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好久不见,武汉》截图
尽管武汉恢复得有些艰难,但它不是外界想象的可怕,晦气,而是一点点复苏,一天天蜕变。
今日武汉
文/山涧之音
竹内亮,一个定居南京7年的日本纪录片导演,6月1日一行四人到武汉,10天时间,拍了10个武汉人,组成时长一小时的纪录片:《好久不见,武汉》。
不张扬,不客套,记录了六月初武汉的街头,巷尾,早餐,夜宵(视频附文末)。有人说,片中的武汉,怎么这么破旧。武汉的形象宣传片,俯首即是,这晃晃犄角旮旯的武汉,同样烟火气息十足,不丢人,很真实。
我想接着他的时间,说一说更近的武汉。
武汉老房子,视频《好久不见,武汉》截图
一、雨
6月1日到28日,21天有雨。
7月1日到14日,基本阴雨。
雨这样下下去,人都快发霉了。摆脱不了的湿气,加上持续闷热的高温,让人感到浑身不适。卫生间的木梳子,稍不注意通风,就泛起点点白霉。看到冰箱里的西瓜,我很纳闷,为什么只要我一买西瓜,就下雨。弄得人完全没有胃口吃瓜。
有一天下午5、6点,又是暴雨如注,行驶在路上,雨刮打到最快速,前路仍一片模糊。在我拐到一条非主干道的路上时,看到路边一前一后停着两辆货车,车上有大半车西瓜。心里一沉,这样的天气,还有谁会买西瓜?
但西瓜若不从地里运出来,这先涝后旱的天气,只怕大部分西瓜都裂开在地里,彻底糟蹋了。靠天收成的瓜农们,今年只怕是要赔本了。好在城管没有往年管得严。但是谁架得住这连天的阴雨绵绵?
武汉屋顶花园,视频《好久不见,武汉》截图
经济损失只能承受,各种关于洪水的传言,尤让人不安。
就在7月2日,三峡大坝开启三孔泄洪闸进行泄洪。而6月29日,已经首次开启两孔泄洪。
它有多少个泄洪孔?
“三峡大坝泄洪坝段长483米,设有22个溢流表孔;23个泄洪深孔;还有22个导流底孔(仅用于施工期间);3个排漂孔。此外在左、右电站段设有7个排沙底孔,总共77个泄洪孔。另外26台机组(不包括地下电站7台机组)的过流通道也有一定泄洪作用。”
看到这里,我一个长江边上出生长大的娃,踏实了。
某电视节目、某专家称三峡大坝有溃堤风险,他们声称“大坝变形”、“面临溃坝”。面对泄洪,不知他们看了还会爆出什么言论。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态真不厚道,不良心。
雨,还在不停下。7月5日晚电闪雷鸣,下了整整一晚,感觉天都要下破了。6日,这场暴雨几乎攻陷武汉中心城区!交通一度全面瘫痪!武汉防汛应急响应级别和排涝应急响应级别一夜之间都由Ⅲ级提升至Ⅱ级。好在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渍水情况有所缓和。为了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各个区政府正在组织快速进行排涝。
武汉后续仍有强降雨天气,长江、汉江及中小河流、湖泊水位持续上涨,形势依然严峻。《楚天都市报》刚刚发文:“回首这半年,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武汉,挺住! 
作者提供,摄于7月6日
二、毕业和开学
武汉一中高中部,距离华南海鲜市场步行三、四百米,数千名师生,除了两名老师感染后均康复以外,其他人员都平安无事。到底是老天垂怜,还是不幸中之万幸?回想起来,仍然后怕。高三学子在5月6日复课后,7、8日就要参加高考了。风声雨声,口罩里,注定这是一届不同寻常的高考。
各高校毕业生,也以各种形式和校园挥手告别。其中有一所艺校校长致毕业生的一封信,让人动容——
“我们无法为同学们集中举行毕业典礼,只能把祈福化作书信为大家送行。......‘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疫’中,我们看到青年们的热忱付出,感受到了新一代青年的使命担当。少年强则中国强,希望你们心系祖国,志存高远,无论将来身处何地,不忘赤子初心,砥砺前行。......母校希望你们永葆一往无前的勇气,矢志艰苦奋斗,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乘风破浪的小姐姐、披荆斩棘的小哥哥!”
