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瓣 @乌鸦火堂
首发公号:乌鸦火堂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丨
上周末,最热门的院线电影非《信条》莫属。
“可能这就是诺兰吧”、“如何看懂《信条》”,登上话题热搜。
影片中的关于时空的硬核设定,也成为了争议的焦点。
不管你是看了第一遍、第二遍,或是还没有勇气走进电影院。
今天就让豆友@乌鸦火堂 好好来大家解析一番——

信条

Tenet

导演: 克里斯托弗·诺兰

编剧: 克里斯托弗·诺兰

主演: 约翰·大卫·华盛顿 / 罗伯特·帕丁森

上映日期: 2020-09-04(中国大陆)

片长: 150分钟

《信条》我已经刷了两遍,二刷比初看时观感好了很多。
且越发觉得,诺兰真是一个“生活在五维空间的人”
因为他能跳脱我们惯性的思维定势,仿佛在一个五维视角,去玩转四维空间里的时间和空间的逻辑,而导致观众很容易跟不上趟。
这篇文章,既是科普预热,也是解读,并强烈建议看一下。
无论您是否看过电影,这部电影不怕剧透,反而会因搞不懂时空逆行、熵增熵减、时间逻辑顺序,而影响观感。
因为《信条》 跟《盗梦空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盗梦空间》是带说明书的。
电影前一个小时,用了大量笔墨进行铺垫和解释盗梦的原理、机制以及注意事项,随后才进入主线。
《信条》是一部紧张的特工片。
一上来就进入诺兰体系,电影的攻略就隐藏在角色对话和故事情节中,而且会颠覆我们对时空的习惯认知。
一旦错过或者搞不明白,真的会导致随后的剧情越发显得无序。
但是《信条》不难懂,故事简单,逻辑挺清晰。
前提是你要适应,诺兰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玩法”,且要全神贯注。
这正是本文的目的:
前半段进行理论科普,深入浅出,《信条》没有说明书,我帮您写一份;
后半段解释一些剧情,假如没看片的话,看前半段就够了。
(*文中由于涉及大量例证,因此虚构了一个叫“小明”的角色作为模特)
*前方长文预警*
熵增:热力学时间箭头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曾经通读了《信条》剧本,为诺兰梳理其中的科学概念。
《信条》其实就是描述着时空穿越,只不过没有时间机器。
电影的理论基础,就是热力学定律。
单向流动是时间最明显的特征,这是“时间去哪儿了”的根源。
所以就有了一个叫做“热力学时间箭头”的理论,来自热力学第二定律。
该理论认为,熵值呈现从低到高的变化过程,孤立系统总是趋向于熵增。
而且熵被认为是无序的量度,随着时间流逝,孤立系统总是越来越无序,可用于区分过去和未来。
很复杂?不要紧,咱们举个简单的例子。
一杯热水,放一段时间就会变凉,这个状态是不可逆的,此乃客观存在。
同理,万事都有因果,原因一般被认为发生在结果之前。
说白了,我们可以控制未来,但无法干涉过去。
因此,科幻电影中常见的时间机器以及时空穿越,是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
但《信条》所呈现的是的——


没有时间机器不要紧,时间只能朝着一个方向也不要紧,我们可以“转身向后”
不要熵增,而是熵减,不违反定律,只是颠倒一下顺序。
熵减情况下,我们上述的那杯水,放一段时间,会越来越热。
同理,原因会发生在结果之后。
熵减:时间逆流
传统科幻电影中的时空穿越,无论是回到过去还是前往未来,用相对论的方式解释:就是人不动,而时间动。
好比小明同学要回到昨天这个时候,就把时钟向后拨了一圈,他就回到了昨天,这就是时间机器。
《信条》则不然,相对而言,时间“不动”,人“动”。
电影里有一个时间转换器“门”,穿过这道“门”之后,时间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你就可以逆行时间了。
在此理论下,小明打算回到昨天这个时候,经过转换门之后,还需要等上24小时。
