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2018年美国“惩罚”中兴,2019年又“断供”华为。2020年5月,美国又升级了措施,以前是不允许华为使用美国零件,现在是连使用美国技术的生产设备所生产的产品,都要受管制了。
  这是在逼厂商站队:或者选华为,或者选美国公司。
  这已经是极为、极为、极为、极为严重的措施了。
  华为能否活下来?
  这不是本文关注的问题。我当然很希望华为活下来,甚至活得更好。但是,华为的命运,需要在一个更大的视角下去看,那就是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方式。
  华为已经足够大,大到早已不得不参与到国家竞争中,成为国家竞争的工具或武器。无论是华为,还是微软、苹果或谷歌,都是一样的。
  走到这一步,华为的命运,已经不是公司本身能决定的了。
  这当然是华为的荣耀。但另一方面,公司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国家层面的问题,也是华为的悲哀。
  信息时代,越来越多的公司,都是这样。别说化为了,只要某个公司有一项不算太核心、但也颇有竞争力、能对国家竞争有重要作用的技术,它都会被重视。如果国家之间关系好,一切都好说,否则就会被利用或打击。
  为了更好地分析这个问题,我准备开一个系列,也不长,四五篇吧,深入谈谈信息时代的国家竞争。
  因为在信息时代,信息产业是一个国家是否强大的真正标志。
  所有的军工产品,最后都由信息产业的产品来控制。
  例如,越来越多的武器,都要加入芯片,加入人工智能软硬件的最先进成果。
  所以,信息时代国家强弱的标志,就是信息产业的强弱。
而发展信息产业,绝不可能靠单个国家归根结底,是要加入国际主流国家集团,至少必须和国际主流国家集团搞好关系。
  具体地说,必须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搞好关系。
  这是因为:信息产业是龙头产业,包括芯片和软件,都是龙头,其他各方面再强(比如钢铁和水泥产能世界第一),但信息产业被人压一头,基本没戏。
  而信息产业强大的国家,哪怕在基础制造、材料设计方面暂时落于下风,但假以时日也能赶上来,最后形成全面领先态势。
  纵观工业革命之后的人类发展史,尤其是二战以后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就会发现分工已经越来越细,公司越来越专业化,这些都需要国家制度从最基本的商业和竞争环境上来保证人们愿意创新。
  这时,国家(或国家集团)之间的科技竞争,绝不是一个行业内部几大公司的竞争,而是一大群公司和另一大群公司的竞争。
  竞争的结果有前车之鉴,就是前苏联为首的阵营,和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之间的科技竞争,最后以苏联全面落败而告终。
  苏联/俄罗斯科技始终有闪光点,有些也是世界级的,但总体来看早已不可能和西方抗衡了。
  事情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
  这得从美国的竞争机制和信息产业界的发展特点说起。
  美国为了鼓励竞争,当一个公司做大之后,往往会面临“反垄断”调查,把公司拆分成几个小公司。例如,IBM是信息产业界的巨头,在1930年代(当时还没有进入信息时代)、1960年代都面临这样的指控,后来的微软也一样。
  以计算机诞生为标志,信息产业算是真正开始了。把这个产业和美国的反垄断相结合,信息产业的发展有以下四大特点。
一、胜者通吃。
  比如IBM在1960年代在信息产业界领先后,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这是因为:硬件和软件的竞争门槛比二战以前的机械、化工、电力行业大为提高。
  还是以IBM为例,IBM在1960年代初开始研制360系统,仅软件研发就有2000人,这样做出的软件一旦性能卓越,功能全面,别的公司将很难抗衡。这样,客户将向IBM集中,别的公司将难以为继,不得不退出市场,形成“胜者通吃”的局面。
  IBM是如何碾压竞争对手的?这是一系列极为精彩、极为大胆的商业案例,但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了。我这里简单说说。
  在1960年,年营业额十几亿美元的IBM,决定拿出50亿美元研制360系统,这震惊了全美国。IBM本来就是巨头,之前占有计算机市场的2/3,现在又要拿出年营收3倍多的资金研制一种全新的、性能远远超出同时代的电脑,商业风险十分巨大,万一不成功,IBM基本上就完蛋了。
  要理解IBM的魄力,我们可以想想现在的苹果公司会拿出其大约2600亿美元年营收的三到四倍,也就是7800亿到10400亿美元,去开发一种全新的产品吗?几乎是不可能的。
  别说是苹果,现在任何大公司都不可能这么做了。2004年乔布斯研制iPhone,到2006年研制成功,总共投入也不到20亿美元(苹果对此数字保密,但20亿美元已经是相当大胆的估计),这和四十多年前IBM对360的投入,完全无法相比。
  乔布斯能用相对较少的钱,研发成iPhone当然很牛。但我想说的是,当年IBM所具有的那种魄力,现在的公司已经没有了。
  而且,幸亏IBM当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否则这场豪赌,将让它遭到惨败,IBM或许已经不复存在。
  1960年代IBM s/360的出现,极大地抬高了信息产业界竞争的门槛。从此,一个公司要想软硬件通吃,除了IBM,其他公司已经不再可能。但是IBM的巨大成功,也让它再次面对美国司法部反垄断的调查,这让当时的董事长、总经理小沃森,极为烦恼。
二、兼容。
  再说说IBM s/360的另一个伟大之处,就是它是“兼容”的。
  之前,各个电脑公司都是自己搞一套软硬件,互不兼容。请注意,不仅公司之间的产品不兼容,而且公司内部的各代产品,也不兼容。
  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想像:怎么一个公司内部的各种产品都不兼容呢?
