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最近话题度最高的人不是公知,也不是明星,而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初中小男生,钟美美。
钟美美的老师模仿秀可以用“惊为天人”来形容,每一处细微的表情、动作和语气都堪称出神入化,说他是戏精已经不太合适,必须是戏骨了。
看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这身鸡皮疙瘩有两层意思,一是被演技打动和折服,二是对表演的内容感到不适。
谁能想到,离开学校这么多年后,一个小小的视频竟让所有的记忆都回来了
钟美美小朋友模仿老师合集
从网友们的反应来看,这种记忆可谓横扫时空,不仅是全国性的,还是跨时代的。

全中国好几代人都没有逃脱被老师支配的恐惧,在钟美美的视频面前产生了盛况空前的精神共鸣
说得更确切一点,是被女老师支配的恐惧
钟美美模仿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女老师,这仅仅是巧合吗?

撇开为了追求节目效果刻意反串的动机,我们不得不承认,视频中的种种槽点在男老师身上难得一见。
女老师似乎是某种神奇的存在。
钟美美的老师模仿秀视频截图
无独有偶,去年我曾经写过一篇20W+文
《老师叫来家长一顿狂训,没想到对方是心理学家》
,里面那位阴阳怪气把心理学家训出内伤的也是女老师。

文章发出后,后台炸开了锅,全国各地的老师们纷纷提着两米长的大刀赶来,对我各种猛劈。

我遭遇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杠精群体,至今心有余悸。
很多人大骂我抹黑老师,挑拨家校关系。我想我要是早生几年就没有窦娥什么事了。
有趣的是,这些绝大多数都是女性
能够心平气和地和我交流观点,讨论教育改革、地方政策、教师待遇、家校沟通问题的基本上是男老师。
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表达似乎对女老师来说特别困难,她们好像占尽了天下所有的道理和委屈,一言不合情绪就上来了
她们在网上发言的样子像极了在教室里训学生和在办公室里训家长的样子。
能够保持冷静和优雅的女老师我只能叹口气说,太少见了
为什么总是女老师?
为什么这样的女老师总是让人喜欢不起来?
其实细想起来,在我遇到的中小学老师中,行为真正称得上恶劣的几个都是男老师。
殴打学生、索要礼物、嫌贫爱富、行为不端、甚至因一己私欲影响很多孩子的人生,如今回想起来仍然令人不齿的那几个老师,没有一个是女的。
女老师大多数非常认真负责,对学生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关爱
但是毕业之后重聚,大家都不是很想见女老师
只要想起那些年挨的骂,就觉得头很大
连我这样没有被老师骂过的好学生都没有办法把钟美美的视频愉快地看完。

我笑不出来,甚至对视频的内容有种说不清楚的生理性排斥。
即使同为女性身份,即使有了自己的孩子体会到了教育的不易,即使也到了当年那些女老师的年纪,我仍然无法接受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台词和说话方式。
无法接受一个人明明心怀善意却如此面目可憎地表达出来
这样的方式让人觉得莫名的悲哀
钟美美的视频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
“尽是废话”
“尽是反话”

里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话根本没有必要说,而剩下的话完全可以好好说,可是倔强的女老师们偏不
管理班级纪律时
她们说什么?

“我不用讲了,讲啥呀?有啥可讲的呀?我用讲吗?我讲你们哪个人听了?就这几个好同学跟着我走啊?差生都无所谓是吧?以后啊,上课,我专门给三班上。好学生你想听的,搬个椅子到三班上去,以后咱们班语文课全改自习,没的上!”
整顿学习风气时
她们说什么?

“我不发火,我挺长时间忍着没对你们发火了是吧?我不发火你们就是特意气我是吧?我跟你们说啊,你学,不是给我学,也不是对付谁的,也不是给你们爸妈学!你们愿意学不学,我工资照样拿。你愿意考哪儿考哪儿去,跟我没有关系。到时候你们爸妈啊,别来问我啥你们家孩子成绩这么差,回家问你们家孩子去!上自习吧!人哪愿意给你们上课!一个个的不知好歹!。。。看你们唠的,看不出好赖脸你,不要死脸你。。。赶紧的,能上上,不能上滚回家去!”
给家长打电话时
她们说什么?

