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听《母基金周刊》内容导读 
STRATEGY
私募股权机构单纯追求“硬指标”的传统策略已经无法再适应新时期的变化。以投资哲学、组织文化和人才、风控体系等无形资产为内核的投资“软实力”,开始成为机构长期发展的有效支撑。
李红双丨作者
 FN商业来源

【陈能杰,现任《母基金周刊》创始合伙人兼CEO,商业思想类畅销书《新商业图景》作者。曾任和君集团合伙人,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2020年注定是危与机共存的一年。
新冠疫情、中美博弈给整个经济环境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而再融资新规松绑、创投基金减持规定、新证券法修订注册制等政策组合的出台,也催化了中国资本市场的一系列变革,预示着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启互联互通时代。
在母基金周刊创始合伙人兼CEO陈能杰看来,值此特殊时期,私募股权机构单纯追求“硬指标”的传统策略已经无法再适应新时期的变化。以投资哲学、组织文化和人才、风控体系等无形资产为内核的投资“软实力”,开始成为机构长期发展的有效支撑。
市场大变局
过去20年,大量的机构和资金涌入市场,中国投资机构的发展经历了追求速度、明星效应以及刚性投资指标的野蛮生长期。直到2018年,中国资本市场迎来拐点。

在那之后,资金、项目、服务乃至整个市场变得更加成熟,但与此同时,伴随整体经济增速放缓、政策红利消退,LP机构化趋势显现,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
陈能杰表示,站在母基金的角度,可以看到投资行业三个显而易见的变化。
第一,基金在近两年开始向头部集中。在国内现阶段经济体系的运行规则下,大量资金优先流向头部玩家,导致众多尚未形成竞争壁垒的中小机构加速出清。加之疫情影响,资本市场分化进程加速。
第二,头部投资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不少优质机构不再拘泥于过去的条条框框,而是积极调整原有的组织架构和投资策略,并借助数字化工具和专业服务机构的力量更好的适应市场。
第三,资金的良性循环开始形成。过去20年,囿于退出渠道单一、项目IPO受限等因素,资金“堰塞湖效应”明显。然而随着科创板政策开闸、新一轮上市潮开启等退出利好释出,未来将有大量IPO企业涉足机构投资,将有更多企业家成为新LP,这种投资闭环的形成,最终推动市场资金走上良性循环通道。
总而言之,经过大浪淘沙,投资行业必将结束非理性的增长阶段,回归正常理性的发展轨道。
这就需要投资机构从原有的机会性的“打猎模式”向系统性的“农耕模式”转型,进而达到精耕细作的理想状态。
机构新探索
根据陈能杰观察,身处当下的市场变局,已有先行者迈出了第一步。
从投资策略来看,不少机构在投资时倾向于做减法聚焦。
对机构而言,只有在细分领域中不断深耕、树立壁垒,才有机会在竞争中胜出。与此同时,一些大机构呈现出资管化趋势,通过设置不同的产品系统,做大管理规模,用多元的资产配置来实现全链条投资。

除此之外,在标的选择方面,投资机构逐渐从对热门赛道的执着中抽离,转而关注国家整体的发展进程和时代的进化趋势,以便在更长的时间、以更宽广的视野,投入到更多实体经济和创新工程当中。
从退出路径来看,也有部分机构做出了有价值的探索,典型如S基金。
陈能杰解释称,S基金通常是在母基金的运作过程中衍生出来的一种配套策略和增强策略,目的在于帮助机构加强在退出方面的能力。然而现阶段,国内在该领域处于初级阶段,尚无足够的数据积累、专业服务和人才搭建,从而导致市场尚未摸索出一套合适的定价系统,整体交易效率低下、尽调成本高。
尽管如此,依然有歌斐、国开、宜信等有母基金运作基础的机构进场,以专业的策略产品和案例积累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入场,共同探讨推进S基金生态的运转。
可以看到,一方面是外部环境剧变,倒逼国内投资机构树立更加开放的姿态;另一方面是各家头部机构的积极探索,直接推动资本市场步入更高的管理水平。
基于此,陈能杰认为,未来机构将脱离单一的投资视角,更加着眼于认知提升、人才培养、风控完善,围绕专业化构建的“软实力”将成为影响所有资本市场参与者的新变量。
构建软实力
“软实力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国际关系当中提出的一个概念。之于资本市场,我们认为它是支撑一个投资机构长久发展的内功,是真正有韧性,更本质的部分。”陈能杰说。
在谈及投资机构为何要注重“软实力”时,陈能杰分别从大环境和行业格局两个方面,对软实力的意义作出阐释。
大到国家竞争。如今中国经济处在从追求数量到追求质量的换挡期,资本市场也相应的从以前追求模式、市场,到现在追求硬科技,其背后的立足点都是创新。但创新并非依靠单一变革就能实现,而是需要很多软性要素的介入,比如人才、技术。
小到投资行业。目前投资机构亟需进入一个新的“软实力”时代,这是陈能杰及其团队站在一个20年的长周期里面来看待,并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里提出的观点。
按照陈能杰的看法,整个“软实力”从上层建筑到底层基础大致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是机构的价值观体系。现在国内机构的投资理念大部分集中于策略,善于追逐热点,机会导向。而一个组织和产业的发展都要有其自成一体的价值体系,这是上层建筑的部分。
第二层是运营层面的支撑体系。投资机构过去因为专注投资,从而在募资、退出、投后管理方面形成了不少能力短板。用单一的投资能力来代替“募投管退”,无异于一条腿走路,未来投资投资机构更需要四条腿走路。
第三层则是地基的部分。比如风控软实力,今年上半年大范围的中概股暴雷,暴露出了机构盲目追逐热点项目,却没有形成一个风控监测体系去跟踪每个项目的情况;再如数字化,以往机构决策大多依赖个人经验,而随着机构存续时间越来越长、业务规模逐渐扩张,整个运营过程需要用更高效严谨的数字化手段记录下来,形成可积累和可追溯的数据,用数据驱动管理,以便承接更多资金和项目。
“未来,软实力都将成为机构生存发展的关键基础。然而现阶段,仍然有很多机构管理人习惯于关注某一项能力,但实际上一家成熟的机构需要的是体系化运作”,陈能杰说。
因此,如何完成“软实力”的市场教育,如何构建投资行业基础设施,如何引入专业的工具和服务,这些都是所有市场参与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专业化赋能
在“软实力”成为机构刚需的当下,完善投资行业“募投管退”基础设施建设迫在眉睫。
但作为一个专业市场,所有东西都要自建就意味着低效,市场亟需引入一批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推动行业健康发展。而母基金周刊作为投资行业的专业化服务团队,从创立之初就致力于完善投资行业的底层建设,以产品、研发、服务全方位赋能投资机构。
陈能杰表示,母基金周刊成立至今三年时间,在股东和广大客户的支持下,在资本市场中搭建了链接LP和GP之间的桥梁,开创了针对机构流动性管理的募资、退出等环节的专业服务赛道,成为业内先行者之一。从媒体、社群到服务平台一路发展而来,从来不把“故事”作为发展的驱动力,而是秉承着协同互补的价值理念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合作。

