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200字,预计阅读时间12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资治通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书写下来。
最近半个月出差,太忙了,只能抽出时间改文章,所以,不一定会准时发,但周一、三、五肯定还是会发的。让大家久等了。
《隋唐300年》第70篇
三计灭萧铣,李靖料敌如神
明末清初的大地理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曾说:“夫荆州者,全楚之中也。北有襄阳之蔽,西有夷陵(今宜昌)之防,东有武昌(今武汉)之援。”
为啥顾祖禹说襄阳、夷陵、武昌这三个地方那么重要呢?大家看下面的地图就明白了。
蓝色为水道,黑色为陆路

自古以来,从北往南打,基本就三条路:
1、上游:南阳—襄阳—汉江—武汉;
2、中游:汝水/颖水/淝水/涡水—寿春—合肥;
3、下游:徐州—大运河(泗水开凿)—淮安—扬州—南京。
那为啥就这三条路呢?
因为打仗最重要的就是后勤。别管你砍人水平有多高,领军水平多有神。粮草不够,都得完蛋。李世民打薛仁果、宋金刚、窦建德、刘黑闼全都是前期固守,截断对方的粮道,等对方粮草不足、士气低落之后,再痛打落水狗。
而古代打仗时的粮草,主要得靠水运。因为陆运就跟养别人的孩子一样,费钱、费力、费时,最后还大概率会赔本。
在古代,平原上1000公里的路程,用牛拉车运粮草。
如果每段走90公里,接力11次,理论上的送达率是 20%;
如果每段走330公里,接力3次,理论上送达率是 12% 。
如果直接走1000公里,不搞接力赛,你得把牛扛回来。
如果再考虑到山地、阴雨天气、牛马生病等等不可控因素,1000公里陆运粮草的送达率在5%以下。也就是说,100斤粮草,能送到前线5斤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就是《孙子兵法》里所说的“食敌一盅,当吾二十盅”。
而水运,效率就要高的多,逆水而行大概是陆运效率的10倍以上。顺流而下,则是陆运率领的百倍以上,如《战国策》记载: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粮,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
襄阳在汉水上游,武汉在下游。拿下襄阳,武汉就危在旦夕。如果再拿下武汉,整个南方基本就不动再打了,就等着乖乖投降吧。咱们的弱宋对此有极为深刻的理解——失襄樊则天下危。
而这么重要的地方,李世民打王世充的时候,就被唐将李大亮给拿下了。
宜昌这地方,我们在第《第7篇:灭陈(一)杨素夜袭三峡》里讲过。
奉节西部为四川盆地,宜昌东部为江汉平原。从东往西打,只要拿下奉节,整个四川盆地就基本无险可守。从西往东打,只要拿下宜昌,整个湖南、湖北便基本无险可守。
但是,两城之间的200公里却非常难走,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三峡。两边全是高山峻岭,中间水流极为湍急。当年杨素这种大名将,还被不知名的小将吕忠肃在这里硬杠了40多天,留下了近万具尸体才勉强通过。
而公元619年,许绍(李渊的好朋友,救李靖那位)就带着宜昌投降了唐朝。中间萧铣派人来打过几次,但是全被许绍给打了回去。
看完以上分析,相信大家心里应该已经有个数了:
萧铣的梁国就是一个不设防的银行,不仅内部管理混乱,外面连个防盗门也没装。面对强大的唐军,等待他的命运,只有死路一条。
不过,李渊对此战也非常的重视,为了保证疗效,他一共派出了3路大军,进攻萧铣。

第一路,李孝恭、李靖,统领十二总管,从夔州(今重庆奉节)沿长江顺流而下,作为主攻。
第二路,庐江王李瑗(李渊堂侄),率军沿汉江南下,作为辅攻。
第三路,黔州刺史田世康率军,从沅江东进,作为辅攻。
公元621年9月,数万唐军集结完毕,李孝恭、李靖一声令下,就准备率军出征。可是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上天却给他们送来了一道考验题。
突然之间,天降暴雨,400里三峡河道,河水猛涨,犹如山洪暴发,极为危险。
看到这种情况,大部分唐军将领都虚了,这哪是考验题,分明是送命题。于是,他们便纷纷劝说李孝恭,等到水落之后,再进军不迟。
