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行读书看世界 亲子伴读课程
哲思领域 世界什么样
7个探索主题 时间 第 2 课
这是童行学院第
86
本绘本推荐,推荐
龄组阅读,

但知识本身并不分龄,可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展开。
 周三
知识 📓
本文共计3751字,阅读需要6分钟
提供超过30分钟的高质量陪伴时光
孩子将了解:
什么是历史?
如何理解古人的生活
跟随童行学院,一起阅读50本好书,思考100个好问题,带孩子一起童行读书看世界。
绘本推荐
这是一本年代感十足的绘本,讲述的是70、80年左右出生的父母的童年故事
他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年代,街上的商品渐渐多了起来。
上学第一天的第一堂课是语文课,《春天来了》。
到了课间,同学们蜂拥到操场,丢沙包、跳皮筋,玩得很开心。放学了,就和小伙伴们在家门口的小路上跳房子,用弹弓打麻雀,在小卖部买便宜的零食和雪糕。
那时候,电视机可是稀罕的东西,晚上大家一起到王奶奶家,围坐在电视前看《射雕英雄传》。
夏天的晚上,孩子们常常拿着手电筒,去大树下找蝉蛹,就像在寻宝。
爆米花、弹珠、橘子罐头、蜂窝煤、“二八”自行车……都是属于那个年代的独特记忆。
是这些物件,把我们的记忆,连同那一段特殊的历史,都染成了特别的颜色。人类的历史,也被这一段又一段特别的颜色分隔了开来,形成了一个个时代。
📖 推荐理由
🌲 贴近生活
我们的栏目里推荐了许多国外引进的优秀绘本,这一本显得很特殊,因为它是本土的绘本,描绘的又是爸爸妈妈小时候的生活。让孩子通过绘本了解爸爸妈妈的童年,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孩子会抛出哪些问题呢?两代人的童年又会碰撞出什么火花。带着孩子一起读一读这本书,就能揭晓答案。
📚 哲思启迪
这本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熟悉的却已经逝去的时代。我们不禁好奇,是什么定义了一个时代?是什么让一段时光和前后的时光如此不同?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以小见大,思考什么是历史,进而思考怎样去了解一个时代。
科学锦囊
📝 科学好问题:什么是历史
什么是历史?历史好像一根长长的线,上面打满了结。这些结点代表了什么呢?不仅人类有历史,我们每个人也有历史。如果我们的生命是一条长长的绳子,那么出生、上学、结婚、生孩子,都是绳子上重要的结点。
这期科学锦囊,我们通过给绳索打结这个小游戏,给孩子说说什么是历史。
什么是一个人的历史呢?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一生中发生过什么事记下来,然后把故事连起来。爸爸妈妈经常给小朋友拍照,因为他们想记录下来小朋友长大的每一天。小朋友刚出生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很激动地庆祝他来到了这个世界上;一岁的时候刚学会说话,爸爸妈妈会高兴地为他鼓掌;你三岁的时候开始上幼儿园,爸爸妈妈也会记下来,庆祝他又长大了一点。所有这些过去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串连起了一个人的时间和人生,组成了他的历史。
每个人都会长大,在长大的时间里,我们会做很多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属于我们的历史。所以说,历史建立在时间上,有时间就会有历史。再想想,如果把所有人的历史都连起来,会发生什么呢?
没错,就会得到全人类的历史。咱们人类特别喜欢研究历史,人类什么时候开始用两条腿走路,什么时候发现了新大陆,什么时候创造了汽车和飞机,等等,都要认真地记录下来。而每件事情都不是一个人做成的,是很多人,花了很长时间才做成的。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呢?咱们把地球的时间当成一条长长的绳子,它的开头是46亿年前,人类的历史,就住在这条绳子上。每次人类取得了重大进步,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代表“这里的时间特别重要,必须重点关注”。到最后,我们再回头看一看绳子上的结,那就是人类的历史啦。
咱们就从人类诞生说起吧。在时间绳上,找到距离今天350万年前的地方,打一个结。为什么是350万年呢?因为人类是从一种叫作南方古猿的动物,慢慢进化而来的。南方古猿和黑猩猩是一家子,他俩长得也像,都有长长的毛,手脚并用地走路。
但是在350万年前左右,南方古猿逐渐变得和黑猩猩不一样了,而是长得越来越像人,开始站起来走路,大脑也变得更聪明了。渐渐地,人类的本领越来越强,不仅会使用各种工具,还建造了自己的家园。这时候,时间已经过去几百万年了。到了距离今天6万年前的时候,一直生活在非洲大陆的人类,开始走出非洲,去探索世界的其他地方。
南方古猿
有很多科学家,正在研究世界各地的人类骨头化石,他们说,也许人类走出非洲的时间还要提早15万年,或许在21万年前,就有人类离开非洲大陆了。我们先在6万年前这里,再打一个结吧。后来,到了8000多年前,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这个时候,人类不再到处流浪,开始定居下来,形成了一个个小村落,过上了种庄稼、收粮食、再种庄稼、再收粮食的稳定生活。
那村落是什么时候变成城市的呢?要再过1000多年,到了4000年前的时候,生活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建立起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古时候叫城邦,相当于一个迷你小国家,里面有卖东西的商人,还有祭祀的神庙,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样。这意味着,人类已经不是三百万年前,刚刚学会直立行走、穿着兽皮跑来跑去的人了,人类有了自己的文明,而文明是其他动物都没有的,是我们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地方。
最早的文字也是苏美尔人发明的,在3000多年前,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我们在这里也打个结吧。因为文字的出现很重要,无论是苏美尔,还是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古中国,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字,有了文字,人类才有可能把真实的故事和想象出来的故事都写下来。你想,要是没有文字,你就没有精彩的故事书看了,每次想看故事了,都得靠大人讲,多不方便呀,用文字就可以把人心里想的都记下来,让大家都看到。到了2000多年前,人类又创造了法律,把什么可以做,什么绝对不能做统统写下来,让大家都来遵守。
楔形文字
苏美尔人很厉害,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咱们现在的时间里,每小时等于60分钟,每分钟等于60秒,这也是他们创造的。
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在时间绳子上,都在哪里打了结:350万年前,6万年前,8000年前,4000年前,3000年前,还有2000年前。
小朋友可能发现了,这些结越到后来,离的越近,开始还隔着好几百万年,后来只相隔一千年了。人类每一次进步,用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这说明,我们虽然在地球上出现的很晚,但是进化出各种本领的速度却很快。未来人类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也不知道,不过,我们手中这条绳子上,系出的结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密的。
可以做:
“我的历史”
爸爸妈妈可以带着孩子,仿照科学锦囊中的过程,梳理一下孩子从出生到现在的历史。小朋友一定会对自己迅速的成长感到骄傲、惊奇。
哲思锦囊
📝 哲思好问题:如何理解古人的生活?
