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
  全国首届智能科技法治青年学者论坛于2019年12月7日在北京理工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共同发起,旨在打造跨领域、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对话与创新平台。首届论坛由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理工大学智能科技法律研究中心承办。智能科技法学界诸多青年学者向论坛提交论文,科研院所、政策主管与司法部门、科技平台企业近百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本届论坛得到《现代法学》、《西南政法大学学报》、《华东政法大学学报》、《法学论坛》、《中国法律评论》、《月旦法学》、《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哲学社会科学版)》、《中央党校学报》、京东法律研究院、上海人民出版社、法治周末报社、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人文社科和法学领域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和CSSCI学术期刊媒体和研究单位支持。
  本届论坛首先由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院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李寿平教授,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副院长李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吉豫致辞。主持人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于兆波教授。法学院党委书记张瑜出席致辞仪式。
  李寿平院长指出:全国首届智能科技法学青年学者高端论坛在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的召开,对于工信部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重点实验室和北理智能科技法学学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其谨代表法学院对各位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李寿平院长提出智能科技时代有诸多特点值得我们体会:第一,智能科技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第二,智能科技时代带来的风险越来越“新”和越来越“险”;第三,我们的法治变得越来越滞后。基于北京理工大学突出和优势的工科背景,特别是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系统等这些领域的科技特色和突出成就,我们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也重点加强法律与科技的交叉融合。一方面我们成立了北京理工大学智能科技法律中心,同时设立并获批了工信部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重点实验室,以此来聚焦和加强法律与科技的交叉融合。李寿平院长提到对未来法学发展的三点想法:第一,尽管智能科技对人类的影响是颠覆性的,是巨大的,但是我们要科学、客观地看待智能科技的发展及其影响,不宜过分夸大;第二,我们法律人应该有着敏锐的历史担当,积极回应智能科技发展对于现行法律制度和法治的挑战;三,提升学科的交叉融合。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副院长李娜在致辞中表示:非常高兴能够来到兄弟院校北京理工大学,并代表院长刘晨光来参加全国首届智能科技法治青年学者论坛,且向论坛致辞。正向人们所说,未来已来,国家领导人之所以如此看中高新技术的发展,正是因为这些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给国家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这些高新技术为未来法律规范带来了新的规范对象,打破了传统法律体系的固有格局。另外一方面,这些高新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有法律实践的运行,而此两方面的变化恰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法学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今天,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联合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未来研究院,共同为青年学者搭建了这样一个研究对话的平台,可谓是抓住了历史的大机遇,必将绽放出绚烂的学术成果。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吉豫提到,我们这个青年论坛基本上就融汇在论坛名称之中,首先就是智能时代,其次是科技,一些问题都反应出在宏大的技术背景之下,这种技术的发展是一种“焦急”的福音。论坛的关键字之一“法治”,需要法治的研究者、工作者、实践者去深刻理解和分析这个时代信息技术发展,所蕴含的价值取向和我们的会所追求的价值取向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如何更好地通过法治力量综合各种手段,使得整个智能科技的应用在社会中能够更好地符合我们理想的人文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为人类的利益进行服务。关键词之二“然后是青年”这里想强调的是一方面我们希望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得到资深学者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另一方面这个论坛的主题就是希望在青年学者群体之间打造更多轻松愉快、富有成效的对话机制,使我们学术研究的道路不仅能够得到我们比较满意的成果,更好地发展友谊。最后一个关键词我觉得应该是学者。这个学者并不是将我们的参与者局限在高校的教师或者科研人员的群体,而是想说在这样一个繁忙的时代里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学者这样一个群体在当今社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处境,可以发挥出自己独特地功能,可以在这样一个繁忙时代里面真正潜下心来可以有不同的视角,认真地提出更重要的时代问题,可以进行更深刻地理论问题的探讨,进一步进行更系统的法治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从而发挥出学者群体的独特作用。
