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听说胶囊内镜不准,查消化道肿瘤还是得做传统的胃肠镜,这是真的吗?胶囊内镜在人体中又是如何工作的?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镜科主任医师倪晓光做客TopMD《约吧大医生》,这就为大家揭晓答案!
本期节目于2019年11月11日在TopMD全媒体矩阵首播,全网观看量达250877次,今天重播第一天在TopMD全媒体矩阵又有1004281次观看,想知道胶囊内镜的准确率吗?准备做胃镜的朋友们可以互相转发看一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视频)
胶囊内镜的“兄弟姐妹们”
胶囊内镜的发展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目前可以分为三大类:小肠胶囊、磁控胶囊、结直肠胶囊。
第一类就是小肠胶囊,也是应用时间最长的一个胶囊。小肠长2m-5m,它是普通胃镜、肠镜到达不了的地方,于是有了第二类磁控胶囊。第三类是结直肠胶囊,可以筛查结直肠肿瘤。

胶囊内镜的检查过程非常简单。检查前一天,做好肠道的准备,第二天早晨,吞服胶囊,这个胶囊一般能够在人体内运行12个小时左右,可以在无痛苦的状态下,完成整个消化道的检查,同时也不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胶囊内镜筛查肿瘤的准确率高吗?
目前经过一些改进,它的成像质量、摄速度较以前明显提高。以前的胶囊内镜,一秒钟拍两张照片。现在的胶囊内镜实现变频,一秒钟可以拍35张照片。高速的拍照,就是为了不留下任何漏诊的可能。 
以前的胶囊内镜是单头摄像头,现在变成两头都是摄像头,大大减少漏诊的可能性。
有很多国内外的大规模报道,比如说在结直肠肿瘤的筛查过程当中,通过结直肠胶囊和正常肠镜对比来看,1cm左右的息肉,胶囊内镜筛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接近90%。
胶囊内镜并不是完美的,目前来看不能完全代替胃镜、肠镜。
胶囊内镜进入到人体后,基本上不再受外界的控制,如果病变隐藏得非常的深,胶囊内镜就会漏诊,而常规内镜可以进行各个角度的翻转和运动,看到各个死角。
胶囊内镜还会受肠道准备的影响。如果肠道准备不彻底,将会影响胶囊内镜检查的准确性。
现在有一些研究,胶囊内镜进入到人体后,可以操控它。有问题的地方可以做活检,有息肉可以切除,然后回收出来。
胶囊内镜结合5G的技术,不仅可以实时传输出图像,还可以把图像上传到云端,专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手机阅读患者整个胶囊内镜采集的几十万张的图片资料。
还可以通过APP,把专家的意见反馈到患者的手机上。所以胶囊内镜将会成为5G时代消化道病变的全面掌控者。

本期节目在全网观看有1004281请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朋友!

部分观看截图
约吧大医生
全网近3亿观看量的精品患教节目,由TopMD出品,是国内著名医学专家进行患者教育的高端平台,高品质短视频和直播,全网覆盖,有针对性的为患者普及疾病的诊治知识。

【法律声明本栏目为TopMD原创,版权归TopMD所有,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剪辑及修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本期视频为医学科普目的,不可代替医生的面诊,仅供参考。

出品人:子琳
特邀嘉宾:倪晓光
制片人:张雪 姜雨萌
摄像:夏笛
剪辑:刘瑜 刘晓妍
美术:胡敏
医学编辑:韩萌
运营编辑:顾杨
制片:赵福乐 王淑荣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