“XXX妈妈,你们家孩子我管不了!你们家孩子我管不了,你自己来啊!来了到地方给我打电话!把你们家孩子领回去!别问为啥了!你赶紧的来!”
即使嗓子疼到说不出话来,也要来一句:

“XXX你还说话,你不把我气死你难受!”
。。。

话会不会太多?戏会不会太多?小性子耍得会不会太多?
堆积如山的情绪垃圾,让人无法直视。
如果
换作男老师
会这样吗?

据我观察,男老师脾气未必更好,但他们并没有这么多话,他们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这直接得多
脸色铁青震慑全班,指出问题,责令惩罚,语言简洁,行动霹雳。
如果需要长篇大论,他们更喜欢谈论国际形势和人生理想,而不是碎碎念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排除个别性情暴躁喜欢动手的男老师,在我的学生生涯中,毫无疑问更喜欢听男老师说话
女老师的刀子嘴豆腐心毫无营养的废话集锦常让我无力招架,无福消受。
情绪是人类共同的敌人,无论男女。
我并不认为男人在控制情绪方面更优秀,相反,很多男人容易冲动,喜欢爆粗口甚至有暴力倾向。
女人只不过是喜欢倾诉而已,表达方式要温和得多。
但是男人显然目标更明确,习惯于把注意力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而女人更容易长时间地陷入情绪之中
当男人拍完桌子骂完娘开始解决问题的时候,女人仍然沉迷唠叨无法自拔。
女人和情绪纠缠不清的过程大大扰乱了她们的思路,甚至让她们忘了要去解决问题
那些喋喋不休的气话和反话不仅不能起到任何实质性作用,还极有可能得罪听众,连合作的可能性都一并失去。
所以女人解决问题总是相当费劲,姿态不漂亮,效果也堪忧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朋友,就会发现这个现象非常普遍。

事业遇到阻力的时候,男人狠狠问候完某人老母就开始分析问题,寻思着应该从哪里入手力挽狂澜扳回一城,又或者如何另辟蹊径曲线救国。
女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感情和自尊都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被全世界辜负了
上司不长眼,同事心机婊,还有某个关系不错的小姐妹居然没有站在自己这一边,这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世道太险恶,人间不值得,为什么!为什么所有人都不识好歹,无法理解纯真善良的我?!
内心戏演了八十场,怨气发泄了一百回,问题在哪里?如何去解决?不知道。
而四周的人早就看够了脸色,听多了抱怨,避之犹恐不及。
如果
遇到婚恋上的问题,女人的劣势就更明显了。
捉奸打小三的是女人,满大街哭闹的是女人,那架势好像不是伤了心,而是伤了脑。
你要问她到底想怎样,她不知道,反正先闹完再说
闹完后才一脸懵逼,发现已经成功地化主动为被动,大好形势早已拱手让人。
原本自己想分就分,想合就合。
想分只需趁早行动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想合只需平复心境避免撕破脸皮。
可现在呢?
想分吧,对方财产都转移好了,想合吧,即使对方愿意,自己也和吃shi没有什么区别了。
亲者痛仇者快,令人扼腕!
女人是不是无法战胜自己的弱点呢?显然不是。

生活中也不乏手起刀落干净利落的大女主
她们就从不伤心愤怒吗?当然不是。
只不过,她们无论陷入了怎样的情绪,都会逼迫自己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如何解决问题。
无论眼前有着怎样的迷雾,她们始终能够直线奔向问题
先解决问题,再解决情绪,只要解决了问题,情绪就会好起来,她们心里明明白白
再回到教育上来。
女人的观察能力、共情能力通常都优于男人,也比男人更有爱心和耐心。
其实语言也应该是。女人比男人更会说话,只要她们想。
在正常情况下,妈妈比爸爸更能体察孩子的情绪变化,也更善于安抚孩子,女老师也具有同样的优势。

可惜在我们的生活中听到最多的,却是她们的唠叨和毒舌,是她们一手造成的令人窒息又难以逃脱的教育环境。
为什么?

