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岳按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承受了很多误解,甚至一定程度被污名化了。
很多家长也跟风否定中国的基础教育,这对中国基础的教育及对自己的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双重的损失。当然,主要是自己的损失。中国的基础教育被误解,可以重新得到正解,孩子耽误了,无法重来。
道理不多讲,用一本小书来证明。埃尔温·薛定谔的名作《生命是什么》,是教育部推荐的高中生课外阅读书籍之一,有几个家长知道?你若知道,甚至读过这本书,就知道真有一批默默做事的专家,为孩子们制定了科学的、丰富的阅读计划,他们很负责任。
这书有利于阅读力的提升和创造力的培养,它既是有压力的训练,也是放飞想象力。你也可以由此知道,严格要求与自由发展,它是教育的一体两面,可以融合在一起。
—————
70多年前,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怀着对融为一体的知识的强烈渴望,甘愿舍弃他在物理学领域上所享有的“高位”,出版了一本生物学小书。
他自嘲这是一件“蠢事”。然而,正是因为干了这件“蠢事”,他在生物学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
受此书启发,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生命之谜”被正式解开,人类从此清楚地了解遗传信息如何传递。生物学研究正式步入分子生物学阶段。基因工程、分子免疫......这些与人类未来命运息息相关的学科,如果没有这本书,或许不会这么快出现。
这本小书因而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经典之一,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中的《汤姆叔叔的小屋》。
它,就是《生命是什么》
它的作者,这位勇敢的跨界者与预言家,就是埃尔温·薛定谔。
薛定谔是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奠基人之一。
1933年,他以“薛定谔方程”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两年后,他提出著名思维实验“薛定谔的猫”,再次撼动了物理学界。
而当这只猫“跳”到了生物学领域,又一里程碑式的著作《生命是什么》随即诞生。
本书分为《生命是什么》与《意识与物质》两部分,书末附有薛定谔的自传。
在第一部分,薛定谔自称“朴素的物理学家”,试图以物理学和化学来解释一个生命有机体内,在空间和时间中发生的事件。他以“原子为什么这么小”这一带有几分童真的问题为起点,思维的触角逐渐伸展到遗传机制,再到“跃迁”式的突变,最终得出有机体靠“负熵”为生这一经典论断。
论述清晰,解释详尽,辅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帮助读者加深理解。每一个论点前都有小标题,以便读者迅速抓取重点,建立思维框架。
在《意识与物质》中,薛定谔便不再仅仅停留于科学与科学之间的交融,而是进一步提升思想维度,试图以科学回答“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从何处而来,又要到何处去”等经典哲学命题。为此,他谈伦理、谈宗教、谈感知,流露对生命哲学的理解和思索。
本书采用平装胶订。内页为胶版纸,色彩温和,不易造成视觉疲劳。
2020年,该书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高中段)。
__
层层推理,搭建学科之间的桥梁
阅读《生命是什么》,宛如沉浸于一部日本本格派推理小说。
薛定谔坦率而真诚,对专业术语作了精微深刻的阐释。我们与书中的“侦探”拥有相同数量的线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抽丝剥茧,破解生命谜题:
经典物理学定律的精确性是以大量原子的参与为基础。
然而,基因结构似乎只包含数量较少的原子,却具有近乎奇迹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那么,倘若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这一现象,量子力学是否能够帮助我们走出山重水复,得见柳暗花明?
如水般流畅的推演,环环相扣。一个个平时令我们望而生畏的陌生术语,此时如此自然而妥帖地构成逻辑中的一环,勾勒出物理学与生物学交融的新世界,也完成对分子生物学的预言。
而在每一章的开头,薛定谔都会引用一句小诗或哲言,为这本科普小书增添一分奇异的美感。
基因突变,可以是歌德笔下的“你用永恒的思想捕捉那飘忽不定的现象”。
遗传机制是多么神秘,“存在是永恒的,因为法则能够保存生命的精华,天地万物从中创造了美”。
检验德布吕克模型时,他自信,“没有光明就显不出黑暗,同样,没有真理做标准,就无法判断错误”。
在这本小书里,美与科学并不冲突。它就蕴含在缜密的推理中,蕴含在科学与人文的呼应与共鸣中,等待着你的发现。
__
静静沉思,探寻生命的意义
我们为什么需要道德,哪怕代价是压抑自己的欲望,使自己感到痛苦?
如果康德的“道德义务”太过强制,不妨听听薛定谔的答案。
深入了解有机体的变化,薛定谔形象地说,人之所以道德,是因为人类自己既是凿刀,又是雕像。
人类的意识必然包含自我冲突。换言之,人类有意识的生命,必然是一场不断地反对原始自我的斗争。
我们因矛盾而痛苦,因纠结而徘徊,但倘若转换视角,将其视为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也许会更加释然。
会试着平和地接纳它,将其视为一种雕琢,一种修行。 
会学着不去怨天尤人,因为我们知道,它正是生命之所在。
千锤百炼也好,自我否定也罢,都是我们在生命的雕像上,刻下的深深浅浅的印迹。
最终,我们征服了旧的自我,雕琢出新的自我,也完成了“进化”。
薛定谔以科学为根,生发出新的生命观。不仅道德,他对心灵、宗教乃至东方哲学,皆有引人深思的全新诠释。
所以,这不是一本只读一遍便可以丢开手的书,更多时候,它需要反复琢磨。正如英国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所说的,“它确实值得一读再读”。 
而我们每多读一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墙,便又打通了一点;对这个世界,又看清楚了一点;对生命的思索,又深了一点。
这多好啊。
 ▼ 读原文, 购买《生命是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