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周六好(今天推荐的音乐来自一支美国后摇乐队Athletics)
在本期「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 自杀行为受基因遗传和后天养育环境影响
  • 手机不在身边就慌,可能是“无机恐惧症”
  • 自闭症患者拥有“极端男性化”的大脑?
  • 慷慨大方,寿命更长
  • 醒醒吧人类,猫也有自己爱听的音乐
看完记得去留言区与我们唠唠!

“自杀”行为可能代际传播
心理学家们很早就认识到,自杀行为具备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比如被称为“恐怖自杀诅咒”的海明威家族——
海明威家族四代人都是自杀身亡。
美国一代文豪海明威,年轻时父亲自杀,61岁时自己吞枪自杀,他的妹妹后来服药自杀,弟弟饮弹自尽,长孙女Margaux Hemingway也服毒自杀了。其他的家庭成员没有自杀,但也大多酗酒、吸毒或患有精神疾病。

图/海明威家族
据《美国精神病学杂志》上周五发表的一篇论文,自杀(未遂和死亡)具备一条“亲子传播纽带(parent-child transmission)”,可在家庭中进行代际传递,其中基因遗传和后天养育环境对此都有影响。
这项实验的研究对象来自瑞典4类家庭:典型完整家庭、没有生父、有继父,以及子女是收养的家庭。
基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自杀未遂中,但基因绝不是家族遗传的唯一原因”,VCU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Kenneth Kendler说。“不仅是亲子之间,自杀行为也可以在家庭中的其他亲属中传播”。

 Illustration by Eva Bee
自杀是复杂的行为。在这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
  • 对于自杀未遂,父母精神疾病占遗传传播比重的40%(所以自杀并不是完全通过酗酒、抑郁、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从父母传给孩子的),但对养育效应没有影响;
  • 在父亲不与家庭同住/继父帮助抚养孩子的情况下,自杀未遂的关联度相对较低;
  • 自杀未遂同样具有遗传和养育效应。在三种非领养家庭中,自杀未遂的传播在儿子身上比女儿强
  • 自杀死亡可能通过遗传效应在代际间传播,其中养育效应可能会起作用,但由于样本中最终自杀死亡的数据少,所以结论还需进一步考证。
Kendler解释,“如果我是一个被收养的孩子,养父母试图自杀,同时我也有一个从未见过的亲生父母企图自杀——那么他们给我带来的自杀风险实际上差不多”。
研究者认为,这些结果提示健康从业人员,在与患者交谈时除了要注意自杀信号,还要了解家庭病史。

手机不在身边就慌:你有“无手机恐惧症”吗?

“无手机恐惧症”(Nomophobia)是指,在无法使用手机时感到焦虑和恐惧的现象,最近发表在《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无手机恐惧症可能与自卑和强迫症状有关。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系列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参与者的手机使用时长和心理症状,包括:焦虑症,强迫症和缺陷感(用于衡量自卑感)等,参与者为495名18-24岁的葡萄牙人。
结果显示:
  • 每天手机使用时间越长,在没有手机时所感受到的压力就越大
  • 参与者的强迫症状得分越高,就越会担心没有手机(这里的强迫症状是通过询问“必须再次检查您所做的事情”等问题的得分来评估的)
  • 人际关系敏感性是无手机恐惧症的强力预测因子(对人际关系越敏感的人越离不开手机)
  • 自卑感越强,无手机恐惧症越严重。
研究者认为,如今手机的意义约等于个体与外界联结的媒介。它用于社交平台,情感交流,工作沟通等,远离手机或者电量低都可能切断这些联结,从而让人产生恐惧和焦虑感。

自闭症患者拥有“极端男性化”的大脑吗?
在孤独症研究领域,有一类“极端男性脑理论”(Extreme Male Brain Theory)。其核心观点是:孤独症是男性认知风格的极端变体——因为孤独症在以“共情”为特征的女性心理特质上存在缺陷,而在以“系统化”为特征的男性心理特质上获得扩展。
研究者指出:
普遍来说,男性的共情水平低于女性,而孤独症个体的共情水平低于男性;男性系统化水平高于女性, 而孤独症个体的系统化水平高于男性,所以孤独症个体具有一种极端男性化的认知风格。
具体来说,孤独症患者的共情障碍主要体现在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三方面。
另一方面,部分患者所拥有的“系统化超常”也包括三方面,分别是孤岛能力、对系统的痴迷以及重复行为
为了更加清晰地描述这种特征, Baron-Cohen曾用共情和系统化两个维度划分出了5 种“脑类型” (E 代表共情, S 代表系统化)

