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张朝阳在采访中声称自己“两年来每天只睡4小时,效果特别好,有很多时间做很多事”的言论遭到了网友们的集体嘲讽。
近年来,“996”、“社畜”等话题讨论度渐高,各种相关吐槽层出不穷,不久前,一些从华为和阿里巴巴跳槽到微软的员工更是遭到了微软内部的抵制。

微软苏州团队表示,由于华为和阿里来的员工时常“比赛加班”,甚至“半夜在工作群互发消息”,给团队带来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的加班文化,破坏规则,恶性竞争。因此,他们开发了 Hackathon 项目,可以每晚检测内部人员晚上是否在加班并对加班人员提出警告。
微软的娱乐做法和正面发声引起了很多赞同,不少网友表示:“这种风气早该批判了”。或许,可以进一步定义为:“奋斗逼”风气。那么,究竟是怎样的社会心理让大家对“奋斗逼”风气同仇敌忾?
不被共情的大多数
被称为“奋斗逼”的往往是这类人:在公司为了显示自己很努力奋斗而做无意义加班,并且因为这一个人一直加班连累了其他可以正常下班的同事也不得不加班。
在大多数人看来,这种不考虑团队其他人的个人奋斗伤害了职场人际关系和原本体(表)面的同事情谊。
众所周知,《乘风破浪的姐姐》早已发展成一个职场观察节目,某期热议的片段是:蓝盈莹、黄玲和吴昕分到一组,蓝盈莹自己会乐器,坚持要呈现乐队效果,提议吴昕去学贝斯,当吴表示无法在十天内学会时,蓝盈莹是这么说的:
不可否认,无论蓝盈莹是个努力的艺人。但正如网友们所批判的那样,要求别人和自己同样努力是一种傲慢,尤其是不考虑别人的实际情况,要求别人朝错误的方向努力。在职场中,遇到这样的同事会让人倍感压力、焦虑甚至委屈。
节目播出后,蓝盈莹便被群起讨伐为“奋斗逼”。这似乎也不难理解。身处如今的职场环境,大众更能和吴昕这类人共情。在生活中,也常会遇到爱以教导者自居的人,他们不关心别的个体具体的情况和感受,只在乎如何达到自己想象的成功目标,用看似理性实则冷漠的道理来教育、要求他人。但在心理学中,“共情”比“讲道理”更能得人心。
“共情”体现为设身处地对他人情绪和情感进行觉知、把握与理解。研究表明,温柔呵护和加强产生共情的神经回路,能防止情绪的剧烈波动。身为社畜的大多数人感到自己无法从“奋斗逼”身上得到任何共情的正面能量,转而向“奋斗逼”输出积蓄已久的负能量。
失衡的秩序公平,上升的冲突意识
但私人情感层面的“不被共情”离集体性怨恨的爆发尚有一定的距离。
在大众看来,企业明里暗里压榨普通劳动者,资本家明目张胆地剥削他们的剩余价值,而“奋斗逼”非但没有反抗,还无限自我压榨,这让其他人也越来越丧失生存空间,职场原本的秩序遭到破坏,更加速了社会竞争的恶化。
东亚三国正集体面临的社会问题当然不是“奋斗逼”一手造成的,甚至他们又何尝不是受害者?但正在加速的“内卷化”加剧了大众对离他们最近,眼中最具体的对象的怨恨。虽然一致的高涨的怨恨情绪带有一定的集体无意识性质,但又并非是无源之水,甚至是如此清晰而深刻:大众所认同和维持的职场良性秩序被破坏了。
除了秩序的失守,大众还要面对“公平”的变质。
在大众眼里,“奋斗逼”加班一定要让别人知道,尤其是老板,他们通过高调展示工作时长来获得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和老板的认可。
可评价工作的指标除了时间,还有效率。有些奋斗逼”擅长假勤奋和磨洋工,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蛮干行为也会影响到整个团队,一旦出了问题,全体同事都要陪着收拾烂摊子。老实好心地陪着“奋斗逼”努力通常也不会得到相匹配的回报,因为在老板看来,当越来越多的人甘愿放弃自己的应得权益而劳动的时候,你要就是你不对。
在一个有着深厚的平均传统和受过平等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社会中,这种状况会在同为社畜的弱势群体中催生一种“相对剥夺感”——大众通过将自己的处境与“奋斗逼”进行对比并发现自己处于相对不利的位置。而主观的相对剥夺感”会影响社会冲突意识。
这种感受不仅是(甚至从根本上说也不是)和“奋斗逼”对比才产生。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下的另一事实是:社会不同阶层间财产差距的扩大。研究表明,一直占人口大多数的工人和农民处于明显的不利地位,且有进一步被边缘化和弱势化的趋势。工人群体被认为在财富与收入分配中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其实际所得大大低于应得。
