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王克桢楼内,《文汇报》记者李念3月15日为饶毅所拍的一张办公室英文书架前的特写
前言
“不要问中国有多少问题!而要问您能为中国解决多少问题?”若干年前,饶毅曾有是问,某种程度也可视为他反躬自问。
5月12日,文汇“讲堂百期·回访人物”,首推人物是北大理学部主任、北大终身讲席教授、微信公号《知识分子》主编、文汇讲堂第54期嘉宾饶毅。
自去年12月下旬起,文汇讲堂与文汇网同步进行“最具人气魅力嘉宾”及“最具学术含金量嘉宾”的网络票选,在累计46989人次的投票中,综合选出李昌钰、丘成桐、杨燕迪、赵启正、吴建民、季卫东、彭凯平、饶毅、杜维明、朱晓明这10位嘉宾(根据票选数和离讲堂时间久远性),并于今年逐个回访,以此了解嘉宾们的最新动态及研究成果,倾听他们对近期热点问题的见解。
撰文 | 李念(《文汇报》记者
来源 | 文汇讲堂
此稿刊发前的一个月,4月12日,饶毅被任命为北大理学部主任。
刚过去的2015年,7月,作为北大教师代表,饶毅在全校毕业典礼致辞——《做自己尊重的人》(加标点仅535个字),视频被多家媒体转载后点击逾千万,成为互联网时代传播最广泛的中文毕业致辞;9月18日,他和鲁白、谢宇担任主编,创办了移动新媒体《知识分子》微信,粉丝近乎野蛮生长;10月,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物医学奖,饶毅第一时间翻出旧文分析原委,疯转80万+,甚至被不求甚解的媒体冠以“屠呦呦获奖的幕后推手”;岁末年头,他幽默出席央视《开讲啦》,说做科学很好玩……
与饶毅同样回国效力的科学家王晓东这样评价饶毅:他是predictable(可以预测的)!
从过去,直到现在,饶毅的字典里只有一种时态:回国,做科研,还要推动制度和文化的改革。只是最近的关键词侧重点不同。
饶毅办公室内的书架:社科类图书(上)、英文图书
“这是每个中国人家里都可以有的书”
作为神经生物科学家,饶毅爱提遗传学奠基性人物孟德尔、摩尔根,爱比较孟德尔与达尔文的方法论,也喜爱还原居里夫人作为女科学家的时代的辛酸和真实人性。但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奖后,他频频向“张昌绍”致敬,甚至有些超过异国学术大师。
面对媒体将其称为“屠呦呦诺奖背后的推手”一说,饶毅多次澄清“并非如此”。作为科学史的研究者,饶毅很早就关注了屠呦呦团队对青蒿素的研究,2011年,在屠呦呦获得生物界大奖“拉斯克”奖前不久,饶毅在北大生科院将鲁白主导GSK药厂设立的杰出科学奖颁给屠呦呦和张亭栋。“是我们一些人试图给他们公正的一次努力。”
《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一书,叙述了中国科学家从1940年代到1960年代的不懈努力
记者2016年3月中旬采访的当日,饶毅的办公室里放着样书《辛酸与荣耀——中国科学的诺奖之路》。“我觉得,这是唯一一本每个中国人家里都可以有的书。它写了中国科学家从1940年代到1960年代的不懈努力,不是简单地讴歌,有科学的普及、有人的故事、时代与环境的描述。”
张昌绍是他口中念念不忘的中国科学家楷模。1940年代,张昌绍与同事用现代科学方法找到了治疗疟疾的单体化学分子——常山碱,成为当时我国研究抗疟药的代表人物。“1967年研究青蒿素的思路、途径和方法,与1940年代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是一脉相承的。”
1906年出生的张昌绍,1934年毕业于上海医学院,公派留英来到伦敦大学研究神经药理,独著5篇与肾上腺素能传递有关的论文,后又去哈佛大学做博士后一年,“踏入西方当时朝气蓬勃的领域,1930年代到1960年代,基础和应用都有重大突破,诞生了不少诺奖获得者。”但是,1941年回到重庆的中央卫生实验院任药理研究室主任后,他响应国家号召,转入到抗疟药的研究领域,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在2002年和2011年,回国前后,饶毅分别写过诸如《中国科学的自信和自省》之类文章,对于自信的第一点,他指明,中国从来都有一部分追求智力、追求卓越的人。他所指就是如钱学森等回国的科学家。而这一次,张昌绍更是给了他遥远却温暖的鼓舞。做个简单的类比,张昌绍就是1940年代的海归科学家,当时的科研条件要比文革时更艰苦,却取得了国际一流的成果。“而且是极好的个人兴趣和时代需求结合的生动例子。”饶毅曾拒绝将他放弃海外全盛的事业全职回国视为“爱国”,“那是归属感”。从张昌绍身上,饶毅感到了共鸣。
