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父母学堂
所有家庭教育问题
这里都有答案
学生合唱送别👆
有情怀的教师不一定有“高大上”的事迹,但一定有朴素而专业的行为,无论外界充满什么样的嘈杂,他始终能倾听内在的语言,坚守着为人师表的初心。
本文的孙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情怀的教师,他生活在县城,任教的学校很普通,他自己也像无数工作在基层的一线教师一样默默无闻,尽职尽责地工作着。孙老师并非创造了什么奇迹,仅仅是做了一个有素质的教师应该做的事情——给学生自由,带学生阅读,尊重学生,把学生当独立的人格和个体来尊重,想办法弥补学校和家庭教育的不足——这些本该是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到的,但当下太少,就显得弥足珍贵。
孙老师不是“先进典型“,但他却可以以典型而存在,我们今天记录下这位普通的教师,只是想说,如果全社会的教师都能有这样的朴素情怀,学校教育将前进一大步。
尹建莉老师
2018年5月2日,父母学堂举办的第11期的28天为爱阅读活动,用户群内一句个人介绍惊掉了学堂辅导员的下巴。
一个人,有五十个孩?!——这,他有多少个女人,咋生了这么多娃儿?学堂的辅导员群和编辑群内炸了锅。
“案子”还没被八卦几分钟,就随着这位“好梦成真”在群内发的视频——破了!

原来他是一位老师,一位来自安徽怀宁县的普通中学的语文老师,他的50个孩子是他的学生。
这位老师姓孙,1972年生人,他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已经有25个年头,是带领全班同学来参加我们的阅读活动。
时间长了,我们都习惯喊他老孙。老孙经常在微信群内发他的教学短视频,他的课堂有趣好玩,迅速成为了编辑部谈论的“红人”。

老孙问:“我们班拥有的什么,是其他班级最渴望最想得到的?”
“当你身处自由的时候,你才不会渴望自由。”老孙的这番话彻底引发了学堂强烈好奇心。这位普普通通的县城老师有着什么样的教学绝招,让孩子如此喜爱?他所带领的班级学习成绩到底怎样?他这种特立独行的教育方式是否能被学校接受?
当机立断学堂总编大灰狼带队南下,踏上了访问老孙老师的旅程。
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创设没有批评的班级
来县城之后,我们直接去了老孙所在的学校。正好赶上孩子们的第一节课,却也是他们初中的最后一节语文课,因为他们毕业了。
刚进去时一群半大的孩子笑着起哄,鼓着掌欢迎。有些落尘的蓝色铁门,墙上贴着安排满满的课程表,角落里还有一个硕大的摄像头,后面的板报上的字迹板板整整,写道“光并非太阳的专利,你也可以”。明媚的阳光投过窗户照进来,照在那些洋溢着欢笑、依然充满童真的脸上。
👆当你上课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当你晚上写作时,南极的极光正在洒满夜空,但少年你不要着急,当你在踏踏实实努力时,那些你本以为不会遇到的人,永不会遇到的事正在一步步向你走来。
一个男孩子走上讲台,拿出了一支粉粉的麦克风:“最后一节课,我给大家唱首歌。”坐在下面的孩子纷纷掏出手机拍照录像。
看到我们吃惊的神情,老孙倒是宽容的笑笑:“这节课我让他们自己安排的,我也不知道具体有什么内容,我就是个看客,你们一起看。”结果很是出乎我们意料,并不是单一的唱歌表演,有的孩子读了自己写的文章送给大家,有的孩子表演打游戏给大家看,还有个学霸演示黑客攻击……
👆这个男孩在读一篇文章,他说要以梦为马,
生命应该用来体验和发现。
👆男孩说:游戏是每个男人的情怀,今天我为大家表演打游戏。可两分钟不到就输掉一局,下面的孩子喝倒彩,他挠头笑笑又新开了一局。
临近下课时,几个女孩拿出早准备好的白色T恤,拦着老孙让他签个名,老孙笑着大笔一挥写下——孙悟空。
要到签名的孩子很是开心,比着耶的手势跟T恤合影。左边女孩穿的是班服,上面印着英文“WE WILL RULE THE WORLD”和小猪佩奇。他们说小猪佩奇是社会人,我们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
老孙给予班里的孩子充分的自由和选择权,孩子们也交上了一份令人欣慰的答卷,他们活泼、积极,乐于展现自己也敢于提出意见,有创造力又充满朝气。
