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谓研究生:五个“研”
  被誉为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知识贵族与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的西班牙现代大众社会理论先驱、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加塞特在《大学的使命》一书中曾经指出:“大学教育的使命是文化传授、专业教学、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未来的科学研究人员。”我的理解是,他这里所指的未来科学研究人员,即是指我们现在的研究生。
  何谓研究生?若从字义上来讲,“研究生”这个词的三个字,可以分拆后作如下理解:“研”,系指以工具对石头进行细细地打磨,将石头磨开以显露其中的精华——凿开石头找出深藏其中的钻石,此为研,因而古时候磨墨写字也称为“研墨”,其引申意为反复推敲、反复琢磨事物道理的意思。“究”,即为追根究底、探微发隐、探索奥秘之意,即思考一个事物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生”,在古代有两个意思:一是指“君子”;二是学问上的先生,即大学问家。比如庄子被称为“庄生”,孟子被称为“孟生”。这样说来,大家既然叫研究生,则和我国古代孔孟两位圣人的地位几近平行了。
  何谓研究生?它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如何检验研究生的水平?对于上述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与不同的理解。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三年的系统学习与训练,要能够达到“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可以解决一点中国的实际问题”的境界,当然,“写”、“讲”与“做”有着不同的内涵。后来,我也曾就这个问题在我院的研究生与青年老师中征集答卷。2006年,我院一位青年老师用电子邮件给我发了如下一段话,他说:“读研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重组和升华,使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本质上的提高。”我觉得,他的这一体会不仅深刻,还很有哲理。就拿我们今天在座的同学们来说,不同学校的不同的专业,以及不同学术环境的熏陶,因此具有不同的专业成长背景。本科学习期间,老师交给大家的只是一根拐杖,基本告诉了你的学习方法,然而,很多专业知识实际上都是在实践中才慢慢学习并不断深化的。
  因此,正缘于我们头上顶着“研究生”这三个字,故将承载着很高的专业使命与学术继承方面的要求。因此,我将研究生的具体内涵,归纳为研习、研生、研讨、研究和研果五个方面:
  第一,是研习。即为了研究而学习,为了积累知识、打好职业发展基础而学习。
  第二,是研生。即研究自己不熟悉的问题、研究与自己专业相关的问题、在研究与自己专业相关问题的前提下,还要研究其它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三,是研讨。做研究必须进行讨论与交流,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之说,传递的均是这个道理。我们的研讨对象,应当包括任课老师、导师、同学和室友等等,总之所有这个学习环境下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均是我们交流与研讨的对象。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生们却普遍比较缺乏这种相互研讨的习惯。譬如,从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室里所坐座位的情况上观察,就可折射出同学们对研讨与交流方式的一种不适应:高中生上课均是从前往后坐,他们只是希望坐在前面可以清楚地听老师讲课;本科生上课是从后往前坐,也许这样他上课时就会更加自由一些,想听课时就听老师讲,对老师讲的不感兴趣时就可看自己的书,以免老师感到尴尬;研究生上课呢,大多则是从最后的角落向讲台呈辐射状地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主要是因为怕参与研讨和交流所致。现在的课堂上,往往是一旦老师说要讨论什么问题时,大家的头就低下去了,生怕老师叫到自己,而一旦老师叫到谁回答后,大家的头就又都抬起来了。就我个人的课堂上看,老师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时,能够主动参与研讨的学生比例普遍比较小。所以,我们研究生一定要提高研讨与交流的主动参与意识,只有在专业问题上的交流、碰撞和砥砺,你的专业认识才可得到提升。
  第四,是研究。就是要追根寻源,对于专业问题要刨根问底。记得小时候我们读书时,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英国发明家瓦特小时候的故事,年幼的瓦特就是在与他外婆的对话中,对水烧开了为什么会使水壶盖上下跳动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并“打破砂锅问到底”,成人之后即发明了蒸汽机。
  第五,是研果。即学识增长、论文完成、获得学位。我们现在是硕士阶段,就要注意学会如何搭配不同的专业知识与相关选修课的知识,如何将它们有效地组合起来帮助自己分析与研究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增加你的学术营养,才能提高你的学术素养。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均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位,同一个专业的不同学位,它们各自具有什么特点?要求上又有何差异呢?2009年11月18日,我曾写过一篇题为“学位教育就餐说”的博文,尝试着用三种不同餐式来破译学士、硕士与博士三个不同学习层次的内涵与特点,也许这种比喻并不一定贴切,但也许对你们自己定位读硕期间的学习方式会有点帮助,下面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现行三种学位教育的结果,就是授予三顶不同的帽子,三顶不同的帽子貌似三种不同的餐式:
  第一顶帽子,是学士帽——它像一种大锅饭——需要自己抢着吃。学士学士,谓饱学之书生也。学士阶段,主要是学习有问题有答案的知识,故要求其专业领域宽,专业知识专,学业善精进,其系一种强制汲取知识营养型的教学模式。因而,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也可以视为大家来吃一锅大锅饭。你吃的菜是大灶做的,难能体现特色,锅里做的是花色少、批量大的饭菜,口味上并没有多大的选择,但是却可以填饱肚子,因为数量有限,故需要学生自己抢着吃。故其属于一种可以基本上解决知识温饱问题的学习方式。
