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寻麻麻
家庭阅读指导、幼小衔接全域规划,用科学的策略打造孩子终生受益的学习力
前天早上,2020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一千多万考生步入考场。
与往年相同,第一科语文刚结束,高考作文题就已经上了热搜。仔细看完11个作文题,我留意到除北京上海江苏三地外,其它考卷尤其是备受关注的全国卷,作文要求里都出现了四个字:不要套作
而据网友反馈,其它没有明写“不要套作”的地方卷,阅卷老师也一样高度重视这个规则。
(图片来源于知乎)
“不要套作”是新课标之后出现的要求,不只高考,中考作文也做了同样规定。
它代表中高考作文评分的标准,很重要一点是学生要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准确清晰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
其实就算没这个规定,认真看看作文题的材料也会发现,如今的作文命题是越来越活了,没点自己的思想,还真不容易写出出彩的文章,想靠考前准备素材去“套”的学生已经没有用武之地。
就拿网上议论比较多的全国卷1作文题来说吧。
乍一看,好像在考历史知识储备量,因为材料中提到了春秋时期的齐恒公、管仲和鲍叔等人物,还穿插有孔子、司马迁的话。
认真看,关键句却是落在“你对哪个人物感触最深”上面。
人物性格、关系,材料中都有清晰体现,齐恒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有大家风范;鲍叔重视情谊、甘当绿叶;管仲才高,锐意改革。
考生只需确定三人特点,自己找一个角度展开论述即可。
你看,这题活就活在“自己的看法”上面。
就算你对这段历史了如指掌,自己没想法,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其它各省作文题也都类似,不论是“客串主持人”还是“为自己画像”,都要求考生有自己的思想,能够精准表达自己的思想。
我觉得,作为迟早要中高考孩子的家长,咱们一定要有敏锐度,懂得透过这些风向标看趋势。
“不要套作”四个字虽不起眼,却预示着培养方向的变化。
它意味着,作文想靠补习班学些技巧套路拿高分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不论是小升初还是中高考,阅卷老师的眼睛只会越来越“毒”,讨厌看套话、假话、空话,只有具备个人特点和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拿到中等以上的分数。
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有自己思想,写出来东西有料有范的孩子呢?
还真得从小练起!大了,养成不动脑的习惯后,想改就来不及了。
如何练习,我总结出了“2个原则+2个方法”,供你参考。
2个原则
第一个原则  懂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
提出“大语文”理念的张孝纯先生,也主张把语文学习同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也就是——大语文即生活。
大语文如此,大语文时代的写作更是如此,好料从哪来?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孩子能不能写出好作文,不在于他的生活有多丰富,而在于他懂不懂生活,对生活细节的敏锐程度,有没有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敏于感受的心灵。
这就需要家长自身热爱生活并关注细节,能够在日常中找机会点亮孩子。
举个例。
我家楼下有棵樱花树,每天送千寻去幼儿园,都会从它身边经过。
虽然早上时间不多,但每次走过樱花树,我都会花上1分钟,停下来跟千寻说:“宝宝你看,树上冒小芽啦!”
过几天,经过樱花树,我又会说:“宝宝你看,小芽好像长高一点点了。”
渐渐地,千寻开始留意到这棵树,再后来就变成她停下来,兴奋地跟我讲:“妈妈你看,小芽变花苞了!”
观察也触发了她的思考,小脑袋里蹦出很多问题:“妈妈,花开后是不是就会结果子,果子可以吃吗?”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在幼儿园毕业典礼小朋友讲故事的环节里,千寻作为他们班的代表,讲了“一棵樱花树”的故事。
她从樱花树冒出绿色小芽讲到结果子,讲到我们一大早兴冲冲去摘樱桃,却发现一夜间樱桃已被小鸟们琢了个精光,那种兴奋到沮丧的心情,被她描述得活灵活现。
当千寻最后说出“这是我自己创编的故事”时,全场掌声响起。
同为输出,能说出,日后便能写出。为她骄傲的同时我也很有感触:
好的输出一定是基于孩子自己对生活中事物的细致观察与真实感受。
家里花开了,植物长高了,你可以提醒孩子,观察和描述变化;
平时放学,跟孩子聊聊一天的趣事、糗事,与他分析事情,理解他人;
假期出游,带孩子听大海的声音,讲讲光脚踩在沙滩上的感受......
好好生活,懂生活,才是大语文写作的源泉!
第二个原则  爱阅读
一般来说,书读得多的孩子往往写得好,写得好的孩子往往也都是爱读书的。
阅读之于大语文写作的好处主要有两个:
一是阅读给了孩子模仿的机会
我们鼓励孩子自己去感受、去思考,但想把感受思考精准表达出来,是需要一定表达方法的。
前面例子中,我说到千寻能自己完整讲出樱花树的故事。
这不仅仅是基于她的观察,更是基于我们平时大量的阅读。
我注意到,她在讲故事时,不论描述方法还是形容词汇都借鉴了绘本《艾莉丝的树》和《彩虹色的花》的内容。
所以,建议大家:
一定要坚持大量阅读,孩子读多了见多了,会不自觉地掌握别人好的表达方法。模仿到一定程度,他才有能力自由发挥,追求个性和创意!