在老孙的班级里我们还遇到了一个特喜欢跟老师“唱反调”的孩子,我们喊他安龙。
安龙刚到这个班级时会把水洒到同学的书本上,但对方只是平和地把书擦干。他和同学也会有一些摩擦,但双方情绪发泄过后依旧是好友。安龙还经常跟老师顶嘴,但老孙并不计较。
老孙告诉我们:“这个孩子是不少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他已经换了三个班了,在我们班,他的胡折腾会被宽容,不仅仅是我,班里的其他孩子们对他也很宽容。他是上天恩赐给我们班的小灵魂,让班上的孩子们学会了宽容和关爱。”
👆这块糖被安龙抢走时,老孙以为是孩子又调皮了。想不到孩子只是帮他把糖纸撕开,又把糖放回他手中。
没有批评,没有强迫,没有矫正,孩子在爱与自由的环境中变得越来越懂事明理、阳光向上。
“爱与自由“式教学
遂了孩子的愿,担了家长的心
这里的孩子们为了考上心仪的高中,850分的中考满分试题,需要拿到750分左右。老孙作为八九年级学生的语文老师,肩上的担子很重。但老孙却一直秉持自己特立独行的教育方式,不批评、不惩罚、不刻板,把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放在首位,是真正的“爱与自由”的实践者,这对于一个乡村教师来说并不容易。
 老孙是语文老师,却很少讲解写作技巧,他从接手一个班级开始就让孩子们领养“日记宝宝”,即让孩子把日记本当成自己的孩子,不涂抹不抄袭,写自己的想写的话,哪怕只写一句老孙也会留下评语。每个孩子在他们的“日记宝宝”面前,都成了成年人,成了父母,他们每天要“照看”自己的“宝宝”。
👆老孙学生所作的一篇日记,孩子写道:上完厕所后脑子一片空白,今天写不出来,就贴一篇文章吧。老孙的评语是:欣赏,拜读。
👆也有文笔不错的孩子。上图的文章是一个女孩对老孙的评价,她写道:人越温柔越有力量。
“散养式”的语文教学方式让孩子遂了愿,天天高高兴兴地上课,却让不少家长感到担心,学生带回家的课外书常会被父母没收,也有人跟老孙说按部就班的上课多好,但老孙还是把他的教育风格坚持了下来。
当然,这与老孙所带班级优秀的语文成绩不无关系。“七年级时语文成绩不是太突出,但八年级时算中上等,到九年级的时候就名列前茅了。”说起成绩时老孙很是坦然:“这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平时的阅读、练字都发挥了作用。我的孩子读书多,写作文好,拿高分容易。他们平时练书法,考卷自然写的工整,字漂亮,不容易被扣分。”                                    
“我一直觉得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异类,直到偶然看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我才知道教育可以这样,中国县级城市的整体教育环境还很落后,我也常不自信,我也惶恐苦恼过,犹豫过,我们这流行打麻将,我曾一度下了班无聊,也打麻将,但我不甘心一直这样啊,我想当个好老师。”老孙感慨道。
其实老孙已然是个好老师了,他教育方式不只是轻松、受孩子的喜爱,班级的语文成绩更是名列前茅。我们偶然得到一张孩子们平时测试时的成绩表,九年级共有八个班,老孙班里的孩子语文单科成绩都很优秀,前十名占了一半的名额。
老孙的“随性”教育使得他与孩子们之间的相处平等亲近。有次他让孩子们在黑板上写下对自己的印象,有的孩子说他像妈妈,有的孩子称他是人生导师,有的孩子说他是有故事的男人,有的孩子说他是没有成功的马云,黑板的正中央赫然写着“戏精”两个字。你怎么看待戏精这个评价?大灰狼总编问。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挺好的。”老孙边喝水边笑道。
“书丢了,但一本书换一个阅读习惯,值了”
老孙带的班级一周大约有六七节语文课,他把这些课时分成了阅读、书法、朗诵和“正常教育”(教授书本内容)四个板块。在阅读、书法和朗诵课上,学生不需要学习课本知识,可以随意阅读书籍、练习书法。
班级里的图书角是老孙最想利用起来的地方,书不够时,老孙会自己买些书给孩子看。他回想自己前些年去阜阳的一次教师培训,感慨道:“那里书真便宜,我背了两大袋回来。”除此之外,老孙也会让孩子们把自己的课外书带来学校,与别人交换阅读。但大多数书籍的来源是高年级毕业时,将旧书送给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一直循环使用。