🎨 可以问:
1、妈妈小时候,街道上是什么样?和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2、妈妈小时候喜欢玩什么游戏?你呢?
3、妈妈小时候流行什么零食?你呢?
4、如果你回到妈妈时候,给那时的小朋友带礼物,你会带什么?
5、你觉得未来和今天有什么不一样?
🎬 可以讲:
过去和现在为什么不一样
我们看到一张照片,就能很容易得分辨出它是不是现在照的;我们看到一个街景,可能就能判断出它属于哪个时代。这是为什么呢?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凭借什么辨认出一个时代?
通过比较绘本中妈妈小时候和自己小时候,可以找到答案。
比如说,妈妈小时候的房子和今天的很不一样,那时的房子以平房和低矮的楼房为主。房顶上有青瓦,墙面上有宣传口号,没有漂亮的瓷砖。那时人们的穿衣打扮也很不一样,色彩单调,样式朴实。
还有,那时的小朋友喜欢玩的游戏,吃的零食也很不一样。甚至,我们可以想想,那时的人们说话的词语,精神面貌也于今天不同。
梳理完整本绘本,孩子就能发现,两个时代的不同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衣食住行、言谈举止、娱乐生活、房屋、城市面貌……
正是这些不同,定义了一个时代,也让我们对它有了一个整体的感官,将它与其它时代区分开来。
🚲 可以延伸:
如何走近古人的生活?
爸爸妈妈和孩子逛博物馆的时候,常常面对琳琅满目的文物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借助它们,了解古人。我们虽然能直观感受到,古人与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却不知道如何从这些物件中窥探到历史的奥秘。
实际上,我们看文物时,也可以像看这本绘本一样发问。比如,先是问一问,宋朝的人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我们可以把博物馆的物件按照衣食住行、娱乐、丧葬等等方面分分类,分别与今天对比
如何对比呢?比如,我们可以把宋朝用餐的碗和今天的碗对比。并且描述一下,那时的碗的形状和今天的有什么区别?颜色和光泽是怎样的?大小呢?碗上的纹饰和纹理是怎样的?
对比了碗的区别,我们可以进一步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比如,从形制和颜色中,可以延伸出古今审美的差异;从颜色中可以延伸出染料的区别;从质地可以说到烧制工艺的区别;从纹饰中又能讲到历史故事。
所以说,走进古人的生活,第一步是一种惊奇。我们站在今天,看待古人,会觉得异样、不解。这种差异产生的张力,是我们继续探究下去的动力。由此,我们可以逐渐揭开古人的面纱。
爸爸妈妈也可以带着孩子,用这种提问法,探究一下80年代和今天的差异背后,隐藏着哪些道理。
童行tips
1、无论孩子做出怎样的回答,不要强迫孩子非要接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当孩子对某一问题失去兴趣,也不要强迫孩子再回到问题上来。这些问题本身也不是一次能“解决”的,而是在多次的阅读中慢慢“消化”的。当然,如果你有其它的视角,也可以尝试着与孩子探讨。
2、孩子可能不会跟着我们的设想提问和回答,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在同孩子问答的过程中,我们要表现出的是对他的提问和猜想的重视,对他勇于表达的赞许,对他探索的支持。
3、在跟孩子的问答过程中,我们也会被问到很多“我不知道”的问题,这也很正常,没有人是全知全能的,在这种时候,勇于对孩子承认“我不知道”,再同他一起查阅资料、询问专家,也是开放的求知态度。
往期伴读
已完结: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
更新中:第五辑
获取书单合集
为了方便大家查阅、分享和收藏童行的过往书单推荐,我们将童行学院全部推荐书单的文章集合在了一起。除了往期伴读课程,还有景芳、童行教研团队翻箱倒柜搜索的好书 📖
由于内容涵盖面广,数量较多,不便在文章中一一罗列,如果对书单推荐感兴趣,可以在我们的公众号“童行学院”对话框中,直接回复“书单”,或点击公众号菜单栏的「文章总汇」—「目录」—「伴读知识」,即可🔍查阅合集。
这是童行亲子伴读课程的第110篇智慧分享。
让我们一起把大大的世界送给小小的人儿~
童行学院
系统性通识教育
长按关注 一起童行

点击“在看”,与好友共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