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更新公告
1.【市场数据】保险业经营情况增加再保险公司和资管公司总资产,修正历史资金运用余额错误数据
2.【各产品线】鼎和财产前五大险种承保利润更新
3.【海外数据】更新海外保险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
4.【深度数据】增加中美寿险投资收益率数据
5.【法律法规】增加1篇法律法规
6.【行研报告】增加行研报告7篇
13精利用最新录得数据做的研究报告之79
期:

保费规模、费用率与保费增速的关系研究:

及近十年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排行榜
先说结论:
1、2019年度财险行业保费收入1.3万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长率15%;综合成本率为100.1%,创近十年历史新高,相比2011年的95.3%增加了4.8个百分点;
我们还给出了2010-2019年度财险行业的综合赔付率和综合成本率走势状况。2019年度财险行业综合赔付率61.7%,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38.4%,同比减少2.8个百分点。
从历史趋势来看,综合赔付率与综合费用率之间的差异逐年收窄至2018年,2019年突然出现一个反转。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车险费改累积效应的结果。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随着车险综合改革逐步推进,财险行业“赔付率上行、费用率下行”的态势会成为一个与过往10年截然相反的新趋势。当然这也可能是政策改革预期效果的逐渐呈现。
2、2019年老三家综合赔付率62.3%,中型公司为60.8%,小型公司为60.4%;从趋势来看,2019年各类财险公司综合赔付率均存在“抬头”现象,与以往持续走低的趋势有所不同。
2019年老三家综合费用率35.5%,中型公司为42.4%,小型公司为45.8%;从趋势来看,2010-2018年各类型公司的综合费用率持续上升,2019年这一趋势得到了扭转。
从以上可知,大公司的赔付率未见的就比中小公司低,甚至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公司的赔付率反倒是高于中小公司的。但是,大公司的费用率确实一直比中小公司的低的。
事实上,费用率可以拆解为固定成本率(管理费用率)和变动成本率(销售费用+手续费)。
我们观察到费用率的提高会对保费增速有个正向的影响,这应该是变动成本率的作用,也是目前财险竞争的实际情况。这成为我们后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同时一个可以用经验感知的事实是,费用率是一个有关保费规模减函数。这背后应该是规模摊薄固定费用原理,也即“13精”经常提到的经营杠杆问题(注意,这不是我们以前谈到的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两个财务管理概念),这成为我们后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3、“13精”基于近十年各家财险公司的财报数据,构造了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指标,收集了411个样本数据,构建赔付率、保费规模对费用率影响的实证模型,以及费用率对保费增速的实证模型,分别研究上述两个问题。
研究结果表明,保费规模每提高1%,费用率下降0.048个百分点(这个比较抽象,大家可以理解为保费规模翻倍的时候,费用率大概下降5个百分点);费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保费增速则提高0.60个百分点。
此外,我们计算了不同保费规模情景下综合费用率的拟合值,以供小伙们对标分析使用。 
这也许是本文对过去10年财险行业总结的最大贡献。
4、
“13精”给出了2019年口径和近十年累积口径下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排行榜。
2019年美亚保险的综合成本率是最低的67.8%,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9%,排名第16位;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8.3%,排名第17位;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8.9%,排名第20位;
近十年累积口径下,铁路自保的综合成本率是最低的81.3%,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5%,排名第6位;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7.4%,排名第9位;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8.6%,排名第13位。
正文:
6月份,我们计算了各家财险公司的牌照收益率,可见
中小公司承保持续亏损?可能是个伪命题:财险业牌照收益率排行榜(“13精”数据库第76周更新公告)


从承保利率率指标走势来看,财险业务的利润贡献占比逐渐收窄。本次,我们将采用财险行业传统的“三率”指标,打开承保业务的内部结构。
“13精”数据库根据年度信息披露报告,收集了2010-2019年度各家财险公司的三大财报,为我们从一个更长期的视角看财险行业三率走势提供了便利。


1
财险行业总体经营状况
图1.1给出了2010-2019年度财险行业的保费收入与综合成本率走势状况



2019年度财险行业保费收入1.3万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长率15%;综合成本率为100.1%,创近十年历史新高,相比2011年的95.3%增加了4.8个百分点。需要说明的是,本次分析数据是基于82家财险公司数据加总而得。
图1.2给出了2010-2019年度财险行业的综合赔付率和综合成本率走势状况



2019年度财险行业综合赔付率61.7%,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38.4%,同比减少2.8个百分点。


从历史趋势来看,综合赔付率与综合费用率之间的差异逐年收窄至2018年,2019年突然出现一个反转。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车险费改累积效应的结果。


我们更有理由相信,随着车险综合改革逐步推进,财险行业“赔付率上行、费用率下行”的态势会成为一个与过往10年截然相反的新趋势。当然这也可能是政策改革预期效果的逐渐呈现。

之前我们曾指出财险行业“赔付率是外生的,费用率是内生的”的重要论断。即财险业务存在赔付率和费用率存在着此消彼长的负向关系。可见


如果没有费改导致的费率下降,则车险成本率结构将比现在更坏!
(7月第2周总第31次,“13精”数据库更新公告);


车险赔付率与费用率负相关背后是市场的力量,尊重市场规律是下一步车险费改的前提!
(7月第4周总第33次,“13精”数据库更新公告)。
譬如,当一个地区业务赔付率较低时,市场竞争就会加剧,各经营主体往往通过加大费用投入来“抢占”优质业务,以致于费用率上升,直到两者之和处于业务运营的“正常利润”水平(近乎综合成本率100%);


