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6000字,预计阅读时间18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资治通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书写下来。
疫情期间,公众号每周一、三、五上午10-11点发送,知乎不变,仍为11点多。
《隋唐300年》第65篇
一战擒双王,李世民封神之战
当窦建德亲率数万人马,气势汹汹杀到虎牢关之下,准备报昨日之仇的时候。李世民却紧闭了关门,又玩起了躲猫猫的游戏,无论夏军怎么叫骂,人家就三个字——没听见。
窦建德在下面又是溜达、又是喊,等了半天连个送水的人也没有,更加生气了。但是,他又看到关口险峻、攻城无望,晚上连个可以休息的宾馆也没有。最后,只好无奈的带着人又回去了。数万大军就这么来了个公款吃喝一日游。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李世民继续发挥他的特长——坚守不出,消耗对方的斗志。
当然,在此过程中,他也不会大眼瞪小眼的闲着,而是不断派出小股骑兵试探对手虚实,摸清楚对手的数量,以及各个部队的战斗力,并寻找机会切断对手的粮道。
在这一系列的操作之下,很快他就又逮住了一次机会。
4月底,据探子来报,窦建德押送粮草的队伍戒备非常松散。李世民大喜过望,便让王君廓率领了一千多轻骑兵,劫了窦建德的大批粮草,还俘虏了其大将军张青特。
在关下憋屈了一个多月,还连输了两阵,搞得窦建德十分的郁闷。于是,他又召开了一次领导班子会议。第一谋士凌敬,发挥了他野兽般的想像力,提出了一个脑回路特别大的四步走战略:
第一步,渡过黄河、攻取黄河以北的怀州(今焦作)、河阳(今洛阳孟津)。
第二步,翻越太行山,拿下上党。
第三步,通过豫北通道,进入河东,拿下蒲津。
第四步,进入关中,拿下长安,围魏救赵。
凌敬为啥为提出这个策略呢?因为自古以来,从山东往关中打,相对好走一点点的路只有三条:
第一条,就是凌敬所说的这个豫北通道,从河阳(今洛阳孟津)通过太行八陉之一的轵关陉,进入山西侯马。但是,这条路上的轵关非常险峻。轵者,车轴之端也。轵关,就是只能过一辆车的关口。
第二条就是豫西通道,也叫作崤函道。这条路还分为南北两路。北路是洛阳—新安—渑池—三门峡—潼关—长安。项羽当年往西打,就是走的这条路。
南路是洛阳—宜阳—永昌河谷—雁翎关河—三门峡—潼关—长安。
这条路上最难过的就是函谷关和潼关,这俩关和轵关一样,最多也是只能过一辆车。不过,随着黄河携带泥沙的不断堆积,唐朝之后潼关就变得越来越宽了,以后也就没那么险峻了。
第三条是武关道,从襄阳出发,经淅川—武关—商洛—蓝田,最后到达长安。 
这条路中最难过的是武关,该关高峻陡峭,比其它关还要难过,两匹马都不能并行。当年刘邦入关中,就是走的这条路。
当然,依刘邦的武力值他是肯定硬攻不下来的。最后,他是听从了张良的计策,让郦食(yì)其(jī)、陆贾游说武关秦将投降,搞了个袭击才给拿下了。
后来刘邦出关中和项羽互砍时,走的就是这三条路。
为啥说凌敬的这个战略,得有野兽般的想像力才能想出来呢?
因为虎牢关我去过,古代的战车,我估计能并排过10辆。虎牢关你都过不去,只能通过一辆车的轵关,你咋过?靠梁静茹给的勇气?还是张韶涵给的隐形的翅膀?
另外,我们上文中也讲过,李世民在围攻洛阳的时候,就已经命令刘德威从太行拿下了河内(河阳、怀州都在其中),既然唐军已经事先拿下了这两个地方,肯定早有准备,不会那么轻而易举被窦建德攻下。
所以,说白了,凌敬的意思就是,反正也打不过去,就别特么管王世充了。趁着王世充还有最后一口气,能牵制住唐军的主力,咱爷们赶紧去抢地盘,为以后与唐的战争做准备吧,至于能不能围魏救赵,已经无所谓了。
窦建德打了这么久,也有退军的意思。所以,看到有人递了个台阶下,非常的高兴,便立刻决定按照此计划进行。如果历史按此进行,大唐统一进程估计要晚好几年了。
但是,老窦的命令刚刚传达下去,王世充前来求救的使者王琬、长孙安世两个人却不干了。
他们立刻找到了窦建德,抱着老窦的大腿,一天到晚嚎啕痛哭(朝夕涕泣),再不救洛阳,王世充估计就要被饿死了。不仅如此,这俩人还特有脑子,又花巨资收买了窦建德身边的若干个将领。
所以,几天之后,窦建德手下大将们的意见就变成了一边倒:“凌敬是个书生,根本不懂打仗,你咋会听他的?”
