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常爸看到一个帖子,看完直呼太真实:
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真是典型的,大型家庭双标现场,又名“中国家庭成员相处实录啊!
我们这一代,很多人家里都有这么个“威震四方”的妈吧!
她们善良勤劳又聪慧,对家人有满满的关心和爱。
可是呢,她们跟她们的丈夫,也就是我们的爸,还有跟我们的沟通方式有个共同的特点——话里话外总是充满了火药味儿,即便是为了关心或鼓励,一张嘴也尽是轻蔑和打击,简称——有话不好好说,或者往好听了说,叫“刀子嘴豆腐心”。
盘点那些年下的“刀子们”
“刀子嘴豆腐心”,一直以来在我们的家庭文化中,是个褒义词:父母就算嘴上再刻薄、说话再难听,他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我们都应该对此心怀感激。
我们父母那辈,更是把刀子嘴“发扬光大”,在他们的字典里:“我是你爸/妈,我才这么说你,别人家孩子我才懒得管”。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个芝麻粒大的细节都能成为导火索:
写作业的时候,“坐端正!你想长成一个罗锅儿吗!”
孩子饿了吃饭快,“慢点吃!噎死你!”
孩子生病,“让你天天装潇洒穿那么少,还喝凉水,得病都是自找的!”
孩子看电视,“看吧,最好搬个凳子坐电视里面去看,看瞎了才好呢。”
X乎有个网友吐槽,某次表兄妹来自己家做客,妈妈切了西瓜请大家吃,说天气热吃点西瓜解暑。妈妈很显然是好意,可她接下去说的一句话可能多少西瓜都没法找补回来了——
妈妈笑着说:”快点吃哟,你们这群饿死鬼投胎的,免得以后又说我亏待了你们,到我这里串门连西瓜都舍不得切给你们吃。”
总结一下,刀子嘴豆腐心第①式:就算是善意的提醒,我也不能让你太爽。
刀子嘴豆腐心第②式:权力打压下的中国驰名“双标”
我是你妈/爸,我不可能有错;
我是你妈/爸,你别跟我抬杠。
在爸妈那里,他们永远正确:你是儿子/女儿,只有我数落你的份,没有你跟我抗议的份儿。
该双标最常见场景莫过于:
孩子
爸,我想看电视。
作业写完了吗就看电视?不准看!
爸爸
孩子
爸,你也看,为什么我不能看?
别废话,我是你爸!
爸爸
以及,你妈可以拿你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但你不能把她也和别人家的父母比:
“你爸妈没本事不如人,有能耐你投胎到他们家去啊……”
接受不了孩子有错误,倒是非常能接受自己的缺点:
“我们年纪大了,学不动了,不要指望我们改呀。
天天指责孩子,却不允许孩子指责自己:
“那么多年你怎么还记得!爸爸妈妈白养你了呗?
“你怎么不记着我们一点好?良心!
“是啊,我们错了,是要我们跪下来给你道歉么?
此类型的刀子嘴豆腐心,除了嘴够狠之外,爹妈还始终保持着“权威不可僭越”的高姿态:“你是我生的,说你两句怎么了?”
我只好——
刀子嘴豆腐心第③式:没有肯定只有否定
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却说着打压他自信心的话,言语过分尖酸刻薄,以至于少年的你我经常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怀疑:
这真的是我亲爸/妈吗?
我真的不是从垃圾桶里捡来的吗?
不想给孩子压力,就非要用一种冷嘲热讽的方式来传达吗?
