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在这几天的网络轰炸中,相信你已经认识刘敏涛了。
即使你仍然记不住她的名字,应该也已经记住她的表情包了。
这传说中的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四分漫不经心我
对着镜子练了十遍
(我真是个奇怪的博主啊),想起来那句至理名言:

不要用自己的业余去挑战别人的专业。
业余戏精专业戏精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信你也试试。
一位
44岁的女演员
以这样的方式霸屏,估计连她自己也摸不着头脑。

一次随心所欲的放飞,竟成了无数人眼里别具一格的风景线。
三千多万播放量,热搜一条接一条,是这个世界太无聊吗?
不是的。
是这个世界看多了无聊的女人。
而这个一袭红裙霸气登场的姐姐做了很多无聊的女人不敢做的事情
也许你不会想到,她也曾有过乏味的人生,从小温顺乖巧,成绩很好,就连走上演戏这条路也是听从长辈的建议。
在事业上升期结婚隐退,相夫教子,生活轨迹几乎全部符合社会对一个“标准”女性的预期。
刘敏涛在《人物》杂志
“2018年度面孔·女性力量盛典”演讲截图
37岁那年
,她决定结束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生活,做回自己,成就自己。

她离婚了
离开了聚少离多的丈夫和死水一潭的婚姻,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醉心工作,快意人生。
演讲截图,来源:《人物》
“中年叛逆”
四个字在大屏幕上打出来的时候,不知道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有多少人会心一笑,又有多少人一声叹息。
人到中年,许多人都感觉“卡住了”。
经济稳定,儿女绕膝,也说不出哪里不好,但是就觉得一直这样过下去太没意思了。
想要改变什么吧,伤筋动骨,太过折腾
不改变吧,索然无味,心有不甘
人世间走一遭,辛辛苦苦,却像是白走了一般。
我不知道听过多少女性读者说过,她们曾有崩溃大哭的经历,有时被吵闹的孩子一触即发,有时被烦躁的丈夫一点就炸,离婚的念头不知道冒出过多少次。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哭完也就哭完了,日子还要过下去。
所以刘敏涛演的这一出爽剧,令她们眼前一亮。
敢于中年叛逆的人对她们来说,是生活的一地鸡毛中开出的奇葩(不带贬义的那种)。
好了,
下面我要劝大家离婚了吗?
虽然我是个奇怪的博主,但还没有不正经到这种地步。
只想和大家分享一段经历,我的人生中最不堪回首的那一段。
老二出生的第一年,我像是坠入了无尽的深渊
很奇怪,相比起老大出生时的艰苦条件,其实物质上明显是变得更好了。
但是我烦躁到不能自已
很长时间里,我拒绝照镜子,也拒绝和别人交流,因为我不知道这个面目可憎、言语乏味的女人是谁。
对自己的厌弃所带来的痛苦远远超过身体的劳累。
我有认真地想过离家出走,但最终没有成行。
因为尚存的理智告诉我,这样解决不了问题。
问题不是出在婚姻,也不是出在孩子,而是出在我自己
无论是妻子还是母亲的角色,都必须
依附在别人身上才能体现价值,而我自己呢?
直到某一天,我从两个孩子哭闹的夹缝中挤出时间,从柴米油盐奶粉尿片中抬起头来,重新捧起书,拿起笔的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灵魂一点点归位了。
我开始每天推两个孩子出门散步一小时,屋后的树林就是我的远方,没有诗就自己背几首吧。
我开始读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当然还有从小就爱的文学
我开始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把鸡飞狗跳统统写成好玩的段子
我又能呼吸了,
世界豁然开朗。
也许你会说这是个俗套的故事。
但是说来有趣,身边照着这个剧本演的朋友都安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期。
生育的头两年
,几乎是每个女人的
“前中年叛逆期”
,年龄尚未到达中年,却提前体会到了中年的琐碎平庸、按部就班和了无生趣。

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也不足以当母亲。
有的人选择了原地叛逆,以离婚收场
有的人暂时磨掉了棱角,放弃了抵抗,却终究意难平,为之后真正的中年叛逆埋下了伏笔。
而有的人选择了第三条路,拼尽全力从烟火气中短暂抽离,保全了自己
我的闺蜜们,有的宁可只睡三四个小时也要挤出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有的加班到半夜仍然坚持听歌撰写乐评,有的总是迫不及待地分享最新接触的文艺作品和感悟。。。
她们用点点滴滴的努力,从庸常的生活中获得了属于自己的那一口新鲜空气。

