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不易,点击上方 少加点班 “设为星标

我想研究孤独。有点作死。我很少感到孤独。
别说你不信,我自己也不信,但,这是实情。
孤独,我也配?
“孤”在古代是君王的自称,我们只听过“高处不胜寒”,像我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感到孤独呢?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谁没体验过孤独呢,只是一闪而过,成年人,不矫情。大家都懂。
高处不胜寒,低处难道就很温暖?
 “高处不胜寒”才配得上孤独?呵,不过是后人讨好权贵阶级,连孤独也“优越浪漫化”罢了。
苏轼写这句话的时候(水调歌头)不过是应个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才是苏老心中所思。
孤独,属于全人类。
我用“属于”这个词,似乎有点政治不正确。
“属于”,连着的一般不都是“好事”么,我们会说“今年的总裁奖”属于你,但很少会说,这堆垃圾袋属于你吧?
我坚持用“属于”,因为孤独,是一种人之为人最珍贵的资源人世间一切让你感慨“不枉人生走一回”的事物,都是孤独的产物。
李后主如果没有亡国恨,没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他能留下“无言独上西楼”、“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种共鸣华夏千年的词句么?
不可能。历史会少了一个大词家,多了一个“辞藻浮华的三流皇帝”。
高处不胜寒,某种角度讲又是对的。
精力冗余更容易唤醒孤独,吃饱了撑着的权贵的确更有条件孤独。对于“汲汲于生”的“芸芸众生”,我们挣扎于油盐酱醋,片刻难得停歇,的确能“有效抑制”孤独感。
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为随时随地娱乐提供了见缝插针的环境。生活之重,教人呼吸沉重,一旦有了闲余,我们更容易投入娱乐的环抱。
我们常常因此怪罪手机,怪罪互联网,怪罪这个消费社会。我们错怪它们了么?并没有,但这个谋杀“孤独”的犯罪嫌疑人名单上还缺一个人——我们自身。
我们莫名恐惧孤独,据说最可怕的死法叫“孤独死”。我们恐惧,因此,我们拱手交出了珍贵的“孤独感”。
如果孤独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我们为什么害怕它,甚至想方设法去消灭它?
孤独是磨难的补偿
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社会动物。
这概况要你评分,你会打几分?
我打50,考虑到亚里士多德对人类文明的深远影响,得再扣它25分。
的确,像人类这种既没獠牙没利齿还骄傲自大的物种,能进化到现在,凭的全是社交能力。
社交不仅能团结更大的群体,更是文化传承的基础。甚至说,社交定义了人类这一物种也不为过。既如此,为什么亚里士多德的概况打那么低分?
因为人类不是纯粹的社会物种。
典型的社会物种,譬如蚂蚁、蜜蜂,一旦“掉队”,不用多久就会莫名死亡。蚂蚁蜜蜂不需要大脑新皮质,它们将大脑神经元削减到最低程度,以此换取强大的物种效率,各司其职,构建宏图伟业——这就是凯文·凯利津津乐道的“蜂巢思维”。
但我们并不是蚂蚁。我们的大脑新皮质无比发达,耗能巨大,我们并没有为了效率进化成“脑残”物种
那我们的脑瓜耗能那么大干嘛?用来发热取暖么。
其实差不多,大脑的确经常干一件最傻的事情——空想——专司想象,进行创造。
这正是人类除了社交天赋外的另一项天赋——创造。
这就是我给亚里士多德那句话低评的原因——我们过于重视社交,忘了创造天赋。
创造跟孤独是什么关系?植物与水、阳光的关系。
我们天生就有寻求独处的需求。
独处的需求跟社交需求同等强烈
对,连亚里士多德都吐槽了,这里就不妨再批判下马斯洛需求模型,他竟然没有将「独处」列入其中,多大的漏洞!
