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参与了与上千家基金经理的交流,对基金经理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从她的经验来看,真正拥有自己独立观点的基金经理,也许10个里面能挑出1个。真正好的投资人,哪怕最开始对公司并不了解,也能在听她讲完商业模型以后,快速告诉她可能会有的问题。
研究宇宙到关注人心
物理系出身的投关总监
文 / 春晓
1
最近五年,在这家AH股上市公司担任投资关系总监,让格蕾丝(Grace)对大机构中人性复杂程度有了一线观察和深入理解。
格蕾丝本科就读于北大物理系。我国23名“两弹一星”元勋中,12名在北京大学物理学科学习和工作过。但格蕾丝只花了半年时间就确定物理学不是自己的菜。
比起研究宇宙规律,人性更让她着迷。她后来选择进入金融行业,动力是对人性的好奇。目前这份工作的“福利”之一,是可以近距离观察利益交织中人性的戏剧性。捋清交易本质,也就是认识人性的过程。
“业务条线多了之后,人和人之间的物理反应带来各种挑战。相比小公司,大公司有一堆的高管,下面还有一堆的小高管,排列组合就比较多。”
怎样去平衡引导利益和潜在冲突,让资源和信息更好地在大机构内部分配和流通,这是她的挑战之一。
2020年6月,我和格蕾丝在上海聚餐,顺便聊聊天。格蕾丝自我认知是“不崇洋媚外的上海人”。相比某些英语比中文说得好的老乡,她是一定选中餐吃的那种。
因此没有意外的,我们约吃上海菜。魔都餐饮业正在从疫情后的萧条中艰难恢复,晚上7点这家南京西路附近的馆子大约有4成上座率,光顾的大部分是本地的家庭。
2
格蕾丝迄今的人生故事大概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努力离开上海”和“努力回到上海”这两段。
高三时,就读于复旦附中理科班的她发现自己如果不去北京,可能就只有选复旦。“我觉得那样会很无聊,从小到大同学就这些人,我想认识不一样的人。”
在复旦附中的“对角线中学”,上海中学,他未来的先生Y则做出了恰好相反的决定:留在上海读本科。多年后他海归上海,认识格蕾丝,被她“理性与温柔兼备”的性格吸引,也惊讶于两人命运经历不同分叉后的重合。
格蕾丝以高于录取线1分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物理系,如愿以偿地来到中关村圆明园路报道,她形容自己感觉“中了彩票”。但开始上课后才发现,大学物理和高中物理完全不是一回事,她“经常被折磨到怀疑人生。”
也许是因为还没太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格蕾丝第一年期中考“高等数学”就挂科了,最后期末猛追考了80多分,平均下来65。总之她花了半年,就确认自己不适合学物理,也放下了对分数的执着。
她去上了不少追求分数的同学不上的通识课,修了经济学双学位,去了新加坡交换。很多同学担心新加坡教育体系不同,分数给不高,不愿意去。格蕾丝去了那里不仅开了眼界,也学得很开心。大四毕业时,她拿到了将近200个学分。而北京大学规定大约140多个学分就能毕业。
格蕾丝同级的200个物理系学生中,当年只有19个女生。第一学年结束后,女生有2个人转系,一个出国,一个留级。最后大四毕业的只剩下了15个女生。
毕业后,格蕾丝申请到前往香港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
3
等格蕾丝再次回到北京,已经是2013年。
她下决心辞去了在麦格里(上海)股票分析师的工作,加入了北京一家做互联网金融的公司。麦格里是她硕士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工作强度很大,早上7点半就要开晨会,晚上一般9点下班,熬到凌晨1点也很常见。
在麦格理的第三年,格蕾丝感觉到处于崩溃边缘。由于头上老板太多,一直给她加量。工作多到做不完,她经常被老板批评,加班到凌晨是家常便饭。一次她情绪崩溃,还在办公室当众哭了出来。
抛开工作时间不谈,她觉得当时的自己对做股票分析找不到感觉。几年后成为上市公司投资总监后,她在许多基金经理身上看到自己刚入门时的影子。
“老板会叫我调一个模型,告诉我怎么调,或者告诉我写一个纪要,但为什么要做这事情,这些信息对上市公司意味着什么,对投资人来讲意味着什么,我完全没有感觉,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去思考。”