当天的采访在北大王克桢楼,在这幢新楼里,饶毅终于有了与办公室相连的实验室。作为在神经生物领域取得公认成就的科学家,当下的科研又是何种状态?饶毅回答“深度和广度都做得相当好”,对即将在一两年内陆续出成果和论文的进展,他颇为满意。10多人的实验室当下正聚焦“人的行为的分子基础研究”,试图找出人的某些行为由哪些基因构成。他们运用多种现代方法交叉研究,在果蝇、白鼠、猴子等动物身上实验,比如,找出哪个基因可以改变睡眠,或者改变性趋向,甚至会改变对母亲的爱。
“等着看我们的论文吧。”饶毅笑道。
比起前辈,饶毅们的科研也有“辛酸”,却不可同日而语。
该说不说,是“不敢担责任”的表现之一
“有思想、有内容、有道理的说,常常就是很重要的做。该说不说,就是一种不做事情、不敢承担责任的表现。”
这些话,是饶毅2008年接受媒体访谈时所说。言谈时的温度和力度犹在眼前,“回国就是为了改革中国科研的制度和文化。”此间的挑战也可从媒体在六七年间刊发的访谈标题中读出一二,《回国:全身归属和全心参与》、《饶毅:全面适应中国现状,那是失败》、《最大的阻力是人际关系》、《中国磨炼》、《做事文化和做人文化》…… 
提及那篇535字的毕业典礼致辞,饶毅却有些黯然:“能有那么多共鸣,说明社会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尽管饶毅对自己在任职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期间的体制改革打分不低,并认为北大整个理学部都基本完成了体改,教师队伍、教师体系都有了结构性的好方向,但是,他还是强调了行进中一个深刻的体会:每个人和每个人构建的社会文化和体制相互作用,“文化没有足够的改良,那么,很多体制就很难把改革深入下去,很多人就愿意加入少做或不做的行列,尽管他们也知道问题出自哪里,哪里是要改革的。但是并不想成为矛盾的焦点。”
记者追问是否有些悲观,饶毅否认:“我只是说出我的观察。”
完成了任上的体制改革,饶毅认为应该“自我改革”——卸任,当日凌晨,他还收到了同事发来的“悼辞”,他幽默以对。显然,2015年9月18日,创办《知识分子》,技术上看,似乎是博客的一个升级版,但这一次,参与的人、影响的人、取得的反响、给予的期待远不止于此。
“通过《知识分子》可以推动文化的改良,我们可以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把科学作为文化,以此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提升,培养科学精神。”
9月18日,饶毅在发刊词中说,在一定程度上,人人可以成为知识分子,人们都有发挥能力,获得知识、运用理性、追求幸福的能力。鲁白则说,必须是精神价值的守护者,诚信和责任感很重要。谢宇强调,独立思考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才是知识分子。饶毅对记者说,“Intellectual的对应中文,应该是智识分子。”因为约定俗成,就取名为《知识分子》,团队给了18字的宗旨:“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极为欣赏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的饶毅,给北大本科生开了一门“生物学思想与概念”的课。让学生们读文献,回到孟德尔、摩尔根当年的角度看问题,还要推三联密码。其实,饶毅有更深用意。在2010年所写的《孟德尔和达尔文》一文中,他高度评价了两位出身差别很大、才华不同的同时代受过正规训练却不以科学为职业的先辈的共同点:持之以恒、孜孜不倦,自我动力做科学研究。而在方法论上,饶毅比较:孟德尔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初步理论、再实验、证明理论;而达尔文是观察和推导。