著名心理学家埃斯特·布赫霍尔茨认为,比起外在的(社交)驱动,人类婴儿受内在驱动更多。对动物的研究同样表明,动物的父辈为了让后代成长,会故意扔下它们不顾不管。
今天的人类父母似乎忘记了这一本能,我们常常对婴孩“过度看护”。
事实上,没有经历过独处,一个孩子就学不会自我管理
知乎上很多人问时间管理、自律等问题,殊不知,问题的根源在于社会忽略了人们的独处需求,甚至扼杀了许多人的独处天赋
独处需求,不难理解吧。
我们总是有那么一段时间“心累”、“想要静静”,这正是内心独处的呼唤。
现在大问题来了,我们明明缺乏运动,却以为躺着吃素食就能“健康减肥”。我们明明缺乏填补内心对独处的渴望,却误以为更多的社交才能抚平莫名的焦虑。
结果我们花了更多时间去消除孤独,而不是接纳孤独,聆听内心野性的呼唤。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群居物种,天然存在社交渴望。但社交渴望从不意味着要消除独处,就像影视剧最常见的剧情——我们标记了错误的敌人。
我们错误的以社交去摆脱孤独
如何摆脱?
被理解、受接纳、能让他人在社会庞然大物中一眼辨认出你的位置,这是人们摆脱孤独的捷径。
为此,怎么做?
很简单。
让自己成为一个俗不可耐的人
这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
我们与他人的重叠之处越多,被理解、受接纳的概率就越大。
但人人都能简单理解你,那你得庸俗到什么程度?
叔本华早已洞察:人,要么庸俗,要么孤独庸俗的奖赏是安全,代价就是它自身,庸俗——我们通常形容一个人没有灵性,就是这个意思。
移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简易的消除孤独方式。
你随时随地可以娱乐,可以所谓的碎片化学习,我们只需将自身的“日程表”排满,紧凑的连一只苍蝇飞过的缝隙都不留,忙起来,转移了注意力,自然就没有了孤独感。
问题来了,我们兜兜转转,参加假笑俱乐部去迎合群体,精心装扮友圈以免露出非中产阶级的小尾巴,使用网络流行语来显得cool,对新闻热点比狗仔队还警觉……我们抹掉独特灵性,变得俗不可耐,竟只是为了消除孤独感,最后,我们满意么?
夜深人静,听着洗衣机流水哗啦哗啦的喧哗时,你感到自己变得陌生,你很想找个人说点什么,翻开通讯录,发现无一人可谈
“哐”的一声响彻夜空,你屏住呼吸,久久等待,什么也没有发生。
高处不胜寒。不,我们明明位于低处啊。
你感到莫名恐惧,你更渴望社交,更渴望融入某个群体……你为此付出了更大的投入,但除了更进一步失去自我,你什么也没得到。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们缺失了一课,学会独处、享受孤独
人类学家、民俗学者发现,全球各地的部落神话中,普遍存在着“孤独的英雄之旅”,这通常是部落的“成人礼”,学会独处,象征着,成为真正的人
很可惜,今天已经没有“成人礼”的概念了,社会教条,一刀切,把18定义为成人,基本上,虚度光阴也能“成人”。
成人,失去了门槛。
有个说法叫巨婴国,要我来看,应该改叫巨婴球,这种巨婴现象,应该跟着西方“现代”文化一起全球化了。
“学会独处”与“英雄之旅”相提并论,毫无夸大。
古往今来,从未有人能“摆脱独处”成就大业,没有任何例外。这个名单无需列举,它囊括了你知道的任何伟人。
为什么独处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我们又该如何学着独处?
