your heart as the most fertile land to cultivate for hundreds of generations.),外公却已经不在人间了,从不曾得见...

回忆外公生前,每到阴历年都会在大年初五拿一张红纸,裁成纸条,再写上某某年开笔大吉。假如今年他老人家还健在,还能写“己亥年开笔大吉”,该有多好!
很遗憾直到外公过世将近六年以后,我才化悲伤为动力,写出了一本用英文介绍中国文化与中文诗词的小书。我把整本书依照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十二章,来介绍一整年之内所有中国节日以及应景的诗词,构想是先从西方人熟悉的阳历说起,再讲解他们毫无概念的阴历、节气等等。这就好比先走到他们所在的桥那边去,再一步步带领他们过桥,到我们所属的桥这边来。
起初只在亚马逊网上出了一本电子书,很幸运颇受好评。今年承蒙壹嘉出版与中国画报出版社合作,成为纸版书问世。

A Poetic Portal to Chinese Culture 在亚马逊获中国诗歌类新书第一名,五星好评
此书充满了令人赏心悦目的彩色插图,正好符合我的理想—— 还原外公的字画所带给我的,一生最初也最深的悸动!但愿能把中文诗词直指心性、如同一束光一般,可以照亮混沌未开的儿童心灵的绝美,传送给更多知音...
相关阅读:
更多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