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文章评论里,有朋友提到希望关注缪可馨小姑娘的事情⬇️
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几天后就会淡忘的新闻事件,
但对我来说
,则是又一遍时光倒流,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那段幽暗的岁月。

说起来,自杀这个念头,从小学低年级,绵延到我读研,如影随形跟了我十几年。直到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才终于彻底告别它。 
作为过来人,我今天写这篇,不是要爆隐私或者卖惨,更不是要蹭什么热度。
只是因为,
我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感受。
只是因为,
想把更多的孩子从鬼门关里拽回来。
关于生命教育,
我们不是说得太多,而是太少......
正文共:6405 字 5 图
预计阅读时间:17 分钟
01
懵懂
最早关于死亡讨论的记忆,大约是8-9岁。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告诉同学:
“我10岁之前一定会死的。” 
同学的样子,已经模糊了,但这句话我一直记得。
至于为什么在那个年纪就能如此笃定,实在是细思恐极。

你可能会奇怪,小小年纪,为什么就有这种想法呢?
回顾起来,最早有几方面风险因素交织
【1】父母总激烈争吵
【2】跳级导致超龄学业压力
【3】搬家导致生活环境、学校、朋友、老师完全改变

【4】年龄过小,社交弱势
上面这些,大家不难理解,但下面我要重点说的,则是诸多讨论中最容易忽视的:【5】对死亡的错误认知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当年火遍大江南北的新白娘子?
那时候就有小学生相约自杀,去找阴曹地府,寻投胎转世。
这就是对死亡的错误认知造成的悲剧。 
不是一部剧如此,在童年所接受到的信息里,有太多的随意“死亡”
朝墙上一撞就死了,
随便拿根绳子就死了,
咬个舌就死了......
仙侠故事中,常常就是“双双跳崖殉情”;
那种“你死了我也要随你而去”的桥段,就更是数不胜数;
不止失爱寻死,受挫寻死,
还有因为失贞寻死,
比如小龙女受辱,一个镜头晃过后,开始详述寻短见的情绪、过程。
小学班上,一个很调皮的男生扯我裤子,这个阴影,就让我有好几年,都处于羞愤状态之中。
觉得这是一件天塌下来的事,自然就会自我暗示:只有反应剧烈,才是恰当的。而这种解读模式,本身就很容易走入死结。
不光剧中如此,在我们的文化里,甚至课本中,也会透露出对死亡价值认可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诗里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就连端午节要纪念的屈原,也是投江自尽的,我恰巧还是端午节出生,每年生日,自小耳濡目染,心中多少已经把死和勇敢、忠义画上了等号
不是说这些就不能教,但是不妨想想,一个觉得死亡有意义、有价值的人,和一个觉得自己不应该随意处置生命的人,谁更可能采取自杀行动?
认可死亡的人,有更大概率实施自杀。 
所以,有生命教育去平衡对死亡的认知,非常重要。
再加上后来,我又遇到了社交孤立,校园霸凌,缺乏支援......这些事件一点点累积,我虽然小小年纪,但自杀的风险因素那一头的砝码,却越来越重。 
02
深渊
一个有自杀念头的人,绝不会只想一次。
自杀的念头,并没有随着我升入初中消失,恰恰相反,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它愈演愈烈了。
小学考初中,3分之差,要出几千块才能入学。1996年的几千块在我们小城市,是一笔我父母无法独立拿出的巨款。
他们原本就矛盾重重,经济上的雪上加霜,孩子没考好的羞辱感,把整个家庭推向了深渊,时而如坠冰窖,时而犹如火山喷发,那阵子半夜醒来经常发现他们在吵架动手,连踏入家门都让人哆嗦。
那一年,我刚过11周岁,已经不再局限于“自杀意念”,开始有更详细一些的“自杀计划”, 那也是我离死神最近几次。
“我们吵架都是为了你!”
“败家子”
“扫把星”
......
这些声音,日夜回荡,让人产生严重的内疚感,累赘感。还有对自己深深的否定:一切因我而起,也似乎只有我的离开,能够让事情终结。 
与此同时,学校的环境也并没有好太多,课业、老师的态度,生活似乎鲜有亮点......
你可能好奇,想了那么久,是否实施过?
这就要说到自杀的保护性因素
了 。 

