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800字,预计阅读时间18分钟
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笔者将以史实为依据,用类似小说的形式,将《资治通鉴》这本书中所记载的,1300多年的历史书写下来。
疫情期间,公众号每周一、三、五上午10分定时发送,知乎不变,仍为11点多。
《隋唐300年》第60篇
狂哉李密,丢盔弃甲30万
打败宇文化及的10万骁果军之后,李密开始变得异常自大。
是的,他完全有理由,也完全有资本自大。从公元616年到618年,短短两年的时间,他以一人之力,打败了整个隋朝的40多万精锐。这种不可思议的战绩,足以让他睥睨天下、彪炳千秋。
但是,他却忘了一件事,最强大的武器,不是麾下的兵马,而是效忠自己的人心;最坚固的堡垒,往往都是从内部开始瓦解的。
就在他洋洋得意的时候,千万只抱怨的种子,已经开始在他手下的将领和士兵们的心中发芽。
而造成这一切的,正是李密自己。
李密虽然打败了10万骁果军,但是,两场恶战下来,自己也损失惨重,尤其是他的嫡系部队,8000内军几乎丧失过半。于是,李密便对刚刚投降过来的骁果军极其重视、天天犒劳,大有让他们成为内军的架势。
这就导致了瓦岗旧部的强烈不满。
这些骁果军,刚刚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老乡和战友,可是这些人不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现在却要骑在自己的头上作威作福。所以,他们无论如何都难以咽下这口气。
第一个站出来劝说李密的就是瓦岗元老、翟让旧部徐世绩,他把兄弟们的怨言向李密慷慨激昂的陈述了一番,但是却被李密怼了回去。
紧接着,李密的心腹贾闰甫也五次三番的劝说他不要喜新厌旧,但是,李密依然我行我素、没有在乎。
为什么李密会突然这样?史书上说这是李密骄傲自大的结果,但在我看来,并不是如此。
参加工作的人肯定都遇到过,或者听说过这种情况:同一个岗位,新员工的工资却比老员工的工资还高。比如互联网巨头某度。
在老员工看来,这非常的不合理。但站在老板的角度看,这却是很正常的现象。
人力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高,去年3000元/月都能招到人,今年4000元/月还招不到人,新员工的工资肯定要提高。
至于老员工们不满,老板们也无能为力。提高所有老员工的工资待遇,成本太高,并不现实。
老板们只要抓住重点岗位就行,至于其他可替代的员工,想离职的话随便,他大不了再招人就是了。更何况,大部分老员工们都有儿有女有房贷,还不敢离职。
还有一种情况是,以前公司小,对招来的员工要求并不高,因此工资就要少一些。但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公司越做越大,对人才的要求就越来越高,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须出手大方。
李密现在面对的就是这种情况,新招来的骁果军战斗力惊人,堪比自己的内军。而瓦岗旧部明显不如,所以,他对骁果军重视完全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不妥。
但是,他的不妥之处在于,没有彻底的消化掉这些骁果军,并且没有抓住重点岗位上的老员工。在后面的关键时刻,让这些老员工跳了槽,还删掉了所有的数据库。
总之,李密就带着这群自认为天下无敌,但实际上已经出现裂痕了的部队,准备回到洛阳城内,当他的太尉、尚书令去了。
但是,当他快走到洛阳的时候,却听说了一件惊天大事:
就在自己和宇文化及互砍的时候,洛阳城内却以菜鸟互啄的方式重新洗牌了。
自从皇帝杨侗在内史令元文都等人的撺掇下,招降李密之后,王世充就很不高兴。
他和李密大大小小干了几十仗,早已结下了深仇大恨。如果真等李密打败了宇文化及,入主了洛阳,他不被活剥了才怪。