虽然这次她们也转发刘敏涛的视频,放言
“来啊,一起中年叛逆啊”
,但我知道这
不过是一场撒欢笑闹

她们根本就无需叛逆,静水深流之中,她们早已把自己安放得很好
刘敏涛一夜爆红,可以说最大的原因在于她是女人。
其实中年叛逆并不是多新奇的事,只不过一直以来主力军都是男人
钱钟书在《围城》中形容上了年纪的男人动起情来像“老房子着火了”,但事实上,这只是中年叛逆里比较普遍的一种。
导致“老房子着火了”的又何止局限于男欢女爱。
史上最著名的中年叛逆事件的男主角是后印象派画家保罗·高更。
他的故事被毛姆写成了小说,名字你一定听过,叫做
《月亮与六便士》

文中以高更为原型的
查尔斯·斯特里克兰
是个成功的股票经纪人,生活富足,妻子贤惠,孩子漂亮,却在某一天突然
抛妻弃子,不辞而别

所有人都以为他有了外遇,和某个女人私奔了,一时间谣言四起,满城风雨。
而事实上,斯特里克兰是去追寻他内心狂热的梦想去了,先是衣衫褴褛地落魄于巴黎街头,后又在塔希提岛过着原始蛮荒的生活,一心痴迷绘画直到耗尽生命,再也没有回头
这部小说曾经一度被媒体吹爆,捡六便士的时候要抬头看看月亮成了“诗和远方”另一种洋气的说法,然而真正能坚持把这本书看完并且看懂的人并不多。
很多人读完之后的第一感觉并不是感动,而是目瞪口呆:
斯特里克兰恐怕是个疯子吧!
不仅疯,而且渣
,简直禽兽不如。

抛弃自己的妻子也就算了,还一路撬走了朋友德克的妻子布兰奇,并且始乱终弃,不但令对他百般推崇的德克惨遭打击,还直接导致布兰奇堕入风尘,万劫不复。

哪怕布兰奇为了供养他画画而卖身,哪怕布兰奇为他自杀,都唤不起他的一点柔情。
真是个让人难以理解的男人啊!
不能理解的我们于是把这归结于艺术的邪门艺术家的疯魔
但其实,在这碗追逐梦想、放飞自我的鸡汤中,隐藏着对人性和婚姻的深刻探讨。
斯特里克兰无疑是个具有强烈自我意识的人,但即使是这样的人,也中规中矩地结婚生子、努力养家很多年,说明他和社会规范其实是具有兼容性的。
但是婚姻令他的“自我”无处安放,更别提梦想
妻子艾米
热衷于社交,对沉闷无趣的丈夫的所思所想几乎一无所知。

在丈夫出走后,她的仅有的想象力就是和年轻女人私奔了。
她竟然不知道丈夫喜欢画画,只记得他婚前经常带着个颜料盒四处游荡,经常被她取笑。
当她得知丈夫是为了画画离开她的时候,觉得无比荒谬,宁可接受私奔这样的结论。
说是同床异梦毫不为过。
而一向安守本分的布兰奇被斯特里克兰吸引后,毅然离开俗气的丈夫和安稳的生活,全身心为斯特里克兰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也算得上是中年叛逆界的女性代表了。
可惜她只是红颜,却并非知己
在斯特里克兰眼里,布兰奇和艾米并没有区别:
“一个女人爱上你,除非拥有你的灵魂,她才肯罢休。。。男人的灵魂在天际飘荡,女人却想将它囚禁在自己的账本儿里。”
于是,中年叛逆的
男选手
斯特里克兰慌不择路地逃离了这两个想要占有他的女人,却在塔希提岛
和一位原住民姑娘厮守到死。
这位远离现代文明的姑娘,是他那在天际飘荡的灵魂的唯一知音。