这时,小明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熵减的逆向世界。
在小明眼里,面前的景象就像倒带一样,人在倒着走,鸟在倒着飞。
在逆向世界,小明听不懂对方说的话,因为对方说话也是倒着说,连发音也是相反。
对方问“你(ni)吃(chi)了(le)吗(ma)“,小明听到的声音是“am el ihc in”,根本听不懂。
而且无法呼吸,因为逆流的空气,无法通过肺部瓣膜,气体是从肺部往外跑的。
在电影的逆向世界里,有如下设定——
★呼吸器:角色需要带着氧气面罩才能呼吸。
★逆向物质:角色带到逆向世界的物品。
实际上就是正常物品经过了转换之后的形式,比如逆向材料制成的子弹,子弹不是发射而是接住。
★逆向时间胶囊:未来与过去的沟通介质。
由于是逆向物品,所以物品在未来埋下之后,会被过去的人发现。
★特殊服装:在逆向世界难免会与过去的自己遇见,与“另一个自己”接触会导致自我毁灭。
因为你相对于这个世界是孤立系统,所以必须穿特制的服装,隔绝与外界的热交换,这样才有机会自己打自己。
★语音信息:听不懂逆向世界的语言怎么办,电影里一个很重要梗:你发的短信、邮件、语音记录,还有监控录像,都是发往未来的信息。
角色可以随时查阅这些信息,获悉目标过去的动态,从而逆行时间,在他完成动作之间,抓住他。
所以,时间逆流也并非简单的倒带,严格遵循“熵减定律”,结果发生在原因之前。
只不过,我们的主角,是经过转换的进入逆向世界。
他与世界不同步,并不是“倒带”,而是“逆行”。
所以我们为了统一,称之为“逆向运动”。
U型门与“回形针”
《信条》里有一个转换门,我称之为“U型门”。
像U型磁铁一样,角色从一端进去,另一端出来,就可以逆行时间。
其实这是一种形象设计,因为角色逆行“往回走”,只是一个比喻。
U型门的原理是让时间逆行,而不是让角色逆行,角色始终是在向前进的。
如此设计,是导演为了方便大家理解。
由于是逆行时间,为了避免出门的时候,与进门的自己撞门满怀,才设置了这种“U型结构”。
门的出入口之间安置了一个玻璃墙,这是一个独立的隔离空间。
一墙之隔,同一空间,两个时间。
举个例子:小明进门前,发现墙另一头有一个自己朝这边做鬼脸,小明出门之后,隔着玻璃墙朝着进门前的自己做了一个鬼脸。
搞明白一墙之隔的时间顺序,对理解电影有着巨大帮助。
因为《信条》最关键的转折点,就是中段门里门外的两拨人打起来了,这是全片最懵的地方。
一定牢记:一墙之隔,同一空间,两个时间。
透过玻璃墙,能看到这里数分钟之后,或者是之前发生的故事。
你以为逆向就够了?不是,因为始终是逆着时间,周围对于你来说是反的,这种情况要从事某些事情是很困难的。
就像电影中主角在公路上飙车,突然发现前面一个车倒着开过来了,顿时明白,丫逆向了,追丫的。
但这样追,是追不上的,因为除了时间不统一外,对方可能完全预料到你的行为。
于对方来说,你干了什么事儿,他都知道。
因为对方是从未来过来的,这个世界所有的一切已经发生过了。
举个例子,比如小明要回到昨天12点去救一个自杀的人,当他通过U型门逆行的时候,他是无法救人的,因为他所处的时间上这个人死亡已经是完成时。
当小明逆行到昨天12点时,这个人又是从死到活……
在逆流的时间,小明无法干涉对方的活动。
所以,处于逆向世界的人,要在再次进去“U型门”转换一次,才能“正过来”。
这才是与所处的世界同步,才算是真正的“回到过去”。
这个时候,小明才可以选择救人。
所以要进两次“U型门”,形象的比喻,角色的路径就像一个“回形针”一样。
所以我给其起了一个名字叫“回形针式运动”。
难理解吗?再次请出我们的小明同学。
小明要赶12点的火车,结果迟到了,到了火车站,已经12点10分了。
所以他穿过了U型门,等了20分钟之后,再次进入U型门。
这样他就来到了11点50分,有足够的时间上火车了。
而且只要他愿意,理论上他可以无数次在12点10分到11点50分之间折腾,只要有个门就可以。
诺兰对这种“回形针”运动实则情有独钟,比如下面这张图,这是10年《盗梦空间》的截图。
时间的钳形行动
这个词是诺兰发明的。
“钳形”是军事术语,就是我方于两个方向向敌方进攻,迫使敌方两面作战。
诺兰在这里给你换了一个概念,两个方向是两个不同的时间方向夹击。
正向和逆向一块揍你,怕不怕?