而过去的几个月里,李密还在不断的刺激着王世充的神经。
每次李密在前线打了胜仗,他就会派使者向皇帝杨侗汇报。以内史令元文都为首的那一帮文官,还真没把李密当外人,天天屁颠屁颠的向皇帝庆贺。搞得王世充每次上朝都跟上坟一样痛苦。
时间一长,王世充逐渐杀心四起,准备偷偷干掉元文都等人。但是,王世充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差,这边刚和心腹开完会,那边元文都就听到了风声。
于是,元文都也召集心腹开了个小会,制定了一套,埋伏下刀斧手,摔杯为号的方案。但是,元文都这边保密工作更差,刚开完会,就被纳言段达给出卖了。
当天晚上,王世充便发动了兵变,带着江淮士兵把元文都等人全给斩了。
随后王世充开始两手抓,两手硬。
一手抓朝廷大权,把重要岗位全部换成了自己人。一手抓军队,重赏各位将士、修造各种作战器械,准备拼死一搏。
洛阳城内,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故,李密却没有第一时间得知。
利用这个时间差,王世充又让皇帝杨侗,给李密下了一道圣旨,表示想用洛阳城内的布料,换取李密手中的粮食,价格公道,童叟无欺。
李密十分犹豫。不换吧,这是皇帝的命令,并且自己这边正好缺衣多粮。换了吧,明显是在资助对方。
就在李密左右为难的时候,管理洛口仓的长史邴元真却看到了商机。如果双方交换物资,必定经过他手,正好可以大捞一把。于是,他便极力劝说李密同意了交换条件。
几天之后,李密才意识到这特么绝对是脑残的主意。于是,赶紧叫停了这个蠢得要死的命令。
但是,为时已晚。就在短短的几天之内,王世充不但得到了大量的粮食,而且,还在他的身旁埋下了一颗钉子。而这颗钉子,正是劝说李密交换物资的邴元真。
原来这货也是翟让的人,当初杀翟让之时,宇文蕴曾劝说李密一定要杀掉这个小人。但是,李密并不想把内斗扩大化。为了表示自己的大度,他不仅没有听从正确的意见,还让邴元真去守自己的命根子兴洛仓(洛口仓)去了。
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毕竟李密还有30多万的军队,还有大量的粮食,还有广大的地盘,还有一大帮身经百战、所向披靡的战将。
而王世充有什么呢?只有一座摇摇欲坠的孤城,士气低落的2万士兵。
当年王世充以10几万精锐之师,都打不过李密,这2万人又算得了什么呢!
公元618年9月,李密见王世充已经掌控了洛阳,便率军退回了金墉城,准备休养一段时间,再对洛阳发动最后的进攻。
但是,王世充已经等不及了。他清楚的知道,刚刚玩过挑战极限的李密,正是最虚的时候。只要拼死一战,也许还能够险胜。如果等到李密恢复了元气,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于是,王世充便主动放弃了洛阳的坚城,挑选了两万多名精锐将士,和两千多匹战马,准备在野外和李密一决雌雄。
临行之前,他在洛水之滨祭祀了周公,还做了最后的全军总动员:最近周公给老子托了三次梦,让老子立刻讨伐李密,必立大功,不然大家全部要死于瘟疫之中。
这套现代人看起来无比扯淡的说辞,在当时,却很有效。因为王世充手下的那群士兵,大部分都是没有怎么开化的南方人,思维十分的落后,有信鬼话的优良传统。
所以,听老大这么一说,就嗷嗷直叫,强烈要求砍人辟邪。谁说信教战五渣,那是没信周公。
王世充原本计划和元邴真里应外合,先拿下兴洛仓,补充完给养,然后再回军攻打李密。
但是,当王世充率军到达偃师的时候,李密便急忙让王伯当驻守金墉城,自己则率领秦叔宝、程咬金、裴仁基、裴行俨、单雄信等一大批猛将奔赴了偃师,阻止了王世充继续东进。
到达偃师之后,李密将部队分为了两路:
第一路,由自己和秦叔宝、程咬金、裴行俨等人率领内军,以及刚归附的骁果军驻扎在北邙山上。
第二路,由单雄信带领瓦岗旧部驻扎在偃师城北。
和几个月前与宇文化及互砍一样,两路大军呈犄角之势。如果王世充攻打一方,另一路就立刻从后面猛掏对方。
