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上方蓝字“24楼影院” →进入新页面,点击右上角“...” → 点击第一栏“设为星标“。记得把我们设为“星标 ★”哦~

最近,我的最期待片单多了一位新成员,丹麦电影《酒精计划》
对于此片的信任,我甚至不需要去看预告片确认。因为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托马斯·温特伯格,而与他合作的,是我们最熟悉的丹麦演员之一:麦斯·米科尔森
有这两位搭档的保障,《酒精计划》就能提前成为不少人的年度十佳,至少是最有力竞争者之一。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的为人熟知,重要原因是他是道格玛95的发起人之一。你并不需要深入了解道格玛95,它是电影人专业制作范畴内的一种倡导。大体上,托马斯们认为电影要回归原始,尽力减少电影技术、类型等元素,提倡更为纯粹的电影。
事实上,道格玛95是一种倾向,并没有严格清楚的规则。就好比托马斯·温特伯格和麦斯·米科尔森合作的《狩猎》,就不遵守回归原始的制作方式,是一板一眼的悬疑类型片。
而今天我们要推荐的,就是这部——
《狩猎》
在豆瓣网上,《狩猎》有25万的观众,给出了9.1的平均分。
高评分固然是电影水准的反映,但除此之外,我很愿意相信,这部遥远的丹麦电影,会令我们额外亲切,盖因为,这个有点憋屈的故事,恰恰与我们国内互联网的舆论场,有着意外的共通性。
我的朋友影评人麻绳,也有类似的感受。在征得他的同意后,我直接引用:
“这电影要是早两年看,不会有这么深感触。很多情况下,真相是什么对围观者并不重要,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支点,让自己站在虚妄的道德制高点上,得意一时是一时,反正过几天他们就会遗忘,任由真相被新的猎奇淹没,微博上这样的人和事比比皆是。”
在最近重看《狩猎》之后,我不仅重温类似的感受,同时也很想把这部电影掰开说说,推荐给深陷廉价正义的键盘党们。
我们先来说说故事。
《狩猎》的人物和故事都不复杂,颇有一点寓言小品的风格。在丹麦的一个小镇上,居民们的生活相对封闭、稳固,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相互熟悉,相处也友好和善。
小镇居民卢卡斯,没有太特殊的背景,他刚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和青春期的儿子关系也磕磕绊绊。除此之外,卢卡斯是那种典型的老好人,他性格沉默寡言,但特别温和细致。这与他的职业也算有点关系,卢卡斯是一家幼儿园的老师。
就这么一个中年男人,一个好朋友、好同事,以及孩子们信赖的好老师,生活单调到简直有点乏味。
一场意外的风波悄然而至,因为卢卡斯与孩子们很亲近,因而得到了孩子们额外的信任,幼儿园的小女孩克拉儿就是其中之一。孩子难以像成年人一样完整表达,在她与卢卡斯闹别扭之后,她决定用撒谎的方式报复卢卡斯。
结果,因为孩子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卢卡斯陷入了性侵女孩的疑云。
一夜之间,老好人卢卡斯变成了大家眼里的坏人。将信将疑的朋友和同事们,看待卢卡斯眼神变了,每一个人都自以为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尽管尚未掌握完整的真相。
真相赶不上人们追求正义的速度,一场舆论的狩猎就此展开。自感冤屈的卢卡斯,甚至得不到解释的机会,人们以冷眼、歧视,甚至暴力方式猎杀卢卡斯。这一切,在卢卡斯的爱犬被莫名杀死之后,到达了一种残忍的高潮。导演把卢卡斯和观众,死死地压在憋闷的情绪里,完全找不到出口。
在警方介入调查后,事情比想象的顺利,本就无辜的卢卡斯,很快就获得了清白,但故事没有就此结束。
事实上,真正的故事才刚刚展开。有一些自以为正义的人,仍然认为卢卡斯是逃脱了惩罚的坏人;另一些相信卢卡斯是被冤枉的,却难以面对自己曾经的正义立场,忽然自己成了不辨是非。
从法律程序的角度,卢卡斯摆脱了嫌疑,得到了真相的正义。但在那些仍有怀疑,或者难以消解愧疚的人们眼里,卢卡斯再也回不去了,他是那个仍有嫌疑的人,又或者是那个曾被我们误伤,令我们感到惭愧的人。
这是一种微妙的局面,在那些意识到“误伤”了卢卡斯的人眼里,他就像是一根刺,突兀地梗在那里,时刻提醒自己曾犯下的错误。
表面的狩猎,看起来结束了,但每一个人从心里到眼神,展开的新一轮狩猎,是无法结束的。
故事基本如此,接下来,我来说说导演在拍什么。
从剧作的角度看,《狩猎》涉及的是经典到有些俗套的一个主题:程序正义和实质正义。
这本来是一个法律题目,程序正义是“看得见的正义”。在这种理念中,正义不仅应得到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加以实现。说得直白一点,就是得到正义的结果很重要,而程序中每一个环节的,也同等重要。
与之相应的,是实质正义。这是更为朴素的一种道德观念,大体上它提倡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实质的结果是最重要的,哪怕实现正义手段,不具备完美的正当性。
说起来有点拗口,我来举个例子。在《狩猎》的故事中,假如导演的叙事角度,不是以卢卡斯出发,也就是没有清楚直白地交代,卢卡斯是无辜的,是清白的。那又会发生什么?