  第二顶帽子,是硕士帽——它像一种自助餐——需要自己挑着吃。硕士硕士,谓丰硕之才俊也。硕士阶段,主要是学习有问题没有答案的知识,故要求其知识层面宽,专业领域专,学业善吸收,其系一种任意汲取知识营养型的教学模式。因而,学生在硕士学习阶段,也可以视为是吃一顿自助餐。你所吃的是中灶炒的菜,给的是不同的、可以有多种选择的饭菜,由你挑着吃,由你随意组合口味,故其属于一种在知识小康状态上素质提升与专业知识重组的学习方式。自助餐的菜品琳琅满目,中西结合,但如何吃是有讲究和学问的,不然,你就会因不注意搭配而导致消化不良或者因为拿多了吃不完形成浪费的情况出现。
  第三顶帽子,是博士帽——它像一桌满汉席——需要自己品着吃。博士博士,谓博学之雅士也。博士阶段,主要是学习没有问题没有答案的知识,故要求其文化层面宽,学术领域专,学业善创新。其系一种享受式汲取知识营养型的教学模式。因而,学生在博士学习阶段,也可以视为是赴一席饕餮盛宴,它吃的是大厨精心做的饭菜,不仅其菜肴内容丰富、具有高级滋补营养价值的食品多、菜品的造型也很美观。但尽管如此,我们对每一样菜都要像吃螃蟹一样,不能囫囵吞枣,要讲究程序地吃,要注意品味地吃,要不温不火地吃,不仅需要吃得优雅,还要尽量品出味道。故其属于一种已经达到知识相对富足程度后的享受型学习方式。
二、学会做学问:五个“问”
  学会做学问有五句话,我把它归纳为:学会学,学会问,在问中学,在学中问,就会有学问。这看似为一个绕口令,如何理解呢?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体会。
  关于怎样做学问的问题,有这么一句话:“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有恒而已”。这就是说,做学问最重要的是要有恒心,要有毅力,看准了一个目标,只要你能够坚持做下去,都是会有成果的,中国古话中就有“行行出状元”和“处处留心出学问”之说。我对怎样学会做学问的理解是下面五句话:
  第一,勤学与好问。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哲学家韩愈曾有一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治学名联,它实际上是要求我们对自己要学而不厌,要肯吃苦,同时说明了一个“勤”字的重要性。至少是说,学习上,我们不能有惰性,不能总是睡懒觉,更不能是晚上别人都休息了,你还在QQ上忙得不亦乐乎地在众多群里与多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天,一直聊到凌晨两三点钟才休息,那不能叫“勤”。
  第二,有学才有问,反过来讲就是不学没法问。你在问老师问题前,必须先把与这个问题相关的资料看一看,学习一下。如果你问我,关于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国家有没有法律规定,如果我知道,我会马上回答你。如果我不知道,我也许会告诉你如何去查这方面的资料,或者我去查阅一下资料,下一次碰到你时给你解答。也就是说,你提出的问题,也会逼着我去学习我不会的东西,这就叫教学相长。学什么呢?当然是书籍、杂志、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和学术报告等等媒介所传递的信息。
  第三,先学而后问,即学了以后才能问。这要求我们遇到问题先自己查阅资料、自己讨论与思考、自己解决,现在是信息时代,有些问题你完全可以自己在网络上解决。如果自己最后实在解决不了,实在琢磨不透了,再去问别人。向别人问问题时,一定要会问,问前先要想好如何去问,不能是你要问别人一个问题,但你说了五分钟,老师和同学都不知道你想问什么问题,那样反倒不好。
  第四,有问才有学,即先思而后问。问谁呢?当然老师、同学、朋友等都是可以问的,而且是不限于同专业的,外专业的也可以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资源,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问什么问题呢?当然包括那些自己学后、思后不明白的问题、不懂的问题、不解其意的问题甚至是问后仍然不解其意的问题等。
  第五,能问才会学。学习实际上是一个由不懂到懂,慢慢增长学识的过程,到你最后对专业知识基本上弄懂了,你就成为一个学有专长的人才了。同时,还要学会向不同的人问不同的问题,即向相关老师或教授提相关问题,且要在不同的时间问不同的问题。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个发现问题(即疑)和提出问题(即思)的过程。
三、规划三学年:六个阶段
  三年时间,说长也长,毕竟有三年,但是说短也很短,只有1095天,每天虽有24个小时,但是我们的有效时间却只有八个小时左右,再把我们中途休息和娱乐的时间剔除,我们究竟还能有多少时间用来工作和学习?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规划,也就是我下面提到的将其分解为六个阶段(学期),分别确定不同的目标并一步步地实施:
  第一学期,为“入门辨向”。 现在很多同学就感觉自己像是站在一个十字路口,有点茫然,不知道是往东好?往西好?还是原地不动好?这个辨向,就是通过大致一个学期的观察,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即通过了解我们各自导师各方面的情况,我们的研究尽量与导师曾经的研究及已经做过的研究或者现在的研究方向基本保持一致。在这里提醒同学们,你们还要注意主动地抢时间与你的导师进行交流。老师的时间像块蛋糕,就等着你们来切,这也正应了中国一句古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你们还要注意尽量抓住导师的空余时间与他交流。例如他每周四的八点钟有时间,那么,我们就抓住这个时间段把准备好的问题拿去问他,每周问一点,一个学期就可以问很多问题了。谈到交流问题,当然就免除不了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现在,有的同学忘性比较大,对于老师交给的任务往往不能按时、保质地完成,有的一拖就是很长时间,有的甚至于还不了了之,这样容易引起老师的不快。我的学生在与我交流时,我给他们有以下八点提示,即要他们经常八问自己:第一,你是否按时完成了老师交给你的任务?第二,你是否按要求完成了老师交给你的任务?第三,你是否有创见地完成了老师交给你的任务?第四,你没有按时完成任务的原因是什么?第五,你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与老师交流的问题?第六,你是否及时向老师反映了你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七,你在提交给老师的材料中是否符合老师的基本要求? 第八,你在提交给老师的材料中是否还存在需要老师帮你修改的常识性的问题?只有在与老师的不断交流中,才可做到“入门辨向”,我们才可初步明确自身今后的发展目标,并对今后学业发展的侧重点有个相对比较清醒的认识。
  第二学期,为“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许我们之前对自己导师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但兴趣也是可以培养的。在这一阶段,我们首先应该对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扎实的学习,既要博览群书,也要深化专业知识,并完成论文写作的前期思考。这个前期思考就需要我们广泛阅读文献书籍,积极选课,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面,打下坚实的专业学习理论基础。