大多数孤独症个体(约65%)表现为极端S 类型, 这类个体系统化强于一般水平, 但共情时就会遇到困难。
研究还发现,孤独症患者的家庭中经常包含物理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等,而这些职业人群似乎都拥有高度系统化的技能。

慷慨大方,寿命更长

以往的研究告诉我们:给予和接受都可以增加幸福感,接受者直接从礼物中受益,给予者通过情感满足间接受益。最近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分享更多的人寿命也更长。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之一的Fanny Kluge发现:一个社会的慷慨程度与其成员的平均寿命之间存在很强的线性关系。一个群体越愿意在资源上相互扶持,平均寿命就越长。
研究调查了六大洲的34个国家,发现在这些国家中:
  • 塞内加尔等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所分享的收入百分比最低,死亡率最高;尽管南非在经济上比其他非洲国家更发达,但几乎没有资源的重新分配,这里的死亡率也很高;
  • 西欧国家和日本向年轻人和老人分享得更多,死亡率很低;
  • 南美的国家也有较多的分享,那里人们分享其平均生活收入的60%以上,死亡率低于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但高于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台湾;
  • 法国和日本是所有研究的国家中死亡率最低的两个国家,平均分享的收入百分比为68%至69%。在这两个国家里,65岁以上的人在下一年去世的几率是中国或土耳其的一半,而在中国或土耳其,人们分享收入的比例为44%至48%。
研究者认为,资源分享是一种相互支持,这种支持通过满足迫切的物质需求来降低死亡率。资源分享也反映了社会联系的强度,而社会联系本身就是对人类健康和福祉有利,可以间接提高生存率。

醒醒吧人类,猫也有自己爱听的音乐

就像有产妇在生孩子的时候会放BGM——猫在听到适合自己的音乐时,就算是躺在医院,也能躺得更舒坦。
即使在全身麻醉下,猫对音乐仍保持生理上的反应。过往的研究发现,比起流行乐和重金属,古典乐能让猫咪处于一种更为放松的状态。
人们用来放松的音乐,通常是与我们静息脉搏频率相似节拍(大约是60bpm)的人声频率。但猫的声音会比人类高两个八度,也有一些它们自己独特的声音(呼噜/舔水声)
比如基于这种特征,为猫创作的舒缓音乐《Scooter Bere’s Aria》。
在一项发表于《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的研究中,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兽医学院的Amanda Hampton和同事们探索了猫咪舒缓乐、古典乐ÉlégiebyFauré)或无音乐(安静)对猫咪的镇静效果。
这些猫需要进行三次体检,每隔两周一次,每次随机播放20分钟。研究人员发现:
与普通音乐和无音乐相比,演奏为猫创作的音乐时,猫在体检中的压力似乎减轻了(压力分数和处理量表分数较低)但对血检结果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测量应激反应)没有影响。
研究人员认为,创作以猫咪为对象的音乐,不仅可以降低它们的压力水平,让主人更安心,兽医团队也将能够更准确地评估他们的猫病人。
答应我,放点儿能听的东西好吗?

本期weekly就到这里了,希望你又得到了一点有意思的心理学技能。
我们下周再见!

罗小虎、江湖边✑  撰文
Reference:
Kenneth S. Kendler et al. The Sources of Parent-Child Transmission of Risk for Suicide Attempt and Deaths by Suicide in Swedish National Samples,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20). DOI: 10.1176/appi.ajp.2020.20010017
Gonçalves, S., Dias, P., & Correia, A.-P. (2020). Nomophobia and lifestyle: Smartphone us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psychopathologie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Reports, 2, 100025. DOI: 10.1016/j.chbr.2020.100025
Van der Zee, E., & Derksen, J. J. L. (2020). The Power of Systemizing in Autism. Child Psychiatry & Human Development. DOI: 10.1007/s10578-020-01014-4 
Tobias Vogt et al, Intergenerational resource sharing and mortality in a global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DOI: 10.1073/pnas.1920978117
Amanda Hampton et al. 2020. Effects of music on behavior and physi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of domestic cats in a veterinary clinic. Journal of Feline Medicine and Surgery 22 (2): 122-128. DOI: 10.1177/1098612X19828131

 往期 WEEKLY

简单心理正在招人!
市场品牌 | 产品经理 | 内容运营 | 新媒体编辑 | 课程营销推广 | 咨询师运营 | 视频策划编辑……多个职位开放中
点击阅读原文,简历砸过来好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