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真格实习生项目「ZhenIntern」的招募已经全部结束。
作为这次实习生面试的主要负责人,真格基金董事总经理刘元看了几千位同学的简历,打了几百个电话。在和这么多年轻人高密度地打交道后,刘元写了一封信,希望和所有想进入/在犹豫要不要进入创投行业的同学们分享一些感受。
相比进入一个“体面”的行业,找到自己真正的爱好也许更重要。不在意大多数人的选择,选择一条更少人走的路,才真正形成一个个体最具独特性的地方。
在六一儿童节这个充满童心的日子里,我们把这封信分享给所有“年轻人”,希望大家每一天都能永怀热忱,初心闪耀。
最近我在负责真格基金的实习生面试工作。这可能是真格有史以来收到最多简历的一季:我们计划招十几个实习生,没想到收到了近三千份简历。
作为一家小基金,我们激动又紧张。做 VC 投资的朋友们都知道,这份工作最让人兴奋之处就是总能见到许多有意思的初创公司,而遗憾的一面则是绝大多数时间自己都不得不忍痛一次次去拒绝相谈甚欢的创始人。(之前统计和估算了一下,我们大概每年会收到近十万份商业计划书,却只能投资其中的几十家公司)
而这次发现,筛选简历比筛选 BP ( Business Plan )还要艰难和痛苦,因为每打开一张简历,看着上面的学习工作经历和兴趣爱好,都仿佛这位风华正茂的同学就充满活力的站在眼前,眼里都是对 VC 的世界的好奇和憧憬,所以每次 pass一位候选人,都感到更内疚和舍不得。

我们的投资团队看了几千位同学的简历,打了几百个电话,而我参与其中有一些感受,想跟希望进入创投行业的同学们分享一下。
01
要知道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什么,
而金融常常不是一个真正的爱好
在真格基金内部,王强老师曾经无数次引用托马斯曼在《浮士德博士》中的一段对话:
" Do you believe love is the strongest emotion?"
" Do you know any stronger?"
" Yes, interest."
这里的 interest,
当然不是指利率,而是兴趣。
这次我们收到的简历,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本科金融专业的同学,许多的简历看上去有着“标准的优秀”,本科进入一流院校,然后去一家著名商业银行或者券商实习。

很多同学在电话面试中说,自己想进入风险投资行业是因为热爱金融。
辞典里对金融的定义是“与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相关的各种活动”,许多候选人会说“我很喜欢金融”,但大家恐怕很难想象自己说“我喜欢货币流通和银行信用”。
我在读大学的时候,也曾以为自己就是喜欢金融,但后来意识到,自己所喜欢的不是金融,而是印象中与金融业相关的一切浮夸生活方式。往自己内心深处望去,自己喜欢的也许不是货币的流通行为,而是货币本身,或者支配货币的权力。

这当然完全没问题,谁会不希望自己有很多“货币”呢?我们当然也明白,许多同学说希望进入所谓的“买方”,并不一定是对创投感兴趣,而是在毕业季只要看到与“投资”相关的基金有实习生机会,就投一份简历试试。可以说是一种“商务养鱼”。
然而风险投资实际上恐怕是金融行业中最不“金融”的工作了。我们的日常并不是西装革履的写字楼纵论产业格局,而是每天与野心勃勃的创业者们一边大口喝矿泉水或者撸串一边讨论最近有什么新的技术和趋势可能诞生新的产品,有怎样的一个大机会可以抓住,做出一个改变现状的东西来实现自我价值
许多北清复交、一流美本,或是曾在各大金融机构实习的同学,为没拿到我们的面试而感到惊奇甚至忿忿,尤其是听说自己有在科技公司实习的朋友进了面试环节之后。
传统金融行业的康庄大道上虽然站满了过往竞争的优胜者,但我们希望寻找的年轻人,热爱的是新奇、创造和冒险。
因此,过往的本科专业如果与投资完全无关,比如如果是物理,计算机,心理,数学,艺术,我们看到时不仅不会觉得奇怪,反而会眼前一亮,不仅因为这些专业和经历在几千封简历中显得与众不同,还因为我们会推测,他们很可能曾在人生的关键节点选择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追随了自己的内心,并获得了与其他大部分人不同的视野和能力。
他们也许很适合找到有意思的新项目、与创业者愉快的沟通,甚至在很多年后自己也踏上创业的道路。毕竟我们最希望在简历上看到的,是过往曾经在人生中做出过不一样的选择,有对技术的好奇,和对创业的热爱。
是出于同样的原因,曾经在真格工作过的实习生甚至全职员工,在离开真格之后几乎都加入了创业公司或者自己创业。这大概也说明我们没有骗同学们,我们自己卖的“药”自己也一直在吃。
02
把毕业后加入初创公司
作为一个选项考虑
与许多人所认为的相反,我们今天其实并不鼓励大学生毕业就创业去做自己的公司,除非真的有非常天赋异禀的地方。因为与在象牙塔中只跟同龄人的竞争不同,创业的第一天就是在跟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同类公司竞争,不会因为创始人更年轻而获得任何的豁免和宽容。
成为一个扎克伯格是很难的,可是早期的 Facebook 也会需要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比起进入大公司拿着工牌坐在格子间在工作之余学习办公室政治策略,在一家年轻而斗志昂扬的初创公司直接担当负责一部分业务,并随着公司一起成长,会是珍贵得多的体验
我已经不愿意再举例说明,如果选对了一个火箭般成长的公司会有多么牛逼的前景,因为大家肯定听过太多类似 Facebook 早期前台或者阿里头条行政财富自由的都市传说。它们不一定全都是真的,但也都合情合理。
我想大家真正关心的是,如果加入了一家创业公司,然后公司没做成那怎么办?