那时候,我的意识中,
死是一种解脱,想到死,我会抬头仰望天空,看到月光皎洁,期待终结后,一切重新开始;
而想到生,我只能低头望脚下,前路漆黑一片,日复一日皆是泥泞。
但我妈妈对我颇为照顾,也为我牺牲了很多,虽然有很多做法我不认同,但我确信“她是爱我的”,一想到如果我走了,她会怎样以泪洗面,又会怎样孤立无援地过她的下半生,我就心酸得无法自已
是的,自杀不是一种解脱,而是更深重的苦难的开始,这个苦难会迁移给你的家人......好好考高中,让她扬眉吐气一场,这个念头拽着我挣扎前行。 
此外,也要归功于我们那个小城市:河水太臭,就连高楼都没几栋, 安眠药我根本不知道到哪里能买到。(仅仅控制农药的使用,就使得农村人口自杀率下降,也是类似道理。 )
正是对亲人的顾念(用自杀来寻求报复的情况有所不同),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让自杀的念头即使如影随形,也终究没有下得去手。
这个念头,我没有跟她吐露过,以她的脾气,我怕还没死成,已经先被骂死。
而且我也私心想守着这心底最深的秘密,留着最后的一条“退路”。
03
转折
我们初中班上,有个女同学,跟我家靠得近。她也是考初中差了几分,交钱入学的。那时候,我们常一起玩,并且约好了,如果考高中再考不好,就一起赴死
命运的无情之处在于,考高中的时候,我心态崩溃,又一次发挥失常,两次考砸,败掉了半套房......不但没有扬眉吐气,反而钉死了自己就是平时成绩再好,大考也会失常的的宿命。
希望的破灭远比分数的影响大......或许我就不属于这里?我忍不住地怀疑,或许3年前我就该放弃。不过,相约赴死的那个同学考上了,虽然我又一次落榜,但没了共犯,没人壮胆了。
在那段时间,扭转我想法的一句话出现了,台版倚天里,范遥问赵敏:“你连死都不怕,你还怕活着吗?” 
我那时候特别迷恋那部剧,几乎是我“落榜”生活中唯一的一丝光亮,我开始反思,开始意识到:自杀不是勇敢,而是怯懦。
不是杀生成仁舍身取义,
不是一了百了一身轻松,
不是无畏无惧勇气可嘉,
更不是一切清零从头开始。
那段极度艰辛日子里,我把那句话刻在了心上,就连抬头看天的时候,似乎也传来这样的声音,终究,我还是眷恋这人世更多一些的吧。
此外,在诸多风险因素中,还有几个转折:
【1】政治课
你可能觉得我在说笑话。
不是的,2002年江苏高考是首次大综合,所以从高一开始,就必修政治课。政治老师反复强调唯物主义、无神论,这一点,恰巧扭转了我对死亡可逆、死是开始不是终结的认知。 
【2】环境变化
高中学业紧了,教室晚上都开放,要晚自习,加上我中午开始去离学校比较近的舅舅家吃饭——在家的时间,和父母单独相处的时间,一下子就短了,远离了风暴不断的原生家庭,我紧绷的神经,无时不刻的担心,开始渐渐疏解。
【3】老师态度校园氛围
由于到了高中,很多同学是从乡镇考上来的,大家都紧盯学习成绩和高考,老师不再只眷顾给她送礼,或者家境比较好的同学了,我因为成绩不错,境况在好转。(在自杀风险因素中,成绩不好的孩子风险更高,这也体现了唯成绩论的弊端,只不过在我的案例中,恰好是保护因素)