为了方便观众理解,电影中用了不同颜色来区分正逆——
红色代表正向,蓝色代表逆向。
电影中有很多小细节和场景,用红蓝标识区分,注意观察。(严重怀疑诺兰设计这个理念的时候参考了磁铁)
逆向部队在对方事件结局之后,选择进攻,好处就是先从正向部队那里知道了战局结果,战斗开始后,逆向部队也可以随时把经验传递给正向部队。
这样正向部队就可以在对方事件开始之前进攻,一打一个准,这是互为协助。
但对方要是也有正/逆部队,那就伤不起了,且折腾吧,也就是电影最后30分钟我方和敌方的正逆部队大混战。
比如下面这张图,这座大楼是究竟是先倒塌还是先爆炸?
实际情况是,这是正逆部队一次配合,为了要制造一场大爆炸。
红蓝部队各自对好时间,在正逆时间交汇的那一刻,统一发射,这栋楼被正反炸了2次。
PS:开场华纳logo是红色,诺兰的Syncopy公司标识是蓝色,是在玩电影中的红蓝梗。
过去无法改变
诺兰在《信条》里,并没有承认平行世界。
平行世界或许有,但不是本片的重点。
而是从自由意志与决定论的联系出发,借帕丁森之口说了出来:“无法解释。”
电影始终在强调,已经发生的无法被改变。
但正反派双方都是是回到过去干预一些事情,那么如何理解“过去无法改变”呢?
请出我们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拉普拉斯妖——
宇宙现在的状态就是过去的结果,也是未来的原因。
那么宇宙当中所有的变化就将包含在一条简单的公式当中,一切都是注定的。
说人话!
那就是:事物一切的发展都应该是确定的,但这又与自由意志发生了冲突。
尤其是电影中的时间逆流,先结果,再原因。
假如角色回到过去搞事情,是否会影响结果呢?
电影的答案很明显,否定了主观意识对随机因素的影响。
举例1:小明还是赶火车,他第一次没赶上火车,所以选择逆行时间后回到过去。
假如第二次他赶上了火车,这就产生了平行世界:
一个小明上了火车的世界,一个小明没上火车的世界。
但实际情况是,第二次可能会因为种种原因,他还是赶不上火车。
举例2:小明打算回到过去炸地球,他逆行时间的时候,发现自己在引爆前被抓了,所以他回到过去,特意换了一个去地方引爆,结果发现炸弹坏了。
这也是注定的,因为小明来自未来,他回来的时候地球还在啊,所以他在过去根本无法完成炸地球的任务,这件事是互为因果。
结论:人的自由意志和行为,无法改变因果。
祖父悖论
在时空穿越可行的前提下,小明回到过去如果可以杀掉他年轻的祖父,会产生一系列矛盾:
既然小明祖父年纪轻轻的挂了,肯定也不会有小明的父亲,没有小明的父亲也不会有小明。
那么到底是谁,杀了他祖父呢?