如何推动中国民众的科学精神或者科学文化呢?饶 毅 说:“我想编一本教材,用原始的文献,讲述科学问题如何提出,实验如何设计,结果如何理解,而并非传统的科学史——只有人物、时代、成就。”
这种思维,显然已被饶毅用在《知识分子》微信对科学新闻的报道上。以北大谢灿团队发现“生物体内感应磁场的蛋白质”一事为例,《知识分子》第一天解释了科学原理,第二天,则介绍了当今世界科学家的不同意见。在接受媒体采访中,饶毅分析:“如何立论,如何提供证据,要把分析谈到桌上,科学只有经过批判、讨论以及更多的实验后才能确定对错。”因此,“除了科学,我们还想增加教育和人文。为什么不可以呢?”饶毅看着记者的诧异说。显然,《知识分子》期待承担更多的使命。
说,也是一种做。选择了《知识分子》这样的载体,饶毅自嘲是圆了小时候“出黑板报”的情结。回顾100年前,任鸿隽等在康奈尔大学的留学生自发成立了科学理事会,创办《科学》杂志,“一班书呆子想就个人能力所及对国家社会奉献一点……”
这样的说和做,不需要行政体制的文化推动,是尝试!也是挑战!
不要问中国有多少问题!而要问您能为中国解决多少问题?
“科学就是好玩的。”2016年1月在央视播出的《开讲啦》,饶毅一袭唐装,讲述他的实验室里果蝇、白鼠的基因研究,妙趣横生宛如童话再现,与主持人撒贝宁智斗揶揄的形象完全颠覆了公众心中科学家的印象。而这种颠覆,从2007年10月他出任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就开始了。
2008年12月的学院元旦晚会演出上,院长饶毅亲自上场,与学生合演相声《讨饶》,记者一口气读完了脚本,虽未至现场,也不禁捧腹大笑。“上课如果能达到说相声的境界,就是好课。”贯穿在饶毅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致辞中的都是在学生看来新鲜的观念。《阳光人生》、《愿同学们天天过节》、《我想,我试,我乐》、《家庭第一,事业第二》等等。他的各种重要活动开场白中,也总是有相异思维,比如在纪念达尔文诞辰200周年之际,提及学术文脉,饶毅称学院的学术谱系是赫胥黎的第八代学术后裔,“因为赫胥黎是达尔文思想的坚定的鼓吹者。”
2016年1月,央视《开讲啦》,饶毅主讲《你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关于“科学研究的动力”中,饶毅一以贯之地强调——好奇、敬业、求胜,而好奇是第一位的。他甚至引用了爱因斯坦1918年在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60岁生日上的讲话,爱因斯坦认为科学工作者有三种,第一是用脑实现雄心壮志的满足感,第二种是纯粹实用主义,第三种,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说,是以从事科学和艺术来逃避日常生活和自身的欲望。普朗克就是极少数的第三类。
好奇心在饶毅的词典里便是“好玩”了。因此,他有写科普的爱好,也有独特的管理实验室的风格。这都是源于他认为的“好玩”原则。
对于外界颇有微词的写博客议论(如今肯定是《知识分子》的微信文章了),饶毅告诉记者,在学校里,他从来不占用科研时间,即便是文首提到的频繁的公众曝光度,也只是为了将《知识分子》朝前推一步,达到更好的科学文化传播效果。
他爱写博客的习惯源于1990年代,在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美国教授和犹太裔教授联合开设最受欢迎的研究生选修课阶段,“我读科学文献很多,说不定超过98%的美国教授,参加学术报告很多,也许超过99%的美国教授。”但科研之外,除了看书,因为“觉得好多科学很好玩”,就开始写科普文章,并和不做科学的亲友分享。这如同“有人喜欢在外吃饭,或者喝酒抽烟的爱好”一样。从公开的文章可以看到,几乎每位生物医学奖诺奖获得者,饶毅都有详尽而独到的介绍,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普及作用。
饶毅(站排左一)和小时候办墙报的同学
