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5041字,预计阅读需8分钟。

原标题:香港问题不小,但不该动摇“一国两制”

自“修例风波”以来,暴力事件正将香港卷入危险边缘。香港特区政府近日发出警示:香港经济在 2019 年面临全面负增长已不是危言耸听。香港病了,病得不轻,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段时间以来,许多人都在关注香港局势的发展,仿佛人人都能对香港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困境说出些观点来。是“一国”与“两制”的辩证关系、是教育与司法体制的沉疴、是经济困境与增长动能的对立统一,是发展的问题,更是民心的问题。
深圳卫视&《直新闻》客户端专访了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冯氏基金讲席教授陈志武。他在湖南出生成长、赴美国求学工作、现又扎根香港讲学,是在两岸三地及世界范围内颇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是如何看待香港问题的?他的话或许充满湘菜的辣,但酣畅淋漓间或许会让您对香港面临的困境与大有可为的未来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香港大学亚洲环球研究所所长、冯氏基金讲席教授 陈志武
▐ 直新闻:您之前接受访问时谈过香港阶层固化的问题,无论是从公民意识,还是从政府结构上来讲都是比较固化,现在很多社会深层次矛盾浮上水面,港府表态说要大刀阔斧改革,您对改革前景怎么看?
▐ 陈志武:我觉得还是可以做,有很多的改革肯定是可以做到的。比如说,我在香港生活三年,这三年时间里让我亲身感受到,香港社会的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人数很少,相互之间都是很熟的。所以这样一来,相对于我熟悉的中国内地社会和美国社会来说,香港社会跨阶层的流动是非常难的
内地至少在过去 40 年里并没有那么明显,你是一个农民的儿子或是工人的儿子,进入中国社会的商业精英阶层甚至于政府官员的精英阶层,很多通道还是开放的。美国社会更加是这样,像克林顿他是一个平民百姓出身,他可以去做总统。奥巴马的母亲当年生了他以后,是靠拿政府的食品券把奥巴马养大的,这样出身的一些人都可以做到总统。
但是在香港,据我的观察和了解,一般的普通人要是想进入香港社会的商业精英阶层,很难很难。最明显的一些表现就是私人俱乐部有好多家。如果你进不了这些私人俱乐部,那么你就不可能进入香港社会的上层阶层,他们也不会把你当一回事。因为你进不了阶层的话,不管是真正赚钱的商业上的成功,还是进入政府的官员阶层等,这些通道基本上都是不开放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从内地或从美国到香港来的人一看,香港那些有名的公司,基本上没有一家是过去三四十年里面新成立做起来的
在中国内地的话,有阿里巴巴,有腾讯,还有那么多其他的新兴公司。在美国也有 Facebook,谷歌这些,才十几年历史、最多二十来年历史这样的一些新兴公司,但是在香港一个都看不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香港真正赚钱的行业都已经被英国当年留下的洋行公司、早期的香港本地华人、或者像李嘉诚这样的早期来港的这些人把持了。这样一来,草根出身的香港人想要进入这些行业、跟他们去竞争,基本上没可能的。据我的了解,香港很多真正赚钱的行业,要么是被明确的契约或法律垄断了,要么就是被现有的这些已经成功的世家给把持住了。
香港有两个领域是开放的,一个是餐饮业,还有杂货店也是开放的,但我们都知道,香港的杂货店和餐饮业竞争非常激烈,赚钱很难。即使说他赚钱,开餐馆成功了,那么在香港的惯例,如果开餐馆的话最怕的就是被评上米其林两个星或者三个星。因为一旦出名的话,好,你的公司要付更高的房租,因为业主马上会把租金往上涨很多,逼着你两个选择,要么走路,要么付更高的租金。所以在香港要改变社会跨阶层流动是那么的艰难。
想要改变香港社会阶层固化的局面,必须得从各个行业的准入门槛、竞争的游戏规则上面开始动手。让更多的人可以进入那些很赚钱的行业,如果把各个行业的竞争放开,这样从本质上至少也给那些草根出身但是能力非常强的香港年轻人、中年人有更多的通道,去把自己的才华和好的理念变成商业现实,真正地去和那些世家竞争。
比如说,根据我的接触,香港的一些车行,基本上都是独家垄断。奔驰只有一个经销商,掌握了在全香港卖奔驰车的权利。大众汽车,日本不同的汽车,丰田也好,本田也好,基本都是由独家来经营的,任何新的汽车行、本地经营商都没办法进入。这个领域赚钱的空间蛮大的,我自己来香港后也去买了车,我跟我夫人在美国生活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在美国买车时,有很多家经销商可以选择,完全是你说了算,你掌握主动权。在香港是卖车的车行掌握主动权,你想提任何要求都不太可能,他们根本不会跟你去谈,因为他们是独家经营,所以想要把价格定在什么地方、赚多少的利润,基本上由他们来说了算,消费者没有太多的发言权。像这样赚钱的行业,任何新手都进不去的。