在麦格理最后一年,格蕾丝负责看金融银行行业,当时她就非常看好小贷公司的崛起。2013年,她正式加入了北京这家互联网金融公司。
再次离开上海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决定,作为独生子女,她要先做好父母的工作,还要放弃相对舒适的生活。
其实当时上海的机会也不少,但她看重北京这家公司相对小的规模。老板信任她,教会她很多谈判的技巧,她开始自己做决定,搞清楚了表层信息下行业的各种“套路”。当时28岁的她就已经开始参与到许多大公司同龄人无法企及的高层决策过程中,她也进一步理解了交易的本质。
“交易发生的原因一定是交易对手方,比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和银行的老板,双方利益都安排好了,平衡才会发生。如果上面的利益没有算清楚,很多事情都谈不成。”
格蕾丝回忆起当时公司发过一次债,创下了历史上各种“第一次”。因为公司没有境外的投资者评级,他们找了一家有投资者评级的大公司做担保。历史上都是子母公司之间的担保,独立第三方担保前所未有,更何况他们找的合作方有国资背景。
“这家担保公司刚拿到惠誉和标普的评级,很想使用海外评级做担保,这就是他们的诉求,很巧的是这个机构比我们更小,否则我们这家小公司做不成。”她说。
小公司人才没有那么密集,可以发挥的空间比较大,格蕾丝能接触到公司本质的运营。
现在她也常建议年轻人在大公司完成初级职业训练以后,去小公司工作一段时间。“这样可以有一个更高的视角看问题。”
4
2015年,格蕾丝离开北京,回到上海。几个月后,她加入某家知名消费类AH股上市公司,担任投资者关系负责人。“那时候公司港股刚上市,未来有A股的机会,又是行业龙头,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她说。
总的来说,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负责人是上市公司和投资人沟通的桥梁,他/她得时刻背熟公司的各种数据,了解公司的各种新闻动态。
“投关团队要随时保持非常敏捷的反应,对公司基本面保持了解。公司太大了,架不住别人问犄角旮旯的事情。回答的时候不能让投资人对你有负面印象,要背的范围很大。”她说。
投关团队还要负责对内关系管理和传递。对于来自投资人的信息和建议,是否需要传递到内部,是传递给老板还是实际控制人,也是需要琢磨的事。
在这家公司就职5年,格蕾丝经历了公司港股上市、发债、A股上市、港股回购,一家H股上市公司能干的各种类型的资本操作她都参与了。
她参与了与上千家基金经理的交流,对基金经理的能力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从她的经验来看,真正拥有自己独立观点的,也许10个里面能挑出1个。真正好的投资人,哪怕最开始对公司并不了解,也能在听她讲完商业模型以后,快速告诉她可能会有的问题。
“遇到这样的人,我出门马上去买他的基金。”她说。
相比之下,刚毕业就做卖方买方的人,提问往往都非常标准,还有的买方一开口,格蕾丝就知道问题是被高明的竞对公司植入的。
“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我问。
“就是问出来之后,你能从我这里得到你之前没有得到过的信息。”她说。如果是问翻翻财报就能回答的问题,那就是在浪费时间。
总的来说,平庸的投资人要么是经验不够,要么是像当年的她一样,一毕业就去了卖方和买方,“没去过上市公司和60后、70后斗智斗勇,没有创过业”。
就好像几年前在投行做研究的自己一样,那时她并不能像现在一样,一眼能看出上市公司财报里,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信息。
现在格蕾丝的小乐趣,是希望见完市场上所有的投资人。“如果将来有机会做投资,我一定会投人”。

受交易门精粹邀请

深耕家居行业的格蕾丝

将于本周日(21号)上午10点为大家进行线上分享

《家居行业的数字化重塑》

本次活动免费

欢迎添加小编微信报名

(18916821993)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