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内容请看下文
文 | 格格
马伊琍的面孔距离上一次出现在电视荧屏上已经整整两年时间了。
2018年,马伊琍凭借《我的前半生》中的罗子君一角获得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
而在当我们问到“您为什么不借此热度趁胜追击”时,她淡然地说,“我为什么要借此热度趁胜追击,我的人生不止有这一个热度。我的人生一直是热的,所以我不需要投机,我只需要有喜欢的戏就去拍就好了,不用这么急功近利。
面对这样的答案,我才意识到,屏幕上罗子君的所谓“热度”,是我们定义的,而马伊琍生活中的所谓“沉寂”,也同样是我们定义的……
而这些,都不足矣定义对面这位女演员对于事业和生活的态度。
就连人人都趋之若鹜的“成功”标签,她也十分抗拒。她说,我非常不喜欢有人说你很成功,对不起,没有人知道什么叫成功还是失败,只有时间才是答案。
休息了两年,随着《在远方》的播出,让“马伊琍”这个名字在媒体上的热度再次攀升。
从夏琳到路晓欧,女性角色正升级
“一上来只把注意点放在路晓欧和姚远,他们是不是太装嫩了来说,我觉得这样的观众都非常狭隘。
面对部分观众的质疑,马伊琍的回答显得掷地有声。
不被外界的声音所影响,追随本心,这和她在剧中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不谋而合。
在新剧《在远方》中,马伊琍饰演了一位勇敢独立的新时代女性——路晓欧。
近些年来,女性的银幕角色也不局限于端庄的“地母”形象,隐忍、善良、包容、忍辱负重、以大局为重,这些固化的人物形象在一点点被打破......
女性角色的丰满和立体之路,马伊琍深有体会。
记得在2007年《奋斗》播出之时,由她饰演的夏琳一角在爱情里洒脱、勇敢又倔强的形象就让观众又爱又恨。
她的美好让男人渴望,她的独立和果决又让男人望而却步。
从夏琳到路晓欧,马伊琍形容她们俩都是挑战观众审美的女性。
而路晓欧之于夏琳,可以说是时隔12年后的第二次角色进阶。
其实,路晓欧的形象,是在马伊琍与编剧申捷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反复的探讨一点一点把她变成现在的路晓欧的。
马伊琍说,我第一次接触到路晓欧这个角色的时候,她的人物性格比较复杂,她不像刘爱莲或是霍梅,有着鲜明的个性,她是一个比较模糊的角色,你很难用一个词去形容她。
但是马伊琍那个时候心里就知道了,她要如何演路晓欧,至少有一个原则,她应该是一个随着心走的人。
在剧组与搭档一起打磨人物的过程中,马伊琍的“路晓欧”一点点落地、生根。
路晓欧,上海人,心理学硕士,父亲是邮政局的一位领导。
《在远方》的开篇,我们就看到了路晓欧独立的人格特质,在强势的父亲面前,她可以选择为了一个在彼时还一无所有的男人住地下室;而在爱人面前,她又从来都是骄傲而追求平等关系的,她不听那些所谓聪明女人的劝,也学不会在男人面前示弱。
她聪明、勇敢、独立又骄傲。
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在的这个时代中,不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女性,女性的进步的速度有时候甚至超越了男性。
马伊琍也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她过去常常想不通为什么身边单身的女孩子那么多,但是后来她发现,由于社会对女性的尊重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很大的提高,加之女性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她们的自驱力和主动性往往比男性还要高,进步的脚步也一直在加快。
成熟演员不负责王子与公主的爱情童话
从9月22日播出至今,都市创业剧《在远方》已快步入尾声。
播出期间,有关马伊琍扮演的路晓欧以及由梅婷饰演的刘爱莲与姚远的感情关系持续被大家关注着。
几个人之间几次的分分合合让许多观众纷纷为他们曲折的爱情唏嘘不已。
我们的习惯是把这样非一脉相承从一而终的爱情称为“虐”,而对此马伊琍却说,我认为这就是人性,时移世易也是必然的,人到了一定的阶段一定会要面临物是人非的状况。其实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有虐的时候,不要过于理想化。我们这个阶段的演员其实就是要负责呈现最真实的人生。
比起“撒糖”剧中的爱情童话,马伊琍则更喜欢呈现真实的男女情感世界给观众。
而《在远方》中几个人物的感情,就打破了传统电视剧中非黑即白的爱情观。
比如,姚远、刘爱莲与路晓欧三个人之间的关系,就因过于模糊不清被部分网友诟病“三观不正”。
在剧中,两个深爱姚远的女人可以在深夜畅聊、谈心,也可以在工作中互相扶持。这让许多人感到十分不解,作为多年来一路扶持姚远如亲人般的刘爱莲,与姚远的精神伴侣路晓欧如何能成为朋友?