  第三学期,要 “涉足学术”。首先,是应该积极参与相关学术活动。在读研期间,一定要主动去听不同的学术报告,要主动去参与不同的学术研讨会。说得具体一点,你三年期间至少听六十场学术报告会,要记六十份听学术报告的笔记。这些报告中,我们听得懂的要听,听不懂的硬着头皮也要听完。有时听别人讲,就远远比我们自己看东西的印象要深。可能听别人的讲座听了一个半小时,什么也没听懂,但是其中的几句话却能给你留下很深的印象,甚至影响你终身。听学术报告时,要注意礼节。我们现在发现,有的学生在听学术报告时,事前对主讲人的专业方向及其内容并没有认真地了解,有点盲目地坐在会场,等到学术报告一开始,即发现不对劲,几分钟后挎着书包就起身离座,弄得作讲座的老师多少有点郁闷。这样不太好,显得不太礼貌。要么你就不来,既然你来了,至少要听一会儿再走才比较合适。其次,就是开始论文写作实践,在校期间,应当争取公开发表两篇左右的学术论文。其实,大家不要把写论文看得那么神秘,只要肯动手,你会发现它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难。
  第四学期,应“确定选题”。在这一学期,我们就要进入毕业论文的实质性准备阶段,按照我院规定,同学们应该在第四学期期末确定论文的选题并完成开题报告。那么,在选题的时候如何选呢?在这里,我归纳了一个“三问自己,三问别人”的原则供大家参考。首先,我们应该三问自己:一问我应该研究什么问题?——要与我的专业结合起来;二问我喜欢研究什么问题?——要与我的兴趣结合起来;三问我能够研究什么问题?——要与我的能力结合起来,即要量力而行。然后,我们再三问别人:一问别人已经研究了什么问题?——要通过查阅资料才知道;二问别人是从什么角度研究这个问题的?——我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否与人家的不一样;三问别人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我计划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否与人家的不一样。只有这样,你对论文选题才会是心中有数,才知道你的选题是一个处于什么学术位置的问题。
  第五学期,是“撰写论文、找份工作或准备考博”。在这一学期,我们应该着手准备毕业论文了,要集中精力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的书写、修改和定稿等技术性工作。不打算读博的同学,也需兼顾找工作这件大事了,准备读博的同学就应该一心一意地准备考博。
  第六学期,系“答辩毕业“。这是我们三年读硕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们的核心工作就是准备毕业论文答辩,以圆满完成三年研究生阶段的学业并最后取得学位。同时,也要明确自己在离开校园后,应该往哪里发展。到那时,我们的同学们可能就是东辞黄鹤楼,西辞黄鹤楼,南辞黄鹤楼,北辞黄鹤楼,还有部分同学也许就没有辞黄鹤楼的必要了。
  在同学们三年六个阶段,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目标。这两天,我在准备这个演讲稿时,找到了一则题为“目标管理的七个经典故事”的材料,其中有五个小故事很有哲理,现在推荐给大家:一是爱丽丝的故事——明确我要到哪里去? 二是费罗伦丝?查德威克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的故事——明确我的目标在何方?三是在一个教堂建设工地上,三个石匠对自己工作三种不同回答的故事——明确我在做什么?四是一名保险员一年就想赚100万元的故事——明确我的目标是否合适?五是日本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山田本总是夺冠的故事——明确我的目标分段了吗?五个故事的具体内容,因时间关系我不予描述,在座的同学们也许有的比较熟悉,若不熟悉的同学,讲座后可向我索取或者自己去网上查找,相信你在看了这五个小故事后,再掩卷沉思一会儿,你一定会有些收获。
四、科研五导向:五个“多”
  研究生学习阶段,在导师的指导下做点科研,写几篇论文是必须的,这也是你三年读研生活中要修习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做科研呢?下面我给大家提个“五多”的建议,即多读、多疑、多思、多练和多实践。
  首先,我们谈谈多读的问题。研究生属于读书人的行列,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读书能力,较高的读书能力是我们完成读书任务,达到研究目标的最重要基础能力。只有你做得到“读书破万卷”,你才能够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层次。但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读书需要讲究效率,如何有效地多读书呢?下面我谈点建议与认识。
  第一,是要珍惜读书机会。人的一生中,可以获取功名的机会有很多很多,但是能够集中一段时间读书,并且是在老师的具体指导和同学们的互相启发下读书的机会并不是很多的。正所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三年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我们必须珍惜这个机会。清代著名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中曾言,人生有五福,即:“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谏之友,谓之福。”我们现在有功夫读书,可见是第一大福啊,因此需要珍惜这首福!但读书是要靠自己去求索的,学问是要靠自己去摸索的,问题是要靠自己去思索的,成才的路径是要靠自己去探索的。
  第二,我们要集中主要精力读书。读研期间,要读完几本值得读且对人生有启发意义的书,要读完几本值得读、有点深度且有点思想的书。同学们一进校,导师都相继给你开出书单。先不说研究生三年,我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在本科期间,究竟认真地看完几本书?究竟认真看完了几本有价值的书?什么答案我不好估计。
  第三,要有计划地读书。我们研究生读书不要仅仅只是局限于专业理论书籍,还要涉猎一些与有关的基础理论著作。比如,制度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管理科学和法学等。此外,作为中国的研究生,还需要读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史哲类书籍,比如《老子》、《庄子》、《大学》和《论语》等。只有全面地涉猎知识,才可不断地丰富自己。不仅要读国内的专业理论书籍,还要涉猎大量国外的专业理论著作。当我们在读国外名著时,我们还要适当地读一些原版书籍,不能只满足于读翻译过来的文献。
  第四,要有选择地读书。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来选择读书重点。有些书是可以翻过去的,有些书是要再三仔细阅读的。读书的要求有两句话:一是要“将书越读越厚”,厚到可以冲茶喝,亦即将书读烂;二是要“将书越读越薄”,要达到一种合上书本就可以将这本书口述出来的程度。
