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树妈妈
微信号:tree2050
前两天有位妈妈说起自家的孩子,她对自己已经是“差生”的儿子表示担忧:
她的孩子成绩不好,刚刚中考完,估计考取普通高中都很困难, 更别提重点高中了。
这个妈妈迷茫又苦恼,怀疑孩子还有没有未来,在她的影响下,整个家庭氛围都很压抑。
我身边也有类似的父母,孩子成绩不是很好,即便按部就班考学都很吃力,父母也很着急。
那么,这类孩子到底还有没有未来?
面对这类孩子,父母到底该怎么做呢?
纪录片《差生3》里,就追踪了几个差生高考后10年的生活,讲述了他们的人生。
我选了纪录片中三个最让人触动的孩子,给大家分析下一下他们“由弱到强”的人生路。
希望能对所有父母,有所启发。
01
托德·罗斯

从注意力障碍到哈佛知名教授
托德从小就是班里既淘气,又爱惹麻烦的那种孩子。
中学时,他还被诊断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他是被赶出高中的,因为之前的成绩全部是F,所有科目都不及格。
不但成绩总是最后一名,他还总是遭受同学们的霸凌。
老师责备他,同学排挤他,学校对于托德而言,是个可怕的地方。
托德高中辍学后,19岁结婚生子。
孩子刚出生那两年,他靠着政府补助金生活,换了10个工作,过得极其艰难。
人人都觉得“拖后腿”的托德不可能有未来的,可托德的父母从不这样认为。
他们一直深信,托德有更多的可能性,并最大限度的接纳、保护他,希望他自尊自爱。
托德小时候,老师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告状,托德妈妈虽然也很受伤,可她觉得:
“孩子已经受尽非难,我们不能再苛责他。
父母是他能坚持下去的唯一动力啊。”
实在难受时,她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哭。
托德高中辍学,拿着救济金过日子时,父母也依然对他抱有希望。
他们不断鼓励托德忘掉之前的负面评价,试着从其他领域挑战一下。
虽然在校时成绩差,可父母的精神支持,加上没有学历,生存艰难,让托德下决心突破一下。
他报了一个门槛很低的大学,尝试研究教育。
托德自己有糟糕的求学经历,父母也不断给他鼓励,这给了他深入研究的欲望。

虽然基础差,可有兴趣加上努力,再加上父母一如既往的精神支持,托德的潜能逐渐在教育领域展现。
几年后,他居然考取了哈佛教育研究院的研究生。
毕业后,又成功留校任教。
现在的托德,已经成为哈佛著名的教授之一。
谈到托德一路走来的艰辛,托德妈妈说:
“我一直相信孩子,不忍心过多责备他。
因为当孩子落后时,他会感到疲倦、被攻击,这时孩子需要知道自己是被爱的,家是安全的。”
托德也坦言:
“如果没有父母给的这种安全感,我可能还会继续惹麻烦,人生不知要什么样。”
托德的“逆袭”让我们感慨:
孩子暂时落后,沦为差生不可怕,可怕的是,连父母也放弃他们。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但不是每一个暂时落后的“差生”都有好的未来。
因为孩子的潜力,不会像应季的花朵一样,齐刷刷开放。
很多时候,“开窍晚”的孩子,更需要接纳和支持,因为他们有更长的探索路。
02
洪成浩:

