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5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资治通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书写下来。
最近半个月出差,太忙了,只能抽出时间改文章,所以,不一定会准时发,但周一、三、五肯定还是会发的。让大家久等了。
《隋唐300年》第71篇
平定江南,大唐终一统
江南被大唐平定之后,又起来造反的是位老愤青,杜伏威的生死之交、兼塑料好友辅公祏(shí)。
杜伏威与辅公祏都是山东人,俩人从小就建立了良好的革命友谊。杜伏威小时候家里穷,住的是冬凉夏暖型迷你草棚,吃的是天然绿色无公害野菜。尽管如此,他还经常性有一顿,没一顿的再去减减肥。
等到十四五岁时,他终于自学成才,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小偷。但是,由于刚入行业务能力不太强,他仍然经常性的饿肚子。
辅公祏看到好朋友如此落魄不堪,便豪气冲天的准备帮兄弟一把。但奈何自己家里也是穷的叮当响。
于是,他灵机一动,就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的放羊专业户——自己的亲姑家。家贼难防啊,所以,很快这俩人就过上了白云黑土式的薅羊毛、吃羊肉的生活。

但是,公祏和白云一样缺心眼,老逮住他姑一家的羊偷。所以,不久之后,就被他姑给发现了。
没想到,他姑也是个二五零,遇到这种侄子暴揍一顿也就算了,但她却报了官,给这俩小子安了个偷封建主义羊仔的罪名。
无奈之下,两个好兄弟只好亡命天涯、四海为家。
几年之后,俩人终于溜达到了一个土匪窝。在这里他们转了行,从偷鸡摸狗的小蟊贼变成了杀人放火的小土匪。
刚开始,这俩人还只是小土匪里面最底层的小兵卒。但是,由于杜伏威胆大、心细、手黑,每次杀人放火时,都走在最前面,每次撤退时,又是走在最后面。
所以,他的业务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各位土匪的认可,进而被推举为了老大。
公元614年,俩人又带着弟兄们,溜达到了当时的革命老区长白山(今山东会仙山),投靠了一个叫左君行的老同志。但是,由于几个人脾气不对付,不久之后,他们又离山出走,溜达到了淮南地区。
在这里,俩人终于迎来了人生中最大的转机,同时也是第一个危机。
当时,淮南已经有了一股大土匪,领头人叫赵破阵。这位老哥看见杜伏威初来乍到、兵微将寡,便打起了杜伏威的主意。
于是,他就摆下了一桌宴席,派出使者叫杜伏威来自己的营中,唠唠家常。
杜伏威、辅公祏俩人虽然家里穷,但奈何人家读过书,一眼就看出了这是鸿门宴。但是,不去的话,人家要率军来攻,明摆着打不过。
一番犹豫之后,杜伏威决定还是走一趟。于是,他便让辅公祏带着部队,驻扎在了距离赵军军营不远的地方,而自己则带着10名亲信,端着牛肉和好酒,就走进了赵军军营。
看到赵破阵之后,杜伏威低三下四的献上了满脸的笑容,表示自己很早就盼望着两军合并了,没想到今天就能实现这个愿望,实在是太高兴了。
赵破阵看到这小子这么会办事,大喜过望,以为收购合同就这么轻松愉快的谈成了。
于是,他赶紧把所有的头目都叫了过来,开始大摆宴席,为自己聪明的脑瓜举杯畅饮。顿时,原本阴森森的军营,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但是,当他们喝的正高兴的时候,杜伏威终于露出了他本来的面目。是的,我希望两军合并,但不是你来兼并我,而是我来兼并你。
只见杜伏威,拔出砍刀,就朝赵破阵的脑袋劈了过去,顿时,一股股鲜血溅满了整个酒场。接着,杜伏威又手起刀落连杀了数人。
其他头目顿时酒醒了一半,撒开丫子就往外跑,但是,为时已晚,杜伏威的亲信早已控制住了场面。而此时,辅公祏也带着军队杀了过来。赵军见状,只好放下武器,乖乖的投降了。
于是,杜伏威的部队,一下子就变成了数万人之多,成为了江淮地区势力最大的土匪之一。
紧接着,他又打败了前来平叛的隋将宋颢,造反事业瞬间达到了一个小高潮。
但是,接下来,杜伏威就犯了一个大多数人都容易犯的老毛病——骄傲。
刚取得了一点成绩,他就干了一件相当缺德的大事,把安宜城(今扬州市宝应县)给屠了。
这个世界上虽然因果报应很玄乎,大部分年轻人也不相信。但你翻看历史,或者活到一定年纪的时候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它还真的存在。
总是干好事的人,一不定都会有啥好的结果,但总是干坏事的人,往往会遭到现实的暴击。而杜伏威马上就迎来了血的报应。
公元615年10月,原来在长白山砍人的李子通,因为太得人心,遭到了老大左才相的嫉妒,一怒之下,他便带着1万多人离山出走,投奔了杜伏威。