一个男人身边两个女人的敌对关系,是来自传统爱情观的偏见。
在年轻人的世界观里,或许从刘爱莲和路晓欧身上看到的只有是是非非,只允许有“原配”和“小三”这种简单的对立模式。
这样的人物关系,不管是发生在1999年,还是2019年的今天,都是绝对领先的,甚至有些引起观众不适的。
但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它发生在美剧中呢?相信无论是路晓欧这样的人物,还是姚、路、刘三人之间的关系,都并不会十分突兀,他们就该让你又爱又恨。
对此,马伊琍则表示,我们每个人都习惯生活在自己最拿手、最舒适的A面,但是你不知道世界上有B面、C面、D面。有很多事你完全不适应,措手不及,所以人生就是这样,你要不停在尝试当中去了解。其实很多人有这样的活法,有的人是这样的,有的人是那样的。
这让我想起了林徽因与梁思成和金岳霖之间的关系。
当林徽因与梁思成袒露自己对于金岳霖的心迹时,梁思成的反应不是愤怒,而是答应还给她自由。
而金岳霖面对梁思成宁愿舍弃自我也愿成全林徽因的爱,反而选择了收起心意,与他们终生毗邻而居。
三个受到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之间对待感情的态度和反应显然是更为成熟的。
而梁思成的成全与金岳霖的让步就像是路晓欧和刘爱莲对于姚远的感情。
是她们二人完成了姚远在不同时期对情感的需求,同时她们自身也得到了成长和历练,这才是真实的人性。
婚姻和家庭之外,还有远方
除了纷乱复杂的感情线以外,传统"男主外女主内"的婚姻模样,在剧中男女主角的身上也无法得到实现。
在最新的剧集中,路晓欧即将再次和姚远告别,奔赴远方。
但是,这并非编剧有意虐观众,为了虐而虐,晓欧的离开,是符合这个人物本身的行为逻辑的。
路晓欧从来都不是姚远的附属品,曾勇敢追逐爱情的她在离开爱情的时候也十分坚定。
最早,路晓欧的感情一直让姚远倍感压力,他作为男人,由于各方面条件的不对等所产生的自卑的心理使他离开了路晓欧。
而后期他事业成功后,他的言语中也多次透露出希望路晓欧留在他身边帮助他或是留在家中做家庭主妇。
而路晓欧的答案则是,“我不要做你的压寨夫人,我也有自己的理想。” 
相夫教子永远不会成为路晓欧的一个选项。
从本质上来说,姚远和路晓欧是一样的人,他们都是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而活,不断跳出舒适区,迈向远方,却不肯为了彼此的爱情而妥协。
或许也正因如此,她和姚远注定只能远远相望。
可是,他们之间并非只有遗憾,因为相爱除了占有,本质上应该是给予对方空间和自由,让双方成为更好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放手和告别或许才是更高级别的爱。
这和马伊琍对于爱情的看法也颇为相似,她认为一段良好的关系应该是互相成就,而不是以牺牲一方为前提成全另外一个人,这是不道德的。
在谈及婚姻时,理性的马伊琍也给了我们另外一种解读,她说,“我可能会告诉我的下一代,婚姻对你们来说不是唯一的追求,不要试图用它去捆绑别人,需要用制度捆绑的是不纯粹的,自由很重要。其实婚姻最初就是用来保障双方利益的,与情感关系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被问到这类看起来有些离经叛道的女性对男人来说是否像“刺猬”一样的存在时,马伊琍则说,如果在男性心里,这样的女孩就是刺猬的话,那这个男性太脆弱了,人年轻的时候就该锋芒毕露,无论男孩还是女孩。
路晓欧的选择似乎也印证了这句话,她永远无法依附于姚远。
当路晓欧一个人坐在姚远为她买下的大房子中时,她痛哭了起来,她告诉姚远,自己不是那种会为了住在大房子里而高兴的女人。因为,对她来说,婚姻和家庭绝不是生命的全部。
生命的无意义感,在那幢空旷的大房子里显得更加明显,她的生命应该在远方,而马伊琍的“远方”,则是一个又一个打动她的那些好看而立体的人物。
在谈及自己的表演工作时,马伊琍和我们分享说,虽然有时候很累但也很有成就感,对我来说只要工作就会带给我极大的满足感,所以尽管精神和脑力层面会带来极大的消耗,但是也不会感觉到累。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访问中,马伊琍带着《在远方》中的“路晓欧”多次打破了我们心中对女性、爱情、家庭和婚姻的固有偏见和认知。
她坚信,作为艺术创作者,她应该要走在观众前面。
这样的马伊琍和路晓欧,像是一束光一样一直走在传统观念的前沿,她说路晓欧就算再过20年也许依然不会待在舒适区安静的生活,那么,到2039年的时候,不知道“人设模糊”、“三观不正”、“中年演员扮嫩”等等一系列固化的价值判断体系会不会有所改变……

四味毒叔特别节目
走近青年影视人 
【演员篇第一期】
【演员篇第二期】
【演员篇第三期】
【编剧篇第一期】
【编剧篇第二期】
【特别篇】
【编剧篇第三期】

《四味毒叔》是由策划人谭飞,剧评人李星文,编剧汪海林、宋方金、史航五人发起的影视文化行业第一垂直独立视频表达平台。欢迎有个性、有观点的导演、制片人、编剧、演员、经纪人、评论人、出品人等前来发声,或脱口秀,或对话,观点不需一致,但求发自内心。“说” 责自负,拳拳真诚在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