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 2560 字,阅读时长约 7 分钟
· 本文来源:亚当斯密经济学(刘胜军微财经出品)
字字珠玑,大珠小珠落玉盘。
作 者 | 刘胜军
01
经济增长,是所有国家、所有时代最令人着迷的话题。

环顾人类历史,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然而,经济学家却花了很多年才认识到这一常识
早期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增加资本或劳动力。直到 1957 年这一“井底之见”才被突破:
• 诺奖得主索洛在 1957 年对美国经济增长历史的数量分析中惊讶地发现,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居然只能解释 12.5% 左右的产出,另外 87.5% 的“余量”即为创新。
▲ 大师索洛
创新实乃经济增长的不二法门。英国、德国、美国在近代的崛起,无不源于创新的领先地位。
▲人类的经济增长始于第一次工业革命
建国 70 周年之际,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 9 月 27 日发布《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指出:
• 中国科技创新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2018 年,中国研发支出占 GDP 的比重为 2.19%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等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2019 年,中国国家创新能力排名升至全球第 14 位,比 2018 年前进 名,成为唯一进入前 20 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在高科技领域,中国正在实现赶超,量子通信、超级计算、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移动支付、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金融科技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当前,中国在以芯片为代表的核心科技与从 0 到 1 的突破式创新方面,与欧美还存在不小差距。但,差距就是机遇
02
2019 年 9 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发布重磅报告《创新中国:培育中国经济增长新动能》,为中国的创新突破指路:
• 中国近年来的增长放缓并不令人意外,只有韩国、以色列等少数几个经济体在人均收入超过 9000 美元后的十年内仍保持 7% 左右的增速。
• 中国研发支出达到 GDP 的 2.18% ,接近 OECD 2.4% 的平均水平。中国研发支出占全球 14.4% ,仅次于美国
•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体系之一,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达 730 多万,其中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毕业生占 40% 以上
增长新动能的 3D
• 中国可以从三个方面获得更具创新性的增长:减少资源配置的扭曲(distortion)、加速技术和创新的扩散(diffusion)、不断发现新的技术和创新(discovery)。
六大最优战略选择
1. 寻求三大增长动能的合理平衡:中国应充分重视减少资源配置的扭曲(distortion)、加速技术和创新的扩散(diffusion),这两 很可能在近期为中国带来巨大回报
2. 重塑产业政策:当市场受到保护、受青睐的企业从定向支持中获益时,产业政策就会削弱市场竞争,导致产能持续过剩。
3. 调整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平衡:国企与非国企之间的公平竞争可以确保市场选择更有效率的企业
4. 推进国际贸易投资关系和治理的改善: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给世界经济带来了不确定性和下行风险,包括全球价值链的快速断裂
5. 保持供给侧和需求侧改革的平衡:要减少对投资的依赖,更多地依靠消费。
6. 为应对技术变革的未来影响做好准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可能导致很多工作岗位被取代,技术创新往往导致赢家通吃的结果,加剧不平等。
七大改革
▌ 一、促进市场竞争:
1)减少针对特定部门或企业的“纵向产业政策”,代之以有利于市场竞争的“横向产业政策”;
2)明确规定地方政府支持的产业范围,引入终止支持的绩效指标和“落日条款”;
3)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更多行业可以促进竞争
4)减少管制和改善地方营商环境对创业的影响最大,政府补贴或融资支持的作用远不及此
5)将与民营部门的定期磋商制度化
6)国企改革有助于公平竞争。将国企集中于战略性部门,进一步将其推向市场竞争。中国 2016 年启动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承认“竞争中性”这一点很受欢迎。
▌ 二、完善中国的创新体系:
1)强化自下而上、分散化的创新,防止对未来产业和技术趋势的误判
2)更多的公共研发支持可以转向基础性研究;
3)增加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损害赔偿与罚款力度,将更多司法案件转移到当事地区以外的司法管辖区包括知识产权法庭审理;
4)提升专利质量,转变政府在专利方面的激励政策;
5)提高数字政策的开放并减少限制,促进跨境创新与数据流动
6)电信基础设施的改进,可以通过更有力的市场竞争来实现。
▌ 三、人力资本建设:
1)缩小教育的地区和社会经济差异,特别要关注农村地区、流动人口、留守儿童;
2)降低职业高中学费和高中教育费用;
3)加强大学的自主性
4)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健康发展;
5)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重点提高创造力、认知能力、社会情感技能。高等教育要避免过早选择固定的专业。
▲闻名世界的哈佛案例教学法
▌ 四、更有效地配置金融资源和人力资源:
1)超过 1/5 的企业把融资难视为限制发展的首要因素,民企被拒绝贷款的可能性几乎是国企的两倍,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2)政府引导基金须实行商业化管理,避免挤出私人投资
3)确保 IPO 不受到不必要的行政性拖延,将有助于风投的成长;
4)引入“监管沙箱(sand box)”应对金融科技行业的发展;
5)化解经济中积累的巨额债务;
6)继续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流动;
7)鼓励企业雇佣老年劳动者。
▌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现有的政府绩效考核机制与分税制,容易激励地区之间的竞争而非合作。
六、增强国际竞争力
1)中国应与外国公司定期沟通和磋商,尽量减少外资对政府政策和法规的误解
2)《外商投资法》已明确禁止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技术转让,需要尽快制定配套法规,并引入透明的监测、检查与申诉处理机制
3)在贸易、投资、信托、环境等方面对标国际标准和规则
七、管理新一轮转型
释放新动能,需要推行治理改革,更好地平衡国家和市场的关系:
1)提供清晰、公平、可预测的监管环境,减少执法随意性,减少地方政府的自由裁量权
2)延长干部在一个职位上的任期,采用终身制的绩效评估方法,加强公众问责;
3)对各级政府对支出责任进行系统的评估、调整和澄清;
4)严格落实 2014 年修订的《预算法》,加强地方政府预算约束;
5)提高政府数据的质量、覆盖面和公众可及性。
03
改革促进创新,创新成就未来。
- END -
记得转发给你脑海中第一想起的群~

推荐阅读
刘胜军
坚持讲真话的经济学家
国是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长
2014 年参加总理经济座谈会
70 后经济学家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下一个十年》

▼ 应聘、演讲邀请、商务合作 
请添加微信:tina711
(添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机构、职位、目的)
◆◆
诚聘富有激情的财经写作达人
◆◆
喜欢就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