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诺设计室(Canopy Design Studio)基于研究、实际项目而设立,每期6-12人、5-10周,在设计室讲师的带领下,从无到有生成完整方案,基于线上教学,打破地域限制,回归设计专业基于studio教学的本质,主题涵盖建筑、景观、城市、艺术、人机交互、用户体验设计等领域。
这是凯诺第103个设计室
武汉街区活力再生
  导师简介  
*点击头像查看详情*

李玉寒
香港大学景观硕士

北京土人设计
  课程详情  
思考: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让楚市活力再生?

——景观打底,提升街区整体环境
通过景观环境的提升与改善,对现有建筑外立面、铺装材质和场地植被进行重新设计,满足当代商业街区活力需求;利用周边活动场地、密林、山体等要素,拓宽场地界面,完善场地功能。
Designed by Yucheng studio
——活力激发,满足当地人生活需求
在景观设计的基础上,大胆的对场地进行活动策划,其中包括平日、周末、节假日等不同层次,提升场地的核心吸引力。
Designed by Yucheng studio
——完善业态
达到对东湖景区业态的完善,从而构建核心吸引力,从宏观的角度,通过楚市的设计,如何为东湖景区增加新的元素。
Designed by Yucheng studio
* 点击上图了解设计室
  最佳设计奖:曹嘉倩 
我是在申请结束之后加入这次设计室的,在这期间一直陷入等offer的焦虑中,甚至觉得自己差点就要变成失学儿童了。感谢李玉寒老师不仅耐心指导我理清设计思路,还会一直鼓励我,给我分享一些经验。虽然由于时间的问题,最后的设计还有不足,成果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很开心能与老师们和设计室里的同学一起学习和交流。
过早文化是湖北特有的一种地域文化,在武汉的街巷里面藏着很多早餐店。我的设计就来源于对为什么过早这个词出现在湖北,过早的含义是什么的好奇。
© 曹嘉倩
通过研究,了解到武汉的历史,发现码头文化与过早这一现象有这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过去由于长江流经武汉,武汉的水运和商业十分发达,在江边的码头工人和忙于生意的商人都需要很早开始工作,而早餐作为一天的第一餐能够给他们提供体力,因此武汉人也更加注重过早。年轻一代人大多不再能从生活工作等等的方面体验武汉码头文化,每天生产生活所需要的体能以及吃早饭的时间已经与过去的码头工人过早的习惯有了很大的差别。
© 曹嘉倩
在这个场地中,北面临湖,中部有一个较平的空间,南部有一条仿古建筑的商业街,我想将过早文化和码头文化加入这个场地中。
通过整理定位东湖景区现有的码头,以及道路交通,规划出了周边居住区、高校等人群集中区域到达场地的路线以及乘船点。
© 曹嘉倩
将场地划分出滨水码头,早市,商业街三个区域,置入游乐设施与市场空间,再通过廊桥将码头与早市连接起来,并渗入到商业街中。
© 曹嘉倩
并用时间线进行活动策划,最终设计成为一个具有餐饮、文创商业街、娱乐设施等功能的风景区。
© 曹嘉倩
  入围奖:李天羽  
十分感谢李玉寒老师的指导,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从头到尾完整一个设计,以及每张图应该分析什么和表达什么,还有要感谢中期评图时甘老师的意见,在关键时候给了我建议。
楚市位于武汉著名的东湖景区,学府林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武汉)、武汉体育学院等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东湖湖畔。但是由于地基过高、缺少较为开敞的空间等原有场地问题,导致现在楚市荒废。我希望能通过这个设计,以”绘画”和”活动策划”的形式让人们了解当地的荊楚文化,并使场地实现活力再生。
© 李天羽
为了激活这块场地,我首先对周边进行分析,可能是大学生和艺术家,通过研究这类访客的属性,所以我最后决定通过绘画艺术—画廊和绘画互动来对场地进行设计。
© 李天羽
© 李天羽
© 李天羽
经过我进一步对荆楚文化的我发现楚人凤尚赤,于是我提取了“”与“凤”的元素融入到场地当中去。这个场地最大的亮点就是贯穿整个场地的画廊和策划的沉浸式。让访客在赏画的同时可以穿越时空和”楚人”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互动。
© 李天羽
这个画廊并不是长长的分割整个场地,而是有高低变化的,入口处它是画廊,台阶处是铺装,广场处是座椅。这样不仅仅对场地进行了分割,而还解决了原场地缺少开敞空间的问题。
© 李天羽