  第五,要有重点地读书。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应当读的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是提升自己专业学术素养需要读的书;二是当前研究某个专门问题需要读的书;三是提高自己某方面能力需要读的书;四是补充自己某方面知识需要读的书。而且在不同的时期应当有不同的重点。比如,你需要做一个会计学与法学交叉的课题——内部控制制度的法学视角解读,这就要求除了要重点阅读内部控制制度类的书籍以及管理学的书籍外,还需要读一点法学方面的书籍,以补充一些法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因此,你所读的书,也就可以分为需要精读的书、可以粗读的书、大致翻阅的书、只是浏览的书和收藏存查的书。
  第六,要有效率地读书。如何提高读书的效率?北京大学朱青山教授在其所著的《十九札》中曾提出,读书时要先“九看”,即要看作者是谁、出版在什么年代、出版形式、内容提要、章节目录、所附列参考书目、结论、后记,以及自己所熟悉的内容后,再决定这本书是否值得买和值得读。此外,当拿到一本新书时,可先翻看一下自己所熟悉的章节,如果其内容跟自己想法一样,那这本书就没必要看了,因为书上写的内容,你已经熟悉了,还读这本书做什么呢?此外,我们对自己的藏书也一定要做到胸中有数。我自己往往会定期到书店买一些书,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先将其全部翻一遍,在做好自己收藏图书的书目索引同时,也把自己觉得比较有用的内容摘要添加到相应的教案或者正在构思的研究论文大纲里,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人独有的专业信息网络。在下次需要使用时,再将此书找出来,翻到已经做了记号的地方,再对其做进一步的学习、引用与深化。
  第七,要有思考地读书。读书要思考,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讲一个比较实际的例子,不少同学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往往只是满足于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迹“划”上记号,而不大愿意将内容进行整理,没有自己将重点内容进行整合、梳理与加工,这样效果往往就不太好,其原因,就是读书时,没有掩卷思考的结果,也是没有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所能够理解的体系的结果。
  第八,要讲究读书效果。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资产,并要学以致用,即我们要把书中的有些观点融化在脑子里面。这样我们才可以对同样一个内容,做到“长讲讲得充分,短讲讲得从容”。假若你毕业后去教书,安排你讲课,若每周6学时、总共106个课时,你也要让学生觉得内容非常丰富。但是,若只给四个小时讲,你也要做到能够提纲挈领地、不急不躁地讲明其主要内容。此外,将来你们当老师时,还需要训练一个能力,就是要做到既可以把简单的问题讲复杂,也可以把复杂的问题讲简单。
  第九,注重读书的形式。我们读书的时候,要遵循鲁迅先生总结出读书的“三到”要求,即心到、眼到、口到,这一要求现在制成了书签存放在鲁迅先生浙江嘉兴老家三味书屋故居中。记得小时候,我们刚读书时,有些知识虽然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老师叫我们背,我们就背,也算是做到了“口到”吧,后来即有受益。如大多数同学为何现在仍记得你发蒙时所背诵《三字经》的部分内容呢?就是这个道理,因为你当时做到了口到与心到。
  第十,是享受读书收益。这里,我给大家讲两层意思。其一,是千万不要坐井观天,须知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研究生学习专业的过程中,往往会有这么一个共同感受:初学三年,似乎自己天下第一;再学三年,感觉遇到专业问题会不敢开口。为什么?因为随着你读的书越多,你所积累的专业理论知识就越丰富,你思考问题的层面就会越宽广,你就觉得有些问题似乎简单其实并不简单。其二,是你所读懂了的专业理论书籍与你对专业的认识与感受是成正比的。当你认真读完一本专业理论书时,你会觉得专业范围是那么广阔无垠。譬如我们回忆当初刚学一门原理课时,老师可能一节课就讲完了第一章,涉及到几十个概念,学生往往就觉得这个专业的范围太宽泛了。当你认真读完十本这个专业理论书时,你会觉得专业问题的描述是那么困惑。当你认真读完五十本专业理论书时,你会发现你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你。而当你认真读完一百本书专业理论时,你会觉得一切专业问题是那么的通俗与简单。
  其次,我们来谈谈多疑的问题。关于读书应有疑的问题,中国古代曾有很多经典说法。如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孟子就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有着“中国思想启蒙之父”美誉、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黄宗羲亦曾说过,“读书应有疑,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此外,我个人体会,“学”与“疑”之间,是一个循环的学习链关系,即学则思—→思则疑—→疑则惑—→惑则悟—→悟则豁,它实际上是一个学习上的无限循环过程。
  再者,我们来谈谈多思的问题。《论语·为政》中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有道是多思长才干,多思长智慧。智慧是“智”与“慧”的组合:所谓智者,即有智谋、智能和智趣之意;所谓慧者,即有慧眼、慧心和慧情之意。此外,我们不仅要勤于思考,还要善于思考。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两个描述“学”与“思”关系的民间小故事。第一则是一个小理发匠的故事。话说当时曾有一个来店学理发的小学徒,由于旧社会的男士均理光头,师傅就先以南瓜为道具演示刀法与他看,师傅拿了把理发刀在一个老南瓜上刮了一会儿后,即将刀往老南瓜上一扎,让徒弟接着练。此后,小徒弟就开始整天在葫芦、西瓜、冬瓜和南瓜上练习刀功。练了一段时间后,掌刀的技术似乎有点成熟了,老师傅就让小学徒开始给人理发。不料,这个小学徒在将第一个顾客的头发理完后,随即就将理发刀习惯性地往顾客那剃得精光的脑袋瓜上一插,其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这个故事,所说的就是只有学习而没有思考的一种结果。另外一则,是一个小铁匠的故事。话说一个学铁匠的小学徒问他师父,希望师傅能够尽早地告诉他打铁的诀窍是什么。师父一笑说道,三年后再告诉你,于是小铁匠就开始整天埋头按照师傅小锤的指点打大锤。三年后,小铁匠要出师了,师父仍然没有告诉他打铁的诀窍是什么。在最后的谢师宴上,他赶紧向师父讨教,想弄清打铁的诀窍到底是什么?师父喝了一口酒后笑着说,打铁的诀窍只有一句话,现在我告诉你,即“铁烧红了以后你千万不要用手去拿”。 这则小铁匠求真经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多独立思考。为什么?因为俗话曾说过“铁匠无样,边打边像”嘛!