一切安顿完毕之后,李密召集各位将领开了个前敌会议。
会议上气氛融洽,各位将领踊跃发言,都想让李密采用自己的计策。因为,在所有人看来,这场战争注定会是一场,怎么打怎么赢的单方面屠杀。
裴仁基做为老资格,最先发言:
“王世充率领军队在外,洛阳必然空虚,我方可以分兵把守要道,不让王世充东进。另外再选三万精兵,进逼洛阳。王世充回军,我们则按兵不动,王世充往东,我们就攻打东都,让他疲于奔命,不久必被所擒。”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计划,以王世充的那点兵力,被这么一折腾,必然很快就会败亡。但是,李密却觉得,分兵把守要道,阻挡王世充不太好。
因为王世充的军队有三个不可阻挡:武器精良、决计深入我方、粮食不足,一心寻求决战。
所以,他又提出了一个更好的计划:我方只要利用城池固守、保存力量,不出10天,王世充必败无疑。
透彻,这通分析的实在是透彻。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收益。李密对战争局势的分析,明显高人一筹。
如果历史按此发展下去,王世充的脑袋估计没几天就要和宇文化及的一起,被当球踢了。可是,就在这关键的时刻,历史却给李密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
刚刚投降过来的原骁果军将领陈智略,樊文超等人急于立功,大声嚷嚷着,兵法有云,倍则战。王世充兵力微不足道,又屡次战败,为何不和他死磕?况且,刚刚归附的兄弟们,都想趁此良机建功立业,锐气可当,必定成功。
俩人这么一吆喝,其他骁果军也来了劲,全都跟瞌了药一样,喊着要主动出击。会议场上,一瞬间充满了浓烈的荷尔蒙味道。
36岁的李密激动了,打了这么多年仗,还没见过兄弟们这么猛的,顿时也跟着血脉膨胀,一句话,干他娘的。
但是,他没有注意到,此时会议场的角落里正有一个人,在轻蔑的注视着这群狂欢的,而这个人就是统领瓦岗旧部的单雄信。
裴仁基见到李密突然脑残,要大浪一把,赶紧上前苦苦相劝。但是,李密已经智商下线,根本不听。
魏征得知消息后大惊,也急忙跑到长史郑颋处,让老郑再劝劝李密:
“魏公虽然打了多次胜仗,但精兵骁将伤亡惨重,战士身心疲惫,此二者很难应敌。况且王世充已没粮食,志在死战,难与争锋。如果坚守不出,挫其锋锐,不出十天,王世充粮尽必退。到时候再追而击之,必能获胜。”
英雄所见略同,魏征和李密当初的想法一模一样。但是,关键时刻郑颋也跟着脑残了,把魏征怼了一通,惹得魏征拂袖而去。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此时的李密有几十万大军,只要稳扎稳打,何愁不胜。
可惜,接下来,李密又犯了一个极为愚蠢的错误,为表示对王世充的蔑视,营寨周围防御敌人的围墙,他竟然不设了。准备裸奔着迎接王世充的到来。
公元618年9月10日,双方最后一次决战,正式打响。
王世充亮出了第一招,派遣了几百名骑兵,去攻打单雄信的营寨。
一般情况下,这种小规模、试探性的进攻,李密根本不用管,只有几百人,单雄信完全能应付得过来。
但是,李密又浪了一大把,为了打击一下王世充的士气,便竟然一下子派出了程咬金、裴行俨等一大批猛将,率领了几百人就去截击王世充。
可惜,这一仗却打得十分窝囊,双方刚一接触,裴行俨就中了流箭,摔倒在地。
程咬金赶紧驰马救援,连杀数人,趁王世充军后退之机,抱起裴行俨,二人同骑一马就往回奔。
不料,王世充的追兵速度更快,一枝长槊刺了过来,正好刺穿了程咬金的大腿,顿时鲜血直流,惨不忍睹。
这时候,骇人听闻的一幕发生了,程咬金一个转身,双手握住了刺进自己身体的长槊,猛的一用力,就将长槊给硬生生的折断了。
紧接着,他又强忍伤痛,调转马头,连续斩杀了数名追兵,这才回马逃回了军营。虽然俩人侥幸逃脱,但是,和他们一起出战的十几个猛将,都因此受了重伤。李密内军顿时元气大伤。
可是,李密却没有把这场败仗放在心上。胜败乃兵家常,几十万大军,只是重伤了十几位猛将而已。百战百胜的自己还在,骁勇果毅的骁果军还在,王世充又何足道哉?