而中年叛逆的女选手布兰奇看似生猛,一顿操作后只不过是把对一个男人物质上的依赖换成了对另一个男人精神上的依赖,悲剧几乎不可避免。
“自我”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很多人都以为他们可以没有,可以为了千百个理由去压抑,去奉献,可以被伟大的爱和责任完美替代。
可惜午夜梦回,这个神奇的东西总是蠢蠢欲动,欲盖弥彰。
一直随波逐流在地上捡着六便士的人们猛一抬头看见了月亮,那月亮就成了太阳,成了点燃老房子的一把火。
老房子着火为何可怕?
因为干燥。
干燥的意思,就是没有水分了。
水分就是随着时间流逝而失去的自我
所以不要说都是月亮惹的祸,
惹祸的是看月亮的方式。
如果平时捡六便士的时候就经常抬头看看月亮,就会淡定许多,尤其是还有相知的人一起。
我见过最好的婚姻,正巧也是一位画家朋友的。
自从有了两个孩子,她每年坚持独自出门一到两次,每次一周左右,或是游学或是度假,回来后再和丈夫交换。
双方都承担独自带娃的义务,双方都得到自由自在看世界的权利
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婚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还是我,你还是你。
平时的小浪,避免了中年叛逆的惊涛骇浪。
当人们为刘敏涛的中年叛逆拍手称快时,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这其实是一场悲喜剧
喜的是,一个女人终于用这样漂亮的姿态寻回了自己。
悲的是,她本可以更早的。
那些早早经历过青春期,经历过年少轻狂的人,根本不屑于中年叛逆
当我看到刘敏涛42岁以一张露背照博出位时,觉得嗯,怎么说呢,有点心酸。
美则美矣,大可不必,这是多少人玩剩的啊!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穿露背装的时候不过二十来岁。

对了,我也是好学生,乖乖女,从上小学第一天起就以一副根正苗红的形象当起了班长,一当就是十二年。
青春期顶了两句嘴,就被母上大人拎去理发店把长发剪了
上了大学第一次染发,就被父上大人称作社会女青年又染回来了
青春期可以推迟,但不会消失,叛逆这门课总是要补上的。
一踏上德国的土地,我就开始奇装异服,放浪形骸。
家里的两位大人可能永远都想不到,一身正气的我曾经穿过多么夸张的衣服,那些照片即使我现在再看都忍不住要敬自己是条汉子
结果呢?试过了就知道不适合自己,不想玩了。
如今再看到这样的穿着心里只有一个想法:会不会着凉。
年轻时的勇猛,远远不止穿衣这一件。
十几年前留德的孩子,家境大多一般,是冲着大学免费来的。
许多家庭买完最后一张机票送孩子上了飞机便再也没有经济上的支持。
每年延签的时候账户里连保证金都没有需要东挪西凑的不在少数。
疯狂读书疯狂打工疯狂游玩是我们青春的主旋律。
至今仍然记得温书温到凌晨四点再坐六点半的巴士进城上学记得寒冬从被窝中跳起来迎着路灯和漫天大雪去打工记得拼命省钱买一张通往阿姆斯特丹的车票去看梵高记得在罗马梵蒂冈走到双脚磨破皮也舍不得坐公交记得在威尼斯住十几个人的大通铺总觉得身上哪儿哪儿都痒。。。
挣钱很快乐,省钱很快乐,读书很快乐,游玩也很快乐,做自己喜欢的事
怎么都快乐

看过全世界才会知道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在哪儿,也才会安下心来经营自己的家
而自始至终对自己人生的
掌控感
,足以抵抗任何突如其来的诱惑。

年少轻狂是以很小的代价换取了无限的人生体验,而同样的体验到了中年会变得非常昂贵
年轻时搬一次家只有行李二三,谈一次恋爱不过哭哭笑笑,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到了中年,什么都是劳师动众,牵连无数,生杀决断异常艰难
能够像刘敏涛这样果断离婚的是少数,能够像高更那样出走的简直就是异类。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最大的叛逆只是以不动声色的几场艳遇聊以自慰而已
面对迟来的青春期,骚动还在,勇气却早已不再
记得当年高考结束后曾经有位长辈问我,是不是长这么大都没有做过什么错事?
我认真想了想,好像真的没有。
他说,一直在轨道中成长不敢偏离一步,其实是一种遗憾,也许你现在不觉得是遗憾,但将来的某一天一定会遗憾。
不妨去试着做一些出格的事,你以为的出格,其实在别人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
人到十八岁成年,性格和品格已经成型,放心吧,你不会变坏了。
去做一点年轻人该做的事,只会让你变得更好。
讲真,这段话我当时没有听懂,听懂已是中年
有很多读者给我留言,说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后浪》这样的演讲会被骂。

我想,对年轻人来说,长辈讲什么都很烦吧。
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会明白,
“选择的权利”意味着什么。
也会明白,
前浪们说出口的羡慕是真的
没有说出口的失落也是真的
青春的迷茫并不可怕,
中年的迷茫才是真可怕
话题TOPIC
中年的迷茫,你有吗?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我第一次有点坐不住了
29
04-2020
被育儿大法收割的韭菜们
22
04-2020
正经人写的日记,才会被世界铭记
15
04-2020
好人何苦为难好人
08
04-2020
我要把全身的功力传给你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