【4】朋辈影响
高中的时候,我的朋友多起来,在茫茫大海漂泊太久,有一个港湾,有那么个小小的锚,心中的安全感逐步恢复。 
在这个阶段,综合来说,虽然考高中发挥失常,父母依旧争吵,阴影仍在,但自杀倾向上,反而减少了
寒窗数十载,后来的高考,一击即中,但旁人并不知,3年又3年,我已相当于历经2次落榜。17岁离开家乡,孤身来到上海读书时,早已是历尽艰辛,尝遍人情冷暖。
前几天35岁生日,队友问我,你回想以前有什么感受?我想了一会,最后叹了口气,摇摇头:“没有什么,就是太苦了。” 有些读者说,读我文章,会格外共情,其实没有什么秘诀,自己苦过,很多事情感同身受而已。 
刚进大学,我还是常觉得自卑,感情上也经历创伤,有过很灰心的时刻,虽然最难的坎已经迈过了,但有时候总难免担心,害怕一切卷土重来。
“曾经想自杀”的念头,仍旧是我最深的秘密,我早已不懂言说,无法言说。
怀孕之后,我一度担心因为过去的经历,产后激素剧烈变化之下,会不会抑郁,于是一直捏着把汗,怕自己想不通走了老路。直到产后一切顺利,才算舒了一口气。
是的,有了孩子,我比以前任何一个时刻都怕死,我怕没有能力去照顾他们,怕不能够看他们长大,我只想对生命感恩,感恩冥冥中的指引,让我咬牙冲破重重艰辛,健康的活了下来。
轻生的念头彻底消失了,过往的那些酸楚,就像放飞大串气球那样,越飞越高,越飞越远,终于再也不见。
一直紧握的拳头,
终于松开了,
多么的轻松。
04
认知
听完我的故事,你可能觉得我的情况是个例,但其实更残酷的现实是:自杀意念普遍存在。
美国精神卫生研究所将自杀行为分为三类:即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身亡。从研究数据来说,有自杀意念的人群中,5%的人会采取自杀行为;在采取自杀行为的人群中,10%的人会自杀死亡。
在采取自杀行为之前,约70%的人会事先向亲友表达或暗示自己的自杀意念。【1】
美国的数据,可能还是有人觉得遥远。
我们来看国内的文献, 这个大家都避之唯恐不及的问题,到底多普遍呢?
随机抽取上海市闵行区的小、初、高等共 11661 名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其中有 11.1% 曾经进行自我伤害,考虑过自杀的学生有 11.3%,做过自杀计划的学生有 6.1%, 采取过自杀措施的学生有 2.9%  【2】
就在我们身边不是吗?
 而这个数据,已经是好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自杀是15-29岁人群第二大的死亡原因。”
——单这简单几个字,就足以让人心惊。
死亡太抽象,也太神秘, 但其实孩子2岁多开始,就已经会接触到“死亡”概念。
比如,家里养的小动物死了、有亲人离世、电视里的死亡镜头。
这些都可能会让他们疑惑,甚至恐惧。

爸爸妈妈会死吗?”
“我自己会死吗?” 
“死了会去哪里?”
“死了还能吃饭,说话吗?”
其实不只是我们人,小猫小狗还是树木花草,都会遭遇死亡。面对什么时候会死这样的问题,我们不必过度渲染造成恐慌,但可以表示会发生在遥远的将来。 
孩子的观念中,会以为,死亡是暂时的、也是可逆的。觉得就像是睡了一觉,或是出去旅行,去了还能再回来。
比如,定定最近喜欢枪,追杀他爸爸。开枪后,他爸就趁机会躺倒休息一会。定定看他半天不起来,就过来抓着他说,爸爸,你死好了吗,死好了就赶紧起来吧!
但真正的死亡意味着永远的停止,是不可逆的。 
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对死亡形成正确的认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孩子可能到了7-10岁才能完全理解,说重了不行,说轻了不行,回避更不行,急不来。
抛开老师这个核心因素,如果那个小姑娘能意识到,死亡意味着永远见不到妈妈,妈妈也永远见不到她了,这一切都是不可逆的,或许能多一重的保护
说实话,我当年遇到的挫折,不是天塌下来那种,至少我有饱饭吃,有衣服穿,没有被身体虐待,还有机会通过读书来改变了命运。
我们可能连稍大一点的小虫子都不敢踩,连杀鱼都不敢看,那么为什么不想一想,自己杀死自己,是一件多残忍的事。这其中缺的,或许就是对死亡的概念。 
生命教育,对死亡的正确认知,是预防自杀的保护性因素
05
觉知
我上次发社交那篇文章,有个读者留言质疑,觉得不应该跟孩子讨论自杀这些负面新闻。
在我们的文化氛围里,死是忌讳的,触霉头的,讨论自杀就更是如此了,生命教育、死亡教育可能比性教育更讳莫如深
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感到幸运,至少这个年纪孩子跟我们相处的时间还是比较多的,我们还有机会察觉,还有机会交流,还有对他施加影响的能力。
等他上了学,每日接受海量信息,你都不知道他看到了什么,从同学那听到了什么的时候,才是真的危险。 
其实我们活到中年,又有多少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想法呢?

