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图书解读稿全文
请扫描上方二维码,点击“每日读书”菜单
水木君说:
晚上好,亲爱的朋友。今天要给大家解读的书是《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
作者:刘墉
点击下方音频,放下手机
听水木君为你解读这本书

点击音频,边听边读
谈到作家刘墉,很多朋友都说到:他的书就像是一位亲密的良师益友,陪伴自己整个初高中时代。那时候遇到一些成长的困惑和烦恼,就会常常想看他的散文以寻求慰藉和方向。
刘墉先生的文章行文流畅,文笔亲切优雅。看他的书就像是在听一位长者和智者、用你最爱听的温言软语,给你讲述那些有关个人成长和为人处世的道理,却又透着润物细无声的耳顺感。这丝毫不像亲爹妈在我们身旁耳提面命,叫人有逆反的冲动,却又胜似至亲的教诲,循循善诱,厚重如山。
因此,他的处世散文和温馨励志散文书籍,经常成为华人世界的畅销书,刘墉先生也被称为“沟通青少年心灵的专业作家”。
《你不可不知的人性》这本书文风一如既往,和风细雨,轻说漫谈,就着下午茶搭个甜点,捧书漫阅的场景,大概是文艺青年诠释岁月静好最惯常的模样。
刘墉先生写人性的万花筒,谈人性的崇高和卑劣,说人性的现实和可爱,既浅又深,没有一定生活阅历的朋友,可能都难以理解人性的那些微妙之处。在书中,他更像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师,对准人性这个目标手起刀落,剖切得稳、准、狠。他自己则能以冷眼、慈悲心来看待人性的种种纷繁复杂与单纯可爱。
比如:他说每遇灾祸事,只要不是和自己切身相关的,在那短瞬间,大家都会有一刹那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围观好奇心态,但转念又能对不幸者报以同情之心。像这样隔岸观火的心理和恻隐之心同时存在,这就是人性。
他希望我们了解人性的丑恶,现实与崇高,以及他们之间的微妙转换,更希望我们在“了解”之后,能有所“谅解”,从而处世不惊,收获内心的平静和淡然。
看人性面面观,学入世、处世的人生智慧。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好奇,一起去揭开人性的千姿百态,这个神秘的面纱吧。
给上司提意见,你踩雷了吗?
上个世纪90年代,有部战争题材的影片名叫《辛德勒的名单》,它主要描述了犹太人在二战时的悲惨命运,借此探讨了人性至善和至恶的两面性。
其中有个场景,集中营里要盖房子,德国军官想了一套建造方案,正准备实施时,一位犹太女工程师当众跳出来,有理有据地向军官进谏自己的设想,还当众指正军官的方案哪里有漏洞,说那样做房子建起来会垮掉的。
军官听着全神贯注,还频频点头,看上去他会对这位女工程师大加赞赏。实际上,下一秒他就掏出了枪,对着她的脑门咔嚓一枪毙命。接着再告诉下属,照着这个女工程师的方案来。
问题来了,这位女工程师提出了好方案,军官也用上了,那他为什么会恩将仇报,不识好歹地干掉她呢?这其实涉及到职场中的人性心理。
刘墉讲到,是人都要自尊,尤其是上司在下属面前,尊严如命。上司领导团队,靠的是威信和服众,面子可能比里子要重要。不排除那种专业能力特别强,以技术服人的领导,或者有雅量和心胸的领导,他们可能不那么顾及面子。
一般情况来看,如果你让上司当众折损了面子,让他在下属面前露出了短板和能力缺陷,显得就你能耐他很弱,站在他的角度想想,那他还拿什么服众呢?
上司最怕的是,大家不拿他当回事,自己说的话没分量,下属可以随意挑战自己的权威,这样他就不好管理团队了。那个女工程师之所以被杀死,是在军官看来,她提意见的方式,挑战了自己的尊严。
这就涉及到,向领导提意见怎么提?以及在什么场合下提,才能避免好心办坏事。
想想看,那个女工程师前期如果知道集中营要建房子,在他们商谈方案时,即便没有邀请自己参与其中,如果对技术胸有成竹,自己有建造的设想,可以单独约谈主事长官,私下帮他找问题,给解决方案。
这样既不会让上司当众难堪,又挑战他的尊严感,也能帮助他真正解决问题,试问他还有什么理由不厚待你呢?
孔子说过: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很多时候祸从口出,不是说你说的内容不对,是你说话的场合、说话的方式和语气是不是适合那个境况呢?
你能替领导解决燃眉之急,能看到他方案中的漏洞,能指出问题所在,并不是说你就可以在大家面前,侃侃而谈大显身手,要看你们那个集体的团队建设是什么风格?