出成绩后,如果你考得好:
“妈我这次进步了。”
“进步了几名而已,你嘚瑟什么?有的是比你强的。”
如果你考得不好,不用等你开口,高射炮轰就来了:
“我就知道你不可能考得好,天天吊儿郎当,心浮得要命,考得好才见鬼嘞。
看似随口一句句消极否定的话,长期积压在心会质变出什么,无法想象。
有位网友说:“现在我看到那些未成年少女怀孕的事情就会想,我十几岁如果遇到这样事情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不是跟我妈说,因为她从来都没有给过我一种‘你遇到事情一定要找长辈’的感觉,即使我知道她是关心我的。”
这么看来,父母的刀子嘴时常让我们感受不到他们的豆腐心,倒是把我们的“玻璃心”,给扎穿了。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说这么多父母辈们的“坏话”有什么用呢?大家都已经为人父母了,早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该揪着父母曾经的不是不放了。
对此常爸完全同意。
而说这些的目的,其实恰恰是想跟大家共勉,希望我们这一辈开始,不要再把从他们那沿袭下来的刀子嘴,扎向自己的孩子了。
我们完全可以把“我爱你”表达得更好
为什么我们往往会对亲人“口不择言”,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反正是亲近的人,我们无论对他们说什么做什么,他们都会担待,最终也都能和解。
所以我们在说话上格外放肆,而“豆腐心”和“我为你好”,似乎成了言语中伤的最好的挡箭牌。
可是,我们忘了这一点:无论是亲近的人还是不熟悉的人,他们都有一样的本性,所有良性的关系,无论对方是谁,都有相同的前提:独立与尊重。
即便孩子是你十月怀胎生下来的,相处时我们也该有最基本的界限感和分寸感,即便他犯了错需要教育,也该留给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而越是亲近的人,越应该好好呵护、认真对待。
而不是挥霍他们的关爱:
你嘴巴都在扔飞刀片了,我就算是石头,心也会有痕迹啊。
缘分一场,别因为“不好好说话”,而凉了对方的心,毁了一段本该很温情的关系。为此,我们需要一些高情商的“说话之道”,把“我爱你”表达得更好。
01
学会认错补偿
孩子其实很容易满足,但如果做了一件对不起他的事,想得到谅解,恐怕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做一件比之前更好的事情作为补偿。比如,本来答应带孩子去公园玩,却因为加班食言,那就带孩子去更有趣的游乐场玩来补救,这样不仅能帮他找回心理平衡,甚至还可能比原来更满足。
02
与其多要求孩子,不如多要求自己
高情商的父母,不多给孩子设要求,但是会给自己设更多要求。
如果发现孩子身上有缺点,第一反应不是想办法纠正他,而是反思自己哪里影响了他,纠正自己;如果批评孩子他不听,第一反应不是指责孩子怎么不听话,而是反思自己怎样说才能让他听进去。
03
多肯定正面
高情商父母很少批评,更多是不动声色的引导。
有一个小技巧,如果想鼓励孩子勇敢表达,或者鼓励孩子更自信,当你和孩子聊天的时候,挑选他们说的一个词,比如他说“我想……我能……我喜欢……”每当他说到这个词的时候,你就点头“嗯嗯”,或者做其他积极动作,你会发现他开始经常说这个词。
这是一种微妙的心理暗示。
04
多用“我们”
高情商父母认为不是问题横在两人中间,而是“我们”一起面对问题。
“你看,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
比如过马路,低情商父母,“走路看着点!当心车撞死你!”
高情商父母,“你可以教妈妈怎么过马路吗?牵着手保护妈妈好不好?”
05
批评有分寸,直接不嘲讽
高情商父母也不是一味夸奖,会在公开场合表扬,但是在私下一对一批评。这也是体现高情商父母说话分量的时候,批评简单直接,而不是冷嘲热讽,孩子能迅速抓住重点。
被肯定,被关注,被需要,被保护,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需求,高情商父母的引导,就是顺应孩子这些天性。
语言是可以和爱的行为同步的,我们不必爱得如此含蓄深沉、拐弯抹角、正话反说,爱的表达应该让身边的他们感受到。
蔡康永说:
“你越会说话,别人就越快乐,别人越快乐,就会越喜欢你;
别人越喜欢你,你得到的帮助就越多,你会越快乐。”
希望我们自己家的亲子关系也能如此正向循环的,请点个“在看”。
你的父母或者你自己是“刀子嘴豆腐心”吗?父母有哪句“刀子嘴”的话语让你耿耿于怀至今?欢迎留言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
1
END
1
点击图片进入商城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优质内容!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