这次我们代表尹建莉父母学堂带了七箱书,捐给孩子们,拆开包装后,欢声雷动。
👆孩子们涌上讲台,挑选着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们借书并不需要登记,还书全靠自觉。书时不时会丢,老孙倒是很乐观的说:“能带走说明是真喜欢,能用一本书换学生一个阅读习惯,值了。”
👆老孙是个极有仪式感的人。孩子人手一本借好书后,他让孩子们把书籍抱胸前,问:“这书是谁的?”孩子们回道:“是我的,是我们的。”
👆孩子们拿着墙书爱不释手,坐着展不开,几个孩子就离开座位站着看,老孙并不刻意强调课堂纪律。据说阅读课刚开始推行的时候,有些孩子不知道做什么还会跑去操场,后来有了爱看的书,全班都能安安静静地看书了。
👆尹建莉老师的四本著作也在此次的捐赠书目中。希望这些孩子既在爱与自由中成长,也能理解并感受到爱与自由的珍贵。
“为什么不去更好的中学教书?”
《2017年农村教育发展报告》中的调查称,义务教育在校生三分之二在都县城,农村仍然是中国义务教育的大头,各种条件所限,教育质量也亟待提高。
怀宁县只有两所重点高中,每年招生900人左右,每一个名额对于6000多名中考生来说都像是一张通往大学的门票。
老孙所在的初中是一所普通中学,老孙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老师。当问到老孙为什么不选择去收入更好一些的重点中学时,老孙说:“这里自由些,校长很开明,我这种人是奇葩,很另类,重点中学要规规矩矩地教学,我不喜欢。这里只要我带的班成绩不差,都还对我挺宽容的。我很感谢班主任,我们学校实行的班主任聘任制,即学校先定好班主任,然后班主任来选择语文、英语等老师来搭档,我们这个班主任选了我,你知道我这样的,不是每个人都敢选我的,我们搭档得很好,我感谢他给我折腾的机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老孙是平凡的,又是充满激情的,他经常在孩子发言的时候,自己拿着粉笔写板书。
我们问他你写的东西会给孩子解释吗?他说不解释,我是为了自己过瘾,他们看得见,能进到他们心里。
老孙所在的学校,一半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父母多在大城市打工挣钱养家,很多爷爷奶奶在陪读,孩子们回家后会很孤独。老孙和班主任说:“这是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他们的父母也不容易,但是县城现在的硬件条件已经改善了很多,国家给学校有拨款,像我们学校每个班级都连了网,有投影设备,有了网就跟外面的世界产生了连接,获取信息和大城市其实很接近了,但整体的软件确实很不够,我们老师也需要多学习。”
老孙在九年级的最后一堂课上哭花了镜片。毕业班最后一节课的最后一个节目是集体合唱《送别》,他与孩子们一个个的拥抱,一个个的告别,并送上最好的祝福。
孩子们告别老孙,也告别初中的自己。

👆这是世间最好听的一个版本的《送别》,这是孩子人生一个阶段的告别。生命因缘际会,友谊永不消散。
在本文即将推送时,老孙给我们发来了喜讯:孩子们中考取得了全校第一的好成绩!愿每个孩子都能记住这份爱与自由,都能保持这样的活力,一路前行,学业顺利。
老孙是否让你回想起学生生涯的某位老师他们也许并不完美,但他们一直用心创造着完美的教育。你身边还遇到过哪些普通而又优秀的教师,或者你自己就是一位有特点有坚持的教师。
请把他们或你的故事讲出来,让更多人知道在广大的中国基层教育一线上,有多少平凡又不凡的教师,他们在用自己的专业素养、爱心和激情默默地成就着无数的孩子。每个故事告诉我们的不仅是某一位教师做了些什么,也能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如何去做——于家于校于国,这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尹建莉父母学堂愿意与大家一起实践、一同为更多的老师、孩子做一些事。
👆识别海报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带孩子玩出最强大脑
加入为老孙点赞的行列,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