杜伏威看到李子通又是革命老区的战友,又和自己的遭遇相似,所以,很是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二话不说,便将李子通纳为了心腹。
哪知道,这李子通也有样学样,不久之后就突然发动了兵变。杜伏威一个不小心便被李军刺到了马下,身负重伤。
眼看杜伏威就要一命呜呼,他的养子王雄诞突然杀了出来,一把将他背了起来,往芦苇丛里拼命狂奔,这才躲过一劫。
但是,事情还没有结束。隋军将领来整(来护儿的儿子),也趁机痛打了一番落水狗,结果可想而知,杜军再次大败亏输。
躺在病床上的杜伏威又一次命悬一线,而这一次救他的,却是一个女人——部下西门君仪的老婆王氏。
此女“勇而多力”,估计和张伟丽有的一拼。关键时刻,她二话不说,背起杜伏威就是一路狂飚。
义子王雄诞见状,也赶紧领着敢死队,在后面拼命的断后,还顺便挑战了一下诺贝尔医学奖,身中数枪,竟然还越战越勇。
终于,在这对猛男猛女的齐心协力下,杜伏威、辅公祏带着几百人又一次逃得了一命。
两次死里逃生,他俩终于体会了一把,被人大屠杀是什么滋味。痛定思痛之后,他们才开始走上了正道。
经过小半年的招兵买马,他们的队伍终于又发展到了8000多人。杨广怕他再次坐大,便又派了大将陈棱(就是灭了琉球的那个)率领8000精锐,前来平叛。
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杜伏威,哪里是陈棱的对手,结果又一次被打得连连败退。
幸运的是,就在这关键的时刻,杨广又来了个神助攻,第三次巡幸江都来了。当地老百姓本来就已经活不下去了,要么吃树皮、吃草根,要么自相残杀、吃两脚羊。
被杨广又这么一折腾,便纷纷加入了杜伏威的队伍。一时间,杜军竟然达到了10几万人。
于是,战场局势瞬间发生了惊天逆转,刚刚还在追着杜军猛砍的陈棱,开始坚守不出。
杜伏威见状,便学习起了当年的诸葛亮,派人给陈棱送去了一套女人的衣服,并送给陈陵了一个外号——陈姥。
可惜的是,陈棱不是司马懿,一口气没忍住,便带着全军向杜伏威冲了过去。
杜伏威也没有丝毫的畏惧,带着人就展开了对冲。可是冲到半路,又一个不小心,被隋军的一个将领给射了一箭。
按一般的战场形势讲,此时的杜军肯定要军心大乱,大败而逃。
但是杜伏威和他的义子王雄诞一样,也挑战了一把诺贝尔医学奖。他受伤之后,不仅没有倒地,还怒发冲冠,对着射自己隋将大叫:“不杀你,箭不拔!”
射箭的哥们一下子就惊呆了,直到杜伏威冲到自己跟前也没有反应过来。结果一把就被杜伏威擒了。这还没有结束,此时老杜已经杀红了眼,让这哥们把自己身上的箭给拔了,才把他给杀了。
接着,他又提着这个人的脑袋,在隋军之中来回冲杀,连杀了几十人。隋军看到这种疯子,哪里还敢再打,转身就往回逃。
杜伏威趁机一路冲杀,占据了高邮历阳等大片土地,成为了江淮地区实力最强的枭雄。
不久之后,他便在丹阳组建了自己的小朝廷,自封为总管,封辅公祏为长史。大量招贤纳士,修造兵械,减轻赋税,废除殉葬。并制定了最简单粗暴的法律——犯法之人,不分情节轻重,一律斩首。
公元618年,杨广死后,越王杨侗在洛阳登基。他便投降了杨侗,被任命为了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
公元619年,王世充篡位之后,李渊派人过来招降,他便又投降了唐朝。被封为了吴王,赐姓李。
由此可见,杜伏威其实真的没啥雄心大志,就是想固守一方,把公司做出一定规模之后,卖给行业大佬。
但是,人性却是一种特别奇怪的东西,两种看似矛盾的东西,却能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例如,同富贵的人,往往不能共患难。而共患难的人,又往往不能同富贵。
前者还好理解,大难临头各自飞。后者就太奇怪了,你说,有些人,那么多大风大浪都能一起扛过来,怎么会在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杜伏威和辅公祏俩人就出现了这问题。
因为公司是俩人一起创办的,辅公祏年纪又比杜伏威大,所以,军中都称辅公祏为“辅伯”,俩人的身份地位也都差不多。
但是随着公司越做越大,杜伏威就被权力熏了心,忘了当初吃不上饭时,是谁偷的羊给自己吃。
于是,他明升暗降的夺了辅公祏的权力,让辅公祏做了仆射,自己的两个义子阚(kàn)陵和王雄诞当了左右大将军,掌握了军权。
辅公祏也是一个聪明人,一看情况不对,就赶紧退出了权力斗争,跟着道长左游仙炼丹去了。
公元622年,李世民陈兵淮泗之后,就给杜伏威出了一道基本无解的难题:
A、如果不去长安,下一步唐军肯定来收拾自己,到时候怎么办?
B、如果去了长安,把权力交给辅公祏,俩人已经有了矛盾,万一这兄弟在背后给自己一刀,怎么办?