  是的,这就是当时的情况,因为“兼容”还要考虑以前的产品,这在当时是个很高的要求。
  我们现在觉得“兼容”好像是天经地义,是被“惯”出来的。
  IBM在研发s/360时,首先提出了“兼容(compatibility)”的概念。虽然s/360的“兼容”,并不是要兼容其他公司的产品,而是要兼容IBM内部的其他硬件外设,比如打印机之类。而且,以后IBM推出的大型电脑,都将和s/360兼容,这就是IBM当时“兼容”的含义。
  虽然现在看来,局限性非常大,但在当时是迈出了一大步。
  也就是说,当时IBM的“兼容”还很狭隘,但这毕竟为现在意义上的“兼容”打开了一条口子。于是,随着美国司法部前来调查,这个概念开始向全行业扩展。
三、软硬件分开。
  1972年,为了应对美国司法部的反垄断调查,IBM被迫将自己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分开。这样,别的电脑公司也可以开发在IBM电脑上工作的软件,可以和IBM自己的软件相竞争,也可以设计和IBM硬件竞争的硬件。
  这又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因为这促进了美国信息产业界的行业细分,单独的硬件和软件公司,都获得了巨大发展。
  而当单独的硬件和软件公司都能获得巨大发展的时候,人们就会更有意识地专门开发硬件或软件,这让软硬件更加复杂和专业。
  而且,任何通用软件(比如操作系统),一定要考虑兼容更多硬件;任何强大的硬件,也要开发符合各种流行软件的驱动程序。
于是,“兼容”在全行业流行,软硬件的专业度更高,门槛更高,整个行业的新公司不断产生,老公司不断倒闭或被吃掉,呈现百花齐放、万马奔腾的竞争态势。
  于是,随着硬件和软件的迅猛发展和高度专业化,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形成产业,专门的芯片公司Intel、AMD,专门的软件公司微软、Lotus,都蓬勃发展起来。
  1990年代后,就是通信产业和计算机产业的融合,是Internet和无线通信,是雅虎、谷歌、推特、油管、脸书、高通……而IBM,也转向了系统集成。在这个新领域,没有任何公司可以和它竞争。
四、充分商业化。
  技术在初期获得发展,在近现代社会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政府的帮助。例如,原子弹技术、计算机、通信卫星、互联网,在初期都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资助,国防部给予资金和订单上的支持,一些项目就是政府项目。
  但是,到了后期,除了原子弹过于面向军工之外,其他技术都日益商业化了。为了充分鼓励竞争,美国政府甚至不惜多次启动反垄断法,打击在某个领域处于垄断的美国公司。
  正是美国政府一直在鼓励商业化、鼓励自由竞争,所以一些关键技术在渡过了初期的政府扶植期之后,就快速进入商业竞争阶段。多家公司你追我赶,造就了今日美国科技乃至西方科技的繁荣。
  所以,信息产业界在美国发展壮大,到现在执世界之牛耳,是美国的社会和商业竞争机制决定的。发展到高度专业化的今天,已经不是任何一个国家,指定几个大公司跟踪研发能搞定的了。
  更何况,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以色列、北欧诸国的信息产业,已经和美国的信息产业形成了高度融合和交流态势,这又进一步扩大了圈子。大家相互激励和竞争,又鼓励了创新,刺激信息产业进一步发展。
  比如,美国的iPhone和安卓流行全世界;移动端的芯片巨头是英国ARM公司;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SAP就是德国的,世界500强大部分都采用SAP作为自己的管理系统;在芯片必须的近二十种上游材料中,日本独占3/4的份额,尖端光刻机是荷兰的……
  所以在信息产业界,美国第一,日本第二,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密切交流合作的形态,基本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他们的社会制度都是相似的,可以极为互信。
  而我国大陆,目前只能在低端制造和外围专利方面有所作为(华为刚开始进入中部专利领域,也有极个别的核心专利)。之前我国还能凭借低廉的人力成本,抢得低端制造的大单,但是以后呢?
  因此,现在看似很多信息产品都在我国生产。但是如果,东西方在政治、军事和地缘方面形成激烈的竞争态势,西方国家必然会逐渐脱离信息产业界的中国制造。
  这样,我国在信息产业界将和世界主流逐渐脱离。
  我们当然可以自搞一套。或许也能长期跟随西方,但以我国当前的创新环境,能长期保持不落后吗?
  这方面,苏联计算机的发展史,或许可以给我们以借鉴。
  为此,笔者不惜多费一点笔墨,好好介绍一下苏联的计算机和通信发展史。
  请关注本号,关注本系列的下一篇文章。
  关注本号,阅读往期精彩文章:

  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关注本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