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印度的原型,正如Sanchi的例子所能展示的,包含了一个砖结构穹顶,anda,上面有一个方形结构harmika,里面曾装有信徒供奉的物品。这上面有三根礼仪性的伞状物,chatra,象征遗骸生前是皇家贵族,并表示官方保护的含义。一开始,一个伞状物就被认为足够了。后来出现了多个,以增加效力。这看起来有点像蘑菇一样。后来为了方便,就共用一个杆子。而这种造型就成了佛教纪念碑性质的杆子,以后定型不变,但其元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有各种风格变体。

公元初年,印度西北部建造佛塔的风气盛行;Kaniska和Kushan统治者建造的佛塔融合了Sanchi佛塔的元素,但成分搭配完全不同。穹顶建在圆形讲台上,有壁龛位于方形平台上,作为围绕四周的凉台。Harmika有几根支撑石柱,而中心杆更高,更大,更威武雄壮。随着尺寸变大,更加像塔;佛塔逐渐演变成现在印度本土的样子,被称为sikhara。
印度西北部的佛塔早已经成为一堆乱石;但我们还是可以想象一下它们的样子,部分是从印度手工青铜模型中去推断(104c),部分是从远东影响地区的样子去推断。
图104c
中国的佛教朝圣者曾经口述过这些佛塔,并用青铜铸造模型用于出口,从6世纪就开始这种活动。5世纪中期的朝圣者Taoyao,根据其日记残篇,他记载了位于白沙瓦的这种Kaniska佛塔的详细尺寸;Huisheng是北魏胡太后与518年派去印度的和尚,他赞助印度艺术家只做了白沙瓦佛塔的青铜复制品,同时还复制了印度北部的其他四个佛塔。敦煌洞窟中藏有印度佛塔的样子(图104d);
图104d
而另有敦煌洞窟的佛塔样子更像前面说的亭类(104e)。
图104e
往期文章链接:

《国宝100之帝王将相篇》现已上线,优酷可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