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7日著名胸外科专家、中国医师协会胸外科分会常委兼肺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胸科主任、肺癌首席专家张兰军教授做客TopMD,结合门诊真实案例,详尽解析肺结节的热门问题。
本期直播在TopMD、腾讯新闻、新浪看点、搜狐视频、搜狐健康、央视频、百度健康、今日头条、西瓜视频9家平台同步在线直播观看量达38w+次,在线网友踊跃提问,整场直播引发高度关注。

(病友提问截图)
(部分平台在线观看量与首页推荐截图)
我们将本次直播按大家关心的topic进行了精心剪辑,并在全网进行二次播出,今天是第(3)集:检查出来肺结节,医生却让我随访,万一耽误了病情变成肺癌可怎么办?像乳腺和甲状腺那样直接做个穿刺看看良恶性不行吗?戳下方视频马上得到答案!欢迎转发我们的节目给更多有需要的病友。
更多详细内容点击视频)
北美和我们国内做了大量的有关低剂量CT筛查的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针对高危人群,重度吸烟的男性、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等等,这类人需要做低剂量CT。再就是肺癌高发地区要做筛查,比如云南的宣威等。
当查出来的结节用肉眼或机器没法辨别良恶性的时候,就让时间来检验,也就是定期随访,随访的原则来自国际上NCCN的指南,也就是说,当这个人第一次发现肺结节且结节小于1cm的时候,可以三个月复查一次。
三个月后复查通常会有三种改变:
1、结节变小
2、结节消失
3、结节变大
结节变小和消失的这种,恶性可能性就比较小了,消失的这种一般是炎症吸收或是消散了,没变化的这种就等6个月再查一次,如果还没变化就等12个月后再查一次,12个月后依旧没变化,就要结合病人的年龄做接下来的随访计划.
如果年龄小于50岁,可以两年再查,超过50岁还是要每年查一次,如果连续两年甚至四年都没变化,可以再次把检查间隔放宽到两年,但如果每年检查都有一点小变化,就还是要坚持每年随访。
所以NCCN指南是在告诉我们,当纯磨玻璃样结节超过了1cm,指南才要求医生进行外科干预,也就是穿刺或是取活检。如果是混杂型的GGO,8mm以上就需要手术,超过2cm也要动手术,但手术之前希望您还是三个月再查一次低剂量CT,因为检查也许存在测量误差,“要给自己留个时间观察机会”。
张兰军教授曾经有位患者是个大学老师。30多岁时就发现了肺结节,经常到门诊来随访,等到40多岁的时候再随访就发现结节开始长大了,后来进行了手术发现是一个很早期的肺癌,其实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病人这10年期间随访结节都没变化,只是最后两年变化的有点快进行了手术,这就说明早期肺癌分成两种,一种是惰性的,还有一种是进展比较迅猛的。
所以,一方面遵循原则定期随访很重要,另一方面外科医生给病人选择手术的时机也很重要。
这个患者如果当初发现结节就手术,很大概率今后的生活是肺功能受影响,结婚、生孩子和后续生活也会受影响,年纪轻轻就被戴上肺癌的帽子,他也不会因为一发现结节就切掉而活得更长。所以通过随访发现有问题再做手术就是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于为何肺结节不做穿刺的问题要这样理解。乳腺和甲状腺都是腺体,位于浅表地带且体积非常小,这两个地方要是长了结节我们做B超或是用手都可以摸到,穿刺也很方便,便于及时发现结节的恶性程度,及时抉择治疗方案。
而我们的肺很大,而且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打靶的时候打甲状腺、乳腺是打固定靶,但因为肺总在呼吸,所以相当于打移动靶,穿刺时候给肺扎破了漏了气就麻烦了,而且肺离心脏也很近,要是不小心打心脏上去了就更麻烦了。所以给肺做穿刺就非常困难了。
相信通过今天的这篇文章,咱们也可以看到:现代医学非常人性化,如果能随访一定不会让我们去做有创检查,避免过度伤害。

今天的第(3)集在TopMD全媒体矩阵有
1313549次
观看。记得为张兰军教授在本文底部右下角点个
“在看”
支持一下哦!

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哪个更可能是肺癌?扫描下方海报上的二维码关注TopMD,明天张教授跟咱们接着说。

(部分观看量截图)
约吧大医生
全网近3亿观看量的精品患教节目,由TopMD出品,是国内著名医学专家进行患者教育的高端平台,高品质短视频和直播,全网覆盖,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普及疾病的诊治知识。

本系列精彩回顾👇



【法律声明本栏目为TopMD原创,版权归出品方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剪辑及修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期视频为医学科普目的,不可代替医生的面诊,仅供参考。

出品人:子琳
监制:叶霞
特邀嘉宾:张兰军
主持人:子琳
制片人:姜雨萌
导播:夏笛
剪辑:刘晓妍 孙慧茹 李涛
美术:胡敏
运营编辑:顾杨
制片:赵福乐 王淑荣
出品
TopM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