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莫养,把大病扼杀在萌芽阶段,有病去医院咨询一下,不贵!
最近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肛周脓肿引起下肢坏死性筋膜炎的病例,引起了很大的讨论,很多人问什么是坏死性筋膜炎,肛周脓肿真的会引起这么严重的后果吗?
病例来源:中山六院
说起肛周脓肿,我想起了几年前的一个病例,这个病例让我终生难忘。
病例回顾视频版,月底流量大户和wifi用户随意~
几年前遇到过一个病人,一个老太太,70多岁,她儿子从养老院送过来的。
老太太有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丧失生活能力,需要坐轮椅的那种。
入院以后总是叫我做儿子,给她做体格检查,也不知道说痛,不哭不闹,但是会用手打你。
我接诊以后问病史,他儿子什么都不知道,陪护说最近给老太太换尿布,总是很多脓水,一股腐臭气味,擦也擦不完,还老是发烧。
我检查了一下,发现老太太肛门旁边有一个窦道,有混浊的粪水样脓液流出来,恶臭难闻。我初步估计是肛瘘,按压周围明显的波动感,肛周应该是脓肿形成了。
做完术前检查,我跟她儿子谈手术,肛周脓肿很大,需要彻底清创,老人年纪大,手术风险很大。她儿子虽然不常来看,但是签手术很看得开。想想家里有这么个老人,也费了不少心力,签手术的时候说:风险大也得做啊,不做能有什么办法。
手术做下去,整个手术室都是腐臭的味道,我们把窦道打开,脓肿情况把我们惊呆了。她的整个屁股皮下全是空虚的,我们试图寻找窦道内口,彻底清除坏死组织,可是越清越大,整个盆腔都被腐蚀,子宫直肠全都没有了依托,感觉随时可能掉落下来。
我们把情况跟家属说,除非把人下半身截掉,不然她是没法活了。但是我们也没有这个技术,即使能做下来,她生存几率也很低。
老人儿子说如果不行,那就不做了。于是我们给了他一个建议,把表面感染坏死组织清洗,然后用纱布填塞,托住盆腔里的脏器,如果感染能控制住,再考虑下一步。他同意了。
手术做完,我跟上级都很沮丧,做这种手术一点成就感都没有,对病人也没有用处,她必死无疑。的确,她在ICU里呆了三天,还是去世了。
这就是肛周脓肿,这个病例里是一位老年人,长期卧床,压疮、尿路感染,都是她的脓肿形成的诱因。至于她为什么会发展到这么严重,跟子女、养老院护理和关心不到位有一定关系吧。如果脓肿没有破溃,脓液没有漏出来,可能她的病还会更晚被发现。
说到肛周脓肿,其实20到40岁的年轻人反而是高发年龄。
大多数的肛周脓肿,是由于肛腺的感染发展而来的。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肛腺,你可以想象一下一颗青春痘长在肛门周围组织的样子,红肿热痛,慢慢长脓。
有很多病人,因为前天晚上宿醉,拉稀,便秘,或者肆虐过肛门,肛裂,第二天发现屁股痛的不得了,能摸到肿块,发烧。这就是肛周脓肿,任何折腾肛门的习惯,都有可能引起肛周感染,形成脓肿。
肛周脓肿一般是细菌感染,要预防它,就要给肛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多吃蔬菜水果,润肠通便,冲洗干净肛门保持清洁,温水坐浴让肛门泡个暖暖澡。
还有就是不要折腾它,不要老站着或者老坐着,不要大力排便,不要拿异物去塞它,不要吃辛辣刺激的东西去折磨它,有痔疮肠炎及时治疗。怎么关爱肛门怎么来。
临床上发现,身体基础条件差的容易患肛周脓肿。尤其是新生婴儿、年老体弱者,或者患有糖尿病、艾滋病、白血病的病人,发生肛周脓肿的几率会升高,所以治疗原发病,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是预防肛周脓肿的关键。
如果还是不幸得了肛周脓肿,你自己是解决不了的,去医院让医生帮你切排(切开排脓),过段时间,肛瘘形成,再把肛瘘切掉。
所以这里有个重点,肛周脓肿是肛瘘前身,肛周脓肿切开了就成了肛瘘,你大概可以这样去理解。
如果肛周脓肿没有切开,没有破口,会怎么样呢?
如果感染得不到控制,人可能会死于严重的全身感染,休克。
或者脓肿扩大,波散。上至肚脐下,下至脚板底。
重点来了,合并有厌氧菌感染的软组织感染,就是所谓的“坏死性”。这类感染主要侵犯的就是皮下筋膜等软组织,肌肉一般它是不吃的。
坏死和腐烂一样给人带来恐惧,对付它们,需要新鲜的氧气,所以坏死性筋膜炎需要充分地引流,传统的做法就是把坏死区域皮肤切开,甚或掀起来。当然还需要大量的强效抗生素。
坏死性筋膜炎致死率达到百分之三十,这是急中之急的急症,在医生手上,这也是相当棘手的病。
所以,小病莫养,把大病扼杀在萌芽阶段,有病去医院咨询一下,不贵!
来源:罗医生健康说
作者:罗思文
校对:臧恒佳

责编:郑华菊
2019年7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发出了《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除中医类别的医师外,其他类别的医师,需经过不少于1年系统学习中医药专业知识并考核合格后,遵照中医临床基本的辨证施治原则,才可开具中成药处方。
在此背景下,多地积极响应,陆续推动合理用药相关政策的出台实施。时隔一年,该项政策落地情况如何?为了回答这个疑问,“医学界”发布“中国医院中成药使用情况问卷”欢迎大家参与调研!
扫描二维码 参与调研
你的意见很重要!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