民主有民主的说话方式,集权也有集权的表达方式。
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说:“你让人舒服的程度,决定着你所能抵达的高度。”
你说出来的话,别人愿意听,还能听到心坎上,这是说话的艺术,也是一门为人的艺术。都说伴君如伴虎,和珅在那个位置,之所以深得乾隆的宠幸,大概也是深得此术吧。
身在职场,给领导提建议,不妨问问自己,怎样说能让他听着舒服,在什么场合说他好接受呢?切忌当众生硬的指摘,私下怎么都好说。
这很现实,却也是基于真实的人性考量。
你会和失意人相处么?
刘墉说:“一个懂得做人的人,一定知道,当自己的选择正确时,千万别秀给那些选择失误而造成一定残局的人看。”
这话说来容易,却做起来难。
正值升学季,同事之间没事闲聊育儿。你家孩子和小王家的闺女分数相差无几,他家跨区报考市级前三甲的中学,结果落选了;你家的偏稳重风,选择了本区的市重点学校,恰好刚够线录取,好险啊,也好刺激。于是,你迫不及待地把这惊诧又喜悦的一刻,分享给办公室里的同事听。你是怎么选择的,又是怎么辅助孩子学习的,在大家面前讲得神采飞扬。
须不知,在一旁的小王要龇牙咧嘴,捶胸顿足了吧。
同样的分数,不同的选择,造就了他的失意,你的得意。你幸福就偷着乐呗,却在他面前大放异彩,这一对比,无异于在他的伤口撒盐,可想而知他心里会回赠给你什么?
很多时候,大家容易得意忘形,不一定是故意在失意人面前秀幸福,可能只是希望把自己的快乐分享给亲朋好友听,并获得大家的关注和掌声而已。
自己很失落,就不希望看到身边的她春风得意;自己获得了点小成绩,取得了一些成就,却希望得到大家的祝福和赞赏。
“不希望你过得比我好”、但又“爱慕虚荣”,在比较中判别出自己的生活质量,这都是人性。
在微光处,人性就会隐匿地显现出这些卑劣和崇高的点,让大家看到。
和得意人相处,怎么着都行,因为她正处在高能地带,她富足可以让自己的幸福向外溢出。和失意人相处,尤其是和你亲近的或者常常接触的友人,大家还是要注意人性的微妙之处。
《友谊进程》这本书里,谈友谊时,作者写过:这一种自发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出亲密和扶助,双方彼此欣赏,并祈求对方心灵上的陪伴。它强调了友谊是心与心的交汇,是彼此的懂得和珍视。
如果在心灵上,在她伤心难过时,让她感觉你丢弃了她,友谊恐怕会就此终止。
《花儿和少年》第二季中,一直被大家孤立、不合群的许晴,刚开始和毛阿敏相处甚欢,她觉得能和毛毛姐交心,就在内心深处当她为自己的挚友。
可是,当他们众人聚餐,许晴被大家冷眼忽视时,毛阿敏没有选择和许晴站在一起,而是和许晴的对立方们聊得火热,吃得开心,只留许晴在边上被视若空气。那一刻,许晴就讲到:那种感觉真的很痛,就像是热恋男友移情别恋一样的伤痛。原来自己珍视的人,一直和自己是背道而驰的,原来自己一直只是一个人。
内心的孤独感骤然狂袭,会让人产生自我怀疑,怀疑生活、怀疑自己、怀疑友谊是否真的来过。
所以,好友最近事业受挫,婚姻不幸,她跟你大吐口水时,与其用八卦的心态,生硬地向她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帮她分析问题,找出路和提意见。还不如告诉她,你曾经也和她处境一样,她的伤痛你都懂。再讲讲自己相似的囧样,那状态甚至比现在的她更惨。
通过这共情的过程,让好友感受到,她自己的苦闷不是一个人的孤独。她没有被这个世界嫌弃和抛弃,原来她自己是有同路人的。
有人陪着自己,和自己在一个战壕,就是对失意的她莫大的安慰。
人性的微妙之处也在此体现,它能在对比中寻找平衡。一旦心理平衡了,心态就会起死回生,苦闷自会迎刃而解。
即便是最亲近的伴侣关系,失意的她最希望看到的是,她的苦闷你深有体会,她的遭遇你也有着切肤之痛,你的心和她在一起。
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感同身受便是对失意人最好的安慰。
你的爱是这样,从疲惫到消亡的吗?