举例:既然过去是无法改变的,小明要回到过去救一个人,因为在过去时间里,那个人就是被小明给救了。
但知道这件事之后,小明可以选择不去救啊,这是小明的自由意志。
这样未来能否对过去产生影响?只能是悖论了。
电影里,万能的讲解员帕丁森再次表明立场:这就是悖论,没别的。
他的言论,基本也代表了导演诺兰的观点——
祖父悖论与上面自由意志一样,不是本片的重点。
所以《信条》都绕开了这俩问题,而重点将故事放在了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上。
“别试着理解它,感受它。”
关于电影的理论科普,就到此为止,下面就是剧透环节了。
解释一下相关电影疑点,7个问题,没看过电影的朋友,就此打住。
———— 我是剧透分割线 ————
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主角,名字叫啥?
从头到尾都没有透露。
007式特工片
电影前90分钟,就是典型的特工电影、或者间谍片,几乎让人想起了007。
只不过这位特工,不像007那样风流倜傥,遇见美女没有展开攻势,而是帮助她摆脱自己恶魔般的丈夫。
这里节奏很快,简单复盘一下:
基辅歌剧院,主角接到任务,去截获目标,也就是放射性的钚241。
结果任务失败了,钚241被乌克兰特工抢走。
主角被俘后服毒,发现毒药是假的,没死成。
被救后,神秘组织看中了主角的“美队”般的品质,交给了他拯救世界的高级任务,并向他介绍了“信条”。
在“芙蓉姐”(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里的芙蓉)的神操作下,主角了解逆向武器的存在,芙蓉姐表示这种东西是来自未来,但不知道哪来的。
机智的主角马上联想到,可以通过锻造子弹的材料了解产地,从而获悉这些逆向子弹是出自何方。
他发现子弹的特殊金属,只有印度才有,马上锁定了印度最大的军火商——三婆。
主角通过中间人尼尔找到三婆,对方告知,这种逆向子弹来自俄国寡头萨塔尔。
三婆痛斥这位的俄国人之后,告诉主角,想要接近他,找军情六处帮忙。
军情六处就是迈克尔·凯恩,这位告诉主角两个信息:
其一,萨塔尔与基辅剧院劫持案有关,他在找什么东西,但还没有拿到;
其二,几天前检测到了俄国一座废弃城市地下出现爆炸。
凯恩也给主角出了个馊主意,想要接近萨塔尔,就先搞定他老婆。
不愧是007的老家。
主角伪装成卖画的商人,接近对方身高190cm、还穿着高跟鞋的妻子——凯特。
交谈中主角获悉,凯特因为卖了一幅赝品画给自己老公,而被老公抓住把柄要挟,无法见到自己的孩子。
主角很同情对方,告诉凯特要把画帮她偷出来,而这幅画藏在奥斯陆航空港中一个自由港。
偷画只是幌子,主角和尼尔都坚信,这个自由港里就藏着萨塔尔获得逆向武器的秘密(或者也是放射性物质)
于是,他们找来帮手,用一架波音747冲进机库大楼,触发警报系统,从而潜入保险库。(这个桥段让人想起了《虎胆龙威3》里,炸地铁实则抢银行的声东击西)
结果二位发现里面除了假画之外,还从一个U型门里出来“两个人”,其中一位还是逆向人。
一顿打斗,主角扎了对方胳膊一刀后让他跑了,啥也没拿到。
主角不甘心,再次找到凯特,直接来到了萨塔尔家里,一番胶着,萨塔尔与主角达成合作协议。
主角帮萨塔尔从乌克兰人手里搞到钚241,条件是让他还凯特自由。
于是,萨塔尔出人,主角出力,在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一场公路骑劫战开启。
至此,前90分钟,紧张激烈,环环相扣,乃是标准的007式间谍电影,浅显易懂,但随后颠覆。
逆行去奥斯陆
公路尽头的U型门大战,是全片的转折点,也是最让人懵逼的一段。
结合前文关于正/逆时间的解读,这里要顺一下剧情随后发展的动机。
萨塔尔通过U型门逆向,劫持了妻子,套出了主角关于钚241的下落。
随后给了自己老婆一枪(逆向子弹),并且逆行到过去某个时间点,从主角手里抢走了钚241,朝着过去的时间,逆行而逃。
这里是“过去无法改变”的第一个反映。
与其说是萨塔尔抢走了钚241,倒不如说是主角逆向之后,主动把东西“给”了对方。
海扁王(亚伦·泰勒-约翰逊,大胡子造型我真没认出来他)带着支援部队出现了,这是三婆的队伍,为了阻止萨塔尔颠覆世界的雇佣军。
主角一行人需要回到过去“追上”萨塔尔,但先要救中枪的凯特。
海扁王告诉他,由于她中了逆向子弹,有反向辐射性,这个世界她活不过三个小时。
于是,主角带着凯特通过U型门逆向。
在逆世界里,凯特的伤势有缓,并且他们还要逆行时间再找一个门“正回来”,进行一次“回形针”运动,才可以医治凯特。
于是主角想到了,一周前奥斯陆自由港那个门。
有人问了,他们面前就有一个U型门,为什么还要跑那么远,从这个门再进去,不就正回来?
