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山东农业大学(ID:sdauxcb)

2019年7月20日19时20分,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东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不幸逝世。7月22日下午,高东升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泰安市殡仪馆举行,600余名社会各界人士自发来到现场,挥泪送别他们心中的好干部、好老师、好专家、好同事、好朋友。
附:高东升生平
高东升,男,汉族,1967年1月出生,山东省青州市人。生前任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植物生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苹果产业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府农业顾问团副团长、山东园艺学会理事长、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果品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等。

2019年7月20日19时20分,高东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泰安市中心医院不幸逝世。
高东升始终坚定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为人坦坦荡荡、谦虚谨慎,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先后3次被省委高校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学校副校长岗位上,他带头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扛起了一名党员干部的使命担当,为学校办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高校教师,高东升同志为我国“三农”事业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贡献了丰硕科研成果。他潜心立德树人,始终把教学、学生放在心上,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励,被评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山东省教学名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最可爱的老师”。他长期从事果树学研究,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40余项。
多年来,高东升同志一直奋战在科教兴农、乡村振兴的第一线,他的足迹遍及齐鲁大地,主持发明的多项科研成果在农村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获得国务院科技扶贫服务奖,国务院、国家科技部“振华科技扶贫奖服务奖”,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高东升的一生,是为我国高等教育和科技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逝世,使山东农业大学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老师、好专家,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损失。他的风范和精神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5月23日,科技日报刊发题为《科研奔着田间去,成果深得百姓心》通讯文章,详细报道山东农业大学果树专家高东升教授团队事迹,称赞团队20年矢志不渝,聚焦设施桃品种选育和技术推广,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换代升级,更造福了一方农民群众。
文中写道:“我们村里几乎家家户户种大棚油桃,品种都是山东农大高东升教授团队选育出来的,还用了他的‘一根棍’等系列配套技术。种出的桃子好吃、好看、好栽、好运、好放,很快就卖完了,一户每年平均收入七八万元,有的种植户收入能达到十几万元。”

在接受采访时,高东升曾说: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的支撑,我们推动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的力量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果树产业来说,新品种选育是决定产业兴衰的‘芯片’,这也是实现农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首要条件。而且我们选育出的新品种还要满足人们对果品品质的需求。”
与露天相比,在大棚里种植果树的温度和光照等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在露天栽培表现好的品种,到大棚里品质却严重下降,影响了产业进一步发展。这促使高东升带领团队潜心设施桃专用品种选育及相应栽培管理技术研究,以解决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20年来高东升团队矢志不渝,先后前往辽宁、河北、山东等地的设施桃主产区,调研果农对设施桃品种的需求。他们收集国内外优良桃种质资源,进行保存、评价,并利用芽变选种、诱变育种和有性杂交等方法,选育出适宜设施栽培的低需冷量早熟毛桃、早熟耐贮毛桃和早熟高糖油桃新品系20多个,其中有9个专用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审定。
如今该团队在设施果树研究领域成为全国“独一家”,引领着设施桃产业的发展。著名果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束怀瑞说:“评价果品品质,好吃不好吃是关键。在我印象里,设施果子没有好吃的。但高东升团队在改变设施桃品质方面取得了突破。”
这种突破不容易。农业科研的特殊性是在基础研究之外,所有的成果都是奔着田间去的,一句话,农民用不上,用不了,用不好,一切等于零。这种源头上的“转化思维”决定了高东升团队必须将来自老百姓的呼声放到科研过程中予以消除。
斯人已去,风范永存!泪别高东升教授,我们真的不想说再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