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外科医生情愿冒风险“飞刀”,也不愿意依照“规定”合法合理的会诊呢?
山西省洪洞县人民医院医生手术室收万元“红包”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后,网友关于此事的讨论仍在继续。
现在大家已经都知道此事原委了,原来这钱并非是所谓“红包”,而是给北京某三甲医院专家的专家费,只不过医院并未提供收据。
据说,视频曝出后,当地卫生部门已经介入,帮忙收钱转交的县医院王主任已经被停职接受调查了。但公众的舆论却一边倒的站在了医生这边。
“新浪新闻”关于此事的微博下一位网友如此评论:
生病了要专家看,还不想去远地,叫专家从北京过来,这就等于你请的私人医生啊,你不给钱谁给?专家来回不要路费啊?做手术不要工时费啊?
另一位网友反问:
患者家属认为县医院大夫水平不高,请县医院联系北京专家来做手术,然后给专家一万劳务费,怎么就不行了?
上述观点代表着大多数网友的看法。医生们怎么看这事呢?
微博认证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执业医师的“最后一支去甲肾上腺素”认为这是一个现实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魔术牙医徐勇刚”则欣慰于网民的理智已经完全超越了五六年前的浮躁和易受煽动,能够明白在优质医疗资源紧缺环境下,扣帽子式地解读涉医事件,必将造就更低效劣质的就医环境和体验,医生一旦想避险,所有患者都面临灾难。
“CY郝希纯医生”在认可外院来手术的医生理应得到报酬的同时,也指出患者直接把钱给来开刀的医生这种做法不合规,支付方式出了问题。
对于医生应该如何“正确的飞刀”,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医生也向“医学界”谈了他的观点。
张强医生称,看了这个新闻后,他的感想是:第一,基层医疗水平还比较薄弱,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非常大;第二,在过去多点执业政策或法律法规不健全情况下, 医生走穴一方面能够缓解基层医院技术方面的不足,方便一部分患者,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法律风险。
在医师多点执业政策推出之前,2005年,当时的卫生部出台过一个《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医师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医疗机构需要邀请其它医疗机构医师会诊时,经治科室向患者说明会诊、费用等情况,征得患者同意后,报本单位义务管理部门批准,向会诊医疗机构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接到会诊邀请的医疗机构,在不影响本单位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前提下,应当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
医师多点执业政策出台后,医生在当地如果办理了多点执业,就不需要再遵循《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相关规定。
因此,张强认为,此事件中有几点还需要进一步明确:第一,洪洞县人民医院有没有遵循《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发出正式会诊邀请函;第二,如果发过会诊单,会诊费应该支付给会诊单位医疗机构;第三,会诊医生有没有在当地办理多点执业。
张强医生表示,这件事背后,暴露出了我国医疗资源过度集中的弊病,也反映了一些医疗机构和个人需要加强法制学习,同时,医师多点执业及会诊制度,如何在实践中真正得到落实,把优质医疗资源盘活,使之服务到基层患者,需要整个社会去推动。
在洪洞县人民医院这件事上,从医疗结果看是医患双赢,最终却导致了“双输”:医生受处分,患者落骂名。
虽然有法律风险,但不可否认的是外科医生“飞刀”现象在中国很普遍。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前任主委郭树忠教授曾撰文《我实际上不喜欢“飞刀”》,谈论这一现象。
郭树忠教授在文中称,自己偶尔也飞刀,很了解外科医生“飞刀”这种中国独有现象。“飞刀”在中国很普遍,相当数量的“飞刀”医生所在医院并不知道,即使知道,也没有合法审批手续,多数是医院领导或科室主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中国外科医生“飞刀”有很多缺陷:首先,医生对患者不了解,医护之间缺乏深入细致沟通,潜在风险很大;其次,环境陌生,和手术团队之间不熟悉,会增加手术风险;最后,术后并发症处理及随访困难。
鉴于上述原因,郭树忠教授称除非特殊的会诊病例或者教学示教手术,他是不愿意利用业余时间去飞刀的。
但他同时也指出,中国的医疗管理体制过于僵化,多点执业政策实际执行不到位,院长和科主任一般会反对医生们在同一座城市多点执业,于是乎,飞往外地做手术便成了外科医生的常态“多点执业”模式。
让人费解的是,《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已经执行十几年了,在多点执业落实不到位情况下,为什么外科医生情愿冒风险“飞刀”,也不愿意依照“规定”合法合理的会诊呢?不解决这背后的问题,医患是“双赢”还是“双输”,真的难以预测。
本文首发:医学界
本文作者:田栋梁
责任编辑:张凌
版权声明
 本文原创 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 End -
又是劳累的一周,作为医生的你,
是否感觉精神状态不佳?
填写问卷
有机会获得医学界精美礼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