此时,王世充虽然首战告捷,但是,他的内心却异常的忐忑不安。
他知道,李密还有几十万大军,实力仍然碾压自己。而他王世充只有2万人马,再也容不得一点失败。下面的决战才是关键的关键,如果他失败了,将被碎尸万段、永不翻身。
所以,他必须获胜,为了活下去,哪怕以命相搏。
9月12日清晨,秋风异常的凉爽。但是,王世充顾不得欣赏秋天的美景。天刚刚放亮,他便把2万死士集结了起来,再一次发布了全军总动员:
今日之战,生死之分,在此一举!!!
声音粗狂嘹亮,震慑人心。随后,他骑上战马,披上铠甲,带上的所有人马,朝着李密几十万人的大营,杀了过去。
李密见到王世充这点人马还敢来战,便大怒不已,立刻亲自率领主力,出寨迎战。
还没等李密列阵完毕,王世充就抓住了战机,对魏军发动了最后的冲锋。不过,李密不愧为一等一的猛将,并没有被这出其不意的冲锋所冲垮。而是,迅速的组织起了反击。
一时间,邙山之麓,硝烟弥漫,人们的厮杀声,战马的嘶鸣声,震彻天地。由于,王世充这一次势在必得,加上李密之前内军损失惨重,所以,双方从早上打到了下午,一直呈胶着之势,谁也没有占到上风。
双方正打得激烈异常,难舍难分之时,王世充终于放出了必杀技。
他把事先找来的,一个像李密的人捆了起来,牵到了双方阵前,让士兵们大喊:“已经活捉李密。”
紧接着,王世充提前一天,埋伏在邙山北的200多骑兵也杀了出来。
由于李密大意,没有在大营外设置围墙。所以,这200多人很快就杀进了李密的大营,到处放火焚烧房屋。
前方“主帅”被擒,后方大营被烧,一时间魏军军心大乱,开始四散奔逃。但是,李密现在还有转败为胜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一直未投入战场上的单雄信的瓦岗旧部。
可惜啊,李密前段时间,对瓦岗旧部的冷落,对骁果军的重视,让单雄信等人早已心灰意冷。他只想袖手旁观、隔岸观火,反正看出殡不嫌殡大。
无奈之下,李密只好奋力死战,仅带了1万多残兵败将杀出了重围,向洛口仓(兴洛仓)逃了过去。
原来投降李密的骁果军,以及单雄信见李密大败之后,竟然全部投降了王世充。
当晚,王世充便趁机包围了偃师,李密的长史郑颋正准备组织抵挡,但是万万没想到,已经有人第一时间打开了城门(也极有可能是翟让的旧部)。
李密的心腹裴仁基、郑颋、祖君彦等人全部成了俘虏。
拿下偃师之后,王世充再接再厉,令人看守偃师,自己则带领精锐骑兵,追击李密,准备痛打落水狗。
李密带着1万多人,进入洛口城之后,才得知原来镇守洛口的邴元真也早已投降了王世充。
一时间,众叛亲离,李密悲痛欲绝。但是,李密不愧是一个英雄,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又想得了条转败为胜的妙计。
他假装不知道邴元真已经投降,让人稳住了邴元真,紧接着,他又命人在洛水处埋伏起来,等到王世充军队赶来,便半渡而击之。
这是李密转败为胜的唯一一次机会,如果此计成功,中国的历史必将被改写,李唐能否顺利赢得天下,还未可知。
但是,此时真的是天亡李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王世充率军渡河之时,李密派过去的哨兵竟然全部都没有发现。等他准备出击之时,隋军已经全部渡河。
无奈之下,李密只好再次逃走,一直退到了虎牢关。
下一步该往哪去呢?
举目四望,只有黎阳的徐世绩仍然在坚守了。于是,他准备退到黎阳,再做打牌。但是,有人劝他,当年杀翟让之时,徐世绩差点被杀,现在投奔过去,怎么会保险呢?
于是,李密又犹豫了。这时候他又得知王伯当已经退守到了河阳(今洛阳孟津)。于是,李密便又率领1万多人,投奔了王伯当。
在这里,李密终于好好的休息了一下。然后,他痛定思痛,深刻的总结了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并制定了一个可行性极高的计划:
南守黄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再取东都。
未完待续
建了一个读者群,
想加入的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拉大家进群
往期精选:
第51篇:收地千里,一个伊朗人在大唐的奋斗史
(公众号发不出去,只能在知乎看了,知乎也是“隋唐300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