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最近专心写段子,有意避开热点话题,因为我发现随着德国疫情日渐严峻,留德华们的情绪已经超出负荷,不能再添乱了。
我也有意避开中文自媒体,对一切“爆发”、“沦陷”之类的惊悚标题直接无视,作为同行,我知道他们想干什么。
我只关注两类文章,一种是提供最新数据的,一种是解析官方措施的。
在德国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十几年,关注和了解这里的社会政治文化形态是一种习惯。
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我点开了一篇被四处疯转的10万+热文《疫情下的德国:公民与巨婴》
读完我觉得,如果不写点什么,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不是因为愤怒,而是因为悲哀。
心底升起的寒意,比这个早春更冷。
先来看这篇文章的导读:
呆了一秒的朋友一定在纠结“巨婴”到底是指谁。
不好意思,是指华人
确切说是指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中国人,既然作者要写国家政策和国民特性的关系,中国政策首先影响的是14亿本土人民,10万德国海外华人充其量只能打个酱油而已。
在作者眼里,巨婴华人是因为受中国政策影响、保留着中国人的特性,而非巨婴华人(比如他自己)已经拥有了德国人的特性。
为什么我要说得如此透彻?因为要方便后面打脸。
用德国政府的无作为对比中国政府的雷厉风行,说明不同的抗疫措施体现了不同社会的差异,这我完全赞同。
可由此推出德国人是公民,华人(中国人)是巨婴,我惊得目瞪口呆!
奇文共赏。
第一段挺正常,介绍德国是个公民社会,重视个人责任。联邦制意味着权利下放,德国的治理是由官方和民间力量共同经营的。“政府不是万能的”、“讲究秩序”、“社会凝聚力”、“适度原则”、“开启民智”等等观念深入人心。
虽然没什么新意,但
德国体制的优点我也挺爱听
的,毕竟我生活在这里。

第二段来了:“为何中德双方政府的态度反差那么大?因为我们忽略了德国人的因素。”这里的德国人三个字,作者给予红色放大加粗,瞬间亮瞎读者的双眼。
“为什么德国人的心态跟德国华人的心态相差那么大?归根结底是因为两个不同社会的社会契约不一致。德国从一开始就朝着如何塑造适合于德国的公民社会的方向发展,竭尽所能开启民智,而不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新巨婴。”
你品,你细细品。
德国政府
吊打中国政府
,因为人家培养的是公民,我们培养的是一代又一代巨婴。

德国公民吊打中国巨婴,因为他们开启了民智,而我们竟然没有。
这里作者严肃地找来了百度百科对“巨婴”的解释:一,全能自恋,认为自己无所不能;二,偏执分裂,满足于自己的想象世界,脱离现实。
然后暴风骤雨般的点评来了:“德国家长放手,德国政府放权。德国这片土地就不提供滋生巨婴的肥沃土壤。反之,在一个家长或国家管得太严厉,管得太多的地方,成为巨婴的可能性会更大。”
这段我后面再评,先小声嘀咕一句,既然要谈制度,咱就来谈谈德国的高福利养懒人制度,这不是滋生巨婴的肥沃土壤请问又是什么高级土壤?那些拿着纳税人的钱混吃等死的德国人他们都是伟大的公民只不过生活不能自理?
家长放手不管,但是家长有钱养你,真是个好爸爸啊!
第三段笔锋一转,开始讲德国人的“个人经验和集体记忆”。
从上世纪20年代的恶性通胀到德意志央行的独立性,从切尔诺贝利核爆到和平运动和绿党的崛起,然后大谈“大流行病计划“和”联邦民防与救灾局“、猪流感的抗疫顾问机构RKI,得出结论:如今德国人面对恐惧的免疫力有大幅度提高,每年几十万人染上流感,数百甚至上万人死亡都若无其事,原因是习惯了和有疫苗。
但是可了个惜的,绝大多数华人没有德国人的经历,停留在我们脑海里的是刚刚发生在武汉以及全国各地的种种难以描述的画面(封城禁运、粗暴标语、铁腕领导、全球捐助、火速建院、悲情医护、新闻数据等等),负面信息太多影响了判断力,失去理性。
由于国内的事给德国华人留下深刻印象,于是他们希望德国政府也能做出相同的措施,然而德国政府的举措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所以他们集体巨婴了。
作者宣称德国人会不会被自己打脸他不关心,他更愿意去理解德国人,去理解他们采取的每一步措施、去理解德国人的应对方式和去理解这个国家的民族性。为什么德国人在此时还能保持淡定,我们却不能?他相信,只有在危机面前才能看到一个国家的真实本质。
请大家注意“难以描述”和“负面信息”这个两个词,以及()中涉及的内容。
这段我也后面再评,作者这种
只关心过程不关心结果
的精神已经超越了我浅薄的人生观。