对于国内研究生和博导普遍的雇佣关系,饶毅更是不认同。在他看来,实验室是分享科学的地方,对学生的选择和培养原则中,有一条就是“刺激他们的智力兴趣”,支持有能力的学生发展其事业。“这是我的理念和方式,对于有动力和独立性的人,愿意做科学家的人,也许比较合适,但对于只适合技术性工作的人,也许会耽误他们。”因为饶毅无论在国内外,都是采取 “放养”式,此时,兴趣就极为重要了。“你愿意做才做,你不愿意,就不要做。”饶毅坦言,如何安排时间是个人的事情。他举例,在哈佛做博士后时,女儿已经出生了,他就一般只做六天实验,抽出一天专门陪女儿,当时,一同做博士后的有冯·诺依曼的外孙,研究生时就发了很多文章,还有一位诺奖获得者的弟弟、且是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士,伦敦政治经济学硕士、伯克利生物学博士,“他们没有小孩,在实验室的时间都比我多。”
和家人的相聚,饶毅从不吝啬。2012年5月,饶毅做客文汇讲堂前,记者曾前往他在北大附近的府上采访,晚上七点许,他招呼儿子DAVID可以结束打篮球了,还告诉记者,大女儿在文化公司实习,见到刘德华,才知道他的身高,言谈中充满着童趣。
“我自己的哲学是:不要刻苦,喜欢就做,喜欢多做是自己要做,不是刻苦,不喜欢就不做。”
2001年的饶毅和儿子
1990年代在海外就参与中国科研的饶毅,在国外时,也积极推动破解亚裔遭遇的“玻璃天花板”问题,施一公也被饶毅的热情所感染,在同道的努力下,华裔科学家在海外影响力有所改变。为此,施一公撰文《饶毅其人其事》,在网络上传播颇为广泛,内文分别是:“闲人”饶毅:1998-2001;贤人饶毅:2002-2005;盟友饶毅:2005以后;兄长饶毅;老顽童饶毅。施一公在结束语中写道:饶毅,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犀利耿直的现代鲁迅,我行我素的半老顽童,无论你是否喜欢他,饶毅在用自己的方式启蒙中国,也注定留下重要影响。
今天,希冀借助《知识分子》平台改革中国社会和科学文化的饶毅,也许是在呼应若干年前他自己所说的一句话:不要问中国有多少问题,而要问您能为中国解决多少问题。
从这一点上来说,王晓东对他的评价是贴切的,饶毅是可预测的!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做自己尊重的人
饶毅(教师代表、科学家)

(2015年北大本科生毕业典礼,点击逾千万的饶毅致辞,时长3分57秒)
在祝福裹着告诫呼啸而来的毕业季,请原谅我不敢祝愿每一位毕业生都成功、都幸福;因为历史不幸地记载着有人成功的代价是丧失良知,幸福的代价是损害他人。
从物理学来说,无机的原子逆热力学第二定律出现生物是奇迹;
从生物学来说,按进化规律产生遗传信息指导组装人类是奇迹。
超越化学反应结果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值得珍惜的奇迹;
超越动物欲望总和的每一位毕业生都应做自己尊重的人。
过去、现在、将来,能够完全知道个人行为和思想的只有自己;
世界很多文化借助宗教信仰来指导人们生活的信念和世俗行为;
而对无神论者——也就是中国大多数人——来说,自我尊重是重要的正道。
在你们加入社会后看到各种离奇现象,知道自己更多弱点和缺陷,可能还遇到大灾小难后,如何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赢得自己的尊重并非易事,但却很值得。
这不是:
自恋、自大、自负、自夸、自欺、自闭、自缚、自怜;

而是:
自信、自豪、自量、自知、自省、自赎、自勉、自强。
自尊支撑自由的精神、自主的工作、自在的生活。
我祝愿:
退休之日,你觉得职业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迟暮之年,你感到生活中的自己值得尊重。
不要问我如何做到,50年后返校时告诉母校你如何做到:
在你所含全部原子再度按热力学第二定律回归自然之前,它们
既经历过物性的神奇,
也产生过人性的可爱。
本文原载《文汇讲堂》(ID:wenhuijiangtang),原标题为《讲堂百期·回访人物1/饶毅:做自尊的智识分子》,授权《知识分子》刊载,略有修订。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
关注请加微信号:the-intellectual或长按二维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