老实说,这是一个很稳妥的计划,水落之后,唐军进军稳扎稳打,不出几个月,肯定能灭了萧铣。
可是,在这一片喧嚣之中,李靖却力排众议,提出了反对意见。
是的,现在顺江而下,就等于是随机枪毙,在坐的所有人,没有人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回来。大家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才爬到了这个高位,十分不容易,不愿意豁出性命,他可以理解。
但是,惜命怕死,如何立不世之功?兵贵神速,此时进军,敌人必然不会有任何准备,萧铣必可一战而擒。
看到50岁的老将军如此生猛,李孝恭终于被感动了。
于是,当天李孝恭、李靖便率领二千多艘战船,冒着狂风暴雨,不顾生死的冲进了三峡之中。任你风吹浪打,我自闲庭信步。
天佑无畏者。幸运的是,历经千险万阻,唐军虽有损失,但大部分人还是顺利的通过了三峡。
事实果然如李靖所料,面对这群如狼似虎的唐军,萧军根本没有任何防备。几天之内,唐军就顺利的拿下了荆门、宜都两个重镇。
战报传到江陵,萧铣顿时惊慌失措。他根本没有料到,唐军会豁出性命冒险而来,更重要的是,这位老哥前段时间,刚刚裁军兴农,身边只留了几千保安队。
于是,萧铣急忙命手下大将文士弘率领几千人,跑到清江口,试图拖延一下唐军前进的步伐,并紧急向各地发出了勤王令。
李孝恭看到文士弘仅仅率领了几千人,就敢来迎战,便准备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但是,李靖却一把将他拉了回来,给他好好的上了一堂军事理论课:
“敌军虽然人少,但却是过来拼命的。不如坚守不出,消耗敌军锐气。几天之后,敌军必然会分散兵力,一部分阻挡我军,另一部分返回城中守卫,到时再发动进攻,必然取胜。”
可惜的是,李孝恭这时候,早已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把这几千人放在眼里。于是,他便令李靖守营,自已带着人就冲了出去。
结果可想而知,李孝恭用亲身经历,再一次证明了“不听老人言,听亏在眼前”的人生哲理。一番大战之后,李孝恭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的逃回了营中。
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场胜利之后,萧军士兵惊喜万分。但是,他们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争先恐后的弃船上岸,争抢唐军丢弃的物资去了。
李靖在营中看到敌军这种傻帽行为,大喜不已,赶紧亲率5000精锐,又杀了出来。
结果,萧军被砍的大败而逃。李靖在后面就是一通猛踹,一直将这些人踹到了江陵城下,并顺利的拿下了江陵外城,缴获了大批战船。
一战下来,萧铣便成瓮中之鳖,江陵内城随时都有被攻克的危险。
按照一般将领的作战风格看,此时唐军肯定要大军围城,全面发动进攻。不过,李靖却又玩了一个花招,他并没有乘机攻城,而是把缴获的战船,全部扔到了长江之中,并开启了无人驾驶模式。
看到这种败家子行为,其他将领都以为李靖疯了,赶紧上来制止。
但是,他们又一次沐浴到了李靖天才般的战略眼光:
1、萧铣的地盘,南到五岭以南,东到洞庭湖。我们孤军深入,如果攻城不下,敌人援军从四方赶来,我军就会腹背受敌,进退不成,虽有战船又有何用?
2、现在放弃战船,让它们堵满长江顺流而下,敌方援军见到,必然认为江陵城已被攻陷,不敢轻易进军,要前来侦察。他们行动迟缓十天半月,我军便能取胜。
事实证明,李靖的确是一个天才般的将领,这一次他又对了。萧铣的援军看到满江的战船,果然怀疑江陵已经被攻陷,而不敢前进。
遇到这种级别的名将,别说不会打仗的萧铣了,就是会打仗的王世充、窦建德们,估计也得完蛋。
于是,待在江陵城里的萧铣彻底的绝望了,几天之后,也没想着突围一下,竟然主动认怂了。
公元621年10月21日,萧铣祭祀完祖先之后,便穿着丧服,带领群臣乖乖的投降了。
也不知道这种难堪的场合,他为啥要祭祀一下祖先。短短一个月时间,诺大的一个国家就被灭了,梁武帝要发现子孙和自己一样,这么会败家,估计会再被气死一次。
按道理讲,人家已经主动投降了,而且唐军作为王者之师,对百姓秋毫无犯才对。
但是,李孝恭率领唐军进入江陵之后,又犯了一个低级的错误,把江陵人民当成了自动取款机,放任士兵们抢粮、抢钱、抢女人。
眼看江陵人们又要经历一次浩劫,唐军的要变成人民的公敌。
萧铣的宰相岑文本赶紧把李孝恭给劝住了:现在纵军抢掠,那些没投降的地区,谁还特么敢投降?