因为她们总是陷入自己的情绪而忘了去解决真正的问题。
她们用不停地说话来缓解自己的压力,却不知道会给别人造成压力,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还会破坏亲子/师生关系。
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似乎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在看完钟美美的视频后,我采访了大麦和小米,让她们模仿一下德国老师生气的样子
从幼儿园到小学,她们遇到的除了一位教音乐的男老师,其他全都是女老师。
大麦说她一二年级的班主任特别凶,会像狮子一样咆哮。
她学完咆哮我聋了三秒钟才恢复听力,她大笑着在床上打滚。
小米说她的老师很生气很生气也不会吼,但是会罚全班写作业,把音乐课体育课罚掉上德语和数学。

听起来和中国老师也没差嘛!
但是当我让她们学老师训话的时候,立马发现了区别:
和钟美美相比,她们表演的内容毫无亮点。
因为德国女老师和男老师如出一辙,都是制止加惩罚的统一操作,没有什么苦口婆心的劝解,更没有什么讽刺挖苦的戏码。
回想我这么多年来和德国老师的接触,也都是正常交流,不像国内的家校之间有那么多爱恨情仇。
老师不会说“你家孩子我管不了,你来吧”,也不会说“你们家长是不是觉得生完孩子就没什么事了?教育的事全部推给我们学校的老师啊?”,不会以专业人士自居,居高临下地训斥家长。
如果和家长谈话,老师往往是先肯定孩子,再直奔主题就事论事,讨论如何解决问题。
是因为德国老师不容易生气吗?从狮吼就能看出,他们当然也有被孩子气到不行的时候。
这里插播一下,德国和中国不同,并
没有尊师重教的传统

在德国,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既不崇高也不神圣,没有人歌颂,连教师节都没有。
德国家长要比中国家长
难搞得多
,动不动就是这个不满那个不满,非常强势。

德国孩子也比中国孩子自由散漫,纪律性不强个性倒是很强,非常难管。
但是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反而关系比较融洽,这就很奇怪了是不是?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大家都是对事不对人,没有人因此伤了自尊。
哪怕那个会狮吼的中年女老师,吼完也是继续上课,没有废话。虽然孩子们当下会抖一抖,但安静下来后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课堂上,老师不会有多余的表演
家长哪怕对老师再有意见,双方交流意见再达成共识,能解决问题就好,谁都没有必要入戏太深。
德国老师也会被误解、被抱怨,心里也会有委屈,但是不把情绪带入到工作中来,被看作专业人士应有的态度。
专业人士只分专业,不分性别。
在男权社会中生存的女人,无论在工作、婚姻还是家庭教育中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这些压力难免会转化成情绪,而女人比男人更敏感,也更容易为情绪左右。
常常有朋友向我抱怨,男人目的性很强又冷酷无情,所以受伤的都是女人。

我倒是觉得女人可以好好审视一下自身的问题,或者说是弱点。
钟美美的视频就是一面难得的镜子
如果女人总是这样任性,这样盲目,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发泄情绪,那么别说男女平权,我们连小孩子都搞不定。
与其站在性别的对立面大骂男权,不如去学习一下男人怎样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我的高中班主任,男,曾经在黑板上写下八个大字:日失千言,不伤自残。
并且告诫我们,永远也不要用情绪替代理性,用语言替代思考。
如果一定要说话,请学会一语中的。
与各位女性朋友共勉。
话题TOPIC
学生时代,你的老师做过什么
让你最不能忍受或最印象深刻的事?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还手不是你想教,想教就能教
27
05-2020
中年人一开口谈爱情,全世界都怕了你们了
20
05-2020
搬砖也有技术和格调
13
05-2020
有谁看懂了?
06
05-2020
我第一次有点坐不住了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