  然后,我们来谈谈多练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李白小时候曾有一则“铁杵磨针”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结论就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这里也有个民间小故事与同学们分享。话说有个人特别崇拜一位气功大师,即决定送他儿子跟这位气功大师去学习气功,要求儿子一定要坚持学习,希望他最终也能够成为一名气功大师。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孩子拜师后,其师父就让那个小孩整天趴在湖边没日没夜地去吹水,而且一吹就是三年寒暑。开始时,在想成为气功大师的心理驱使下,小孩尚可坚持。但日复一日地重复同样的事,小孩子也觉得实在是没有意思,于是在三年快结业时,就跑回家不想练了。孩子外出三年学习气功回家,做父亲的当然很高兴,母亲做了一大桌菜,一家人围着饭桌开始吃饭。老父亲这时才问儿子,“气功学得怎么样啦?”这个小孩就“唉”地叹了口气。没有想到的是,仅这口小小叹气所发出的气力以及产生的气场,一下子就将满桌的菜全给吹翻了。这个故事也许是虚构的,但它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凡事都要靠多练。比如写论文,大家不要认为它有多么的神秘,只要你多练就可掌握其技巧,就可以写出非常满意、而且是水平很高的文章来。
  最后,我们来谈谈多实践的问题。有道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做科研,写论文没有什么诀窍,你只有不断地实践,你才会成果多多,收获多多。因此,我在专业课上,就总跟刚入门的大一同学们强调 “听过的记不得,读过的想不起,做过的就忘不了。”这句话。我们平时在讲评研究生论文时,道理也是一样的。大家在写作中出现了很多学术规范问题,而所出现的问题,老师也曾经在课堂上多次讲过,你为什么不记得,还不是因为你实践太少了。如果你实践,出现了学术规范方面的错误,老师与你一起边修改、边讲评,同时提示在你文中学术规范方面的错误并帮助你纠正错误,这样下次你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当然,专业科研问题也需要有思、有悟才行,悟则万事通达。总之,专业学习与科研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各位要注意总结自己最有效的学习循环链模式。
五、如何做科研:八个观念
  第一,是写文章的程序观念,即“写好一篇学术论文=建造一幢房屋”。写文章是做什么?我认为,写文章的内涵可以用这个图来做解释。现在画面上显示的是一幅英国的温莎城堡图,我们写好一篇论文,实际上就像建造这栋城堡一样:建房屋要选地址,写论文要选方向、要选题;建房屋要设计,写论文要设计架构和大纲;建房屋要准备材料,写论文要搜集资料、查找素材,包括网上的、文本的和实地数据;建房屋我们要浇铸框架,写论文我们写提纲和初稿;建房屋我们要粉刷墙壁,写论文要修改补充,从某种意义上讲,论文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是修出来的,这就像雕塑一样,一块粗糙的石头可以雕出栩栩如生的一尊如来佛像,这就靠修;建房屋要搞内部装修,写论文要整理其格式规范;建房屋要提交使用,论文要完稿才算完成了科研任务;建房屋的目的在于居住享受房屋服务,写论文是要取得学位、在期刊上发表,以及获得相应的奖项等等。这个程序实际很简单,它就是我们身边可以时时感受到的事物。
  第二,是研究方法的运用观念。怎么写文章?采用什么方法?有一个理念就是无固定模式,可因其内容、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我们大家读了硕士之后就知道,专业理论研究有两种范式可用:一是实证研究范式;二是规范研究范式。我们善于做实证研究的同学就不能说规范研究结果没什么用,而喜欢做规范研究的也不能说实证研究结果没有什么价值。客观点讲,两种范式是各有所长。由于每个人的思维习惯不一样,因此,他可以运用的研究范式亦有差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先生就曾说过:“人们的性格、气质、背景、兴趣、潜力、才能因人而异,每个人都可以具体的考虑、斟酌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文、史、哲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研究的方法、成果,有时可以显示出研究者的个性、才能和特点。有的人适合搞精确考证,有的人更长于提出理论问题,有的人长于分析,有的人喜欢概括,有的人偏重于冷静的直观描述,有的人不免主观情感倾向的注入,等等。但是,人的个性、才能、潜力、背景因人而异,照搬别人的研究方法不一定合适。”所以同学们要注意,将来在写论文的时候,研究方法上不要一刀切,既可以做规范研究,也可以做经验研究,还可以做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此外,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也要注意体会与领悟大师们特有的论文特点。
  第三,是从事研究有三个境界。屏幕上这帧照片,是清朝末年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他在《人间词话》中所说的有关做学问的三个境界,实际上也蕴含着做学问必然会有三个阶段的道理。王国维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此第三境也。”我们现在进入了研究生学习阶段,你就像站在黄鹤楼顶,站在龟山电视塔的旋转大厅里思考,我的路在什么地方?我要往哪里去?我要做什么学问?如果你确定了目标,通过几年不懈地努力,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问题,不断地长进自己的学问,最后你的耕耘就会有相应的收获。书读多了,论文读多了,论题就好找了,见多就识广了,你的专业才能就提升了,你读书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第四,是专业学习有三步曲。