这不行。
因为他们面前这个门以前在反派手里,是海扁王他们刚刚缴获的。
主角一行人在逆向世界里时间是倒流,假如再次进入这个门,出去就是一大帮敌人,死定了。
所以他们千辛万苦,在逆向世界里熬了好几天,回到一周前的奥斯陆自由港。
这时候主角才明白过味儿来,原来当时跟我对打的那个人是自己,还被自己扎了一刀。
所以逆向的主角还没到目的地的时候,胳膊生疼,一会就开始流血了。
冰冷的汽车
主角在逆向世界燃烧的车里,差点被冻死,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万能的解说员尼尔已经告诉观众原理了,是逆熵,但这里还是要补充一点。
前文说过,逆向世界是熵减,凉水能放热,当然熊熊烈火也会越烧越小自动熄灭。
但问题来了,火是怎么烧起来的?
在逆向世界里,火柴是从燃烧状态复原的。
萨塔尔是怎么点着火的呢?
不要忘了,此时的萨塔尔跟主角一样,也是通过U型门逆向的。
通过这样的转换,整个世界是熵减,但当事人可不是。
主角和反派都是正常状态,他们是来到了逆向的世界,他们可不熵减,他们与这个世界不同步,所以才能点着火。
有个细节,萨塔尔点着汽油之后,出现的火苗是正常的,主角车窗上因为热量产生了水蒸气。
汽车爆炸之后,火苗才变成了逆向,车窗上才开始结冰。
这说明萨塔尔点火那一瞬间,是熵增加的,因为他不属于这个世界。
但着火之后,所产生的火焰才与逆向世界同步,导致汽车结冰。
电影中所有逆向的角色,都是正常的熵增状态,角色状态没变,改变的只是时间逆流之后的世界状态。
毁灭世界的算法
这里要插播反派萨塔尔的故事,这个家伙是要毁灭世界的。
因为自己得了绝症,他要全世界给自己陪葬。
小时候,这位在俄国废弃的城市回收核废料,结果挖到一个来自未来的时间胶囊,里面有给他的手谕和逆向金条。
他干死了同伴之后,用这些金条发家致富,并把这个废弃的城市变成自己的基地。
未来不断给他打钱发信息,就是让萨塔尔找到自己所处时代的九个稀有物品,集齐九大稀有物,组成“算法”材料。
算法一旦启动,就可以让整个世界完全逆向,届时所有人会顷刻毁灭。
这个“算法”,是未来从事逆向熵减规律的科学家偶然发现的。
为了避免落到坏人手里,她将算法分成了九份儿,把他们逆向之后送回过去。
但没想到未来世界的坏人,与过去的萨塔尔建立了联系,告诉他未来因为资源匮乏的原因地球已经完蛋了,利用萨塔尔打算报复世界的心理,集齐算法。
未来人想利用祖父悖论,赶紧把过去地球毁掉,这样就不会消耗资源导致未来世界毁灭。
钚241,就是“算法”的九分之一。
在此之前,他已经拿到了算法的其余八份材料,所以,他开始着手准备毁灭世界的计划了。
已知时日无多的萨塔尔,将算法与自己的生命链接,并且设定了一个颇具仪式感的操作:
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废弃城市的地下矿井引爆炸弹,并用自己的死激活算法。
炸弹只是让算法材料逆向裂变的引信,从而发生一场逆向大爆炸,毁灭世界。
(有点像《黑暗骑士》里的小丑)。
红蓝合作
救活凯特之后,主角一行人,再次逆行时间,并来到了爆炸当天。
三婆的部队告诉主角一个让他崩溃的事实:我们也有U型门。
主角鼻子差点气歪了:你要早告我你们有门,我就不往奥斯陆跑了。
他们兵分两路——