作为一个正常人,我必须关心德国人会不会打脸这件事,他们的脸不重要,但他们打脸的
代价是这片土地上鲜活的生命啊!
生死面前,什么民族性政治性社会性都一钱不值,病毒不会因为你姿态淡定优雅,对德国充满理解和崇拜就放过你。
疫情如战争,成败论英雄。确诊率重症率死亡率就是每个国家的成绩单,那些自命高贵的“真实本质”能止咳还是能退烧?
这就像同桌考试考得比你好,你非说自己长得比他漂亮,好好好,你开心就好。
第四段进一步用体制差异来解释德国为什么不能“举全国之力办大事”,举的例子是中国医生缺少防护仍然奋斗在一线,而德国无防护接触过病人的医护人员需要立刻隔离,因为德国重视医护人员的安危,他们的价值观“不能因为救更多人儿杀死另外的人”。
作者感到十分遗憾,那些喜欢视觉冲击的华人看不到“壮举”就巨婴了。
我书念得少你别骗我,德国
重视医护人员的安危
就是把他们隔离?难道不是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防护用品?万一疫情爆发医护人员全部隔离然后
病人自生自灭?
这么温暖的举措我们来看看德国医生是什么反应:
来源:德国生活报
我从来没奢望过德国医护人员会有什么“壮举”,我只希望他们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诊所能够正常开门谢谢啊您!
作者书念得多一定知道希波克拉底誓词(Hippokratische Eid)吧? 如果古希腊语有困难,日内瓦宣言应该知道吧?
这个誓言的存在,说明
医生
这个职业具有
特殊性和崇高性
,某种程度上和士兵、警察、消防员一样,需要献身。

我当然不愿意看到任何医护人员献身,但必须要说,中国那些舍身忘死的医护人员并不是愚昧,更不是被强权胁迫,而是因为他们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道德,和政治无关,和光辉的人性有关!
作者之所以不能理解,因为他的眼里只有民主自由,只有捧高踩低博关注,一个连写文章都节操难保的人,能懂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人性光辉?
第五段上来就是“巨婴的安全诉求不可能被完全满足”,因为现阶段不可能封城。其实德国联邦危机小组已经“完全根据德国的现状“制订了措施。
封城
是一种
需要付出局部代价的极端措施
,但毋庸置疑,它是有效的,否则隔壁意大利不会连续封城,德国联邦参议院参议员Andreas Geisel和内政部长Horst Seehofer也不会先后表示不排除封城的可能性。