C、如果带着辅公祏一起去长安,江淮军便群龙无首,万一李渊翻脸不认人,谁来给自己报仇?
思来想去,ABC三个选项都没满意,最后,他只好选了D。
赌一把,赌李渊不会杀自己,赌辅公祏是个聪明人,自己走后,他不会造反。因为当时局势已经明朗,大唐统一全国已是板上钉钉,辅公祏只要没有炼丹炼傻,就不会挺而走险。
所以,最后他带着大义子阚陵去了长安,把政权交给了辅公祏,把军权交给了王雄诞。临行之前,他又害怕辅公祏真的干傻事,便又叮嘱王雄诞一定要看好辅公祏,不要造反。
可惜的是,王雄诞是个有勇无谋的主。而辅公祏又变成了一个,耗子戴眼镜——鼠目寸光的老道。
辅公祏这些年估计就没看过一次国际新闻,竟然天真的以为,以江淮之力能与大唐争雄。
杜伏威一走,他便和另一位老道左游仙一起,模仿杜伏威的笔迹,给王雄诞写了一封信,将王雄诞给骂了一通。
王雄诞收到信后,非常的伤心,也没辨别一下真假。竟然就此托病在家,不再沾手军务,以表忠心了。辅公祏顺势就接管了军权。
公元623年8月,辅公祏又故计重施,伪造了杜伏威的密令,起兵造反,自称皇帝,国号宋,并将不愿服从命令的王雄诞给杀了。
李渊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怒,立刻派出了四路大军前去围剿。
第一路,赵郡王孝恭由九江东下;
第二路,岭南大使李靖由宣城进兵;
第三路,怀州总管黄君汉出兵谯县;
第四路,齐州总管李世绩由淮、泗进讨。
辅公祏很荣幸的成为了,第一个被大唐第一名将和第二名将联合暴击的人物,下一个就是东突厥了。
所以,整个平叛过程极其简单,其它的就不说了,只说一件事。
两军对垒时,杜伏威的大义子阚陵,直接冲到阵前,摘掉头盔,对着来抵抗的江淮军一声吆喝:“汝不识我邪?何敢来战!”
这些江淮军,军心就乱了,投降的投降,跑路的跑路。基本没遇到啥像样的抵抗。
公元624年3月,辅公祏在逃跑的路上,被几个农民给逮住了,送到了丹阳,被李孝恭给斩了。
但是,在死之前,他又把杜伏威和阚陵也拉下了水,拿着自己伪造的密令,污蔑杜伏威和阚陵才是主谋。真是同生共死的好兄弟啊。
这种事,傻子都能看出来是假的,要是真的,阚陵能上去砍自己人?李孝恭当然也知道是诬陷。但是,这货刚和阚陵闹了一场矛盾。就公报私仇把阚陵给斩了。
原来唐军打进丹阳之后,无意间把杜伏威和阚陵的家给抄了。阚陵知道后,非常的恼火。平叛乱自己功劳最大,进了城却被抄了家,这个谁能忍。于是,他立刻找到了李孝恭吵了一架。
斩完阚陵还没完,李孝恭又把密令报告给了李渊。而早在1个月前,也就是公元624年2月,杜伏威就在长安突然去世了,时年41岁。
《新唐书》说他是好神仙术,误服云母中毒而死。但事实究竟如何,恐怕只有李渊知道。
李渊收到密令之后,又落井下石,剥夺了杜伏威的官职、爵位,并籍没了其家眷。啥叫籍没家眷呢?就是“因人因技”分配到不同的地点为奴或为妓。
哎,一代枭雄,竟然落得了这般下场,李渊,很不地道啊。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公元627年,李世民刚刚即位,就给杜伏威和阚陵平了反,恢复了名誉,以吴国公礼下葬了杜伏威,由其儿子继承其官爵。
至此,隋末“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的故事已基本结束。虽然北方还有梁师都、苑君璋等军阀还没有被消灭,但是对于大局已经无关紧要。
不知道大家看完这些枭雄的故事有何感想。
我最大的感受只有两个字:残酷。
在古代,每天只能行军大概70里的情况下,想在这个几百万平方公里的牌桌上,赢得一席之地。
你就必须不断的押上身家性命,进行一次又一次的豪赌。
成则黄袍加身,败则死无葬身之地。
而最令人痛苦的是,这是一个,只要选择了开始,便永远也不能停歇的生死局,除非牌桌上只剩下了一个王者。
更重要的是,这场生死局,还不是只要你投降了,就能获得对方的饶恕。
李密、王世充、窦建德、杜伏威、萧铣、李轨、薛仁果哪一个摆脱了被斩的命运?
哪怕是主动投降的杜伏威,也没有赢得胜利者的一点怜悯。
如今,在米国人眼里,我们岂不是李密、窦建德之辈?
唯一的区别在于,古代是以占领对方的土地、统治对方的人民为目的。
而现在变成了占领对方的市场,剥削对方的人民而已。
幸运的是,此时此刻,我们已不是割据一方的枭雄,而是蒸蒸日上的大唐。
未完待续
建了一个读者群,
想加入的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拉大家进群
往期精选: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强枭雄终落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