▐ 直新闻:香港社会的阶级性这么明显和独特,在全世界的资本主义社会里都是比较少见的。
▐ 陈志武:是很少见的,特别像美国的各个行业基本上都是开放的,不会让你一家完全垄断任何一个领域。大家都知道,这个道理太简单了,不能只有你一家公司垄断某一个车,或者是任何一个业务。
比如说电脑操作系统,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美国政府的不同部门都盯着微软。微软垄断视窗操作系统,实操的操作系统软件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不给任何别的人开放。这样一来的话,所有想在微软的操作系统的基础之上开发应用软件的公司都必须听从微软。微软要他们付什么价格,他们必须要付什么价格,但是美国政府一直盯着他,不让他们把操作系统带来的便利给垄断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每次在微软出现垄断局面的时候,美国政府又会介入,逼得微软要做一些妥协。
以至于我们看到,微软之后又出了谷歌,谷歌之后又出了 Facebook,一波一波的竞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美国的监管部门看到竞争是好事、对社会更有意义;另外一个就是通过开放式的竞争,让社会底层出身、但是有很好的理念和能力的青年人,有机会推出他们自己的公司,自己的技术,然后逼着整个社会的技术不断地往前进。 
日前,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美科研合作设限是冷战思维的延续。实际上,在美国政治精英群体中,冷战思维颇为流行。
▐ 直新闻:您提到竞争必须要开放,行业的准入门槛也需要降低,您觉得这方面香港政府有多大程度可以做到?
▐ 陈志武:完全可以做到。根据我的了解,香港政府确实有一个反垄断维护竞争的委员会,但是这个委员会到目前为止基本上没有发挥太多的作用。因为委员会的很多成员也只是熟悉香港以往既有的做法。所以这些人的话,他不是从香港之外来看待,而是从香港过去这么多年的经历来看待香港的,所以要委员会的这些人走出香港既有做法和框框的话,我发现是很难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香港的很多行业和社会规则,法律也好,法规也好,行业规则也好,还是需要更多新的视角、新的血液进来,这样才可以真正释放社会竞争的动力
▐ 直新闻:香港引以为傲的核心价值是法治,但我们看到暴力事件不绝,法治地位动摇的话,对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多大的影响?
▐ 陈志武:香港这个局面走到今天这一步是非常令人遗憾的。任何一个现代社会甚至任何一个古代的社会都不会喜欢、更不会允许真正的暴力存在和发生。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任何文明化的社会长久来说肯定不会接受暴力,也不会允许暴力长期持续下去的。道理蛮简单,都这样的话,没有人有安全感,不管是金融,还是一般的商业还是创业,都没办法进行。
任何一个事情要推动的话,不是一夜就可以完成的。所以我觉得多方面都应该更理智、更理性地做一些判断,做一些选择,因为局面进一步恶化下去,暴力不断升级的话,对哪一方都是不利的。特别是对于香港这个历来以法治为基本和定位的社会来说,如果说法治的进程最后被破坏,香港的金融行业房地产这些到最后都会受到很大的冲击。如果那样的话,上海、深圳真的会在一定的时候取代香港。
▐ 直新闻:现在有声音说,很多资金跟人才都出走到新加坡,您觉得新加坡有没有可能取代香港成为亚洲金融中心的地位?
▐ 陈志武:如果香港的法制基础从根本上被破坏了,如果香港不再是一个法治社会、整天暴力,没人把法律当一回事,这样的一个局面成为常态的话,最后很多人都会走掉的。走掉以后,香港的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会受到挑战,这个时候新加坡肯定会是最受益的。
▐ 直新闻:您说上海和深圳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香港的角色,多大程度上能够取代香港?香港对于内地的独特性又在哪里?
▐ 陈志武:上海和深圳从根本上取代香港的话,我觉得这个难度很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完全中立的法制体系短期内在深圳和上海是很难做到的。
我举个具体例子,香港最高法院里每一个具体的案件会有五个法官参与。这五个法官,其中有三个是香港本地的永久法官,一个是终审法院的主法官,终审法官必须得是香港本地人。第五位法官是从 18 位外籍非永久法官里面选一个。所以这样一来的话,基本上能够保证大多数的终审案件里面都会有一个外籍法官作为具体的成员之一参与终审。 
这个安排表面上看的话好像很奇怪,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特邀的非永久的外国人法官怎么也可以参与香港法院具体案件的终审呢?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安排,所以不管是欧洲人、美国人、加拿大人、澳大利亚还有其他国家的人,不管是国家、公司还是个人,他们都对香港法制的可靠性、中立性非常有信心。