对封城的
争议只是在于时机
,在于经济利益和公共安全之间的
利弊权衡
。重国计的人希望晚封,重民生的人希望早封,没有智慧的高低,只有利益的轻重。

成熟的社会不能只有一种声音,为什么华人一旦提出封城就会被冠以巨婴之名?对同胞如此苛刻,是比肺炎更严重的疾病。
联邦危机小组的措施没有满足华人的安全诉求,那么满足了“淡定”的德国人吗?
来源:开元网
一半以上德国人对德国卫生当局的准备工作表示并不满意!
这不稀奇,民众对政府有意见是每个国家的常态,没有意见才是变态。
稀奇的是作者把华人对德国政府有意见看做是巨婴表现,这就有意思了。
德国人对德国政府有意见了我不知道作者如何捂住自己的脸
说好的公民呢?说好的勇于承担个人责任、信任德国政府、不给组织添乱呢?
第六段彻底高潮了!
作者写道:“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不少德国华人居然觉得德国的情况比中国更严重,迫不及待地想看德国出丑,(因为没有作为)看德国如何打自己的脸。
然后他忽地想明白了,因为中国的数据在下降,德国的数据在上升,所以巨婴们坚信中国已经稳住,德国快要失控。可是中国还有死亡人数啊,这些人居然一点都不怜悯自己的同胞,反而幸灾乐祸地坐等德国出洋相。
看完我只想问候作者,
你的精神状况还好吗?
这是一场全人类的灾难,德国如果出丑这块版图上所有人都无法独善其身,居然有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只为了看德国打脸?
这种人作者还遇到“不少”?作者到底是生活在德国还是生活在异次元?
至于中国有没有稳住,德国会不会失控,每个人有自己的判断,专家都说不好的事作者你确定自己想得明白?
一点都不怜悯自己的同胞,幸灾乐祸坐等德国出洋相的这么奇怪的生物我没有见过,但是一点都不怜悯自己的同胞,
幸灾乐祸坐等中国出洋相
的生物,呵呵,我只能说是太多了。

欢迎对号入座。
作为一名高考语文阅读几乎满分的选手,我艰难地读完了这篇文章,作为文史哲的终身爱好者,我有那么一刻无言以对。
为什么同为自媒体我没有写过一篇和德国疫情相关的文章?为什么我闭口不谈政治?为什么我不去试图比较两国的防疫措施孰优孰劣?
因为我没有自信也没有胆量用短短几千字的文章去比较两个国情完全不同的国家,谁的体制更优越,谁的国民更优秀。
脱离历史和现状去谈政治,这是任何一个有常识的所谓文化人不该犯的低级错误
中华文明作为地球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绵延五千年,如果一代又一代“巨婴“能托起这么厚重的历史,能把这个庞大的国家托举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巨婴”会不会过于牛逼?
中国版图是德国的27倍,人口是德国的17倍,历史宗教文化大相径庭,如果非要比较,那也至少是一本书的事,妄图用区区几千字来得出一个简单粗暴的结论,这种勇气真是惊天地气鬼神(没有错别字)。
我一中年妇女哪怕是写育儿文,也不会狗胆包天用几千字去强行比较中国教育体系和德国教育体系哪种更好,哪国培养出来的人才更高级。

各有利弊、取长补短都是常识。如果没有优点,任何体系都不会存在并发展,如果没有缺点,你到底是想蒙谁呢?
如果一个华人对我说,德国教育真好,我会为他感到高兴;如果一个华人对我说,德国教育完美无缺,我会觉得他心智有问题;如果一个华人对我说,德国教育完美无缺,中国教育一塌糊涂,我会怀疑他到底是缺心眼还是缺德。
一塌糊涂的只能是他妈对他的教育。
说回政治。
既然作者提到了“个人经验和集体记忆”对体制的影响,那么我们不妨聊聊这个话题。
德国人为什么推崇小政府而反对集权?为什么忌惮强有力的领导人?为什么强调开启民智,不提倡绝对服从?

作者羞羞答答提到了七十年前就不肯再深入,我想是怕伤害德国人的感情吧?
但是既然你左一个巨婴右一个巨婴丝毫不怕伤害自己同胞的感情,那好,来相互伤害啊!
七十年前德国有过集权,有过强有力的领导人(他是谁你已经知道了),有过绝对服从的人民,有过纪律严明战斗力一流的军队,然后呢?