年轻人热血、冲动,思想不成熟,是什么,能在冲动血气上涌的时候,把孩子们从鬼门关拽回来?
正是那些自杀的保护因素,是我们的生命教育,是我们良好的家庭氛围、亲子关系,良好的社交社会支持......
认识生命、爱惜生命、尊重生命及探索生命,这些都是生命教育的主题
请相信对生命的起源、孕育、出生、成长、发展、衰弱、病痛、死亡等人生课题的讨论,是有意义的。 【3】
生命教育,不是要把过多黑暗面暴露给孩子,也不代表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
06
尾声
自杀是复杂的社会主题,这篇文章我写了很多天,翻阅了不少书籍文献,也写了很多字,生怕漏了什么,关于我们能做的,最后还想强调几点
【1】让孩子意识到他的珍贵 
蛋蛋曾经问我:
“为什么有这么多妈妈要养孩子呢?”
我问他:
“你是不是想问,为什么养孩子这么累,还有人愿意养孩子?......你觉得呢?”
他猜了猜,问道:
“嗯......是不是为了增加地球的人口啊?"
如果当时我嘴里有一口水,也许就喷出去了......
我跟他确认:“
你是想说,是不是想减少人口负增长,对吧?......嗯......也有道理~~”
后来我接着补充:
“不过我觉得,是因为养孩子虽然很辛苦,但是跟着孩子一起长大,也有很多快乐的时光,不单单只有辛苦。 ”
你很珍贵,你很棒,你不是我的累赘,失去你,家人朋友都会很伤心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意识到自己对于父母来说很重要,这些都能在生死一线的危急时刻,拉孩子一把。 
【2】珍惜生命感知生命
上次睡前聊天,我问蛋蛋:“如果想变成一种动物,你想变成什么?”
他的回答是:“我只想做人。”
这答案颇为出人意料,我问他为什么,他说觉得人是最厉害的、最聪明的。 
是的,你想想看蚂蚁、大象、鸟儿什么的,能使用双手吗?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吗?能体会各种文字所饱含的深意吗?很多时候,我们没有意识到,那些我们生而有之,毫不在意之事,其实是多么的惊天动地。 
生而为人,已经无比珍贵,赢在起点了。 
【3】培养价值感,提高自尊水平
孩子读书的时光前前后后有十几年,这段时间,创造的价值有限,很容易空虚,质疑生活的意义。 
追寻意义,获得认可,是每个人生活的根本动力。我们除了告诉孩子他们的珍贵,还可以把这些价值感落到一些实事上,比如带孩子参与一些社区服务,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认可他们的独特价值。 
“生命不只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社会,这才是我们追求的人生价值。”
我们要全方位提升孩子的自尊水平,增强安全感、独特感、联系感、 能力感、方向感。【3】
还有对死亡的正确认知、亲子关系、沟通、社区、学校的支持、朋辈支援,排解孤独、缓解压力,这些都有助于孩子远离轻生念头, 前文反复说过,就不再展开了。
每年的夏天,中考高考结束,都有悲剧发生。 
每一次的悲剧,都是在用生命发出警示,我们需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不要唯分数论,唯成绩论。
人生有无限可能,只要活着,就是希望。
这篇就写到这里了,可能仍有未尽之处,欢迎指正。
在翻查诸多资料的过程中,有一段特别掷地有声:
“生命教育课程,
落脚点在“拓展生命的长宽高”。
教育首先是为生命而存在的,
命都没有了,还要教育干吗?
所以,涵养生命是教育的天职。
对生命的发现、挖掘、探索和追寻,
是教育的永恒主题!”
愿这不再是不能说的秘密。 
参考文献
【1】《青少年自杀行为的预防》
【2】《青少年自我伤害和自杀倾向现状及与健康相关行为的关联性 》
【3】《自杀?他杀?青少年为何走上绝路?》
【4】《解读自杀: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5】《生命教育》

点击以下关键字,跳转历史文章:
土味魔都妈妈,家有两个男孩蛋蛋定定,蛋蛋7岁,定定2岁半。

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写过《婴幼儿睡眠全书》《妈妈有力量》两本书。
这是6年老号,关注我,和百万妈妈一起,启蒙和教育问题上共同成长,变得更有力量。
把孩子们拉回来
好好活着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