李孝恭被这么一敲打,才恍然大悟,赶紧下令制止了抢掠。看来,再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的时候啊,就看关键的时候有没有人拉你一把。
可是此令一出,正在大抢特抢的唐军将领们不干了。又要嚷嚷着,把萧军将领们的家给抄了,以便犒劳将士。由此可见,唐军的军纪可真不咋地,以前可没少抢东西。
结果这种话,刚好戳中了二领导李靖的痛处。当年自己因为忠心,差点被李渊给斩了,现在这群人又想杀忠臣。于是,李靖一通臭骂,便把这群人给怼了回去。
其它州县,听说两位领导这么会做人之后,便开始望风而降。随后,李靖又翻越五岭,派人到各处招降,短短数月,便降服了九十六个州,得六十多万户。
而不久之后,萧铣也被送往了长安。看到这个如此轻易投降的对手,李渊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感。于是,他便过一把嘴瘾,把萧铣的罪行从头到尾骂了一遍。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萧铣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却硬气了一把,硬是把李渊给怼了回去:“隋失其鹿,英雄竞逐,萧铣无天命护佑,故被陛下擒获。正如田横南面称王,岂负汉朝?”
本想看人屈服爽一把,哪里想到遇到这样一个硬骨头。于是,李渊转而大怒,一挥手就让人把萧铣拉下去给斩了。
萧铣,家道中落,从小受尽屈辱,趁着乱世,终成一方霸业,算得上是一位枭雄。但是,这位枭雄却属于最弱鸡的那一个。
说他砍人水平不行吧,拥兵40万,占领的地盘还不小。说他砍人水平行吧,自己领兵时,就没打过啥胜仗。至于政治水平,也是马马虎虎,造反四年以来,内政就没有安稳过。
但是,最后关头,他临危不惧,敢于顶撞李渊,其勇气的确可嘉。这样的人,倒也值得尊敬。
萧铣被灭之后,江南只剩下了三股军阀:杜伏威、李子通、林士弘。
打X号的是被消灭的,红色三角旗的是投降大唐的,黑色三角旗的是仅存的割据势力

但是,杜伏威早在公元619年10月,就在名义上归降了唐朝,被封为了吴王,赐姓李。
公元621年11月,也就是萧铣被灭2个月后,杜伏威又打败了宿敌李子通,将他押送到了长安,被李渊软禁了起来。随后,李子通和李密一样,又准备反叛,但是逃到半路就被结果了。
公元622年7月,李世民打败刘黑闼之后,陈兵淮水、泗水之上,向杜伏威耀武扬威。杜伏威心里一虚,便将军权交给义子王雄诞,自己带着少数亲信主动到了长安。
李渊大喜过望,对杜伏威极为恩宠,将他封为了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上朝时位列齐王李元吉之上。
看到杜伏威也去了长安,成为孤家寡人的林士弘,在5个月后也投降了唐朝。但是,几天之后,这位老哥竟然又脑残般的反了。不久之后,便在大唐地方保安团的围追堵截之下,病死在了山洞之中。
自此,江南带头挑事的几位枭雄要么投降、要么被杀。如果不出意外,江南便会就此平定,人们从此过上和和美美的日子。
但是,没有经过铁和血深犁的地方,注定不会平静。因为被和平解放的地区,总会有一群人像某港小青年一样,在没有被人民民主暴捶之前,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
而这个人,恰好就出现在了杜伏威所统领的江淮地区。
未完待续
建了一个读者群,
想加入的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拉大家进群
往期精选: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强枭雄终落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