唐朝著名禅学大师青原惟信在《五灯会元》卷十七里面,曾有一则语录:“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我们把它移植到专业理论的学习当中来进行体味,理当也有所悟。开始我们接触该专业的时候,处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阶段,即为“学”与“思”的阶段;当你读完本科读硕士,读完硕士读博士,即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阶段,也就是到了“疑”与“惑”的阶段;但是如果你继续修习的话,到后来,你对专业的理解就会进入到一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阶段,你也就到了“解”与“豁”的阶段了,到那时,就会觉得看似深奥的专业问题原来是那么通俗和简单。当你的学问到了这个阶段,你就已经上到一个新的台阶,你就可以跳出专业的框框来看专业,你涉猎的学术范围就会变得比较宽泛,你的专业前途就会变得更加广阔。
  第五,是做学问有三个如何。在这个问题里面,我想给同学们交流下面三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为如何面对。我们在做学问的三年中,一定要以平常的心态,平静的心境,平和的方式来学习。当年柳宗元被贬到柳州的时候曾经写过一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们学习做学问,就要能够领悟这首诗中所体现的一种情怀。因此,同学若非生活的需要,若非家庭经济情况实在有些困难,不论校园外面有多少金钱利益的诱惑,你都要能够抵挡得住它,在三年的读书期间,最好是能做到“一心只读圣贤书”。
  其二,为如何积累。荀子在《劝学篇》中曾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们做学问也是一样,就是要像荀子所说的那样,要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要一级一级的往上攀,要一点一点的吸收养分,要将一个一个实在的脚印留在你的学习生涯中。学习就像登山一样,只有一级一级地往上攀,这样你才能走得远。现在登山旅游很流行,但登山要比登山的过程,不能比上山的结果。大家知道,现在登山时已经很少有人爬山了,都喜欢坐缆车直接上山,但你知道缆车的别名叫什么吗?缆车、缆车,它又名“懒车”,就是懒人坐的车也!勤快人是不坐缆车的,他们都自己爬山去了,他们都去领略登山途中的绚丽风光了。你只有一级一级的往上攀登,才能享受到能够征服此山、到达山顶的那种快乐。而你直接坐缆车上到山顶,由于是坐着“懒车”上山,沿途折崎岖山路与路边的美景,你都会没有什么深刻的印象,下山了,你也就什么都没记着。在一点一点的吸收养分这个问题上,著名笑星赵本山先生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我们应当吸取一切有用的养分,像大树一样静静地长大。”到过黄山的人都看过那棵著名的迎客松,它长了一千多年,你看它的周围都是石头,但由于它把根扎的很深很深,也由于它一点一点地吸收了山石中的点点滴滴的有用养分,它才会长得这么高、这么大、这么挺拔。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专业知识,要像大树一样吸收一切有用的学术养分与专业养分,慢慢地成长、成才。
  其三,为如何估价。在校三年读研期间,要充分利用你的学术资源,打好你的学术基础,增加你的学术活力,形成你的学术资本,积累你的学术财富,走出你的学术之路。我并不是说所有的人将来都去做学术,但是我可以说,你在校三年期间经历了比较严格的专业训练和科研训练,你毕业出去以后,你就会跟别人有着不一样的地方,你就会跟别人有一点点差异。这也就是当面对同样的问题时,你的事一做,你的观点一表达,别人就感觉到你的思维与其他人不一样,这是看不见的,但却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别人就会感叹,读书多的人与读书少的人就不一样。
  第六,是学习能力有三个阶段。按照现在的教育体制,本科、硕士与博士为两个阶段三个层次。我的认识是:大学生是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本科是学习有问题有答案的知识;硕士阶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是有问题无答案的知识,比如,我们今天在座的这两百多个人当中,三年后可能会有十个人是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同样一个问题,十个人做的论文都不一样,都通过了论文答辩,都是优秀,这说明了一个专业问题,是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解读的;博士生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学习的是无问题无答案的知识。我看了一下,今天在座的也有几位博士生朋友,建议你们要训练你们发现问题的能力。尽量找到一个有研究前景的题,进行三年的潜心研究,得出一个答案就可以了。这个问题,前人尚未想到,你想到了,你自己将论文写出来了,取得了学位,你也就成为了本领域的专家。但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有问题有答案也好,有问题没答案也好,没问题没答案也好,一定要训练自己可以把知识的点——线——面串连到一起的能力。我认为,整个专业知识的结构,就像是一个立方体一样。按照物理学的观点,一个体是由无数个面构成的,一个面是由无数条线组成的,一条线是由无数个点形成的。本科生主要是认识知识,硕士生主要是运用知识,博士生主要是创造知识。运用知识与创造知识,就是既要培养理论素养,也要一定的科研能力,同时,要注意将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我在给博士生讲课的时候,喜欢提醒他们要注重确立专业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这个观念。我认为,在研究生课堂上,老师与同学讨论问题的时候,我们共同所做的工作,实际上就是在梳理已知、重温曾知、校核少知、补充不知、交流想知并研讨未知的专业理论知识。只要确立了这个观念,你才会觉得不同课程均会有不同的收获,你才能不断地成长与进步。
