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医学生物科研
最近受朋友委托,帮他检索COVID-19感染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再次见识了基于对疾病的理解,巧妙撰写论文的重要性。
今天分享两篇个案报道的论文,希望对朋友们有帮助。

当检索“COVID-19”和“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时候,共查到115篇相关论文。
进一步审视这些论文的时候,会发现,有3篇发在了影响因子(IF)> 20的顶级期刊。
赶紧一睹三篇论文尊容。学习
面对新发/突发疾病,如何发顶刊?
可以看到,两篇是个案,一篇是综述。再一次验证了顶刊的“First and Last规则”。即最具创新性的(First,一鸣惊人),和最实锤的(Last,一锤定音)。
面对突发疾病中的少见/罕见病例,对于“COVID-19”和“Guillain-Barré Syndrome”的研究,无法建立起高质量的干预性研究,甚至都难以做病例对照研究。个案报道和综述成为主要研究类型。
我们也发现,两篇个案报道都发表的比较早。到底有多早?是该领域最早的两篇个案。一篇发在了Lancet Neurol,一篇发在了NEJM
所以,想发顶刊,创新性,比如首例报道,是最重要的
个案报道积累后,个案已经不新鲜,汇总这些个案的综述就有了基础。

我们也看到了第113篇论文,是第三篇个案,只是发表在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也就是我们昨天解读时特意强调的如果研究没有太强的创新性,JOCN可能会是选择项。这篇论文投稿时间是4月9号。
从前一篇的NEJM到下一篇的JOCN(IF 1.7),落差有点大哈。
后面的个案就没有机会发好的期刊了吗?
有机会的,只是需要继续展示创新性,或者突出创新性。
比如这篇“Antiganglioside antibodies in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SARS-CoV-2 infection”发表于8月28日(6月17日投稿)发表在“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JNNP)”杂志(IF 8.2)。
这让我们禁不住问:

发在高分期刊和低分期刊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当然还是要有创新。

我们看看JNNP期刊中个案报道是如何做到创新性的。
GBS是自身免疫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其诊断需要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查体显示周围神经损伤,并由肌电图支持该神经定位,脑脊液检查支持免疫性疾病。
另外GBS诊断中还有极为关键的免疫生物标记:抗神经节苷脂抗体检查。其该系列抗体与病变部位和诱因都有相关性。
JNNP的个案中,作者把抗神经节苷脂抗体作为重点突出的创新性结果,特意强调了其临床意义。
其研究显示,该病例抗GM1,抗GD1a和GD1b都呈现阳性。

其创新性/临床意义是,该结果代表了SARS-CoV-2相关GBS的新颖性。病毒感染相关GBS中更容易出现广泛的抗神经节苷脂抗体应答;并且
抗神经节苷脂抗体
阳性与急性运动性轴索神经病亚型密切相关,而GD1a/GD1b更常见于有颅神经病变时,尤其是GD1a在嗅球中表达明显。

多了这一点,该病例的意义立即不一样。
Hanson解读:
顶刊需要研究遵从“First and Last规则”。即最具创新性的(First,一鸣惊人),和最实锤的(Last,一锤定音)。
错过了顶刊机会?
巧妙提升,需建立在深入把握自己研究疾病的本质(定位+定性+分子分型)基础上。把研究的结果(如辅助检查或生物标记物)与临床表型结合起来,从而找到结果更具临床意义的解释。
编辑
:Henry。

扩展阅读
(收藏↑↑↑链接,持续自动更新)
扫描👇,关注医学科研
既往推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