比方,导演把视角放在小女孩卡拉的父母、亲人,或者是坚信正义的幼儿园园长、某个警察身上。这个视角并不是上帝,我们会看到的事情就变了。我们会相信一个5岁的小女孩的指控,我们也可能相信程序正义存在漏洞,更直接一点,我们不能完全相信卢卡斯是清白的,怎么办?
这并不是过分的想法,事实上我们看过的那些惩恶扬善的侠义英雄,往往就是实质正义的实践者。想一想,一个父亲,在得知孩子疑似被她的教师性侵,而法律的程序正义却没有找到铁一般的证据。在天然的正义驱使之下,这位愤怒的父亲会做出什么。
从某种角度说,《狩猎》是一种类型的反转。我们更熟悉的故事是,坏人逃脱了法律的惩罚,而好人以复仇的方式执行了实质正义。
导演托马斯·温特伯格的做法很微妙,他把观众的视角与卢卡斯一致,这是一种确保了真相的上帝视角。
问题来了,那些并不处于上帝视角的角色,例如女孩卡拉的父母亲人,例如坚信卢卡斯性侵了女孩的幼儿园园长,他们狩猎卢卡斯的行为,他们坚信自己实质正义的行为,会更让人感到恐惧。
这恐惧的根源,是观众也不难意识到,假如不是导演一早就让我们得到了真相,我们又如何保证自己不会成为正义的围观者和狩猎者?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在微博上的键盘侠们,在向自己憎恨的、唾弃的人播撒怒火之时,也会面临《狩猎》的困局。假如我们看到的部分,并不代表完整的真相,假如我们在误伤一个卢卡斯式的好人,那这种实质正义,不也就是一种廉价的正义吗?
推荐《狩猎》的意义,是它展示了一种正义的真情实感,也展示了它在结果上的失败,以及因此产生的巨大危害。那些狩猎卢卡斯的人们,无不出于善良和正义的立场,但是部分真相没有程序正义,实质正义也可能是错杀的私刑。
在《狩猎》接近结尾的一场戏里,恢复了法律清白的卢卡斯,再度与朋友们一起参加狩猎活动。就在此时,卢卡斯遭遇了黑枪,我们看不到黑枪是谁打出,甚至不知道黑枪是不是指向卢卡斯。
在这一刻,导演托马斯才算是亮出了底牌,提醒我们不要天然地认为,我们就是知道全部真相的人,有另一种风险摆在面前,我们也可能就是那个开黑枪的人。
这一枪,恰恰是我们每一天,在类似微博舆论场上所看到的。人们出于真情实感,出于实质正义的立场,呼喊着惩罚这个,封禁那个。追求完整真相的程序正义,反而成为了奢侈的行为。
要我说,在发出每一个义正严的子弹之前,能忽然想起卢卡斯的委屈和痛苦,这也就是《狩猎》能得到9.1分的意义了。
(ps,优酷可以看)
好文推荐

在看点这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