设计室火热报名中
  沙漠超铁 - YAC 2020竞赛设计
带领大家探索科技、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能性 ↓
  导师简介  
*点击头像查看详情*
班培颖
哈佛大学 建筑硕士
天津大学 城市规划本科
Archilier Architecture,New York
天津大学设计课导师
  适合专业  
建筑/景观/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报名截止:07月23日 23:55
开课时间:07月25日 20:30
*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往期设计室优秀作品集锦
交互/服务:面向儿童的创新体验设计
建筑/景观/城市:迈阿密海滩
建筑/城市:多重分辨率
交互/服务:智慧医疗新机遇
建筑/城市:城市笑忘录,柏林 — 土豆地图
建筑/景观/城市:双城记2
建筑/城市:废弃的畅想
建筑/景观/城市:LAGI2019大地艺术发电装置竞赛
建筑/景观/城市:底特律新农村
建筑/景观/城市:再建乌托邦 — 城市社区花园新定义
交互/服务:UX与服务设计入门,消除食物浪费
建筑/景观/城市/室内:恶之花
交互/服务:实战-产品设计
建筑/景观/城市:海港遇山丘
建筑/景观/城市:自主,感知,人工自然
建筑/室内:再造自宅
建筑/城市:设计自传
建筑/城市:不同凡响的高线公园

建筑/室内:寄生建筑妙想

建筑/景观/城市:A Tale of Two Cities — 双城记

建筑/城市/室内:墙-厚与薄之间

交互/服务:产品设计冲刺

交互/服务:产品设计-入门,实战,创新

建筑/景观/城市:阿尔卑斯的工业荣光

建筑/景观/城市/室内:2018天作奖竞赛

建筑/景观/城市:巴格达设计中心建筑竞赛

建筑/城市:重塑古根海姆博物馆 

建筑/景观/城市:界间设计

建筑/城市:重建“类型”

建筑/景观/城市/室内:山中建筑师的冥想处

建筑/景观/城市/室内:百年名校的新空间

交互/服务:用户体验设计从入门到实战
建筑/景观/城市/室内:二维进深
建筑/景观/城市/室内:ASLA设计室最佳设计作品赏析
平面/视觉传达:ONE-先锋海报设计
建筑/景观/城市:废物与手工艺的极端环境应用
建筑/景观/城市:城市夹缝空间再探讨
建筑/景观/城市:一套系统 两个房子 建筑中极限值的再定义
建筑/景观/城市:原生自然里的感官场域
景观:城市广场新思路
交互/服务:从0制作APP
景观/城市:植物园复兴
建筑/城市/室内:英雄主义建筑的未来构思
建筑/景观/城市:太空建筑,虚幻与实用之间
景观/城市:滨海城市面对海平面上升,我们能做什么?
建筑/景观/城市:城墙的一万种新可能性
建筑/城市/室内:当代空间装置批判—当我们谈论走廊时我们在谈什么
建筑/景观/城市:感官花园
建筑/城市:动物之家
建筑/城市:乌托邦建筑
建筑:空间编织
交互/服务:用户体验设计
建筑/城市:去同质化
建筑/城市:城市中的艺术
交互/服务:第一个UI/UX设计室
交互/服务:一个优秀的用户体验思维是怎样炼成的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最新设计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