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抗日战争专辑”的总纲篇。
    正文的内容分为以下四个小标题,从“二战国际大环境”的视角详细介绍了1937~1945这段时间抗战的主脉络。

目录
1、西安事变中言听计从的张学良
2、“论持久战”和抗日战争的主脉络

3、二战大局势与中国抗战小气候
4、如何客观评价两党在抗战中的表现

1、西安事变中言听计从的张学良

哀沈阳

   ——马君武  
赵四风流朱五狂,
翩翩蝴蝶正当行。

温柔乡是英雄冢,
哪管东师入沈阳。
注:现实中张学良和胡蝶未见过面。
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赵一荻陪伴了张学良72年,其中50年为幽禁岁月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少帅在国人心中的形象就是“当代吴三桂”。
    当年上面这首小诗在上海《时事新报》一经发表便流传全国,搞得张学良头皮直发麻。    
    少帅三十出头的年龄,正是血气方刚,哪受得了这种屈辱?   

    于是,在数次“至诚”上谏未果后,1936年12月12日零时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
    一般到这里,我们的历史书上都会接着写“周总理、叶帅赴西安调停”,最终出于“抗日大局”的考量,释放了蒋介石。

    那么问题就来了,张学良坐拥十几万大军,为何要对仅有三万余兵力的共产党“言听计从”?

    我们再仔细回忆一下从苏区开始的“革命岁月”,其实很多军阀对我党的态度都不错。

    三十年代的红军只不过是一股很小的力量,但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却成为一个重要的“玩家”,甚至可以与庞大的国民党形成“统一战线”。
    靠的是什么呢?

事变发生前的合影,左起:张学良、杨虎城及蒋介石
    答案其实很简单——苏联。

    《川西往事 下》中我们解释过,在三十年代,我党几乎是100%受苏联控制的,连党的领导人都需要共产国际来“任命”。
    因此,在国内很多军阀眼中,“共产党”即是苏联在中国的代表人。

    苏联的“腿”有多“粗”,我们就不用解释了。


    张学良是想收复东北、一雪骂名的;他麾下的十几万东北军将士是做梦都想回归故土的。
    张学良当然清楚,真要消灭“关东军”,靠自己或蒋介石都不行,只能靠苏联。   

    所以他才会事事都向延安发电报“告知”,并对我党“言听计从”。

    实际上,在抗战初期,苏联的确是中国最大的“外援国”。

    从国家战略上来讲,苏联希望援助中国抗日战争来牵制日军,从而减轻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压力。
    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蒋介石就派代表到莫斯科寻求援助。大名鼎鼎的朱可夫元帅还曾率苏联顾问团回访过。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

    七七事变爆发后的一个月,蒋介石作为“盟主”在南京举办“武林大会”。
    全国各路诸侯均亲临或派重要军事将领参加,如广西白崇禧、山西阎锡山、四川刘湘、云南龙云、延安朱德等。
    不论以往与蒋有过何等过节,大家均在会上宣示,战事一起,“各省与中央须完全一致,各无异心,各无异言。”
2、《论持久战》和抗日战争的整体脉络

    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
  ——白崇禧概括《论持久战》精髓

    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本跟中国战场相关的军事力量有三个“总军”,即三个“大军区”。
    1、关东军(中国东北+朝鲜半岛)

    2、中国派遣军(中国关内大部) 
    3、南方总军(东南亚、中国滇西)
    其中,“关东军”起到了日军“总预备队”的作用,在二战后期不断被抽调到各个战场填坑(然后被埋)。
    “中国派遣军”是中国军队的主要对手,司令部驻南京,投降前的总司令是中国人很熟悉的冈村宁次。

    而“南方总军”是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成立的,中国远征军在滇缅一代的主要对手即该总军。

滇缅公路中国段。在沿海一带被日军封锁后,这曾是抗战大后方的重要“生命线”