截止目前,母基金周刊已经初具规模并在业内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并收获了建发新兴、以太资本、清科创投、五岳资本、梅花创投、华映资本、初心资本、德同资本等十余家业内知名机构投资者的青睐。
“从2019年开始,我们就提前感知到了外部市场的变化,从而提出母基金周刊服务头部投资机构的战略”,陈能杰表示。
在头部化战略和成本控制的双重作用下,母基金周刊得以在疫情期间保持相对稳定的营收,并围绕以“软实力”赋能机构的目标,制定了远期的服务规划。包括从研究层面给客户提供有壁垒的募资策略和组织咨询;打造一套专业服务体系,用效率更高的方式服务客户;同时培养输出高素质人才,以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职业素养快速适应投资机构的发展节奏。
关于母基金周刊的愿景和使命,陈能杰特地提到了ESG和影响力投资。
陈能杰指出,国外LP重视这个部分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点,从导向性上说,很多机构LP资金背后是公众的钱,为人民管钱,这需要资金本身拥有“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社会导向,这是一种价值体系和投资哲学的体现。“钱要有温度,有态度”。
第二点,从长远来看,这是一种长效的风控机制。GP会把正确的价值观传导给项目,敦促项目不作恶、坚持初心;对于一些大机构来说,资金则有传承性,钱不会流向一些负面价值的领域,这与整个机构的价值体系一脉相承。“在这种风控机制的作用下,这些机构的投资回报其实都很不错”。
母基金周刊从2017年开始就关注ESG和影响力投资,并不断的教育市场、探讨相关业务。这其中,陈能杰有自己的考虑。
“ESG和影响力投资虽然很看起来很虚,但是本质上是投资哲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软实力。当行业的某些机构发展到摆脱基础生存问题的阶段时,这个东西就变得非常关键。”
陈能杰表示,未来母基金周刊会进一步与科技金融有机结合、提高数字化程度,以更专业的姿态传播“软实力”理念和案例,同时专业服务来践行,帮助投资机构系统升级“软实力”,推动整个中国私募股权行业向高质量、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别人不做的事情,别人觉得难的事情,我们去做才有价值。这是企业终极机制和创业精神的一种体现,每一个创业者都应当如此。”陈能杰如是说。
2020中国母基金峰会暨第二届鹭江创投论坛
2020年9月9日-11日,《母基金周刊》、厦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携手行业内知名母基金与机构LP、产业集团、经济学家将齐聚厦门,举办「2020中国母基金峰会暨第二届鹭江创投论坛」,并作为“2020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平行论坛之一,共话“投资机构软实力”,开启中国投资机构新征程。
THE END
相关阅读
IFC影响力投资九条原则的新启发:“先行者”AvantFaire
「2020中国母基金峰会-S基金研讨会」创新退出策略,破局股权流动性
《母基金周刊》
FOF weekly
母基金周刊是国内领先的母基金行业资讯服务平台,围绕母基金行业的相关的数据、动态、观点、人物以及深度报道和解读,通过媒体的力量,推动行业发展;同时依托媒体入口,组织培训、咨询、接洽会以及行业峰会,为行业搭建交流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