  主持人于兆波教授表明,我们都是年轻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的初心即是智就是智能、科技、法治、未来以及当然还有在座的各位的共同努力以及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队伍当中,让我们的影响力不断壮大。
  会议第二阶段是主题发言,主持人为北京理工大学智能科技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工信部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重点实验室主任齐延平教授。主题演讲有四位发言人,分别是《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环境法治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叶林教授,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田绘和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王延川教授。
  主持人齐延平教授提出:本次论坛开幕式致辞不同于传统的致辞,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化的官方发言,其发言本身就是一个主旨演讲,为论坛的设立目的、主题内涵以及目标包括智能科技面临的新问题等做出了很好的诠释。在此,想对于未能协同举办的博士生论坛做出些许说明。根据我的观察了解,在我们中国最近这几十年的法治发展和研究过程当中,博士生的论坛或者说博士生做的学术贡献是不可忽略的。今天我跟李寿平院长汇报,我说我建议在这样一个时代当中,在培养年轻人方面,在为年轻人搭建学术平台方面,在会议组织过程当中,因为提议时间比较短,准备不太充分,我建议陈姿含老师把博士生论坛先放一放,在明年2020年我们用一年时间筹备,汲取其他论坛的成功经验,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之上,将博士生论坛平台在各位的支持之下建立起来。这两个论坛是我们青年学者共同的学术家园,也希望得到在座各位的,特别是合办单位大学的大力支持。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华东政法大学学报》主编马长山认为:有三次大的革命改变人类命运:第一次是农业革命;第二次革命是工业革命;第三次革命,即信息革命。信息革命时代有三个重要的变化,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存在的双重空间转化;第二是人机协同,第三则是人的双重属性。面临这场革命的不同态度。法学研究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不同阶段:压力感知、问题呈现、命题提炼、理论重建。这一时代的法学研究俨然呈现学科混合、多业互动的研究取向,这就要求我们青年学者必须“疲于奔命”,抓住潮流,迎头赶上。这一时代的法学研究呈现学科混合的研究趋势,第一,原来叫学科交叉现在叫学科混合。第二,多业互动。第三,疲于奔命,必须应对这次潮流努力学习。这次论坛由青年人发起,四位青年确实是精神可佳,我愿意追随青年人,不仅仅是因为青年人个个都活泼可爱,更是因为追随青年就是追随未来!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环境法治研究中心主任叶林认为,智慧科技所表达的想象力,是一种有约束的想象力。科技进步带来的挑战或造成的影响至少有三重:第一是对于什么是人的理解,产生了颠覆式改变或重大冲击;第二是对人们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影响;第三是智慧科技改变了社会的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模式。因而,智慧科技发展应该从法秩序层面进行“锚定”,主要应该关注三个问题:一是人的权利,二是数据权利,三是风险控制。而作为社会底线规则和秩序的法治,必须要帮助人们守护最基础的生活保障,唯有如此,科技才得以拥有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
  广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田绘认为,司法区块链的目前存在三个方面的困惑:第一,如何形成一个全生命周期、高司法效力的电子数据提取基础设施?第二,如何反思区块链证据合法化的系统性影响?第三,互联网法院如何实现诉源治理信息配置,实现互联网主体信息主导权再分配,更有效地解 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针对三个困惑,解决方案是:第一,通过多方监督和共同治理强化区块链基础建设;第二,立足可信电子证据平台,精准构建互联网审判证据规则;第三,立足司法信用共治平台,精准构建互联网信用生态坐标。其对于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法院的未来提出的展望是:第一,尝试构建一个高内聚、低耦合的“信用生态系统”;第二,构建数据交换积分机制;第三,构筑“司法链机”系统,发挥5G+IOT优势,首创便民诉讼服务设施。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教授王延川认为, 历史上许多去中心化的努力,其结果是用一个新的中心取代了旧的中心。区块链并非人们所讲的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网络架构,公有区块链最早由一些密码朋克和技术精英自主研发,最后形成了基金会,而后者本就是一个集中的利益组织。而区块链中的“矿工”由最早的单独的自然人演变为矿商组织。2017年比特币分裂是区块链内部不断中心化的表现,也验证了中本聪的早年担忧。由于公有链存在资源浪费、数据泄露以及与被遗忘权相矛盾等一系列问题,大机构开始挑选地选择可信任节点构建灵活的联盟链,而联盟链实则为相对中心化的网络架构。
  论坛的分单元发言和讨论集中于三个议题,分别是无人系统、算法与人工智能的法律问题;网络空间与区块链解读与治理;大数据法律规制的理论与应用。
  第一单元主持人为易明群《中国法律评论》副主编。发言人分别是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副教授赵亚男,报告题目为《自动驾驶的发展及面临的法律法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数字经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汪庆华——《算法透明问题的再讨论》;北京科技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张凌寒——《算法自动化决策与行政正当程序的冲突与调和》;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副教授李亚娟——《个性化推送中的算法歧视》;本阶段有五位切磋人就主题和主题报告进讨论,并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分别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成铭;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万方;滴滴出行政策法规研究院院长张迎涛;字节跳动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夏杰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唐林垚。