众将这样一说,慢慢的让窦建德产生了一种幻觉,他还以为这群人勇气可嘉,急着打仗呢。所以,很快他又转变了思路,下定了决心要和李世民在虎牢关死磕。成则会所嫩模,败则下海干活。
现在我们还需要再看一下交战三方的实力对比,有利于理解李世民之后惊为天人的骚操作。
窦建德这边大概有13万人,自己从河北带了10万,又俘虏了孟海公的3万。但是,这13万人属于疲惫之师。
因为,窦建德在620年10月和李艺干了两架,结果都被摁地上摩擦了一番。随后他便挥师南下,又和孟海公打了4个月,到621年4月底时,这群人已经在外溜达整整7个月了,战斗力肯定不会怎么强。
更重要的是,刚刚归附他的孟海公的3万人马,他根本没有来得及消化,这群人就像当年归附李密的骁果军一样,肯定和他心不齐,各打各的算盘。
王世充这边,上一集中把所有精锐带出去和李世民对砍,一共才2万人,当时又被干掉了6000人。所以,加上城里的老弱病残,最多估计也就2万人左右。
李世民这边,大概是8万人。其中李世民带到虎牢关的有3500人,原来驻守虎牢关的有多少人,史书上没有记载。这群人也是疲惫之师,从公元620年7月到621年4月,在外面溜达了整整10个月,家里的媳妇都该生了,所以,肯定也是疲惫至极。
所以,此时此刻,交战三方都已是最疲惫的时刻,拼的就是勇气和耐力,谁有绝地反击的能力,谁就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公元621年5月1日,李世民和窦建德虎牢关下对骂了30多天之后,大战终于打响了。
当天上午,一封密报传到窦建德的手中:唐军牧草已尽,即将到黄河以北牧马。
窦建德大喜过望,立刻召集诸将开了场战前会议。会议上他慷慨激昂,向大家描绘了一幅美好的未来蓝图。最后他终于下达了决战的命令,明天即是决战之日,夺取虎牢关,西进入关中。
但是,窦建德不知道的是,几个小时之后,李世民这边也收到了一条密报:窦建德明天要决战。
由此可见,这一个多月内,这俩人还真没有闲着,都玩起了无间道,并成功策反了对方的高级将领。
李世民得知消息之后同样大喜过望,一举两克,只在明天。当即他便做出了一个正常人想都不敢想的决定,3500人硬刚13万。
5月1日下午,李世民将计就计,装作到黄河北岸视察敌情,并将一千多匹战马放到了黄河的一个沙洲之上。但是,等到夜晚降临,他又悄悄的返回了虎牢关,而窦建德对此却一无所知。
当晚,双方军营里都充满了杀气,一个个如狼似虎的士兵,擦拭他们寒光逼人的铠甲,杀人无数的战刀。明天,他们或站于敌人头颅之上,或死于敌人刀剑之下。决定无数人命运的大决战,终究还是来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微微亮,窦建德率先出击,全军开拔、敲鼓进军。一时间,虎牢关下锦旗招展、战马嘶鸣,南北绵延20多里。
史书上只要写某人兵力强盛,然后又将部队一字摆开玩造型,最后基本都要完蛋,下一集唐军也是这样,结果被打了个几乎全军覆没。因为这个造型看起来很酷,但也意味着你的力量太分散。
20多里就是10000多米,横着站13万人,平均一米才13个,当然,他们不会傻到一个挨一个连着站,但总归是纵深不够,敌人一旦发起猛烈的冲击,就很容易突破防线。另外这20多里也长,首尾根本无法呼应,这边估计都打完了,那边救援力量还在路上呢。
难怪看到窦建德摆出这个造型后,李世民大笑不止,用极其轻蔑的口吻对左右诸将说:“贼起山东,未尝见过大敌,在险关之下,还敢如此嚣张;我军只需按兵不动,不过片刻,贼军勇气自衰,到时再追而击之,必破贼军!”