孤独将散漫的思维凝聚成强大的利刃
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的畅销,让我们对大脑的两套思考机器,冷理性、热直觉有了一定认识。
但我们大脑中的这套本能系统究竟如何发力,还存在许多的未知。
学者卡琳娜·克里斯托夫是研究心智游离的学者,她的研究发现,过分动用专注力理性思维会破坏整个大脑思维的运作
这算不上什么惊人发现,我们十几年“刻意学习”的最终成效——活用知识的能力之低,已充分证实了这一观点。
卡琳娜的后续研究特别值得深思:
我们给予足够独处的时间,思维会转而进入漫游模式,变得好奇、开放、在完全随机的联系中穿梭,它连接的事物恰恰是在我们除此之外的状态下不会联系起来的这句话很关键)。
我们的社会过度操练分析思维,逻辑、概率、批判,没错,它们很重要,但也挺……机械
如果我们想取得实质进步,给予大脑足够的独处时空,摆脱庸常琐务,主动无所事事一番,至关重要。
许多人认为,注意力资源无法“保存”,我发呆也是“空耗”注意力,还不如用于碎片化“娱乐(学习)”。这显然是对大脑奇异性的误解。
注意力资源可以保存,但它不是像松鼠储存干果那样直接,大脑注意力的储存方式很隐晦,它以独处放空的方式“储存”你“放空”的节奏越好,它后续运作的“创造力”就越强,这是一种间接“储存”
碎片化娱乐、学习,那都是在消耗注意力资源。
小碎怡情,大碎伤脑。
实际上,每个人的确存在独一无二的天赋(不是智商),但多数人的天赋从未得到开发——他们连辨识的条件都不具备。
很多女孩子都喜欢香奈儿。
可可·香奈儿曾说过一句话:“当你决定做自己的时候,美就产生了。”
美,是发现自我,是在天赋原石上雕琢自身,是拥有欣赏自我而不是全然追随社会标准的存在方式——这同样需要在独处中探索,而不是逛街剁手消费至上。
*独处是指一个人放空、神游。独自娱乐,独自忙活都不属于独处
现在,我们终于理解,为什么学会独处、发现自我是“成人礼”的重大仪式,是一场英雄之旅。
唯有独处,我们才能:
  • “思维漫游”中获得全新的洞察,无论是改变人生还是改变世界,依赖的全是这些创造性洞察;
  • 摆脱庸常,抽离而出,给大脑必要的时空,将阶段杂乱的外部磨砺、经验与自我进行整合、内化,协同统御;
  • 获得“存在性安全感”,对自我价值的无条件认同,这是与世界建立真实的联结大前提,而不是从众、追赶潮流来融入假笑俱乐部;
  • ……
但是,我特别恐惧独处,害怕孤独,还有救么?
有,做梦。
真的是做梦。
从学着做“白日梦”开始。
厕所中的美食,重拾孤独的利刃
独处之所以让我们焦虑,是因为社会主流文化从未认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的“合法性”。
我自己算比较幸运,从小“放羊”长大。
感谢父母的无条件信任,无所事事对我是家常便饭,一个人午后在田野里听溪水潺潺,黄昏看着天空发呆直到天黑,夜晚对着星空遐思催眠……大量这类体验占据了我的少年时光。
你问我是不是得了自闭症?并没有。
我是附近的孩子王(不是欺负人那种),经常组织周边的孩子们玩各种我发明的运动或竞技游戏,很是吵人。换句话说,我热爱社交的同时也热爱独处,从未觉得两者有什么矛盾。
现在想想,像我这样的人,更接近“未开化的原始人”。
现在的孩子就很难体验“原生成长”了。
一方面,社会环境确实变质了,另一面,今天家长以教育竞争剧烈为名,把自身焦虑全面施展在孩子身上,你想“无所事事、游手好闲”?所有人都会马上给你布置点“有意义”的活儿,让你的生活“多姿多彩”。
这种“训练”模式,是狗狗都能懂得“文明如厕”,何况人类?