他们集体被历史钉在了耻辱柱上。
“那件事”之后全德国进行了深刻反思,反思的结果就是对“服从命令,大家一起做同一件事”特别敏感,敏感到什么程度呢?
学校没有统一的校服,孩子们不会集合在一起做广播操。
我钦佩德国人的反思精神,我也真诚地喜欢身边善良的德国朋友,但有时也会感到遗憾,他们因为记忆的伤痕而有可能永远放弃某种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而中国人的“个人经验和集体记忆”又是什么呢?

不好意思,中国人不好侵略这一口。
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是众志成城抗日胜利,众志成城抗美援朝,众志成城抗洪抗震抗疫救灾,众志成城支援武汉!
我们就是喜欢一起办大事怎么了?我们办成的大事还少吗?我们国力强盛,我们举自己国家之力招谁惹谁了?
这样有弊端吗?有。但是疫情稳住了吗?至少目前比德国稳。
如果这不叫优秀,你是不是对优秀有什么误会?
政治制度对民族的性格有没有影响?当然有。
但是这种性格同样没有优劣之分。每个民族都有闪光点,每个民族都有劣根性。
德国人曾经认为他们是全宇宙最优秀的民族,结果你也知道了,羞耻到没法再提了。
现在又要把人家难以启齿的话题放到台面上来说,换了个说法,公民完胜巨婴,我也不知道德国人会不会觉得尴尬。
我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在大谈公民和巨婴之前,我们
先来谈谈人

政治不是个口号,它的载体终究是人,民族也不是个符号,它是由千千万万个有血有肉的人组成的,这些人都有最基本的、真实的人性。
如果你把德国人和中国人都当人看,自然就会理解为什么面对疫情德国人不慌,中国人慌。
不同的信息来源
我对03年的SARS没有记忆,因为那时我初来德国信息闭塞语言不通,一整年都在埋头学习,SARS来了我慌吗?考试不过我才慌好吗!

现在德国人得到的疫情信息是什么?官方几个没有情感的数据,专家的口罩无用论,卫生部长信誓旦旦的“我们已经准备好了”,媒体宣扬的老年人和病人才会有危险,对健康人的危害还不如流感。
而中国人得到的信息又是什么?是小区封了,邻居隔离了,朋友染病了,是真真切切的生死悲欢,是对灾难来临深深的无力感。
信息不足导致无知的淡定,信息过剩引起过度的恐慌,谁又比谁高明一点呢?
不同的痛苦记忆
朋友曾经告诉过我一个故事。
她们的幼儿园来了一个叙利亚小难民,有一天飞机从幼儿园上空飞过,所有孩子都欢呼雀跃地跑出去看,只有那个小男孩躲在桌子底下瑟瑟发抖,见者心碎。
德国极少有自然灾害,没有地震,偶尔局部发个大水跑个飓风,鲜有伤亡,更别说大规模伤亡。
德国人的“心理强大”是建立在顺风顺水之上的。
而中国几乎年年有大事,巨洪、大旱、瘟疫、台风、地震、泥石流、大爆炸。。。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
这次疫情从中国开始,最先向我求助的是香港朋友,因为这座城市对SARS的痛苦记忆,所有人在第一时间抢空了口罩。
是的,他们脆弱,但谁又忍心责怪?
不同的生命认知
德国是宗教信仰国家,中国是世俗国家,对生命有着不同的认知。