    讲完敌军的“建制”我们再来说抗日战争的两大阶段。
    抗日战争从“战场形态”上讲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1)运动战阶段
    七七事变+平津作战 1937年7月
    淞沪会战 1937年8月-1937年11月
    太原会战 1937年9月-1937年11月

    徐州会战 1938年2月 - 1938年5月
    武汉会战 1938年8月-1938年10月
    我们很容易发现上面四场会战在时间上有“重叠”。
    实际上,日军侵华部队的“源头”大致可以认为有“两支”:
    一支是从东北入关的日军,在汇合了原“中国驻屯军”后,主要编入了“华北方面军。(记为“A”)
    A部队也是太原会战的日军主力。

    另一支是从上海登陆,参加淞沪会战的日军,后主要编入“华中方面军”。(记为“B”,B>A)
    太原会战和淞沪会战结束后,A的一部“A1”和B的一部“B1”分别从“南北两路”夹击徐州,即“徐州会战”。

    徐州沦陷后,冈村宁次率日军“王牌”11军(B2)沿长江主攻武汉;日军第2军(A1+B1)则沿大别山北麓助攻十一军,即“武汉会战”。
 (注:日本的“军”下辖若干个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约有十余万兵力,相当于国军抗战时期的“集团军”编制)
(2)相持阶段
    武汉会战以日本的“惨胜”落幕。
    之后,日军难以再次组织大规模会战,开始在正面战场采取“局部军事打击”+“诱降国民政府”的策略,并强加了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扫荡”。
    这一时期,日军对西南大后方主要采取“轰炸+封锁”的方式。
    相持阶段的“转折点”在1941年底爆发的太平洋战争。
    之后,盟国成立中国战区,在西南建立空军基地,中国从而获得了强有力的支援。
    作为“回馈”,蒋介石组织了“中国远征军”出兵缅甸,联合盟军对日作战。
赴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

    在徐州会战和武汉会战之间的“空窗期”,主席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演讲。


    演讲一经发表即引起轰动。

    尤其是在武汉失守、全国惶恐不安的形势下,起到了稳定人心、坚定军民抵抗意志的重大作用。

    重庆的蒋介石看后,高度认同《论持久战》的思想。
    在他的许可下,《论持久战》得以在全国印刷发行。
    这篇文章还在日本最大的综合杂志《改造》杂志上全文登出过,译者为增田涉。
    英文版则于1939年2月由上海英文报《公正评论》首发。
    “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这就是抗日战争中我方的战略指导思想。
3、二战大局势与中国抗战小气候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与苏联在“国家组织”和“意识形态”上是非常类似的两个国家。
——江宁知府
    第二部分中我们根据“战场形态”将抗战分为了运动战阶段和相持阶段。
    从“局面”上讲,又可以进一步将中国的抗日战争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 局部抗战阶段:1931~1937(德国)
 • 全面抗战阶段:1937~1940(苏联)
 • 黑暗阶段:1940~1941(无)
 • 转折阶段:1941~1944(美国)
 • 迎接胜利阶段:1944~1945(美国)
(注:括号中附注的是该阶段内中国抗日的主要“外援国”。)
    大家都清楚,三十年代中国的“军工业”基础基本为零。
    要抵抗日本侵略者,单靠“大刀队”是不行的,必须要有“外援”。
    然而这个关键的“外援”,却是和二战的“大气候”密切相关的。
    在抗战早期,给予中国巨大援助的是一个大家“意想不到”的国家——德国。
    熟悉抗战史的朋友们都知道,淞沪会战初期,蒋介石为了“表明不惜一切抗日”的态度,把自己最精锐的三个“德械师”送上了战场。
    中国怎么会有“德械师”呢?        
    原来从1934年起,希特勒便派顾问团协助国军创建配备炮兵和战车的“示范师”,并组建工兵、汽车、高射炮、海岸要塞、电信、炮兵航空观测队等专业化部队。
    1937年全面抗战开始时,蒋介石的中央军几乎全部是由德国军事顾问训练的,精锐部队更是清一色的德式装备。
    不仅如此,德国还帮中国建了当时最紧缺的“兵工厂”,甚至连淞沪会战的有些防御计划都是德军顾问制定的。
    那么“元首”为什么要帮中国呢?
曾经三次调停中日战争未果的希特勒

