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曾经最亲密的女性之后的男人们如何应对情感的空洞和危机?
村上春树笔下的情为何物
文/应帆
多年之前,曾经看过村上的长篇《挪威的森林》和《海边的卡夫卡》等,之后也就不想再看他的其它书目。看他的短篇小说集子,却似乎是第一次。看第一篇《驾驶我的车》就被强烈吸引。总体来说,感觉这七篇里首篇最好,点题之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倒有点强作文章的意思(作者也说是即兴之作)。
这七篇小说讲的是“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的故事,但正如林少华在译后记里指出的:这其实是“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的故事。每个故事的男主人公,都是“失去”了自己的女人,然后在新生活或者新人物面前挣扎。《驾驶我的车》里面的家福,不能释怀已经去世的妻子曾经和其他男演员偷情。《昨天》里准备复读高考的木樽,有个青梅竹马的初恋女友,但是他无法接受和已经先他上大学、美丽能干的女朋友把二人关系更进一步,最终选择了离开,并造成了两人一生的疏离和落寞。《独立器官》里潇洒风流的中年美容医生渡会,信奉多情而不结婚的原则,却无法自制地爱上了有夫之妇,而后者却跟丈夫之外的另一个年轻男子私奔。渡会选择了把身体清零,活生生饿死了自己……
这些故事和人物大有触目惊心之感,到最后倒让我生出“问世间情为何物”的感慨来。作为一个写作者,我一向以为女性的情感世界更为隐秘、复杂、深邃而多变,也因此更具书写的价值。看了村上的这七个短篇,我却豁然开朗:原来男性的情感世界也可以写得如此细腻、幽微、甚至变态,同时又觉得合乎情理,能叫读者如我发出“情为何物”的亘古感慨。
短篇小说有短篇的写法。在这本集子里,村上讲故事、写小说的技巧,远比多年前我读他长篇小说的感触为深。在塑造人物方面,村上更是一位好手,常常以特定的境遇和思想来界定人物的特殊性。《驾驶我的车》在这方面做得尤其叫读者惊艳。
男主人公家福,是一个性格派演员,同为演员的太太刚刚因为子宫癌去世。家福生前就知道太太与几位曾经合作的演员偷情,却一直不能直面真相,也不能问她为什么。等妻子遽然去世之后,家福面对了她死之前的最后一位情人,和他发展出一段友谊,甚至考虑过报复这个漂亮但是并无过人之处的男演员,却最终选择了“放下”。
值得称道的是,村上在这个短篇里,同时把沉默寡言但驾驶技术娴熟的女司机渡利塑造得耳目一新,且最终从她那里打开了家福的人生缺口。小说在讲述家福故事的过程里,也交代了女司机的人生故事。一石双鸟的手法,堪称短篇小说的典范。
此外,《昨天》里准备复读高考的木樽说一口流利的关西腔,《独立器官》里渡会医生坚持只约会、不结婚的花花公子式的人生态度,凡此种种,总是让人物很快立体地站在文字里,吊住了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的胃口。
人物之外,对如何讲好短篇故事,村上也是手法高超,而且多变。《山鲁佐德》一篇借用《一千零一夜》的叙事手法,照顾男主人公羽原的“山鲁佐德”给他讲述自己少女时代三次潜入暗恋对象家中的冒险经历,把一则现代小女人的情感故事讲述得合乎情理又扣人心弦。而羽原被软禁的原因却又从未披露,保留了人物和故事的神秘性。《独立器官》的男主人公本是花花公子角色,却最终为情所困,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读来叫人不甚唏嘘之余,更感叹作者对于叙事角色的巧妙切换、以及对于叙事进程的精准把握。《木野》里面的木野,离开妻子以后,盘下姑妈的老店开了一间酒吧,却接连遇到各种奇人奇事,并最终远走异地来避祸,也一样把悬念保持到了最后。《恋爱的萨姆沙》则大有卡夫卡变形记的意味,充满现代小说的象征和隐喻,难怪独得《纽约客》的青睐。
文字上,虽然这七个短篇由六位译者翻译,但是几乎毫无违和感,且平实朴素,不作华丽惊人之语,大有返璞归真的意思。想来一个是村上的原作文字甚好,而译者的水平也相当整齐划一吧。
村上春树是个流行全球的作家,更多年领跑诺贝文学奖的提名。阅读他的这本短篇小说集,更加深了我之前的印象:他除了擅长书写普遍的人性,更具有无与伦比的国际视野。比如,他的小说里经常出现酒吧场景和人物的描绘,各种欧美流行音乐、尤其是爵士乐的介绍,以及对于各种鸡尾酒与红酒的品鉴绍介等等,也就难怪全球“小资们”也一直以读他的书为荣了。
更让“小资们”着迷的,大约还是村上以情为本的故事本核。豆瓣上有位读者评论说:“发现村上的笔触很准确,关于现代人的孤独和自我意识尤其好。”在失去生活中曾经最亲密的女性之后,日本的、乃至全球的男人们如何应对情感的空洞和危机,村上用七篇各具特色的故事描述了七种可能性。对感叹“情为何物”的芸芸众生来说,或可在阅读的快感中找模糊的答案和短暂的慰藉。在我看来,对于有志于短篇小说写作的作者来说,这本小说集子则更具学习的功效和借鉴的意义。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村上的七个短篇小说:《驾驶我的车》(林少华译),《昨天》(竺家荣译),《独立器官》(姜建强译),《山鲁佐德》(岳远坤译),《木野》(陆求实译),《恋爱的萨姆沙》(林少华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毛丹青译)。这几篇文章大多于2014年前后发表于日本的文学杂志《文艺春秋》等,其中《恋爱的萨姆沙》曾以英文发表于《纽约客》杂志。
作者简介:
应帆,江苏淮安人,美籍华裔作家,现居纽约长岛。曾出版长篇小说《有女知秋》,中短篇小说散见于《青年作家》《鸭绿江》《文学港》、香港《文综》、北美《汉新》月刊等文学杂志。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