这正是人们恐惧孤独、害怕独处时无所事事的“文化根源”,人们一旦独处,就一定要把时间“碎片化使用”,以体现高效能人士的风尚。
现代文明忘记了,跟社交一样,独处也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需求。
找到了问题根源,我们就好解决独处的焦虑了。
首先,体验一次“轻量级”独处的好处。
说一千遍运动的好处不如换鞋出去跑一圈。当然,前提是你得确保自身具备“基本条件”,正如运动前确保自己不是高血压膝关节炎。
独处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你脑瓜里得事先储备一些“原材料”如果你从小到大都是“娱乐至死”过来的,那独处也无济于事。
实际上,许多职场人士都体验过独处的好处。只是很多人没意识到,毕竟,那个地方有点特殊——厕所。
如厕时,我们被动独处
毕竟,你不会跟隔墙的哥们聊天,这不利于排便。在狭小、封闭带着异味的空间中,我们无从娱乐,也只能跟自己的大脑自娱自乐。
当然,一些人带着手机拉屎,很可惜,他们没机会体验独处的红利。但终归有些人不看手机,我有不同的同事都提过“上个厕所找找灵感”之类的话,这绝非巧合。
如厕时,我们更容易摆脱独处焦虑还有一个原因,这种状态让我们褪下了“文明的外衣”,暂时获得片刻“无所事事”的正当性
这给到我们启示——赋予“无所事事”的合法性才是获得“独处红利”的关键
因此,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无脑独处”,比如断网、断联、玩消失。
我们首先应赋予“孤独”合法性
怎么做?
神话永不褪色
那些被当代人遗弃的神话给到了我们答案——借用“崇拜”的力量
部落社会,人们口口相传津津乐道于神话故事只是为了好玩么?
不是。神话,尤其是神话中的英雄行径,为部落里的年轻人树立了一个榜样,人们迷茫、失去自我时,他就能够思考,如果谁谁谁(部落英雄)身处其中,他会怎么处理。
跟我以前谈过的“审美”类似,崇拜也是一种内模仿
一个人崇拜谁,他最后就可能会变成谁
现在娱乐明星、商业网红取代了古老的英雄崇拜,我不想做价值审判,但得提醒一句,这些人在公众面前表演的是“人格面具”,如果你想透过崇拜他们获得“寻找自我”之路,可能性微乎其微。
当下社会之所以全民娱乐,无风不起浪。
如果你想唤醒与生俱来的“孤独潜能”,一个最简单的办法是,看几本名人传记这也是我给一些特别迷茫的 暗智能 学员的建议。
名人传简单易读,伟人们性格特征鲜明,总有一些人会打动你。而他们共同之处是,都经历过“孤独的英雄之旅”,他们的事迹能协助我们重新经历一场“成人礼”——学会独处、享受独处,直面真实的人生
巧合的是,我写“孤独”(即本篇)专题时,是我今年独处时间最长的一次。
在独处的“思维漫游”前,我大脑主要想的是:
我为什么独处却不感到孤独?
为什么很多人以庸俗为代价,获得理解也仍无法摆脱孤独?
写到这里,我才突然想通了(这再次验证了独处的好处)一点,“拥有无条件的信任”以及“被理解的夸张想象”才是消除孤独感的本质
无条件信任亲近的人,才有活得真实的底气你一旦卸下虚伪的面具,就会感到与世界的真实联结——哦,这是一种爱。
你联结越多越强,你就越渴望为这个联结贡献一点什么,这是“意义感”。
为什么需要“被理解的夸张想象”?因为本质上,人与他人永远无法活在同一“当下”中,这是狭义相对论决定的。
*狭义相对论与孤独的论述此处不展开,有兴趣查阅可在本公众号(少加点班)回复:相对论
一个人之所以能将孤独感转化成独处的力量,归根结底是因为爱(广义)。
如此看来,经济学的“理性经济人”假设被人们过度扁平化解读了,这不啻为文明的灾难。
《自私的基因》说的也不是“人的自私”。一个狭隘自私的人,永远无法释放自身最强大的一面,一个人,终究只有为了他人才能变得更好
我常常闭门写作却不觉得孤独,因为我写作时,不是一个人,我“看”到了你,许许多多用心阅读的各位,我看到了你们的投入,我强烈感受到一种巨大的责任与使命感,催促着我,奋笔疾书,无暇他顾。
孤独,是。
孤独感,不存在。
*点亮「在看」,让我看到你
*老读者建议,有空再刷一遍,会有更多惊喜

延伸阅读:

本文由作者李少加原创首发于公众号(少加点班),媒体转载请后台回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