  第二单元的主题发言与讨论环节由西南政法大学学术期刊评价中心主任、《现代法学》综合学科团队负责人林士平和《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副主编霍丽主持。发言人及其报告题目分别是:法学院教授对外经贸大学助理教授许可——《算法可解释性:人工智能的圣杯》;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博士候选人蔡星月——《算法正义:经由算法的法治》;武汉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北京市伟博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伟民——《人工智能在知识产权领域成为民事主体的可行性》;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助理教授郑志峰——《民法典编纂背景下自动驾驶汽车侵权责任之应对》;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研究员魏斌——《判决预测的算法治理》;赛迪信息研究院政策法律研究所栾群——《新经济需要负责任的数字化》;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副教授、《现代法学》学术编辑林少伟——《区块链研究:一种文献解读》;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讲师焦经川——《区块链技术与被遗忘权的兼容难题及化解之道——基于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与<警察指令>分析》;中国海洋大学助理教授曹晟旻——《区块链治理模式的理论构造与其反思》;台湾中信金融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徐珮菱——《加密数字货币的监管与未来》。本阶段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研究专员李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雷震文,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李磊以及广州互联网法院审管办法官助理林北征参与报告切磋。
  第三单元的主持人是北京理工大学明德书院院长、法学院教授曾粤兴和《大连理工大学学报》执行主编张秀萍。本环节的报告人有:北京理工大学柔性防爆产业化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副主任完颜振海——《立法保障科技向善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法理基础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副编审姚佳——《知情同意原则抑或信赖授权原则——个人信息保护的信用重建视角》;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博士候选人何晓斌——《个人数据保护中知情同意的程序性特征》;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包晓丽——《论数据财产上的开放权利束》;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员、新浪互联网法律研究院秘书长王磊——《个人数据商业化利用中的法律思考》;华宇元典副总裁汪承昊——《重新犯罪问题研究——以400万裁判数据为分析样本》;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罗娇——《数据挖掘的法律问题与监管要点》;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王毅纯——《大数据时代数据权利的体系构造与类型区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吴至诚——《个人信息保护与数据信托》。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程萤、南都个人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冯群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赵精武和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研究院孙本雄参与了切磋并进行精彩的观点分享。
  论坛的最后一个环节,主持人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工信部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重点实验室办公室主任陈姿含介绍了本次论坛设置的优秀论文奖评审、公布和奖金情况,并号召大家关注明年继续举办的智能科技法治青年学者论坛和博士生论坛。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委员会主席杨成铭对本次论坛进行总结发言,提出三点观察,三点展望。他表示:第一,我观察到,我们这一次的智能科技青年论坛,把国内智能科技、法律研究推向了新的阶段。第二,我觉得我们这一堂论坛体现了马长山老师所说的学科混合也可以用一个新的词叫做“跨界”。第三,人工智能或大数据等智能科技现在处于风口,飞在最前面的是我们的年轻人。所以这一次我们齐延平主任联合其他三家兄弟单位把这个论坛定为全国首届青年论坛,这是年轻人的事业,年轻人就有那种闯劲,年轻人就喜欢新的东西。所以我们这一次论坛也充分地体现了各界年轻人汇聚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进行高水平的学术碰撞的时代的东西。虽然是首届特色是鲜明的,今后我觉得应该是可以连绵下去的。因而在此对后续论坛提出三点展望:一是科技和法律还要深度融合;二是对于细分法律问题的研究和基本法律问题的研究,青年学者要结合起来;三是会议的结构应当更加合理以便大家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学术充分的展示。
供稿: 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陈姿含       
摄影: 王子涓 刘荣军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