从游戏狂魔到全校第一
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是很多父母觉得最束手无策的事情。
纪录片中的洪成浩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初中开始,他只对游戏中毒。
除去吃饭上学,他每天都要玩6小时游戏。
周末会玩一整天,有时24小时不睡觉,一直玩。
那时他每科的成绩都是20多分,全校垫底。
面对沉迷游戏的孩子,成浩的父母也很着急。
他们说过,制止过,可效果不大,孩子还会有逆反心理。
成浩的妈妈就经常反思自己:“这是哪里做的不对?”
那时,成浩妈妈把很多精力都放在“怎样沟通孩子更乐意听”上。
实在心里气到不行,她就这样平衡心理:
“就当这孩子一周或一个月后就要死了。”
这样一想,就又能心平静气地对待孩子了。
她还设立家庭会议,书信式反省书,出发点都是为了跟孩子沟通。
后来,成浩父母觉得,与其强制不让孩子玩游戏,不如让他对别的东西也感兴趣。
他们带孩子尝试了好多活动:学厨艺、旅游、学跳舞……
希望能代替网络游戏。
并且整个过程,他们都全程陪伴。
比起托德父母的全心接纳,成浩父母积极主动地帮孩子寻找出路的做法,更让人感动。
可高一时,成浩依然要退学成为职业玩家。
父母当时一万个不情愿,可他们认为:
“火焰正旺的时候,哪有办法灭掉?也许尽情试一次,就会厌倦了吧。”
于是,他们全情支持成浩参加游戏大赛。
没料到的是,成浩输的很惨,他对游戏的兴趣果真凉了下来。
父母趁机鼓励他,试着拼一拼,学一学。
成浩想到父母一直的鼓励,觉得很愧疚,他也开始考虑新的发展方向。
那时是高二年级,成浩虽然成绩倒数,可他对学习并不反感,并且他很有意志力。
把精力投入学习后,第一次考试,他排名就上升了一大截,这很让人受鼓舞。
成浩又一鼓作气,不松劲,一年后就考到了全班第二,很快又考到全校第一。
最终拿到名牌大学4年奖学金的名额。
如今的成浩,名牌大学毕业后,入职了世界级的电子公司,是公司里备受瞩目的人才。
成浩的成长让我们看到:
那些会展现奇迹的孩子,并不是父母什么也不做,“静待花开”。
而当父母一直给予积极回应,孩子最终也会有惊人的转变。
就像成浩妈妈说的:
“信任,信任,再信任,至死也要信任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成长,有时是需要“预热”的,这个过程,父母一定要耐心。
等预热到一定程度,孩子会以燃烧的态势,爆发自己的能量。
03
金智孝:

从想轻生到自主创业者
女孩金智孝从小就被逼着学习。
6年级开始,她每天就只能睡两三个小时。
从补习班下课回家,差不多要凌晨3点半,早晨6、7点又要起床上学。
那时,智孝特别痛恨学习。
她觉得自己每天像轮子一样,在学校、补习班、家之间麻木的来回转,完全不明白为什么要学习。
学习的压力,让她一直想要自杀。
初中时,她真的站到了家门口的马路,要冲到车流里。
自杀前,她给爸爸打了“最后”一个电话:
“爸爸,我太累了……所以做出这样的选择。”
当时爸爸很震惊,出着差就跑回来。
父亲意识到:
希望子女成功的愿望,只会成为孩子的负担,而孩子在身边,就应该很感恩。
爸爸第一次拍着她说:
“对不起,我不知道你这么累。”
“去做你自己想做的事情才是对的。”
“补习班不想去就不要去了。”
父母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他们增加了和智孝的交流,开始尊重她,让她自己选择。
父母态度的转变,让智孝卸下了压力。
她拥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以及怎样去实现这样的人生。
智孝最终选择了发明专利高中,开始为自己的前途而学。
现在的她,一边读大学,一边创业,专注学习。
乐于挑战的她,成为了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美国普度大学一项调查显示:
对孩子精神支持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
当一个孩子感到太大压力时,父母不应再去责备,而是要放手。
此时的精神支持,才是孩子“新生”的开始。
04
我们身边好多孩子,其实都有这3个孩子的影子。
看上去,他们成绩差,前途渺茫,没有希望。
可韩国这项追踪“高考10年后,300名成年男女人生状况”的调查却发现:
即便读书时成绩不好的孩子,也有可能拥有成功的人生。
而这类孩子,无一都拥有善于克服逆境,恢复力强大的品质。
这些孩子的父母或家庭也都惊人的相似,那就是——他们始终给予孩子接纳、信任、温暖和力量。
孩子的成长,不过是一场试错游戏。
有的孩子不需要试错,甚至很少试错,就能找到自己的路。
可有的孩子,甚至接近成年,一直在试错。
每个父母也该明白:
孩子求学考试,只是检验某一段时间内的结果,孩子的未来,还很长。
而孩子最终的人生走向怎样,就在父母给予的精神支持里。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小树妈妈,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tree2050。
相关阅读:

倡导理性阅读,离美帝更近一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希望帮我点个「在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