一个让社会成员感受到不公、不合理的社会必然会矛盾丛生、怨怒弥漫,充斥着浓重的 “火药味”,很可能会转化为激烈的冲突意识和行动倾向。大众肆意表达对“奋斗逼”的怨恨验证了这一点。
当大众所体认的公平价值观越来越难以实现,如:付出和收入对等,获得体面的社会尊严和地位……于是,在讨伐另一阶层的资本家们无果后,他们选择把怒火匀给身边的“奋斗逼”,即便他们知道罪魁祸首并非是那些疯狂奋斗的同伴。
蔓延的焦虑心理、冷却的奋斗鸡汤
大众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依循的社会价值观念决定了其社会心理与行为模式,但同样重要的还有更主观直接的情感感知。在职场秩序和社会公平等大众所体认的价值变质的同时,更广泛蔓延开是一种浮躁迷惘的焦虑情绪。
当资本家大佬纷纷为996背书,越来越多的公司宣扬“福报论”,大众的生存危机意识也日益增强:“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生存危机弥漫在社会心理中。曾经这种生存危机似乎只属于下岗职工、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但在今天,社会各阶层都在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精神压力, 呈现出普遍焦虑的社会景观。工薪阶层甚至精英群体也在因住房、教育、医疗等问题而感到生活艰难, 被甩进关于未来生存的焦虑中。
焦虑是人们在面对具有不确定性的威胁或压力时,在主观上感受到的恐惧,愤怒与忧虑情绪的综合体,这种情绪甚至是全球化的。当代人(包括企业组织)生存实属不易, 比任何历史时期都要沉重的压力使人们的精神状态始终高度紧张。
在大众看来,“奋斗逼”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焦虑感,对“奋斗逼”的批判攻击正是当代人内心焦虑的宣泄和强烈应激反应的代偿。理智也许会告诉大家这是无效的、狭隘的,但过于强大并不断膨胀的焦虑感会促使大众继续这一行为。有研究表明,在社会转型期,个体独立担负的责任和风险骤然猛增,个体风险的难以预测催生了个体的焦虑,个体焦虑的聚集逐渐形成群体焦虑并相互强化。
那么,大众对“奋斗逼”的抵触是因为奋斗精神在社会文明中衰落了吗? 曾经的中国社会,人人都沐浴在“努力奋斗,追求成功”的精神氛围中。但现在,人们似乎不再相信“只要艰苦奋斗就能成功”的心灵鸡汤,突出表现就是曾经随处可见的“成功学书籍”销量逐渐衰退。开卷发布的2019年2月三大畅销书榜显示,非虚构类畅销书榜的前十名中,并没有“成功学图书”的身影。
这无法证明人们不再体认奋斗的价值,不再渴望成功,甚至是相反的——更加迫切地渴望成功,但却不再相信只要拼命奋斗就能成为人生赢家,尤其是“奋斗逼”们埋头苦干的个人奋斗方式。
对于一个崇尚勤劳的民族来说,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现实,也不禁让人伤感:在现代化进程中, 今日国人究竟带着怎样沉重的心理负担和矛盾心理前行?
* * *
诚然,大众对“奋斗逼”的批判甚至谩骂不够理智也不够道德,但如果我们用简单的“欺软怕硬”来理解这一大众行为,便是对普遍困境的漠视
首先是人均资源问题。“996”被提倡的背后是经济浪潮下的危机——一波波大企业纷纷裁员,在寒冬中活下来的企业,便想用越来越少的员工承担起越来越多的工作量,大多数人都成了被“奋斗逼”风气裹挟度日的社畜。
而作为反抗途径的法律维权对大多数人来说都难以负担,尤其是很多企业入职前会做背调,如果和前司产生了劳动纠纷,很可能会影响到录用,劳动法明文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形同摆设。
社畜们已然陷入“囚徒困境”。在集体困境尚未解决前,无论是选择站在大多数社畜的一边,还是站在“奋斗逼”的一边,都是愚蠢自大的表现,毕竟,谁知道下一刻自己会不会也沦为“奋斗逼”呢?
愿每只社畜都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
作者:岑雅晴
编辑:留木
你可能还喜欢:
点个在看,让那个“奋斗逼”看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