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 | pixabay

在胎教、早教、幼教和各种兴趣班,补习班大行其道的今天;作为宝爸宝妈,我们最常听到的话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后作为家长的我们恨不得自己的娃能有“三头六臂”,每日安排各种培训特长,生怕一个不小心被别家的娃赶超在起跑线上。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起跑线?哪条才是起跑线?
首先, 我们都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都接受“人人都有优缺点”。 但是,为什么当面对我们的孩子的时候,就不能平静的接受孩子的优缺点,而总是千方百计的去“查漏补缺”“拔苗助长”呢?这对孩子,是何其的不公平。当然,这也间接显示了现阶段家长们所承受的巨大焦虑与压力。
作为宝爸宝妈的我们要知道,世上没有哪两个孩子是完全相同的,哪怕是双胞胎!尤其在性格、兴趣和学习能力上,孩子的个性更是“争奇斗艳,万紫千红”。所以,哪怕你的大女儿是小提琴天才,你的小儿子也有可能长着“五音不全”的耳朵。你能说,这一定就是你小儿子的错吗?
现在,各种兴趣班、补习班都似乎有着各自的特长和必须参加的理由;但是,作为家长的你,确定你选择的课程就一定是你孩子喜欢和需要的吗?每天的时间就是24小时,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你的孩子还有多少时间是在他(她)的自由支配下呢?Dr. Gail Saltz 指出,当孩子的时间被过度安排,他们会因为感到高度的压力而减少精力去探索,好奇和创造思维;而这几种能力却恰恰是儿童天赋发育所需要的主要能力!
图源 | pixabay
经常有家长说:
“我家小孩子一点长性都没有,他们怎么会知道哪些是真正的兴趣所在和天赋呢?‘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多多练习,他们以后自然就会有兴趣,就会知道我们家长的苦心啦”。
其实,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研究发现,长期大量的练习确实会让人在特定的方面有突出表现;但是,只有在心灵最深处对特定事物的‘激情’才会在大量练习下让大脑不断体验胜利的愉悦,才能增强大脑内部神经的自然连接,让人成就真正的天赋。
现在,请作为家长的我们请扪心自问:
  • 我们对孩子的表现有很高的期望吗?
  • 这些期望是我们自己对成功的渴望吗?
  • 我们希望孩子在某方面取得成功是因为符合我们的成功定义吗?
希望以上三个问题,能给我们带来一点不一样的启发:作为父母,我们看到的是孩子本身,还是孩子的功能价值呢?
图源 | pixabay
其实,每个小孩子都有着自己天生的特点和不同, 而后期的生活经历又会在其天生的生理基础上不断促进和发展着他们的特性,天赋和弱项,以及亲和力。儿童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去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以便发现和发展他们真正的兴趣和特长。我们家长这时最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去发现和发展他们的天赋:
  • 最能吸引孩子的是什么?
  • 孩子最喜欢在自由时间做什么呢?
  • 最能让孩子兴奋起来的是什么?
  • 孩子最喜欢谈论的是什么?
孩子需要自己的时间去再创造来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 可惜的是,在科技发达的当今社会, 家长们更注重的却是成绩、成果。但是我们不可能对孩子的生理发育和兴趣天赋“拔苗助长”。所以,家长们不可能强迫他们的孩子喜欢什么,而是应该多花点时间仔细观察, 并在发现孩子天赋的“火花”时鼓励和帮助孩子自己去发现和明确他们真正喜欢和想成为的目标。
图源 | pixabay
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发现和明确他们真心喜欢的‘天赋’呢?
时间
这里不是指孩子的游戏或玩耍时间,而是指孩子探索、尝试,练习,失败,再尝试的时间。也就是说,给你孩子尝试练习的时间,而不要求成果。让孩子能全面的,没有压力的测试她|他对兴趣的真正激情。
材料支持或者创造环境
家长们需要给与孩子所需要的材料支持或给孩子提供需要的环境。如果孩子没有音乐环境的浸润,又怎么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呢?正如厨师需要各色的食材,画家需要画布和色彩,作家需要纸和笔等是一样的道理。
老师或教练
作为家长的我们,是孩子眼中的榜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可惜的是,我们并不是全才。当我们的能力不能满足孩子的兴趣爱好时,家长需要跟孩子一起,寻找合适的老师或教练。不一定是大师或名家,但一定是孩子现阶段最合适的。
鼓励
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一定有着和孩子一样的兴趣或天赋;但一定要积极回应孩子的兴趣以及赞赏他的天赋。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验:我根本get不到孩子感兴趣或在学的技能或科目的‘点’在哪里呀?!我还要不懂装懂,好心酸呀!所以,我们家长们所能做的就只能是:保持期望!
图源 | pixabay

另外,所有以上的建议前提是父母与孩子间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只有这样,孩子才会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拥有真正的自我,并自信的、真正的能够明了自己的特长,明确自己的目标,才能够在将来真正的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发挥自己的天赋。这,才是孩子真正的起跑线!而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请一定牢记: 孩子不是我们的延续,不是一个实现我们功能价值的工具;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她的起跑线需要他们自己去划定。
往期回顾
03
-
2019-04
原创 | 妊娠期可以使用抗抑郁药物吗?
04
-
2019-04
原创 | 为了孩子,我应该付出一切吗?
作者:高志文
澳大利亚心理学会会员,注册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博士。
END
为大家分享实在又实用的心理学,为你的心灵找到正确的疗愈之路。
怡禾心理重新开放树洞信箱啦,如果你有什么心里话或者心理疑惑,育儿路上遇到的难题,欢迎写信给我们。
怡禾心理每周会有一个心理小问答栏目来回答大家的问题,每个月会邀请资深心理咨询师回复一封读者的来信。
信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欢迎来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