窦建德见唐军龟缩不出,大怒不已,便派出手下大将王琬手拿长枪,身跨隋炀帝的青骢马,带了300骑兵,渡过汜水到虎牢关下挑战。
看到窦建德如此嚣张,李世民准备再杀一杀他的威风,便让王君廓带领200骑兵,前去应战。
二将相见,分外眼红,二话不说,便拍马大战。但是互砍数十回合之后,却始终不分胜负,无奈之下,王君廓只好引兵而还。
王琬看到王君廓退军,以为唐军怕了自己,便哈哈大笑,骑着青骢马,在阵前来回炫耀。站在城墙上的李世民不由感叹:“他所乘之马,真良马也!”
看到王君廓没有获胜的尉迟敬德,本就在愤愤不平,听到这话之后,立刻怒目圆睁,大喊道:“我愿为大王取之。”说罢,他也顾不得李世民的劝阻,跨上战马,带了两个随从便出了城门,直接杀入了王琬的阵营。
王琬正在得意,根本没想到三个唐军,竟然敢过来冲杀,所以,没有做丝毫准备。一不小心,竟然连马带人被尉迟敬德给生擒了。其他夏军,看到尉迟敬德如此生猛,竟然也不敢上前,急忙引兵而逃。
又胜一阵,李世民大喜不已。便令人偷偷的牵回了放牧在河北的战马,准备伺机反击。
中午时分,机会终于来了。李世民的第五次战狼真人秀,即将上演。
当时是农历五月初二,也就是阳历6月,天气炎热。已经列阵半天的夏军,看到唐军一直没有动静,便逐渐放松了警戒,纷纷席地而坐,并争相饮水,军纪极其懒散。
李世民见状大喜,便令宇文士及率领三百骑兵,对夏军进行了试探性进攻。攻击之前,李世民又再三叮嘱:一定要自北向南从敌军阵前略过,如果敌军稳如狗,就率军回来。如果敌军发生骚乱,就往东冲进敌军,让小骚乱变成大动乱。
宇文士及领命而行,结果席地而坐的夏军被打了个挫手不及,出现了部分骚乱。
李世民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战机,急忙打开城门,亲帅剩下的3000多玄甲军,就向夏军冲了过去。
刚刚冲进敌军之中,李世民就突然发现,中了大奖。窦建德的中军竟然守备空虚,于是,他一马当先,直接冲了过去。
更加幸运的是,窦建德也不知道哪根神经抽搐了,大敌当前的正中午,竟然还在和群臣开着朝会。不过,窦建德也不愧为一名百战之主,听到营前战马嘶鸣之后,他立刻意识到了大事不妙,急忙令左右骑兵快速出击,迎战唐军。
但是,就在这危机时刻,这些开朝会的大臣们却慌了阵脚,开始四散逃亡,刚好挡住了窦建德骑兵前进的道路。
窦建德大怒,立刻高声命令大臣们赶紧滚蛋。可惜,命令刚一发出,唐军骑兵已经杀至眼前。
窦建德急忙带着左右向后撤去,一直撤到了一个山坡之上。但是,李世民却紧追不舍,让舅舅窦抗对着山坡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另外,李世民的堂弟淮阳王李道玄也极其勇猛,战甲之上被射满了飞箭,犹如一只刺猬。但他仍然不顾个人安危,左冲右突、犹入无人之境。于是,唐军士气大振,诸军大战,尘埃涨天。
李世民见正面不易攻破,便又帅程知节、秦叔宝、史大奈、宇文歆等一群猛将,绕到了窦建德的后面,出其不意,发动了突然袭击。经过一番恶战,秦琼带着数十名精锐骑兵,率先冲破了窦军的阵营。
窦建德见状大惊,带着左右数千人开始向东仓慌而逃。李世民再一次紧追不舍,狂追三十多里,一路斩首三千余级。
更加幸运的是,在追逐的过程中,窦建德竟然被长矛给刺中了。等逃到牛口渚(今荥阳西北)的时候,由于疼痛难忍,他竟然又一不小心,从马下跌落了下来。唐车骑将军白士让、杨武威立刻拍马上前,举刀便砍。
眼看窦建德就要报销于此,在最危机关头,突然传来一声壮士的大喊:“别杀我,我是夏王。”
俩人顿时像中了5000万彩票大奖,惊喜万分,立刻跳下马上,将窦建德死死捆住送到李世民的面前。
刚刚血战一番的李世民,看到窦建德竟然被擒了,也是惊讶不已。不过,他立刻又摆出王者之风,用极其轻蔑的口吻大声责备道:“我讨伐王世充,与你何干,竟然敢来犯我军威?”