★主角与尼尔去弃城与萨塔尔的部队交战,要做一次掩人耳目行动,并不阻止炸弹爆炸,而是在炸弹引发算法逆向裂变前,把这玩意偷出来。
★凯特去游艇上阻止萨塔尔自杀,让他不能激活算法,但可以在男主成功后手刃亲夫。
单说主战场,一次完美的时间钳形行动,全片最让人大开眼界的地方。
主角和海扁王在正向部队红队,尼尔在逆向部队蓝队。
(红蓝队各自只有5分钟)
★红队:战前1小时开动员会→依照蓝队经验制定战术→爆炸前10分钟抵达战场→看见蓝队已经打完了→正向进入战斗
★蓝队:战后1小时开动员会→依照红队的线路图制定战术→爆炸后10分钟抵达战场→看见红队已经准备离开了→逆向进入战斗
战斗中,双方有过合作,比如在正逆时间线交汇的一刻,炸掉了一栋楼(前文提到)
游艇之上
凯特去游艇上阻止老公自杀,这个老公,正是给了她一枪,然后逆向逃往过去的那位。
也就是说,在当时的时间线上,有两个萨塔尔,一个是属于这个时间段的萨塔尔,但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浪;
另一位是未来回到过去,打算自杀的萨塔尔,凯特要阻止的是这位。
各位回想一下,凯特第一次见主角时,说起这段往事,是五味杂陈的。
因为当时他们情感已经破裂,但在游艇上对方有些反常,对自己很温柔,似乎“回到以前的时光”。
所以当她回到游艇的时,看到有个女人从船上跳入海里,然后游艇上老公不见了。她说很羡慕那个女人。
其实当时她不知道啊,游艇上这位老公,是从未来回到过去的,而且还对自己开了枪。
凯特忍不住提前杀人,把尸体抛入大海,然而纵身一跃跳入海中。
所以,过去时间线上的她看到从船上往下跳的女人,就是来自未来的自己。
但凯特开枪时,主角正在跟光头佬肉搏。
虽然已经激活了算法,但赶在爆炸之前,把算法带了出去。
好比启动了炸弹倒计时,但在最后一刻剪断了引线一样。
尼尔的身份
罗伯特帕丁森饰演的尼尔,是一位时间特工,是一位未来回来的人。
因为这场行动之后,使得主角会在未来成立类似一个“时间管理局”的组织,阻止各种时空犯罪,而尼尔是主角在未来某个时段招募的特工。
他经过逆行时间完成了“回形针运动”之后,回到了电影发生的时间(之前)。
尼尔的任务呢,跟《终结者3》里的T800一样,是从未来回来,保护主角的。
这场电影里,尼尔至少救了主角三次:
1、开场基辅歌剧院
主角身份暴露,一名特工枪指主角。
他身后来了一位黑衣人,用逆向子弹击毙了特工,救了主角。
黑衣人转身离开,主角发现背包上的红绳吊坠。
这是为什么建议大家二刷的原因,尼尔背包上的红绳吊坠,后面作为标志物出现。
但开场这个细节很容易被忽略,这才是尼尔第一次出场。
由于此时的尼尔用的是逆向子弹,我们可以理解,这时候的尼尔正在处于逆向,他还在朝着过去某个时间点进发。
因为他还要花时间卧底在三婆附近,等待主角主动找上门来。
这样也能解释为什么尼尔会化身为万能解说员,向主角和观众解释逆向世界的原理。
在逆行时间中,也跟没事人一样呼呼大睡。
因为他是从未来一路逆行回来的,早已适应了逆向世界。
他回来,就是为了参与这起行动,并保护主角。
2、结尾大战
在的逆向部队的尼尔,提前发现了光头佬在矿洞入口安置拌雷,为了保证主角的安危,尼尔脱离了逆向部队,潜入反派的U型门中,把自己正了过来。
但洞口还是被炸塌了,尼尔没能阻止主角进入矿洞。