拥有幸福婚姻生活的钱钟书先生,曾经说:
“爱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终成眷侣的厌倦,要么苦于未能终成眷侣的悲哀。”
想不到幸福中人,会冷眼看透情感生活不幸的实质,成是厌倦、不成是不甘。可见,拥有优质的情感,终其一生不过是件稀罕事。
电影《廊桥遗梦》描述了一段爱而不得,无疾而终的婚外情故事。女主人公弗朗西斯卡,年轻的时候是一位女文艺青年。她天性浪漫,内心细腻,对生活之美有着敏锐的嗅觉和领悟力。
后来,她嫁给了生活,起初也是夫妻恩爱,感情和睦。但随着岁月漫长,弗朗西斯卡过起了乏善可称的主妇生活,和丈夫生了一双儿女,伺候他们的衣食住行,看管孩子的教育,生活数十年如一日。你可以说她的日子岁月静好,也可以说生活单调乏味。
恐怕,弗朗西斯卡自己也说不上哪里不好,但也说不出哪里好。
直到她在廊桥上,遇到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他们一见如故,在一起聊艺术、谈梦想、说对生活的畅想,竟然发现彼此情投意合,相互欣赏,心灵不断碰撞出爱的火花。
毫无疑问,四天的相处,让弗朗西斯卡陷入了爱河,她终于找到久违的爱是什么滋味,也明白自己的内心深处真正渴望什么。但基于现实和理智的考虑,她只能选择回归生活,内心却对罗伯特余生眷念。
这个故事很发人深思,我们的爱到底怎么了?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像宿命一样从疲惫到消亡么?或者想要爱,只能寄希望于人生若只如初见式的邂逅。
毫无疑问,爱从倦怠到消失是有迹可循的。在陈年的婚姻中,生活一成不变。几点起床,吃什么早餐,几点上班,白天忙完单位,拖着疲惫的身体来不及放松,下班后接着和家里的孩子斗智斗勇。常年如一日,生活相差无几。
留给夫妻二人世界的时间和空间更少之又少,有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时不过是倦了、怠了懒得折腾。于是,夫妻生活就像是一潭死水,荡不起一丝涟漪,大道理美其名曰平平淡淡才是真。
可是从人性角度来讲,刘墉说到,“人都有追求感觉、追求新鲜、追求变化、追求品质的诉求。”
有些时候,外在看是无欲无求,岁月静美,那不过是心窗被遮了罢了,并不代表内心的小火苗不在。
弗朗西斯卡能在平淡无奇的婚姻中,仅凭四天的邂逅和相处,就对罗伯特余生惦念。大概是罗伯特点燃了她内心那被烟火生活埋没的、爱的小火苗吧,也激活了她内心封尘已久地对变化、对渴求灵魂共鸣的期待。
刘墉说:人可以老化,但不能腐化;婚姻可以老化,但不能腐化。
在庸常的生活里,记得为彼此的生活翻翻新。
把平常喝水的塑料杯子,换成陶瓷成套的,也给伴侣买一套,这花不了多少钱,但会给生活增添情趣和味道。再忙,也要保证自己的仪表仪容,即便是家庭主妇,千万不要让自己远离美。记得留意彼此的心头好,花点心思满足对友的小心愿。
越付出,越有爱!越凑合,就会越来越不爱!
等一等,所有的爱恨情仇都能过去
李敖和余光中不对付,大概源于李敖和台湾国民党之间的过节,于是和国民党亲近的余光中便成为了李敖的攻击对象。
在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节目中,他常常把余光中称为“马屁诗人”,说他把国民党的马屁是拍得溜溜响,但文学素养却不咋地,和自己比差得远了。
面对李敖一再地怒怼和隔空骚扰,余光中都选择了沉默应对。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就好奇地问余光中,为什么不对李敖做出回应呢?
余光中答:“我的文章怎样,读者自会给出判断,不需要解释。至于李敖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证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后来他接着解释到:罢了,他骂完我回应,他再骂我再呼应,这就是双方不断地在给烦恼加温。我若是不回应,等一等话题冷了,情绪自会消散。
面对李敖的挑衅,余光中的回应和解释确实大智慧。他大概很了解李敖,了解人性吧:你不过是一时的意难平,情绪难耐,那就给你平复的时间吧。等一等,让新鲜空气进来,所有的爱恨情仇都会慢慢消散。
刘墉也是这么认为的,他说:“我们都很健忘,都有很好的适应性。把不顺眼的东西看顺眼,把无法接受的事实加以接受,把咬牙切齿化作云淡风轻。不要着急,等一等,拖一拖,时间会让你心平气和地悄然接纳。”这是人性使然。
与女婿势不两立,与闺女情断意绝的老岳父,会在外孙办满月酒时,尽释前嫌地拿着厚礼,屁颠地跑来美其名曰看外孙,却能和“那破小子”在一桌喝个喜宴,愉快地聊天。会有这个场景,不是吗?
在生活的洪流中,时间会帮助你改写心境,轻蔑会变成祝福,一别两宽会成再聚生情,怒发冲冠也能安之若素。
只不过,我们要给自己一个空挡,等一等心的节奏,让它缓一缓透个气。请相信所有的爱恨情仇都能烟消云散,所有的过往皆是过往。
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你的世界清澈如初。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了。对于这个栏目,如果你有什么建议意见,欢迎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水木君说”,在文章的留言区跟我互动。我会挑选最优质的留言,每期送出一本好书。
如果你喜欢今天的这本书,点击下方图片,可以直接购买。晚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