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44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
阅读导航
  • 前言
  • 在“新冷战”格局的危机中找商机
  • 澳大利亚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给自己挖坑”?
  • 结语
前言
第二次“冷战”正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很多年后,当未来的历史学家重新回想起这个场景时,或许会说是2020年。
但某些人可能会坚持认为,当2014年莫斯科向乌克兰派兵时,一场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新冷战就已经开始了。只是与过去几年来不断升级的中美对峙相比,美俄关系显然就相当于“小巫见大巫”了。
还有些人可能会说,“新冷战”实际上始于2016年11月特朗普(Donald Trump)当选美国总统,或者至少也得是2018年1月,当特朗普决定首次对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国制造的进口洗衣机和太阳能组件征收关税的时候。
2016年特朗普的当选令全世界一片哗然 / 来源:AFP

但实际上直到2019年,特朗普对于中国的敌意才从一种个人的外交政策癖好,转变为真正受到美国朝野两党核心人士支持的全国性舆论。而过去短短几个月来,新冠疫情在美国的爆发与失控无疑又成为了最惹人注目的导火索,并促使中美关系被绑架着推向新冷战的边缘。
大战将临、硝烟四起。
一周前,来自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与欧盟等8个国家的19名议员参加了一场国际会议。这些议员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与政治派别,但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各自的政府对中国采取更加强硬和统一的立场。
Rick Scott / 来源:AP
来自美国国土安全与武装服务参议员委员会的共和党参议员斯科特(Rick Scott),更是在本周的一次采访中不仅竭力呼吁澳大利亚加入对抗中国的冷战,甚至还头脑发热地说出了一句连许多澳洲民众都觉得荒谬可笑、带着强烈好莱坞电影台词色彩的反华言论:
“他们想要统治世界”。
1
在中美“新冷战”格局的危机中找商机
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们可能会觉得,冷战就意味着危险中的危险。他们对冷战的记忆,可能来自于一场接近世界末日的体验,比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又或者是从越南到萨尔瓦多战场上的流血牺牲。
不过当下这场“新冷战”的冲突,很有可能局限在两个不同制度之间的经济与技术竞争上。
实际上,对于很多交易者来说,中美之间每一次的紧张关系升级,都往往会被视作影响市场的危险信号。这体现在只要每次一有宣布新关税举措或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新闻出现,几乎都会带来股市的动荡。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美对峙持续升级甚至再次爆发冷战的巨大危机之下,其实也埋藏着无限的商机。
从历史角度来看,美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增长如此强劲的部分原因,其实也可以归结于第一次冷战时期的研发活动中大量产出的经济副产品;
而从最近的市场角度来看,哪怕中美关系日益紧张,全球股市在新冠疫情危机全球爆发之前的今年2月仍然实现了破纪录的强劲反弹。
美国银行亚洲和全球新兴市场战略主管卡普尔(Ajay Kapur)表示,这种竞争可能带来许多好处,尤其是在推动投资和创新方面。他与团队其他同事在6月7日撰写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写道,生产率的提高将有助于推动一系列资产的投资回报:
“对于股票投资者,尤其是成长型投资者来说,当下正在萌芽的新军事民用技术的种子将被全面爆发的大国竞争所浇灌,并在未来几十年以未知的方式开花结果。”
该报告强调了以下几点:
1. 科技将成为其中最大的赢家,比如机器人、宇宙航空研究、网络安全、人工智能以及半导体制造商和芯片设计等行业;
2. 亚洲股票很有可能成为赢家。
3. 国债收益率将保持在低位,因此不太可能成为股票投资组合的良好对冲工具。现金可能是一种“暂时的解决办法”,尽管黄金和基于区块链的货币可能会在多样化资产配置中承担更重要的角色。
4. 媒体公司将在这场战争中扮演重要角色,而具有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倾向的公司将从中受益。
5. 此外,国防和金融技术提供商也会是这场战争中的受益者。
“不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重塑、重振这些本土供应链,以及在关键技术领域创造本土上游供应商的可能性都很大。” 
报告称,“未来的iphone,可能正在某个受到国家资助的研究实验室或项目中孵化。”
2
澳大利亚什么时候才能不再“给自己挖坑”?
在澳大利亚的中国投资已经降至十三年历史冰点之际,澳大利亚于上周宣布:将对寻求购买敏感资产的外国投资者实施更严格的筛选制度,包括在电信、能源、技术和国防制造公司在内的“零投资”筛选门槛。
这一项明显剑指中国的新政意味着,澳大利亚可能已经错过了这场新冷战中最大的商机。
澳洲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

实际上,从华为5G禁令到呼吁新冠肺炎调查,最近愈加积极站队美国对抗中国的澳洲政府可能还没有认清一个现实:
新冷战一旦爆发,从中获益的可能是中美两国,但却绝不会是三分之一的商品和服务出口都依赖着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
这已经体现在,中国对澳洲大麦出口商的反倾销行动危及了每年6亿澳元的贸易;澳洲四家屠宰场的肉类出口中国受阻又让整个行业感到惴惴不安;甚至连乳制品贸易、葡萄酒、羊毛等面临着风险的其他农业出口商也跟着如履薄冰;而中国教育部近日发布的澳洲留学预警,又使整个澳洲教育行业都抖了一抖。
除此之外,澳大利亚还有一连串的靶子。去年,澳洲煤炭运输船在中国大连北部港口卸货时出现延误,来自印尼和俄罗斯的动力煤则受到中国市场的优先考虑。
…战火一起,首先当仁不让地牺牲在前线的就是大宗商品。
来自La Trobe大学的沃克教授(Tony Walker)表示,就澳大利亚自身的体量和国际格局中的地位而言,忽略保持良好中澳关系的重要性,而盲目任由西方政治狂热情绪的反华倾向成为左右澳洲政府的方针,实在无异于“自己给自己挖坑”。
不知道澳洲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是否还记得自己在任职初期时曾说过的话:
“澳洲政府充分地意识到,我们所处地区的复杂性和我们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作为一个政府,我们要谨慎行事,以确保我们不会试图让这些挑战变得比应该出现的情况更为复杂。”
莫里森在Asialink上发表以“我们居于何处”(Where We Live)为题的演讲 / 来源:Asialink
结语
2005年9月,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佐力克(Robert Zoellick)在一次面对美国商界重要人士的演讲中这样说:
“中国是个大国,并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大…对美国和世界来说,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中国将如何利用其影响力…我们需要敦促中国成为该体系中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
“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这也是当时美国对于中国与西方之间关系的看待模式。但彼时的中国还称不上是一个超级大国,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
佐力克(Robert Zoellick)
 / 来源:FT

佐利克在随后的演讲中补充道,“许多美国人担忧中国龙会成为一条喷火龙。人们对中国感到焦虑不安。”
实际上,如果说十五年前的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对于中国的担忧还只是火光四溅的程度,那么在当下随着中美新冷战的一触即发,这份担忧也早已呈现烈火烹油之势。
然而不管是对于美国还是澳大利亚来说,或许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回避:
“一旦在这些国家爆发下一次疫情,或者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或经济问题…如果和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世界第二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间切断了合作关系,那么处理这些问题又会有多大的效率?”
参考来源: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6-08/china-s-investment-in-australia-falls-to-13-year-low-amid-spat?sref=oR6uKBU7
https://www.bloomberg.com/news/articles/2020-06-08/a-u-s-china-cold-war-could-be-good-for-investors-after-all?sref=oR6uKBU7
https://theconversation.com/australia-has-dug-itself-into-a-hole-in-its-relationship-with-china-its-time-to-find-a-way-out-138525
觉得好看,点下它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