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妈有话说
今天带来的是的Lucy的文章,她的公众号是【童言绘语】。
面对孩子什么都要拿第一名,我该如何引导呢?                                                                          ——问题来源于知乎提问
这个问题来源于我的知乎回答,稍做了小的修改!

培养孩子的正向竞争观

什么是竞争观念?

竞争观念是在参与者众多的场合,人们不甘落后、互相争先、以图压倒对方的态度和想法。

什么是积极的竞争观?

积极的竞争观是互相竞争共同提高。在竞争中寻找差距,取长补短的过程。
这个世界充满了竞争,正所谓“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不要说孩子面对竞争会不知所措,其实就连大人在面对竞争的时候都不一定能有很好的心态来面对,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正向的竞争观呢?

角色互换演出来

比如当我和孩子一起玩桌游的时候,输赢是难免的,但是有的时候儿子只能接受自己赢,遇到输的时候就会不开心,就说不玩了。
那我的方法是,当自己输的时候,我会学着他的样子,大哭大闹,大声说我不玩了,他就会被我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然后对我说,每个人都会赢,每个人都会输,不要伤心,下次说不定你就赢了呢!
让孩子在“角色互换”的方式,体验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样比我们在他发脾气的时候,不断的时候,没关系没关系下次你也会赢,效果要好上一百倍。

绘本引入

当然我也要推荐给大家三本不错的绘本,一本叫《鲨鱼斗火车》,一本是托托踢踢系列的《没有什么好嫉妒》《赶走坏脾气》。
01
《鲨鱼斗火车》
《鲨鱼斗火车》就是将“正向竞争观”利用诙谐有趣的幻想故事让孩子在笑声中,了解什么是正向竞争观,应该怎样积极的面对竞争,整本书没有说教和所谓的方法,但是却可以让孩子在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每一次鲨鱼和火车在一场又一场的比赛中,拼个”你死我活“,当时很多时候并看不出两个人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在故事的结尾,两个人发现原来有的领域是两个人都不擅长的,最后并没有分出所谓的胜负。
这本书是儿子的最爱,每一次儿子看到他们”相爱相杀“的滑稽场景的时候,都会被逗得哈哈大笑。
02
《没有什么好嫉妒》和《赶走坏脾气》
而踢踢和托托系列中的《没有什么好嫉妒》就是将对别人得嫉妒的真实情景描绘出来,然后通过故事把方法引出来,比如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别人积极合作,取长补短的配合,最后得到皆大欢喜的结局。
而《赶走坏脾气》这一本则是让孩子通过“冷静”和“读书”的方式找到舒缓情绪的出口。
在踢踢和托托这套书里,有一个非常用心的设计,书的最后,设计了一些情绪脸谱小游戏和帮助家长应对孩子情绪的策略,这对于家长来说是非常有指导意义的书。
既能让孩子在书里找答案,又能让孩子在读完书之后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这是其他绘本很少会有的设计。
三本书互相补充和呼应,让孩子通过绘本阅读的过程,找到面对竞争的积极方法,这个比我们一味的说教有意义。

建立孩子的成长型思维

什么是成长型思维?

成长型思维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一个观点。
她认为人的思维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型思维,另一种就是成长型思维。
她所写的《终身成长》讲的就是成长性思维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所谓固定性思维是指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变的。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精髓就是认为“人的能力、智力等是变化的,可以拓展的”。
两种截然不同得思维模式,会塑造出不同得人生轨迹,同时拥有成长型思维得人在遭遇人生重大挑战得时候,依然可以茁壮成长。那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呢?

多用鼓励少用表扬

在正面管教中,对于表扬和鼓励是有着非常严格的”界定“,而表扬和鼓励所带来的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
在卡罗尔·德韦克在过去的10年里,和她的团队都在研究表扬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对纽约20所学校,400名五年级学生做了长期的研究,这项研究结果令学术界震惊。