注:学习表达方法不是套作,没有自己想法全靠搬运才是套作哦。
二是阅读给了孩子生活中缺乏的广度。
我们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被划定在一个小范围内,每天三点一线,孩子能从生活中感受到的东西终归有限。
小的时候,可以引导他观察细微之处。
但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需要更广阔的天空,更大的框架。
旅游是个途径,但普通家庭一年旅游也就几次,每次时间还短,能了解的远远不够,余下只能靠阅读拓展,自书中完成知识的延伸与累积。
而且,很重要一点是,大语文强调的“文常”,核心就是全局观,孩子要具备能把事物放到整体框架里考虑的能力,这个只能在阅读中实现。
因为读多了,知识点才能串联为知识体系。
比如,你的孩子读过明朝历史,也读过宋代历史,对历史演变有了整体概念,再把对某个人物或事件的思考放进体系里看,写出来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
2个方法

前面我们说了两个原则:懂生活、爱阅读,基本上我身边作文写得好的孩子都具备这两个特点,高考语文差点满分的我,回想曾经的学习路径,也是受益于此。
接下来,再跟大家分享2个方法,聊聊具体怎么做,能为孩子写作能力打好底,写出有见地的精彩文章!
第一个方法  开口说(3-6岁)
之前文章里我也多次提到,学龄前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这时候培养表达能力事半功倍。
输出是个大概念,口头表达、书面表达都囊括其中,好的书面表达多半基于好的口头表达。
所以,建议学龄前孩子的爸妈,一定要把握黄金期,鼓励孩子开口说,为之后的书面表达打好基础。
说什么呢?什么都可以说。
身边事物,皆可描述。
比如晚上小区散步,抬头就是路灯,不妨问问孩子:“你看,远处的路灯像什么?”
刚开始孩子说的可能让你啼笑皆非,但不要急着纠错。
千寻小时候的回答是:“像怪兽。”
当时听来觉得这个说法是错的,但我也没纠正她,一段时间后,我们又散步,她突然指着路灯说:“妈妈,你看像不像怪兽的眼睛?”
我一下子明白过来。
孩子受限于能力,有时没法精准地表达内心所想,你要给他肯定,有了信心,他自己会慢慢纠偏,也愿意多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孩子再大些,就要在“说”里加点挑战了。
你可以开始引导他:复述绘本、讲无字书和创编故事。
1、复述绘本很好理解,就是通读后,让孩子把故事复述出来,这对他整理素材的能力和逻辑思维都是很好的练习。孩子复述卡壳没有关系,适时给他关键词提示就好;
2、无字书很有意思,之前我在文章里也推荐过,《雪人》、《小红书》、《疯狂星期二》都是很棒的无字书,拿来干嘛呢?锻炼孩子看图讲话。
无字书的图都是有顺序的,故事脉络就藏在一幅幅图里。引导孩子看着图讲故事,这样的练习多了,小学看图写话是没有问题的,而大家都知道,看图写话就是作文的基础;
3、创编故事就是我们在亲子共读时,故事讲完后,问问孩子:“这个故事换你写,你会怎么收尾?”这样不仅练了表达,还练了思考力。(这个技巧我在《孩子“精读”效果不好?2个雷区要避开,3个窍门要记好》里有具体举例,需要的爸妈可点击回看)
第二个方法  随手记(6-9岁)
孩子进小学后,慢慢可以自己写字了,不会的字也能用拼音代替。这时候,你就要引导他做两个“随手记”的事儿:
1、写读书笔记 
2、写日记 
切记,一定以保护孩子兴趣和热情为前提,不要一上来就提出高要求。
比如读书笔记,刚开始孩子连什么是读书笔记都不知道,你若严肃地跟他讲,读完书要做笔记哦,他肯定很排斥。
早期读书笔记不需要很正式。
更多是我们在与孩子共读讨论时,孩子可能会抒发感想:
“书里某某我好喜欢,因为他性格开朗,和我很像......”,
也可能是你的“诱发”:
“哇,我觉得这段描述晚霞的句子好棒,你觉得呢?”
然后,Push孩子:
“我们一起把刚刚聊到的东西记下来吧!”
用一个有仪式感的阅读笔记本,书名、时间和思考讨论的内容,记下或者画下来,就非常好。(之前分享的《老师说了:有这个特点的孩子,不可能学好语文》里,还有很多读书笔记的方法供你参考)
下面这些图就是孩子们自己做的读书笔记哦:
日记也一样,虽说是日记,却不用规定孩子日日都记,或者必须记多少字,这样很容易打压孩子的积极性,变成应付就不好了。
你只要告诉他,可以写写心里话,记下今天特别开心或者特别不开心的事儿,哪怕一句话都行。
一定要真实,记得,要允许孩子说真话。不要套作,真情实感,才是一篇好文的灵魂!
关于写作能力的提升,还有很多可讲,比如再往后走,三年级开始,孩子的写作就不能止步于感觉啦,还得多练练比喻、拟人、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无奈篇幅所限,不能一一道来,只好先把我觉得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则与方法分享给大家,如果对你有用或者你想要看到更多相关的文章,可以轻轻点个“在看”给我鼓励哦。
其实千妈一直觉得,写作并不神秘,每个人只要有表达的欲望,都能写出东西来。孩子也一样,只要家长做好引导,有心去点亮,就一定可以从“没有话写”到“妙笔生花”!
最后,祝愿所有参加高考的孩子都能顺顺利利考出好成绩,今年太不容易了,你们要好好的。
最后请大家帮个忙^_^
逃逃小朋友和爸爸录制的一整套教小朋友自然拼读、日常口语、分级阅读的音频课程刚在喜马拉雅上线,现在暂居“新品畅销榜No.10”,被吴晓波、德云社的老师们上下夹击,看来是一场硬仗~
大家方便的话请帮忙扫码上去点点试听(有免费试听的音视频),帮我们涨下人气,哈哈,看能否把排名再往前冲一冲!
长按图片提取二维码就可以链过去啦~
由于微信订阅号有了新的设计,不再按时间排序,而是智能排序。如果你不想要错过我们的更新,不想与每一篇用心分享的干货擦肩而过,最好的方法就是把“东西儿童教育”设为星标,现在就动动手设置星标吧:
—END—
还想看这类话题,点个在看让我知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