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考博圈" 查看更多考博资讯!!!
博士生谈考博的若干策略
 来源:中国研究生  作者:黄立志、陈建平、徐英杰   编辑:学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考博是众多在读硕士研究生及已经工作的硕士毕业生的想法与打算,大家都希望了解报考、应考、面试等等环节的信息,本文汇集北京师范大学三位不同类型、生源、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关于考博的经验。三人分别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郑州大学;有在职的,有应届的;有本专业报考的,
有跨专业报考的。
考博前的准备工作
以真诚赢得报考。在职者报考,首先要征得单位同意。我们的体会是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选择的专业必须和现在所从事的工作紧密联系。一般说来,自己从事的工作自己比较熟悉,从理论到实践积累较好,它一方面是自己报考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更是自己争取单位支持的基础。只有把单位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才具备说服的前提。有许多考生,感觉成绩不错,但因为是自己单方面愿望,没有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最终得到颇为遗憾的结果。
2. 注意人际关系。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虽然就个人、单位、国家而言,考博都是一件好事,但理论上的好事要变为现实生活中的好事,就必须注意人际关系。要从工作需求、个人发展、感情认同等方面去做工作,在争取的过程中,注意讲究方法,忌简单暴躁,多感情投入,少意气用事,耐心终究会取得单位的同意。
3. 正确处理工作和考博的关系,做到工作和备考两不误。考博复习前期主要以单位的工作为主,把工作做好的同时,尽可能腾出一定的时间看书。后期,主要是以复习为主,工作上别出问题。快要考试时必须实行"非常政策",全力以赴地复习。考生一定要注意和导师联系,不但你要了解熟悉导师,也要让你的导师了解你的现有学术水平和将来的研究兴趣。你可以将你发表的学术著作和论文邮给导师,也可以当面请教。
报考专业与学校的原则和策略
好学校不一定难考,一般学校不一定好考。首先是报考的专业。专业不同,直接决定自己将来的事业走向。一般考生往往会选择和硕士时期相同的专业,也有人为了将来就业需要,可能会考虑转行。这就要求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如果转专业,一定要注意现在要报考的专业和自己的原专业不能太脱节。
1. 确定报考学校或单位。根据自己目前的实力,选择合适的学校。往往该专业名气越大的学校,竞争就越激烈,越能激发潜能。如果你原来硕士毕业高校较好,报考一般院校博士缺乏挑战性,未必能考出好成绩。毕竟一般院校的竞争力相对弱些。所以,考生同时报考两所甚至三四所高校,已经成了"公开的秘密"。博导不能保证上线就能录取,也建议考生同时报考其他学校,这能够起到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效果。这两三各学校的专业最好相同或者相近,时间上和档次上最好拉开。
2. 无论是考博还是高考,都有报考"大年"与"小年"之说。考博成功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运气也是一个因素,每个学校、每个专业往往是今年报考的多了,明年可能就少了。今年这个专业竟争激烈,不一定明年也竞争激烈。有的学校还存在报不满的情况,比如有一年,北京理工大学个别专业,报考人数小于招生人数;南方某所著名师范大学某个专业参加考试的人数和招生人数大致相当。这种情况,只要你的专业课和外语不是太差,就极有可能被录取。如何抓住这种机会呢?就是多报。
如何提高成绩
考博人数不断增加,考博的难度也在不断攀升。抓住规律,就可能事半功倍。博士生与硕士生专业考试题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就是都是考查运用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同点是硕士生还要考一些基本的知识,而博士生人学考试主要考查在基本理论基础上对学术动态的把握和现实问题分析,而不考名词解释、简答题,大多都是大的论述题。
1. 搞清楚历年考试题型。题型是考试形式,与考试内容关系密切。一般考试题型定了,考试内容也就基本定了。考试题型以及历年考试题,可以通过同学或者朋友从报考学校获得。一般考试题型具有很强的连续性,有的高校爱出资料题,对此,首先要找到相关的原理,这需要基本功扎实,然后分析资料,结合实际谈你的看法。所以可事先研读相关专业课的中外名著各一本,详细写出书评,做到有备无患。
2. 推断出题的方向。一般说来,报考学校、报考专业基础课的考题,是由报考单位的比较有学术威望的老师来 出,大多是报考专业的博士点负责人出题。推断出了老师,基本可以判断出题的内容。通过文献检索和网上查询,弄清楚这几个老师近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的发表的论文、著作和所从事的课题研究题目。考题的题目大致就是这些。因为导师对近期从事的研究比较熟悉,比较感兴趣,倾向于出这类的题目。
关于面试策略   
面试考生人数一般要大于录取人数,特别是笔试结束后的面试,等于是所有考生的面试,所以,每个考生的面试时间不会很长,一般巧分钟。应试策略基本有两种:一是适时出击,详细谈你熟悉的内容,把你最光辉的一面展现给主考老师,不熟悉的问题简略回答;二是耐心等候老师讲述问题,你要好好做一个听众。不要急于回答,不清楚的还可以再问。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2003级博士生)

考博圈QQ群喊你入群了
为了给2017年考博的亲们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平台,考博圈已建立属于各位考博人自己的QQ交流群,群号为:572071471,欢迎各位加入。
特别提示:为了各位方便交流,进群后请将您的个人信息改为,例如:北京大学(学校) 艺术学(专业) 姓名(或昵称),谢谢您的合作!

考博圈征稿启事|考博路上,彼此相伴!
学长在自己博士备考的过程中,除了埋头苦学自己寻找复习方法之外,内心深处特别渴望有一个志同道合的群体与之交流,以及望与前辈探讨考博经验。因此,考博之艰辛,学长体会良多。那么,作为曾经战斗在考博一线的学长,想为现在或将来奋战在考博路上的你们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与鼓励。
考博圈正是这样一个平台,你可以在这里找到学习方法、学习经验、以及励志的心灵鸡汤。由衷希望热爱这个平台的你们,可以分享自己的考博路上、读博路上的心得体会,与准博士们分享、交流、探讨。
请将您的作品发送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们将赠送您一条精美手链。
良心制作平台,让更多的准博士们受益,感谢您的支持!
据说考博士的人们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考博圈:考博路上,彼此陪伴!
提供考博信息  |  分享考博心路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