    原来希特勒早期曾非常希望将中华民国拉入反对苏联的联盟当中(回想一下指挥围剿中央苏区的德国顾问),从而积极调停中日战争。
    但日本步步进逼,德国的调停最终未能成功。
    相较之下,希特勒只能选择和日本结盟。
    随着德日的结盟,德国的援助逐渐停止,苏联开始成为中国抗战的第一“外援”。
    苏联的援助同样很“慷慨” ,我们前文中提到了,此处不再赘述。
    因为“大哥”对中国抗战的巨大影响,所以在抗战早期,蒋介石面对我党也不敢“造次”,国共合作的总体比较愉快。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1940年下半年。
    当时德国已经基本把西欧的事情“办完”,开始向东线聚集兵力。
    面对德军的巨大压力,苏联当时急需解决掉远东日本“关东军”这个巨大的“后患”。
    于是,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苏联就和日本举行多轮谈判,直至在1941年初达成了《苏日中立条约》。
   该条约签订后,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全面停止,中国抗战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失去了苏联的援助,国共之间的摩擦开始愈演愈烈,直至兵戎相见。
苏日中立条约签字仪式
    事情的下一步转折要等到1941年12月8日的“偷袭珍珠港”事件。

    日本的这波“骚操作”,简直是为蒋介石和中国抗日军民送上了一个“空前的大礼包”。

    之后,美国的参战彻底改变了二战和中国战场的形势。


    一个又一个的日军“精锐师团”被抽调去了东南亚,给美国大兵“送人头”。
    中国战场的压力大大减轻。
    与此同时,美国的援助开始通过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源源不断的输送到西南大后方。

    到中后期,蒋介石的抗战策略可以简单概括为“做观众”、“读报纸”——看美国人打日本。

    只要日军不出击,国军绝对不动。

   我只需要静静地看着你完蛋就可以了……

4、如何客观评价两党在抗战中的表现
    “此处不留爷,
     自有留爷处。
     处处不留爷,
     老子找八路”
——抗战末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底层士兵间流传的顺口溜

抗战胜利后的上海

    评价两党在抗战中的表现,是需要“分阶段”来看的。

    在抗战前期,尤其是“运动战阶段”的四场大型会战中,国军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

    尽管一直在丧城失地,但从主观意志上来说,基本做到了与日寇舍命相搏。

    在这一时期,基于苏联的强烈意愿,我党方面也非常积极的配合了国军,双方合作整体比较愉快。

    日本人是“三板斧”的本事,四场大型会战对于日本的消耗是极大的。
    武汉会战打完后,日本想全面灭亡中国就几乎不可能了。
    于是,日本方面也转变策略,开始分化国民党,吸引汉奸。
    之后,由于苏联角色的转变,国共合作的基础开始出现破裂(国民党之所以要和我党形成“统一战线”主要看中的就是苏联的力量),双方摩擦不断升级。    

    待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尤其是美军反攻到东南亚之后,日本的战略重心开始从中国战场转移。
    抗战后期的大型会战主要在湖南一带展开,形式也转为“阵地战”和“城市攻坚战”。

    交战双方在“相持线”上来回“磨耗”。

    国共两党敏锐的察觉到了形势的变化,都开始“吃瓜看戏”,放弃了大规模主动出击,转而以“发展自己”为主要目的。

    最迟至1943年下半年,日本的覆灭在大家眼中就已摆在明处。
    至于日本人完蛋后的事情,有心“角逐天下”的人从此时就必须开始加紧谋划了。
    限于种种原因,我们只能评价至此,剩下的请读者朋友们自己体会。

(全篇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