除非深圳和上海也做类似的改革,这样的话,外方被诉的或者是起诉的人,会对深圳或上海法院的中立性、公允性有足够高的信心。否则的话,我觉得深圳和上海完全取代香港会非常难。
▐ 直新闻:您的意思就是从司法层面上?
▐ 陈志武:司法层面很重要。因为我们都说香港是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我们说这个话的时候都可能不会轻易想到什么叫金融。金融说白了一点,都是一些契约。金融交易买卖的都是契约,不管是股票还是债券,还是期权期货,还是金融票据,这些都是。
什么是契约?离开法治,契约是不是靠得住,是不是有价值了?如果离开法治,这些契约可以一文不值的。所以保证金融市场交易的一些契约有真实的价值,有真实的可靠度,可执行性的,最最核心的基础就是法治,而且是信得过的中立的法治。离开了信得过的中立的法治的话,就没办法谈真正发达的、信得过的金融市场。
▐ 直新闻:那是不是可以这么说,香港能确保中立性、公允性的金融市场地位也有赖于“一国两制”?
▐ 陈志武:这么说吧,“一国两制”是确保香港核心价值的一个前提条件。如果“一国两制”被破坏的话,那么香港就不可能再会是我们熟悉的香港。这是第一。
第二,很多人说深圳可以取代香港,这个也可以取代香港,那个也可以取代香港,但大家都忘记了,深圳之所以成为深圳,是因为深圳跟香港相邻,所以才使得深圳从 80 年代初开始就成为吸引全国 31 个省市、各个地方的最有才华、最有干劲、最敢冒险的人愿意搬过去生活和工作的地方,这就是深圳为什么成为了 1949 年以后,内地真正的移民城市,而且是一个 80 年代初才开始真正建立的新型移民城市。这也是为什么在香港越来越受到很多挑战的时候,深圳不断地往上升,包括现在深圳 GDP 的规模也超过香港。
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第一是因为深圳是香港的邻居,深圳有香港在旁边。第二就是因为香港是深圳的邻居,所以深圳享受很多体制方面的优势,金融方面的优势,所以这样一来,把相当一部分最有干劲、最敢冒险,有能力的全国的年轻人都吸引到深圳来。
香港要是很快地失去了“一国两制”优势的话,最后深圳本身也会在吸引力方面、发展前景的动力方面,可能要打很多的折扣。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我知道很多内地朋友都喜欢说:这么多年来就是因为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所以让香港经济、香港老百姓受益很多。其实这个话也完全可以反过来说,就正因为中国有了香港,所以 1978 年邓小平改革开放决策一做出来,就可以利用香港给内地、特别是给广东珠三角带来了那么多的外资,以至于到今天连印度都还很羡慕
因为印度也希望像中国当年那样对外开放,进行市场化的改革,也让印度一下子就成为出口制造的大国等等。印度一直很遗憾自己没有一个香港在印度周边可以供他们利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没错,中国的对外开放让香港经济和香港社会受益很多,但实际上,香港给中国内地提供的和国际社会的接触,跟国际合作贸易提供的通道桥梁,给中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收益,远远高于给香港本身带来的收益。这一点我觉得我们这些内地的朋友都不应该忘记的。
所以在谈到香港的价值的时候,千万不要认为我们今天已经发展得很快了,人均 GDP 差不多是 1 万美元。对香港来说,香港如果没有了“一国两制”、被内地抛弃了的话,对香港社会会带来比较大的损失,但是给内地带来的损失会更大
讲那么多,其实道理蛮简单,比如说 2018 年中国的 FDI,吸收的直接外资大概是 1200 亿美元,这 1200 亿美元里,其中大概 900 亿美元外资是通过香港进入中国内地的,也就是百分之七十几的比例。当然因为这一点,这让香港从事金融、律师、审计、会计等行业的人有了赚钱的机会,但是毕竟是内地拿到了 900 亿美元的外资,给内地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就业也好、GDP 也好,肯定比香港赚到的钱要多很多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多的同仁不要一时冲动,就觉得我们有香港也行,没有香港也行。 
刚才我也谈到,香港她有特殊的法治传统,再有就是香港人的职业精神。就这种职业精神的传统,再加上可靠的法治,是目前在中国领土之内,任何其他的地方都没办法取代的。所以不要轻易地打破这种局面,所以保留“一国两制”对整个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非常重要,非常有必要的
作者:秦玥
来源:直新闻 (ID:zhi_news)
经济学人小助手为好友,你可以:
1、加入微信群,建立更深度的阅读连接。
2、与小助手一起精读1000本好书
包括中外的名家先知作品、各派经济学经典
 经济学人小助手 
丨近期热文丨

复旦张军,请别再胡说八道

新外患,这次可能真的来了

中国正遭遇最恶劣的内外部环境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