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最近集中提拔了8名副处级干部,引起外界不小的争议。
因为,这8名拟提拔的干部中,有一半都来自企业,其中三个来自国企,一个来自民企,他们都是企业的中层干部,没有任何从政履历。
如今,年纪轻轻的他们,人生却一飞冲天,官至副处,前途未可限量。
这8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民企那位,即浙江康盛科工贸有限公司外贸经理余黎宇。类似民企干部直接提拔,此前极为罕见,因此争议最大。
面对外界的质疑,萧山区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回应称,余黎宇的身份市委组织部严密审核过了,说没有问题。
相关官员强调,目前大的政策导向是拓宽选人、用人面,党政机关要从政府主管、外面高校、企业、研究所等方面来选才。
我觉得,从民企中选拔官员,本意确实不坏。不过,这种跨界的火箭提拔,隐含的风险也很明显——
不是说好的凡进必考吗?大多数干部都是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台阶,现在如果打破制度,随意开口子,派官帽,会不会坏了规矩,给某些有特定背景的人以可乘之机?
此前,在某些地方的公职人员选拔中,我们听到过不少萝卜招聘,近亲繁殖的个案。比如今年4月,山西朔州文旅局就曝出“女子在父亲单位被提拔”的新闻。
在这一个案中,曹亮是朔州文旅局党组成员兼执法队队长,然而,其女曹雅婷不仅“女承父业”,顺利进入文旅局,而且分在曹亮手下,并且优先得到提拔。
要说其中没有一点猫腻,谁信?
而以后,一旦放开从企业中选拔干部的口子,再加上过程不透明,说你行,你就行。类似萝卜招聘,近亲繁殖,难度更大大降低了。自家孩子考不上公务员,没关系,送到企业里面去锻炼几年,混个中层干部。
然后,直接来个跨界火箭提拔,美其名曰“拓宽人才选拔渠道”,这比在体制之内的暗箱操作,要容易多了,收益更是惊人。
当然,我们不能断言,杭州萧山此次跨界火箭提拔,里面一定就有问题。但要明确的是,副处可是一个不小的官,多少人干了一辈子都到不了这个职位,岂能轻易授人?
相关部门至少应该给社会一个详细的解释,说明这些拟提拔的企业人员,到底有什么优秀之处,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可以作为特殊人才享受特殊政策。
可以恰恰在这一点上,萧山相关部门却含糊其辞。当地在公示时,对于拟提拔者的介绍寥寥数语,几乎到了惜字如金的地步。
在媒体采访此事时,萧山相关部门则回应称,“相关的方案都是市里研究的,具体文本不向社会公开。”
为什么不能公开?既然有信心认为,这些拟提拔者是绝对优秀的,提拔过程是公平公正的,何惧公开,何惧接受外界的监督?
一份没有任何信息含金量的干部提拔公示,如此让人不知所以的火箭提拔,也真是“绝了”。
如此提拔,我实在看不出这几个拟提拔的干部,真的有啥过人之处,相反,越看越是一堆问号。以民企外贸经理余黎宇为例,虽然所供职的康盛科工贸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康盛股份下属企业。
但是,在上市公司里,康盛股份是不过是个资质平平的三流货而已,如今因为连年亏损,还戴上ST的帽子,面临退市风险。
实在难以想象,这种三流企业,能出什么的优秀人才!
浙江有那么多优秀的民营企业,优秀的上市公司,你们都不选,偏偏从一个亏损的上市公司里选一个名不经传的外贸经理。
堂堂大浙江,难道已经没人了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