首先,初创公司不一定只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早期,三五个程序员苟在一个暗无天日的民居里那种。一个融过 B 轮的公司仍然是一家初创公司,年轻人还能有很多巨大的机会。
硅谷曾流行一个计算,如果你是第 100 个加入 Facebook 的员工,仍然会比自己独立创业然后卖掉一家一亿美金的公司赚到更多的钱。我们到今天还会鼓励真格内部优秀的实习生去像完美日记这样已经成为独角兽的公司,这样的独角兽或者小独角兽公司才几岁大,正在冉冉升起的初级阶段,还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所以加入创业公司,并不意味着要冒着那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早期风险
当然大家会想,即便估值几千万或者上亿美元的初创公司,风险还是很高啊,会不会我们谈论的荣耀都是幸存者偏差?万一我加入的公司后来垮了,会不会以后找不到工作?
事实上,真格在选择创业者时,如果曾经历巨大的失败,对我们来说,经常是比有过普通的成功更吸引人的经历。根据我们的观察,找工作时也是这样。
当一家明星创业公司出现问题的时候,竞争对手都会趁机疯狂挖人,我们都听过很多公司把 HR 派去宣布倒闭的明星公司挖人,结果 HR 被另一个公司挖走了的段子。那帮领导或参与过公司惊心动魄起伏历程的年轻人,稍有经验的 HR,都会知道这其中经验的宝贵。
我想建议大家的是,如果考虑加入初创公司,而自己对行业不够了解的话,除了咨询前辈,一个很直观的方式就是看看公司背后的投资人
当今中国,已经很少有从未拿过一流 VC 机构的钱而异军突起的初创公司了。有顶级基金的投资背书不一定保证成功,但能节约大量的筛选成本,毕竟 VC 们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见大量公司,然后在对比之后选择投进最有希望长大的一家。很多 VC 投资机构和真格一样,都会把投过的好项目放在官网上。
这些公司往往都比大公司更迫切的需要优秀的年轻人,团队年轻但人才密度极高,你会在公司里遇到很多你的同类之后我们也会联合被投公司们做一些系统性的联合招聘,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而大家如果是想成为 VC 投资人,那么创业公司的经历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不仅是真格,中国几乎所有的顶级 VC 都青睐去过创业公司的年轻人,因为这样的经历不仅仅代表着他们的性格和兴趣,更说明他们在创业公司的经历中积累了其他同龄人很难有的人脉和经验,有更大概率找到好项目,和帮到被投公司的创业者。
但倘若有同学一不留神加入了成功起飞的创业公司,那大概率是不会屑于再去 VC 做投资经理的;如果一定还要做 VC,那就是公司上市或收购后财务自由去做合伙人了。

所以,我在面试过程中经常狡猾的问候选人,如果真格没机会,会不会考虑加入初创公司。这时大家对行业的真正热爱程度就显现出来了,候选人们不同的反应非常有趣。
03
选择更少有人走的路
前面说到的两点,不管是选择一个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专业,或者去一家初创的公司,跟你们身边许多其他的同学相比可能都是异类。
但每个个体被定义与记住的,是与同类的不同点,而不是相同点。与所有其他人做一样的选择,就会收获与其他人一样的结果。
我知道你们面对冒险的可能时会有很多现实的顾虑,可是相信我,这是你们选择探险最好的时候,是你们顾虑最少的时候。随着年岁逐渐变大,在家庭和社会中有了更多的责任,现在有的这些顾虑不会减少,只会更多。
我们现在能想起的任何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不管是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运动员或者明星,如果你翻看他/她的履历,一定会看到他们在很早时就开始了做出与身边人截然不同的选择和决定。
我自己曾经被巴顿 1944 年的那篇著名演讲结尾所深深打动,他说:
“二十年后,你会庆幸自己参加了此次世界大战。到那时,当你在壁炉边,孙子坐在你的膝盖上,问你:‘爷爷,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干什么呢?’你不用尴尬地干咳一声,把孙子移到另一个膝盖上,吞吞吐吐地说:‘啊……爷爷我当时在路易斯安那铲粪。’与此相反,弟兄们,你可以直盯着他的眼睛,理直气壮地说:‘孙子,爷爷我当年在第三集团军和那个狗娘养的乔治·巴顿并肩作战!’”