德国人可以用“命运”解释和接受所有不幸,这是世俗的我们有时候很难理解的。
德国人对待生命的态度更倾向于优胜劣汰,顺其自然。
他们对疫情不提倡过度防御,就像他们的妇产科也不提倡保胎一样。
我曾经遇到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夫妇,孤独地守着一座大房子。他们唯一的女儿在四十几岁时因病去世,没有后代。
老人家平静地说着女儿的事,就像在说别人的故事一样,我竟连一声叹息都没有听到。
中国人对生命如此重视,是因为只相信人活一世,只争朝夕,死亡意味着终结,也意味着和所爱的一切永远分离,没有紧迫感才不正常吧?
不同的家庭观念
德国人不慌,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得病就行,得病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自己扛一扛就过去了。
中国人慌,多半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家人。
无论是家里的老人还是孩子,都是中国人的软肋。
我不记得Sars、禽流感、猪流感、西班牙流感,唯一记得2012年初那场无名流感,是因为老大高烧五天不退,我在第四天看到温度重新上升时终于崩溃大哭。
那种手足无措的痛苦是用刀刻在记忆里的。
德国华人的恐慌,集中表现在中国疫情爆发时为国内老人担惊受怕,和德国疫情爆发时为身边孩子忧心如焚
我没见到身边有华人要求德国政府封城,但见过很多妈妈四处求人投票,提议政府关闭学校。
你忍心去嘲笑她们妇人之见不够理智吗?
对不起,我不能。
关于中德两国人民的国民性,我想请大家听听17年前首先发现SARS病毒的专家之一、柏林Charité医院病毒研究所所长、在德国极具威望、被称为
德国钟南山”的Christian Drosten的评论。
来源:https://www.ndr.de/nachrichten/info/podcast4684.html
Christian Drosten 3月5日访谈笔记(音频19分30秒后),感谢不知名网友的总结。
中国政府的抗疫措施并不是作者眼里“难以描述”的“负面信息”,中国人民也并不是作者眼里的“巨婴”,如果没有中国的负重前行,德国人民不会有今天这么淡定。
非常喜感的是,作者在推文后的置顶留言里加了这么一段声明:
“起初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对某些德国华人的情绪反应和自媒体的批评,并没有批评国内同胞或国内抗疫情措施是否对错。我事先把读者锁定在德国华人圈,但也没有把矛头指向所有华人。”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所以我一开始就写下了打脸声明。
偷偷问一句,白纸黑字的,你这么怂家里人知道吗?
从德国疫情开始到现在我没有指责过德国政府
因为骂或者不骂,德国政府就在那里,该咋咋地。
也没去纠结戴不戴口罩,毕竟家里几个口罩连塞牙缝都不够。
更没有去抢购商品,联邦民防与救灾局的囤货指南我很早就知道,也一直有囤货的习惯。
我只是让全家随身携带消毒水和消毒巾,训练孩子们好好洗手洗脸,平时不搭乘公交工具,取消所有外出娱乐,尽一切可能不出家门。
我尽力了,也心安了。
写段子,在读者群逗大家开心,告诉大家不要过度关注疫情,让生活继续,我想让所有为疫情揪心的同胞多一点安慰,多一点鼓励。
没有任何立场,也没有任何资格去讥讽那些恐慌的人们,我们都是大时代下的小人物,都有着各自的无能为力。
他们小心翼翼用尽一切方式保护自己和家人,也保护着别人,他们是真正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我也实在不关心德国人内心有多强大,我只关心他们别到处乱跑,别连累我的同胞。
关于写作,《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虽然很老,但我一直很喜欢: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在迫不及待地向别人展示自己见到的天地有多与众不同之前,不妨先审视一下自己。
你是谁?
你从哪里来?
你要去哪里?
只有看明白了自己,才不会看到扭曲的天地。
而真正见到了天地,有了揽月摘星的能耐时,也不要忘记低头看一看芸芸众生,看一看他们的苦难,心中留一份悲悯。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在人类的苦难面前,知识分子炫耀自己的优越感始终难掩粗鄙
最后,不妨再回过头去看一下
百度百科对“巨婴”的定义
,全能自恋,偏执分裂。

什么样的人是巨婴,相信各位已经一目了然。
话题TOPIC
德国公民吊打中国巨婴?你怎么看?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后台留言。
往期回顾
做个段子手
26
02-2020
别说结局,你连开头都猜不到
19
02-2020
被一场比赛整得明明白白
12
02-2020
到底炸出了什么?
05
02-2020
愿所有人做好所有准备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