反之,由于某些外在因素,当该地区业务赔付率开始上升,经营主体对其“兴趣”也在逐渐下降,市场投入费用也会随之调整,然而两者之和仍然围绕“正常利润”水平波动。


下文,我们将从实证角度对上述关系进行检验。
2
财险行业不同类型公司的经营差异
图2.1给出了2010-2019年财险行业不同类型公司的综合赔付率状况



2019年老三家综合赔付率62.3%,中型公司为60.8%,小型公司为60.4%;从趋势来看,2019年各类财险公司综合赔付率均存在“抬头”现象,与以往持续走低的趋势有所不同。
图2.2给出了2010-2019年财险行业不同类型公司的综合费用率状况



2019年老三家综合费用率35.5%,中型公司为42.4%,小型公司为45.8%;从趋势来看,2010-2018年各类型公司的综合费用率持续上升,2019年这一趋势得到了扭转。

鉴于车险占比在2019年仍然高达63%,因此,我们猜测造成2019年不同往年的主要原因是监管对车险行业的持续严监管和报行合一要求。
从以上可知,大公司的赔付率未见的就比中小公司低,甚至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公司的赔付率反倒是高于中小公司的。但是,大公司的费用率确实一直比中小公司的低的。
事实上,费用率可以拆解为固定成本率(管理费用率)和变动成本率(销售费用+手续费)。
我们观察到费用率的提高会对保费增速有个正向的影响,这应该是变动成本率的作用,也是业务市场化竞争的体现,将是后文研究的第一个问题。
同时一个可以用经验感知的事实是,费用率是一个关于保费规模减函数。


这背后应该是规模摊薄固定费用原理,也即“13精”经常提到的经营杠杆问题(注意,这不是我们以前谈到的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是两个财务管理概念),将是后文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3
有关费用率的实证研究
“13精”基于近十年各家财险公司的财报数据,构造了综合赔付率和综合费用率指标,收集了411个样本数据。


通过构建赔付率、保费规模对费用率影响的实证模型,以及费用率对保费增速的实证模型,分别研究保费规模摊薄固定费用、费用率对保费增速的影响关系。
图3.1给出了赔付率、保费规模对费用率的实证影响结果



图3.2给出了费用率对保费增速的实证影响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保费规模每提高1%,费用率下降0.048个百分点(这个比较抽象,大家可以理解为保费规模翻倍的时候,费用率大概下降5个百分点);费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保费增速则提高0.60个百分点。


另外,结果也证实赔付率与费用率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综合赔付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综合费用率则下降0.38个百分点!为“赔付率外生,费用率内生”的理论提供了数据支撑。

基于保费规模对综合费用率的实证影响结果,我们计算了不同保费规模情景下综合费用率的拟合值,并与实际保费规模相当公司的综合费用率进行对照,如表1所示。


拟合结果及对比情况进一步表明证实,费用率是保费规模的减函数,体现的是规模摊薄固定费用原理。


图3.3、图3.4分别给出了保费规模与费用率、费用率与保费增速的散点图关系。



我们可以更为直观看到保费规模摊薄固定费用的积极影响,以及费用率对保费增速的提升作用。
4
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排行榜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财险公司三率系保险公司年度信息披露报告中的财报数据计算而得,可能与财险类上市公司的计算口径略有差异。这主要体现在综合费用的指标计算上。
基于财险公司披露的财务报表计算的综合费用率中,分子部分的税金及附加包含了投资业务的税金及附加部分,而正常监管披露的综合费用率中不包含这一部分,而在上市公司披露的综合费用率中,大部分公司是按照监管口径披露,但像平安披露的信息中,计算综合费用率的分子中除了不包含投资业务税金以外,还会剔除投资部门的管理成本等;对于综合赔付率,财险公司披露的年报信息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与监管口径均保持一致。
为此,我们也列出了2019年主要上市公司基于年度财报的综合成本率。此外,我们剔除了三家分出保费业务占比最高的公司(劳合社、粤电自保、中远海自保,分出保费占比超出93%)。
表2.1给出了2019年各家财险公司的综合成本率排行榜


2019年美亚保险的综合成本率是最低的67.8%,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9%,排名第16位;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8.3%,排名第17位;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8.9%,排名第20位;

表2.2给出了近十年累积口径下各家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排行榜


近十年累积口径下,铁路自保的综合成本率是最低的81.3%,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5.5%,排名第6位;人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7.4%,排名第9位;太保财险综合成本率98.6%,排名第13位。

2020年7月第3周
(总第79次)
“13精”数据库更新内容
13精数据库-市场数据-保险业经营情况增加再保险公司和资管公司总资产,修正历史资金运用余额错误数据
13精数据库-各产品线-鼎和财产前五大险种承保利润更新

13精数据库-海外数据-更新海外保险公司2019年年度报告

13精数据库-深度数据-增加中美寿险投资收益率数据
13精数据库-法律法规-增加1篇法律法规

13精数据库-行研报告-增加行研报告7篇
“13精”数据库
13精数据库为PC网页端应用软件。得到授权ID后,可自行登陆www.13jss.com,通过授权ID绑定的手机号获取验证码登陆数据库进行浏览和下载操作。数据库内容包括10个子库:财务数据、风险数据、治理数据、上市险企、市场数据、深度应用、行研报告、海外数据、保险法规、保险产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