  第七,是理论研究有三个层面。所谓理论研究,它实际上涉及到方法论、操作层和表达层三个层面的问题。方法论即为我们按什么范式做研究,它是一个思维逻辑方面的问题;操作层即我们用什么技术做研究的问题;表达层即我们怎样把我们的思想表达出来,并且要规范地表达出来的问题。后两者均为技术层面的问题。我将这三个层面的问题描绘成画面上的这幅图,它也构成了一个知识体。第一块为方法论,它涉及研究思维、研究概念、研究范式和研究程序四个方面;第二块为技术层,它涉及研究路径、研究工具、研究资源和研究成果的表达四个方面;第三块为观念层,它涉及研究理念、研究情商、研究情怀和研究伦理四个方面。什么是研究理念,什么是研究情商,什么是研究能力,什么是研究情怀,我觉得这也是一门单独的学问,如研究伦理就是指做讲究、做学问的学术道德问题。在你的研究成果中,是你创造的才能说是你的东西,不是你创造的你就告诉我是谁提出与创造的,这就是研究伦理。做学问的人是读过书的人,千万不要做糊涂事。如今社会,我们一定不要存有一种侥幸心理,想着做了什么事别人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第八,是达到目标的途径主要是靠自己。在这个问题里面,我想结合个人的体会,与同学们交流一下“三个一”的观念。
  其一,为一种基本认识,即勤奋与环境。环境很重要,但是环境可以改变。先天不足,后天可以补。同学们,你们在到这里来之前,不管是学法学的也好,是学工学的也好,是学生物学的也好,那都无所谓,你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会了方法,只要你多花点汗水,多花点时间。你的专业差距是可以很快地缩短并有希望超过别人的。
  其二,为一个基本观念,即成功与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记得1981年读大学本二时,所学许国璋编《英语》(第二册)中,有一个故事印象很深。大致是说一个古波斯的国王,在其战败被抓并关在一个监狱里后,他异常地灰心丧气,就整天瞅着房顶睡觉。有一天,他发现了一只蜘蛛织网。大家知道,蜘蛛要织一个网,先要将第一根丝的两头固定。他发现蜘蛛第一次放下的丝断了,它掉了下来,蜘蛛就再爬上去继续放;蜘蛛第二次放下的丝又断了,它掉下来后又爬上去继续放;最后,蜘蛛第三次放下丝后,终于将第一根丝固定成功,最后才慢慢织成一张网。这位国王就想,一只小小的蜘蛛都可以失败两次后才获得成功,何况我曾为一国之王,我失败一次怕什么!想到这里,他就振作起来,在监狱里不断地锻炼身体,思考未来出去后的谋略,并做相应的思想准备。后来从监狱出去以后,他立即重振旗鼓,最后取得了成功。就即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吧!我们写论文也是一样。投稿一次没人理,改后再投嘛。相信只要你不断修改,坚持投稿,总会有杂志会刊登你的论文的,你凭什么说你的名字不会出现在《中国社会科学》的目录中。
  其三,为一个基本信念,即自己与他人。平时我很喜欢看足球,因为它体现一个人生哲理,就是“机会+实力”。尽管现在国人一谈到中国足球,大家都把它看成是一件只能“摇头”的事,但我还是每次都充满希望地看中国国字号的国际足球比赛。为此,不久前还闹了个小笑话。十月初的一场国际男篮邀请赛上,中国男篮和巴西男篮在场上打了一架,我就写了篇博文以表达自己对此事的认识,可有个新浪网友就在下面跟了一贴:“中国足球太臭了!”可我说的是篮球,不是足球啊。可见,中国足球似乎已经成了过街老鼠,是吧?因为即使不是足球的事,大家一看就以为是足球的事,当然这是一种悲哀!可下面是一位中国国家足球队教练说的一段话,我感到很有哲理,他说:“一个人做事,就像人对镜子说话一样,总是听到许多声音说‘不行’,‘不行’,‘你肯定不行’,结果他一事无成;然后他揭开镜子,看到里面说不行的其实是他自己,后来他不再说自己不行了,就什么都行了;所以一个人想做成一件事,就得先相信自己能做成,如果总说自己不行,那就绝对做不成。”说这话的是曾任中国国奥队与国家队教练的朱广沪先生,记得当时是在2005年东亚四强赛的时候,当时的强力前锋谢晖在一场关键场次中顶进了一个球,后来那场球获胜后,朱指导就对记者朋友讲了以上这段话。五年过去了,中国足球状况已今非昔比了,但我认为朱指导的这段话很有哲理,故经常在讲课中引用。
结语:观念与现实碰撞
我也将自己的点滴人生感悟与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是在校期间要快乐地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后,要快乐地工作与生活。我们应当怎样去快乐地学习与生活呢?我认为,关键是要注意保持一种快乐的心态。人生犹如一个循环链,这个循环链就是“人生——生存——收获——职业——事业——学习——收获——快乐——人生”。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要生存,要生存就要谋求一个职业,把这个职业做好就成为你的一个事业,要把职业和事业做好只有去学习,学习之后就会有收获,有了收获就会快乐,有了快乐就感到生活有意义,那么你的人生就一定会是丰富多彩的。
  第二,是在每一时间都要做好在你的位置上应当做好的每一件事,也可以考虑你在另外位置上应当做的事,只有这样你才会有所进步并不断进步。日本三洋公司前总裁井植薰曾经有段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他说:“如果你只想用8个小时为公司服务,那么你可以成为一名员工;如果你只有12个小时为公司服务,那么你可以成为中层经理;如果你有16~24个小时想到公司,你可以成为高管。如果你没有得到这些职位,那么会有人让你实现的。”此外,我们还应当把职业中每一件小事都要当作一件作品来做,即要精心构思、精心设计、精雕细琢、精致制造,并精美装饰,最后让它成为一件你自己心中无遗憾的极品。我想,你若能够将每一篇课程论文写成你自己心中的极品,你若能够将每一篇调查报告写成你自己心中的极品,你若能够将为老师完成的每一份课题子报告写成你自己心中的极品……当无数你自己心中的极品汇集到一起时,当你自然不自然地形成一种总是要做极品的习惯时,你的专业素养与学术素养就肯定已经得到了本质上的提升。同学们,我们平时必须注意养成一种良好的习惯,即不仅要认真做好每一件你应该(必须)做的事,而且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你值得(喜欢)做的事。为什么?因为你如果仅仅是认真做事,那只能把事情做对,而你只有用心做事,才能将事情做好!