不过他赶在爆炸前,从天井把主角、海扁王和算法材料一块拽了上来,成功解救主角。
3、漫长的告别
尼尔把主角拽上来,和主角告别,他再次逆向,这一次他提前潜入了矿洞,隐藏在了爆炸点附近。
然后事发之时,尼尔一路狂奔到事发点,打开了铁门,并在光头佬开枪射杀主角时,替对方挡了一枪,死在了矿洞内。
由于尼尔是逆向运动,所以在主角眼里,尼尔的行为是这样的——
主角来到爆炸点,发现被一个铁门拦路,门内躺着一具死尸,带着呼吸机看不清是谁,但死者背包上的红绳吊坠看着眼熟。
当光头佬准备射杀主角时,地上的死尸突然动了起来,“死而复生”从地上起来,帮主角挡了一枪,然后还打开了铁门,倒着跑远了。
主角被正向的尼尔拽来出来之后,尼尔表示要回归逆向部队,因为他还有未完成的任务。
这时主角发现,尼尔的背包上的红绳吊坠,顿时明白怎么回事了,瞬间泪目。
尼尔表示一切都已注定,两位战友,一个正向朝着未来进发,一个将要逆向,朝着过去前进,等待他的结局我们早已知晓。
两位面对面,却处于不同的时间。
所谓咫尺天涯不过如此,他们在时间的洪流中擦肩,就此别过。
但这并不是永别,尼尔告诉主角,是你在未来招募的我。
并说出了全片最让人动容的话:我在起点等着你。
《信条》电影二刷,除了更加清晰的故事线,尼尔也是最大的受益者,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这个角色的人设。
这就是《信条》,建议二刷。
第二遍比初看略显懵逼的感受,好太多太多,同时也发现了第一遍时忽略的小细节。
原来导演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这种感觉就跟发现宝藏一样,很有趣的。

彩蛋1:音乐
《信条》的原声音乐太赞了。
诺兰这次没有用“御用配乐”汉斯·季默(Hans Zimmer)大师,由于老汉去配《沙丘》没有档期,而是选择了来自瑞典的36岁作曲家路德维希·格瑞森(Ludwig Goransson)
这位虽然名气不大,但担任过配乐的作品大家基本都看过:《奎迪》《毒液》《曼达洛人》《黑豹》。
而且凭借《黑豹》还拿了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奖。
该片的配乐完美的烘托了气氛,且电子乐味道非常浓,也得益于格瑞森早期制作过大量流行音乐的经历。
最爽的就是开场音乐会大案、骑劫押运车,以及片尾曲,此外尼尔第一场出场时的背景音乐,就很有神秘色彩,就预示了该角色不一般的身份。
该片的电影原声OST,一定要收。
彩蛋2:信条
“信条”到底是什么?
其实就跟《盗梦空间》的片名“Inception”内涵一样,暗指电影中主角一行人的任务:一个想法可以从开始慢慢植入、并扩散。
片名既引出了故事情节,也传达了影片的悬疑效果。
《信条》也是如此,英文“TENET”,有着“原则、信条”的意思,指代电影中不可违背的物理定律和法则。
而且英文结构从前从后都一样,也暗指片中正向和逆向统一的时间,过去无法改变。
与下面这句老梗的差不多:「。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以上是所有的解析,祝大家观影愉快。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