在实验中,他们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智力拼图任务。
01
首先,研究人员每次只从教室里叫出一个孩子,进行第一轮智商测试。
测试题目是非常简单的智力拼图,几乎所有孩子都能相当出色地完成任务。
每个孩子完成测试后,研究人员会把分数告诉他,并附一句鼓励或表扬的话。
研究人员随机地把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得到的是一句关于智商的夸奖,即表扬,比如,“你在拼图方面很有天分,你很聪明。”
另外一组孩子得到是一句关于努力的夸奖,即鼓励,比如,“你刚才一定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很出色。”
为什么只给一句夸奖的话呢?对此,德韦克解释说:“我们想看看孩子对表扬或鼓励有多敏感。我当时有一种直觉:“一句夸奖的话足以看到效果。”
02
随后,孩子们参加第二轮拼图测试,有两种不同难度的测试可选,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哪一种测试。
一种较难,但会在测试过程中学到新知识。
另一种是和上一轮类似的简单测试。
结果发现,那些在第一轮中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中,有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由此可见,自以为聪明的孩子,不喜欢面对挑战。
为什么会这样呢?德韦克在研究报告中写道:
“当我们夸孩子聪明时,等于是在告诉他们,为了保持聪明,不要冒可能犯错的险。”
这也就是实验中“聪明”的孩子的所作所为:为了保持看起来聪明,而躲避出丑的风险。
03
接下来又进行了第三轮测试。
这一次,所有孩子参加同一种测试,没有选择。
这次测试很难,是初一水平的考题。
可想而知,孩子们都失败了。
先前得到不同夸奖的孩子们,对失败产生了差异巨大的反应。
那些先前被夸奖努力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德韦克回忆说:“这些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并努力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难题,好几个孩子都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验。’”而那些被表扬聪明的孩子认为,失败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
他们在测试中一直很紧张,抓耳挠腮,做不出题就觉得沮丧。
第三轮测试中,德韦克团队故意让孩子们遭受挫折。
04
接下来,他们给孩子们做了第四轮测试,这次的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
那些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提高了30%左右。
而那些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这次的得分和第一次相比,却退步了大约20%。
德韦克一直怀疑,表扬对孩子不一定有好作用,但这个实验的结果,还是大大出乎她的意料。
她解释说:“鼓励,即夸奖孩子努力用功,会给孩子一个可以自己掌控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反之,表扬,即夸奖孩子聪明,就等于告诉他们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束手无策。
在后面对孩子们的追踪访谈中,德韦克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看轻努力的重要性。
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
我很聪明,所以,我不用那么用功。
他们甚至认为,努力很愚蠢,等于向大家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德韦克的实验重复了很多次。
她发现,无论孩子有怎样的家庭背景,都受不了被夸奖聪明后遭受挫折的失败感。
男孩女孩都一样,尤其是好成绩的女孩,遭受的打击程度最大。
甚至学龄前儿童也一样,这样的表扬都会害了他们。
那到底什么是表扬?什么是鼓励呢?
表扬的语句:宝贝,这次考了XX分,你实在是太棒了。    
鼓励的语句:宝贝,你这次考试考了XX分,比上次进步了不少,妈妈看到你考试前那么努力的复习,今天的成绩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
我们看到表扬的往往是针对结果和个人的评价,而鼓励针对的是过程和行为的肯定。孩子在这个过程获得的体验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列举一些有关鼓励的句子:
  • 我付出了努力,你该得到她
  • 你一定会为自己而感到骄傲的
  • 你对此感觉如何?
  • 你自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 我相信你的判断
  • 你能决定什么对你来说是最好的
  • 我相信你可以在错误中吸取教训
  • 不管怎样我都爱你
在生活中,多用鼓励的语言少用表扬的句子,这样孩子才能慢慢的拥有成长型思维而不是固定型思维。
当然这里我还要推荐大家一本非常棒的绘本来自彼得雷诺兹的《点》。
这是一本给孩子看也是给大人看的书,这是一本让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教家长和老师怎样培养孩子成长型思维的”优良读物”,一个“点”就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老师是如何做到的?请大家自己去好好读一下,我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少贴标签,多用启发式提问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习惯于给孩子贴标签,比如这个孩子很内向,这个孩子很调皮,这个孩子很聪明,这个孩子很笨。
这些标签,就像一道魔咒一样,把孩子束缚在一个思维定势里,让孩子进步的”空间“越来越少。
孩子会觉得我就是这样了,我就是一个坏孩子,我就是一个聪明的孩子等。
因此,我们一定要避免在生活中给孩子贴一些”好或者不好的“标签。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给与孩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来帮助孩子更好的树立信心。比如当孩子在玩玩具或者自己做一些有点难度的事情的时候,遇到困难,作为家长我们要先帮助孩子搭建脚手架,让孩子觉得这件事情,他努力一点点就能达成。
当孩子有了信心之后,我们要鼓励孩子,对接下来的问题进行一个自我思考和实验,当孩子成功了就肯定他的方法和努力的过程,当他失败鼓励他思考失败的原因,多用你觉得你接下来你觉得要怎样做?而不要用,你现在需要怎样做。
当面对别人比自己强的情况,我们作为家长不要总是想怎么纠正和改变孩子的想法,亦或者说什么有什么大不了之类的话,因为有的时候,我们眼里不值一提的小事,就是孩子心目中天大的事。
首先需要肯定孩子目前的情绪,你现在觉得沮丧,你现在觉得很难过,因为你刚才和**玩的时候,他做到了你没有做到,妈妈如果遇到和你一样的情况的事情也会和你一样的。
当孩子情绪平复了之后,我们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找一下,自己没有拿到第一的原因,或者说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比别人好的地方,一点点的帮助孩子重新树立信心。
面对挫折和挑战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有的时候都不一定能处理的很科学,更不要说孩子了。总之多一些宽容和理解,相信孩子会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挫折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的。
作者介绍:Lucy,童言绘语工作坊创始人,国家认证中级绘本讲师、美国正面管教、儿童阅读推广人。
曾在菲律宾崇德学校任小学语文老师,也在深圳卫视少儿频道担任过外景主持人、为少儿频道的赛事提供赛前指导及少儿节目主持培训。目前从事少儿绘本语言及戏剧表演培训、儿童教育讲座工作
我是一妈,教育学硕士,既是育儿漫画作者,又是婴幼儿规律作息实践者。
【一妞家的事】全宇宙最懂妈妈的育儿漫画。5毛钱绘画功底,画风鬼畜却轻松。
热门文章回顾:
点下“在看”↓↓↓
是一个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公民应有的素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