  第三,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以尽量避免走人生弯路。我觉得,若你有时间与兴趣,有三个地方是可以去看一下的:第一个地方是贫困山区,你去看了以后,一定会觉得对自己现在的生活状况非常满足,即知足则常乐也;第二个地方是监牢,你去看了犯人的生活以后,你会觉得自由可贵,在坐的同学们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后,主要是与金钱打交道,金钱是什么?它是一个魔鬼,我们应该“常在河边站不能打湿脚”,但是这句话也有几种加以引申破解的说法,即常在河边站——从不打湿脚、常在河边站——偶尔打湿脚、常在河边站——有时打湿脚、常在河边站——总是打湿脚,如果你“总是打湿脚”的话,应当就离进监牢不远了,同时也离不自由的时间很近了;第三个地方,是可以考虑参与一次送已经远行的亲朋去火化场升天的活动,看到那个场景的你,一定会深刻地体味到人生与生命的可贵,因此,我们自己一定要珍爱自己,同时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第四,是不断地琢磨并慢慢地体味如何做人、如何做事与如何做学问的道理。我认为:做人是首要的,做事是必须的,做学问则是做事的一种。就如何处理这三者的关系问题,涉及到八组关键词,我对其有点体悟与大家分享。
  —— “知足”与“不知足”。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 “追求”与“止境”。做人要不断修炼;做事要不断追求;做学问要没有止境。
  —— “自立”与“帮助”。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不能依赖别人的帮助。
  —— “简单”与“复杂”。做人要简单一点,做事要复杂一点,做学问要严谨一点。
  —— “简单”与“不简单”。做一件简单的事很简单,将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坚持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更不简单。
  —— “工作”与“娱乐”。可以把工作当作娱乐来做,不可以把娱乐作为工作来做。可以把学习当作娱乐来做,但不可以把娱乐当作学习来做。
  ——“朋友”与“事业”。每个人都要交朋友,人的一生会有四代朋友:第一代朋友,是你小学、初中与高中时代的朋友,他是你家乡的朋友,哪怕你以后工作在天涯海角,你可千万不要淡忘了他们;第二代朋友,是本科时代的朋友,他们虽然来自天南海北且四年同窗后劳燕分飞,但却是你未来事业上的朋友;第三代朋友,是研究生时代的朋友,是你的学业和将来事业上台阶的朋友。第四代朋友,就是你在未来工作岗位上的朋友,它是优化你个人现实生存环境的朋友。人的一生,一定要广交朋友。如果一个人一生没有几个知心朋友,那是人生悲剧之一。非洲有句谚语说得好:“如果你想走的快,那么你就一人走,如果你想走的远,那就大家一起走。”你如果能够与你的四代朋友一起走,相信你不论做什么事,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你都会走得很远很远。
  —— “痛苦”与“幸福”。三年的读研生活,可以说成一把双刃剑,走进它——你可能就走进了痛苦,但远离它——也许你就远离了幸福。我们如何将痛苦转化为幸福?只有一个字——“学”,没有现在求学的痛苦,何谈未来人生的幸福!
  第五,人生是勤奋、天赋与机遇的代名词。同学们中的大多数人,将来都是社会人士,你未来的事业做得如何,是需要将勤奋、天赋与机遇三个变量进行有效组合后,才会有一个因变量的。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要做到“向前不要怕,向后不要悔”;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情怀。为此,你应当既要有眼光,也要善于坚持,更要注意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个能力不光是你的专业能力,还有你的社交能力。同时,也要做好各种必需的职业准备,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有备无患,从而抓住自己事业发展的良机,进而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就诚如著名电视人朱军先生在《时刻准备着》一书中所言:“机会只给予有准备的人!”
  第六,你的读研生涯是目标、计划与行动的组合体。同学们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三年有限的时间内,应当珍惜你的读研选择。著名管理大师西蒙教授曾说“管理的重心在于决策”。推而广之,人生的重心也在于决策。因此,人生成败的关键,在于你自己面对多种方案时的理性选择。在未来三年的专业学习中要规划好你的春夏秋冬,它实际就像农民朋友四季往复生活节奏一样:春天,将播下种子,种子代表着理想与希望;夏天,将奔波劳作,劳作代表着耕耘与创造;秋天,将收获果实,果实代表着成功与财富;冬天,将休养生息,休养代表着积聚新的力量。这看似周而复始、一年一度、冬去春来的简单重复,不同的人会因为带着不同的希望,做着不同的努力,进行着不同的创造,收获着不同的果实,更会以不同的方式积累着不同程度的新的力量。你只有春天播下了希望的种子,你只有夏天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你的秋天才可收获丰硕的果实,你的冬天才可安心地休生养息以积聚来年的力量。但我们更要注意的是,此地景虽好,可人生的美景还在前方!这诚如著名笑星赵本山所主演电视剧《刘老根》中主题歌词所昭示我们的那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每天都在攀登,跨过了这座山,越过了这重岭,前面又是一道峰……”
  在未来短短三年期间,只要你是在不断地学习与思考,你的耕耘就会有必然的收获。只要你能够尽早确定学习目标,只要你能够精心制定好三年读研期间的学业增长规划,并能够将其落实到日常的一个个具体行动中。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你的三年读研生活一定会是紧张而丰富多彩的。三年以后,你一定会获得应有的学业收获与人生收获!
  最后,我想用每次讲座惯用的六句结束语来结束今天的讲座,这既是自己的一点体悟,也算送与今天在座各位未来的新星们:
  在沙海里寻找绿洲的跋涉是艰辛的;在大海里航行会遇到波浪是必然的;
  探求知识真谛的过程肯定是困苦的;在学问中取得些许小成就是快乐的;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真理是永恒的;正常社会机制下不劳而获是没有的。
本文根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许家林教授演讲实录整理,内容有删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