人生回首时,我们最后悔的大多数不是做了的事,而是没做的事,不是吗?同学们可以想想,几十年后你坐在壁炉边时,会希望今天的你做出怎样的决定,奔赴怎样的伟大可能。
04
但愿你的道路漫长
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点个人感受。
2014 年我回国加入真格的时候,真格只有十二个人。当时的我 25 岁,是整个投资团队里年龄最小的,比我更年轻的只有几个实习生。大家出去玩,我坐在车上或者环顾饭桌,都是小哥哥小姐姐。而来参加我们投委会的创业者,也一般比我大个五岁十岁。
那时我刚到北京,由于过去七八年都在美国,整个城市基本举目无亲,所以每天都在兴奋地认识新朋友。在时代的幕布下,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日子也斗转星移过的飞快。
到了今天忽然发现,当年坐在我身边的同事,有的创业后今天公司已经百亿,有的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有的拍了自己的电影。当年的业内朋友们,许多已经在互联网大厂纵横捭阖。
即便是当年真格稚嫩的实习生们,有的如今正在作为 CEO 经历创业的磨练,有的已经在互联网公司身居要职,开始焦虑自己下一步的学习和进步问题;而几年前留在真格的实习生们,也已经是独当一面的总监或者副总裁。
另一个最直接的感受是,如今来上会的创业者们,年龄基本都比我小了。因为在这个所有变化加速发生的时代,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在过去几年内做出了几次勇敢的选择,迅速地完成了羽翼丰满的成长。
我不禁感叹,小时候觉得世上在发生的一切是叔叔阿姨的事情,主要是他们在建设世界,不管是电影里的演员、赛场上的运动员、电视新闻的科学家,或是杂志封面上的商业精英。
时间迅速过去,这些叔叔阿姨逐渐变成了只大自己几岁的哥哥姐姐,然后变成了自己的同龄人,然后变成了自己的弟弟妹妹。
前几天 B 站的《后浪》视频在刷屏时,大家一边转发一边自嘲笑说只有中年人才会转,而我看着朋友圈一整屏的同龄人,竟真一时分不清我们到底是前浪还是后浪。毕竟在真格办公室,我发现的确只有在坐在徐小平老师他老人家旁边时,我才稍有自己尚且年轻的感觉。
网上总有人说,许多热文是在向中年人贩卖焦虑,可是身处在真格这个观察创新前沿的地方,我深切感受到,时代的变化的确太快,新一代的确太凶猛。这些焦虑感其实是基因给自己的生存本能的提醒。
回想起在学校的时候,如同在一条道路上跑步,知道什么方向一定是对的,只要跑的足够快(也就是分数足够高),肯定就做对了,而且知道终点在哪里,就是去最顶级的学校。
但是步入社会之后,每个人眼前的跑道都会出现无数的分叉,所有的可能性就在自己面前,每个时刻都在面临选择,不管自己有没有意识到;每个选择都通往不同的下一段道路,而每段道路的终点各有远近和难以想象的不同风景。
希望这些分享能让大家想象一下,除了之前既定的那条安稳和可见的大路以外,还有不同的选择和不同的终点。读到这里的同学,虽然卡瓦菲的这句诗已被用的太多,仍想以此祝福你们,“但愿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希望加入创业公司?欢迎点击“阅读原文”,留下你的联系方式和具体意向,我们将同步给真格被投企业,说不定下一个独角兽企业的参与者与见证人就是你!
 - 推荐阅读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