一句乘风破浪、披荆斩棘,寄予了经历这场疫情的后浪们多少深切的嘱咐和期望!
另一边,上了一学期网课,急切盼望重回校园的其他年级的学生们,6月29日等来了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第24号通告:
一、2020年春季学期,高中阶段(含中职学校和技工学校)非毕业年级7月10日复学,7月31日起放暑假;初中阶段初一、初二年级7月5日结束线上教学,师生休假,8月10日返校复学至8月30日结束;小学及幼儿园7月5日起放暑假。
二、2020年秋季学期,全市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按照往年惯例开学。
万兽将归笼。大家调侃说,再不开学家长们要撞墙了。小学中学大学的学生,第一次这么盼望开学。
平常的日子,终于,正在,一点点回来了!
武汉市民横渡长江,视频《好久不见,武汉》截图
三、失业与复工
”疫情和战争是旅游业无解的天敌!”我朋友圈里旅游公司的老板发这条消息之前,已经在家失业了整三个月不得不开始从事其他副业了。
五月底新闻发布会已经明确:
不提倡外地人来旅游,到明年再说。鼓励湖北人游湖北。
湖北人已经在湖北这个地方土生土长了这么久,自我开展旅游,是不能指望有什么”业绩”的,能维持人气,就不错了。
如果在湖北、武汉有亲戚朋友的,我倒是建议他们暑期把孩子们送回来,这里不仅全民已核酸检测,而且湖北各地市州的旅游,不能再优惠了,不能再周到了,性价比不能再高了。  
武汉热干面,视频《好久不见,武汉》截图
再说餐饮行业。
武汉人最常去的四大餐饮之一的“太子酒店”的订座电话857689**,直到刚才,也不能预约订座,说是到九月才会复工。去年下半年坊间“太子破产”一说,不知疫情是否成为压倒它的最后一根稻草。好在小蓝鲸、三五醇、湖锦三家,都已复工了。
著名的红鼎豆捞香港路店,有一天我无意间经过的时候,正在门口甩卖餐具。
新一轮的行业洗牌,优胜劣汰,也许是大势所趋。
2020年的上半年,有太多告别;下半年,期盼有更多重启。
无论哪个行业,这次只要熬过来了,往后余生,都是春天。
听外省市的朋友说,我们不是不敢来武汉,问题是,凡从武汉和北京回来的人,都要进行隔离,以确保安全。经过长达几月被动隔离的人,还有谁愿意再一次被隔离14天?许多人今生都不想再体会这个滋味。至于武汉的人、武汉的货,仍然遭到外地排斥的现象,也会随疫情的进一步平稳,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接纳。
六月的最后一天,我忽然想去找一找中心医院的艾芬医生。30号晚上9点多,我以肚子痛为由,到了她所在的急诊部。四处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她。接诊的医生告诉我,要白天到另一院区才能找到她。原以为我不是真的看病,会被医生拒绝,得到他的答复,我像是把对艾芬主任的问候和关切,带给了值夜班的他。
夜色中的武汉中心医院,由作者提供
看着灯光宁静又满满的医院大楼各个窗户,安静有序防护周到还有些忙碌的急诊大厅,我一下放弃了继续找她的念头。让她们都不再被哪怕是我善意的拜访而耽误了休息或工作的时间。等以后有更多心情和闲暇,再细说今年吧。疫情中每一个风口浪尖的人,最需要的,莫过于平静。
我还有一个疑问或者建议:什么时候可以摘口罩?持续的高温和雨季,嗓门大脾气大的武汉人居然以前所未有的耐心,一直坚持戴着口罩,尤其是公共场所,扫码和测体温,一点也没有马虎。如果必须戴完这个夏天,那今年秋冬就继续戴着吧,毕竟,熬过了酷暑,口罩更戴得住了,还可以避免庚子年初担心的秋冬新一轮疫情复发。
这一回,武汉人,全国人,全球的人,干脆把口罩戴个够。
感谢竹内君,把最近的武汉展现给世界。尽管武汉恢复得有些艰难,但它不是外界想象的可怕,晦气,而是一点点复苏,一天天蜕变。
只盼望这季梅雨,早点停歇,少给我的大武汉,添乱。
视频:《好久不见,武汉
~the end~
作者简介:
山涧之音:一个土生土长,办公室和家距离华南海鲜市场5公里以内的武汉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期待每天的蜕变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