窦建德身居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回了句:“今日不来,恐怕劳你远征啊。”哎,没想到,一代枭雄临死关头,却说了句这么窝囊的话,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惜。
在生擒窦建德之后,洛阳就变成了一座毫无希望的城市。一周之后的5月9日,王世充召集诸将想要突围而逃,但是早已人心离散,无人愿从。无奈之下,王世充只好身穿素服,率领太子、群臣2000多人出城投降了唐军。
两个月后,两个人被装进了囚车,押到了长安。李渊当即下令将窦建德当街斩首。准备杀王世充时,王世充却说,李世民曾经答应过不会杀他。
于是,李渊只好免了王世充的死罪,把其兄弟子侄都贬到了四川。但是,还没等王世充上路,大唐定州刺使独孤修德为报杀父之仇,便以假传圣旨的方式,把王世充一族全部杀死。
什么,假传圣旨是死罪?李渊表示没有听过。他只是假装很生气的罢免了独孤修德的官爵,然后过了几天就又给恢复了。
两个隋末枭雄,就这样结束了他们短暂而壮烈的一生。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给这两位枭雄一个客观的评价了。
王世充绝对属于有能力的卑鄙无耻枭雄。
侍奉杨广时,他阳奉阴违,演假戏、捉美女,无所不用其极。救援东都时,领几十万雄兵,竟然数败于李密,仅落得几千人仓皇逃至河阳。但越王杨侗对他仍然礼遇有加,不仅多次豁免其罪,还将手中兵力不断的交付于他。
可是,最后他却背信弃义,不仅夺了杨侗的皇位,还将其鸩杀。此等小人,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愤,绝对死不足惜。
但是他身上也有优点——锲而不舍。从公元617年援助东都,到621年被杀。3年多的时间里,他虽然屡次败北,但是每次作战,他都亲临一线,打得异常顽强,竟然几次三番东山再起。
经历过那么多至暗时刻,面对强大的李世民时,他竟然还能强撑将近一年,是隋末撑的时候最长的军阀,而且没有之一。不能不说,他配得上枭雄的称号。
他这种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精神,屡败屡战,永不气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而窦建德则和李密一样,是一个让无数人扼腕叹息的英雄。
如果说得人心者便能得天下,那么毫无疑问,窦建德是隋末乱世中,唯一一位能够与李渊正面较量的对手。
他文武双全、严于律已、礼贤下士、任人唯贤,在他的治下,河北、山东竟然能在乱世之中,达到了盛世的水平。在他死后的200年后,公元830年,大唐魏州书佐殷侔,路过其庙,还能看见河北的父老乡亲成群结队对其祭祀。可见,他有多么深得人心。
这样的人物,放在何时,都不应该是遭此失败的开国之君。只是可惜,忽然之间竟然一战被擒,落得了个身首异处,留下了无数叹息。
于是,无数后来人不禁要问,如果虎牢关之战,窦建德侥幸逃脱一命,回到了河北。那么,他最终会不会被唐所灭?
我想,即便如此,恐怕他也很难改变最后的结局。因为那个时代,只能属于那位千年不遇的战神。人家起点比他高,年龄比他轻,文武之才又全部在他之上,即便复生,他又能如之奈何?
每一个动乱的年代都不缺英雄,但是能走到最后的注定只有一个。有大才,无大运之人,千百年来,比比皆是,窦建德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天命在唐不在夏,这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剧又岂是人力所能左右?
最后,我们必须庆祝这位22岁的少年,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他把玄幻爽文都不敢书写的片段,硬生生的变为了现实。
他以极其高超的御人用人之术,将内乱扼杀于摇篮之中。他以极其勇猛的冲锋陷阵手段,连续五次战狼上身血脉压制对方。他以极其高超的全局掌控能力,率五路大军所向披靡。
他创造了一个奇迹,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一战擒双王”只此一例。他创造了一个时代,一个几千年后炎黄子孙都为之骄傲的精彩绝伦的时代。他无愧于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的称号。
自此,整个北方全部纳入了大唐的怀抱,大唐统一的进程中,再无强敌可言。
未完待续
建了一个读者群,
想加入的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拉大家进群
往期精选:
第51篇:收地千里,一个伊朗人在大唐的奋斗史
(公众号发不出去,只能在知乎看了,知乎也是“隋唐300年”)
第61篇:悲哉李密,隋末最强枭雄终落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